登陆注册
973000000010

第10章 形 篇 (2)

何氏曰:言敌人之谋初有萌兆,我则潜运已能攻之,用力既少,制敌甚微,故曰易胜也。

张预曰:交锋接刃,而后能制敌者,是其胜难也,见微察隐,而破于未形者,是其胜易也,故善战者,常攻其易胜,而不攻其难胜也。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曹操曰: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

李荃曰:胜敌而天下不知,何智名之有。

杜牧曰:胜于未萌,天下不知,故无智名。曾不血刃,敌国已服,故无勇功也。

梅尧臣曰:大智不彰,大功不扬,见微胜易,何勇何智。

何氏曰:患销未形,人谁称智,不战而服,人谁言勇。汉之子房、唐之裴度能之。

张预曰:阴谋潜运,取胜于无形,天下不闻料敌制胜之智,不见搴旗斩将之功,若留侯未尝有战斗功是也。

故其战胜不忒。

李筌曰:百战百胜,有何疑贰也。此筌以忒字为贰也。

陈?曰:筹不虚运,策不徒发。

张预曰:力战而求胜,虽善者亦有败时,既见于未形,察于未成,则百战百胜,而无一差忒矣。

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曹操曰:察敌必可败,不差忒也。

李筌曰:置胜于已败之师,何忒焉?师老卒惰,法令不一,谓已败也。

杜牧曰:措,犹置也。忒,差忒也。我能置胜不忒者何也?盖先见敌人已败之形,然后攻之,故能致必胜之功,不差忒也。

贾林曰:读措为错,错,杂也。取敌之胜,理非一途,故杂而料之也。常于胜未形,已见敌之败。

梅尧臣曰:睹其可败,胜则不差。

何氏曰:善料也。

张预曰:所以能胜而不差者,盖察知敌人有必可败之形,然后措兵以能之云耳。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李筌曰:兵得地者昌,失地者亡。地者,要害之地。秦军败赵,先据北山者胜,宋师伐燕,过大岘而胜。皆得其地也。

杜牧曰:不败之地者,为不可胜之计,使敌人必不能败我也。不失敌人之败者,言窥伺敌人可败之形,不失毫发也。

陈?注同李筌。

杜佑注同杜牧。

梅尧臣曰:善候敌隙,我则常胜。

王皙曰:常为不可胜,待敌可胜,不失其机。

何氏曰:自恃有备则无患,常伺敌隙则胜之,不失也。立于不败之地,利也,言我常为胜所。

张预曰:审吾法令,明吾赏罚,便吾器用,养吾武勇,是立于不败之地也。我有节制,则彼将自衄,是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曹操曰:有谋与无虑也。

李筌曰:计与不计也。是以薛公知黥布之必败,田丰知魏武之必胜,是其义也。

杜牧曰:《管子》曰:“天时地利,其数多少,其要必出于计数。故凡攻伐之道,计必先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不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敌人之积,不能约也。不明敌人之将,不见先军,不明敌人之士,不见先陈。故以众击寡,以理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士练卒击驱众白徒,故能百战百胜。”此则先胜而后求战之义也。卫公李靖曰:“夫将之上务,在于明察而众和,谋深而虑远,审于天时,稽乎人理。若不料其能,不达权变,及临机对敌,方始趑趄,左顾右盼,计无所出,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何异趣苍生而赴汤火,驱牛羊而啖虎狼者乎!”此则先战而后求胜之义也。

贾林曰:不知彼我之情,陈兵轻进,意虽求胜,而终自败也。

梅尧臣曰:可胜而战,战则胜矣,未见可胜,胜可得乎?

何氏曰:凡用兵先定必胜之计,而后出军。若不先谋,唯欲恃强,胜未必也。

张预曰:计谋先胜,然后兴师,故以战则克。《尉缭子》曰:“兵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谓危事不可轻举也。又曰:“兵贵先,胜于此,则胜彼矣,弗胜于此,则弗胜彼矣。”此之谓也。若赵充国常先计而后战,亦是也。不谋而进,欲幸其成功,故以战则败。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曹操曰:善用兵者,先自修治为不可胜之道,保法度不失敌之败乱也。

李筌曰:以顺讨逆,不伐无罪之国,军至无虏掠,不伐树木、污井灶,所过山川、城社、陵祠,必涤而除之,不习亡国之事,谓之道法也。军严肃,有死无犯,赏罚信义立,将若此者,能胜敌之败政也。

