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4400000005

第5章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类型(1)

陈京生

华语主要是指以北京话为基础的现代汉语通用语,由于中国特殊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目前两岸三地的现状,使原本统一的语言,产生了变化,形成包括普通话、国语和其他带有地域特点汉语通用语在内的华语。而世界范围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也因媒体背景和受众成分不同,形成不同类型。

一、华语的含义及华语媒体的语言特点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中文作为语言的广播电视媒体,这些媒体虽然散布在世界各地,面对的是使用各种方言的华人,但是这些媒体使用的语言并不复杂。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大陆普通话、台湾国语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华语。另外还有以香港为代表的粤语以及闽南语、客家话等。仔细分析世界各地的华语媒体,所谓华语,主要是指上面涉及的汉语通用语和方言。虽然汉语的方言种类繁多,但真正用于广播电视媒体的却并不多,原因在于方言越多,越需要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语言作为共同语,以方便各种方言人群的交流。在这一方面,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加坡居民使用多种方言,各种方言都想取代对方,最终使政府不得不决定使用以中国大陆普通话为标准的华语作为共同语。

分析世界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可以发现它们使用的语言种类都是通行的通用语。普通话是中国内地通行的通用语;台湾国语是台湾地区通用语;华语是新加坡的通用语;粤语则是香港地区的通行方言。至于闽南话、客家话则是来自福建一带华侨使用的方言。由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过去一直是海外移民的主要出发地区,许多华侨还保留着家乡话作为自己中国根的标记,闽南语和客家话也在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随着老一代华人的离去,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地的新一代华人,多知晓和使用北京话为基础的通行华语,因此这些方言在世界华语媒体中的份额正逐渐减少。

华语,顾名思义是中华民族使用的语言。华语一词与“华族”称谓有密切联系,“华族”的称呼来源于东南亚新加坡一带华侨,为了与当地马来族、印度族相对应,当地华人学者在二战后认为应用华族代替华侨的称谓,后逐渐推开。华语则是20世纪50年代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产生的新名词,是指华人使用的语言。新加坡是正式使用华语一词的发源地,新加坡学者给华语下的定义是“新加坡华族的共同语”(郭熙,2004)。

从最初意义上讲,华语是指新加坡华人使用的汉语。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它应包括汉语及其所属的方言。但新加坡华族共同语是大陆普通话,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华语是指当地华族使用的以普通话为标准的共同语。近年来,华语一词有了更广泛的使用,它由海外逐渐传入国内,成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待汉语的另一种称呼。由于海外华侨多以闽粤地区来源的居多,除了超方言的官话系统,华语所指的汉语方言主要是闽粤方言。

从一般意义上讲,华语通常是指以北京音为基础的汉语地域通用语,包括大陆普通话、台湾国语及东南亚地区的华语。其扩大的含义中也包括香港的粤语以及海外的闽南话、客家话。

华语是一个带有明显种族色彩的语言名称,它是与华人相对应的。它超越地域概念,但却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别。谈到华语,我们会联想到大陆普通话、台湾的国语和新加坡的华语。这些话语,大家可以听得懂,却有着不同的音调。

语言是交流的手段,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电视,总是优先使用多数人都能听懂的语言,无论是国内的广播电视,还是海外媒体,都在遵循这一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华语广播电视的三大板块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如果将粤语包括在内,则加上香港。这三大板块不仅代表着华语播音的风格特点,而且影响着海外其他地区的华语广播。在三大板块中,中国大陆不仅在人数上占据优势,而且在语言的统一上也占据优势。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一直使用普通话,而且坚持严格的发音标准。中国台湾地区的国语虽也是以北京话为标准,与大陆普通话同出一源,但是经过几十年的两岸隔绝,已经在发音上有了很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的华语是以大陆普通话为样板,但在发音标准上比较宽松,也形成了与中国大陆和台湾有所不同的地域风格。

除了上面的三大板块,散布于世界各地的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比较杂乱。针对不同收听对象,使用的语言也不一样。收听对象的变化,也会造成广播电视语言的变化。

过去,海外华人多来自中国大陆的闽粤地区,早期海外针对当地华人的广播,闽粤方言是主力。当然,中国从民国时期就推行国语,国语作为超方言的通用语也一直被海外华语广播电视所使用。

移民成分的变化会影响海外华语广播电视语言。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海外华人的移民活动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华侨,以及港澳地区的居民。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还处于较为严格的移民管制下,向海外的移民数量不多。海外的华语媒体在语言上还没有向大陆普通话和台湾国语转移。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随着中国台湾政治气氛逐步宽松和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台湾和大陆移民数量开始增加。移民增加为海外华语媒体提供了可能的受众源,为媒体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海外媒体主流语言开始由闽粤方言向大陆普通话和台湾国语转移。经过20年的增长,海外华人中来自大陆的移民数量已经占据主流。以美国南加州为例,2000年的人口普查表明,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已经占到华人总数的51%。媒体语言向普通话转移的趋向也越来越明显。类似的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也曾出现,当时,大量香港移民进入加拿大、澳洲,曾使当地的粤语广播得到发展。

海外华人生活在非母语的社会环境中,要想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需要有良好的语言交往能力,华人移民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语言是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华人移民,尤其是新移民,语言不通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生