杜牧曰:道者,仁义也,法者,法制也。善用兵者,先修理仁义,保守法制,自为不可胜之政,伺敌有可败之隙,则攻能胜之。

贾林曰:常修用兵之胜道,保赏罚之法度。如此则常为胜,不能则败,故曰胜败之政也。

梅尧臣曰:攻守自修,法令自保,在我而已。

王皙曰:法者,下之五事也。

张预曰:修治,为战之道,保守,制敌之法。故能必胜。或曰:先修饰道义,以和其众,后保守法令,以戢其下。使民爱而畏之,然后能为胜败。

兵法:一曰度。

贾林曰:度,土地也。

王皙曰:丈尺也。

二曰量。

贾林曰:量,人力多少,仓廪虚实。

王皙曰:斗斛也。

三曰数。

贾林曰:算数也。以数推之,则众寡可知,虚实可见。

王皙曰:百千也。

四曰称。

贾林曰:既知众寡,兼知彼我之德业轻重,才能之长短。

王皙曰:权衡也。

五曰胜。

曹操曰:胜败之政,用兵之法,当以此五事称量,知敌之情。

张预曰:此言安营布陈之法也。李卫公曰:“教士犹布棋于盘,若无画路,棋安用之?”

地生度。

曹操曰:因地形势而度之。

李筌曰:既度其情,则量敌而御之。

杜牧曰:度者,计也。言度我国土大小,人户多少,征赋所入,兵车所籍,山河险易,道里迂直,自度此事与敌人如何,然后起兵。夫小不能谋大,弱不能击强,近不能袭远,夷不能攻险,此皆生于地,故先度也。

梅尧臣曰:因地以度军势。

王皙曰:地,人所履也。举兵攻战,先本于地,由地故生度。度,所以度长短,知远近也。凡行军临敌,先须知远近之计。

何氏曰:地者,远近、险易也。度,计也。未出军,先计敌国之险易,道路迂直,兵甲孰多,勇怯孰是,计度可伐,然后兴师动众,可以成功。

度生量。

杜牧曰:量者,酌量也。言度地已熟,然后能酌量彼我之强弱也。

梅尧臣曰:因度地以量敌情。

王皙曰:谓量有大小。言既知远近之计,则须更量其地之大小也。

何氏曰:量酌彼己之形势。

量生数。

曹操曰: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

李筌曰:量敌远近、强弱,须备士卒、军资之数而胜也。

杜牧曰:数者,机数也。言强弱已定,然后能用机变数也。

贾林曰:量地远近、广狭,则知敌人人数多少也。

梅尧臣曰:因量以得众寡之数。

王皙曰:数,所以纪多少。言既知敌之大小,则更计其精劣多少之数。曹公曰:“知其人数。”

何氏曰:数,机变也。先酌量彼我强弱利害,然后为机数。

张预曰:地有远近、广狭之形,必先度知之,然后量其容人多少之数也。

数生称。

曹操曰:称量敌孰愈也。

李筌曰:分数既定,贤智之多少,得贤者重,失贤者轻,如韩信之论楚汉也。须知轻重、别贤愚,而称之锱铢,则强。

杜牧曰:称,校也。机权之数已行,然后可以称校彼我之胜负也。

梅尧臣曰:因数以权轻重。

王皙曰:称,所以知重轻,喻强弱之形势也。能尽知远近之计,大小之举,多少之数,以与敌相形,则知重轻所在。

何氏同杜牧注。

称生胜。

曹操曰: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

李筌曰:称知轻重,胜败之数可知也。

杜牧曰:称校既熟,我胜敌败,分明见也。

梅尧臣曰:因轻重以知胜负。

王皙曰:重胜轻也。

陈?、李筌同杜牧上五事注。

何氏曰:上五事,未战先计必胜之法,故孙子引古法以疏胜败之要也。

张预曰:称,宜也。地形与人数相称,则疏密得宜,故可胜也。《尉缭子》曰:“无过在于度数。”度谓尺寸,数谓什伍,度以量地,数以量兵。地与兵相称则胜。五者皆因地形而得,故自地而生之也。李靖五陈,随地形而变是也。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

梅尧臣曰:力易举也。

败兵若以铢称镒。

曹操曰:轻不能举重也。

李筌曰:二十两为镒。铢之于镒,轻重异位,胜败之数,亦复如之。

梅尧臣曰:力难制也。

王皙曰:言铢镒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张预曰:二十两为镒,二十四铢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曹操曰:八尺曰仞。决水千仞,其高势疾也。

李筌曰:八尺曰仞,言其势也。杜预伐吴,言兵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自解,则其义也。

杜牧曰:夫积水在千仞之溪,不可测量,如我之守不见形也。及决水下,湍氵旱奔注,如我之攻不可御也。

梅尧臣曰:水决千仞之溪,莫测其迅;兵动九天之上,莫见其迹。此军之形也。

王皙曰:千仞之溪,至峭绝也,喻不可胜对可胜之形,乘机攻之,决水是也。

张预曰:水之性,避高而趋下,决之赴深溪,固湍浚而莫之御也。兵之形象水,乘敌之不备,掩敌之不意,避实而击虚,亦莫之制也。或曰,千仞之溪,谓不测之渊,人莫能量其浅深,及决而下之,则其势莫之能御。如善守者匿形晦迹,藏于九地之下,敌莫能测其强弱,及乘虚而出,则其锋莫之能当也。卷 中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下(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古文观止下(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编选评注的,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古文观止》的选文,上起周代下讫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眉目清楚,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很像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故与《唐诗三百首》一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学通俗读物的双璧。
  • 先秦学术概论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之代表作,亦为我国论先秦学术之名著。全书既详叙各家学术之要旨,细探其发展之源流,亦深究诸派相互之错综关系,力辨其主要著作之真伪。尤为可贵之处在于,本书诸多探索性论述,均为后来之考古发现所确证。本书论证精当可靠,稳健之中又每有新见,是欲了解先秦学术者之必读且易读之书。
  • 幻中游

    幻中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中华国学经典)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热门推荐
  • 傲世俗人

    傲世俗人

    生于世,而浊于世,重生为人的石培仁深刻的感受到,这个世界很黑暗,要想纵意于世间,首先就要站在世界之巅......
  • 谛言

    谛言

    人神魔三界,相生相克。任何人都不知道这三界之间的关联。当时机成熟时,也将是另一场风暴的诞生。三界,将不会再这样的平淡下去。
  • 小气魔王:腹黑二小姐

    小气魔王:腹黑二小姐

    她从出生起就跟着父亲,被狼心狗肺的父亲训练成了顶级特工,好,终有一日她要炸了他的基地,取了他的性命……一个杀人机器变成了白衣天使,八年之后却死在了乱枪之下,没想到却穿越到了一个没有魂灵,没有灵力的废物小姐身上……可是谁来告诉她,面前这个对着她贼笑贼笑的银发紫眸的美男子是谁?他含笑着说道:“既然我是你的救命恩人,那你就以身相许来报答我,如何?”“好。”而她居然答应了!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为纪实文学。通过对不同职业、文化、出身的汽车驾驶员的群体采访实录,记述了不同年代、不同阶层“有车族”在人生路上的独特经历,其中有新一代驾驶员,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有驾驶“红旗车”的首长司机,有当代老板、白领,还有普通老百姓正在实现的“轿车梦”……表现了纷纭多彩的都市生活。
  • 下一秒的微笑

    下一秒的微笑

    一个少年失去父母,被一个腹黑的总裁收养为弟弟,从此刻开始,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通神之途

    通神之途

    全新的网游体系全新的游戏风格非一般的金手指非一般的团队性技术+配合+装备+功法+武技=通神之途
  • 蛮荒人类

    蛮荒人类

    第一次写小说,写得不是很好,望大家多多包涵,多多的提意见,可以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在广阔的蛮荒大陆,茂密无边荒兽横行的远古巨林,统治着辽阔无尽荒原的荒古巨禽,波涛汹涌深藏着无数妖兽的巨湖,毒虫密布的荒山巨沼,无数的洪荒猛兽这就是广阔无边的蛮荒世界。看在蛮荒兽域外围深处走出的少年,如何在危险的蛮荒大陆上,一步步的崛起,最终站在世界的巅峰··············
  • 狄仁杰之凉州迷雾

    狄仁杰之凉州迷雾

    大周武则天豢养男宠,男宠中以张氏二兄弟最为得宠。张氏二兄弟依仗武则天而骄横跋扈,扰乱朝纲。与此同时凉州军队大营巨变,凉州卫大将军涉嫌谋杀并失踪,但千丝万缕的线索都指向了张氏二兄弟。权利、欲望、金钱、女人、爱情、仇恨使得本来安详的边陲凉州迷雾重重。
  • 仙中海

    仙中海

    凡世有江湖,江湖有财宝,有美色,有权利,有一怒红颜,也有荡气回肠,但江湖更有血色,有杀戮。修行没有江湖,却比江湖更加辽阔,宛若一片海,将江湖同时囊括,更加灿烂!欢迎来到仙海,修行之江湖,修行之河海!
  • 人类神秘现象破译

    人类神秘现象破译

    本书讲解的主要内容为神秘现象。在某些问题上,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是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就已经达到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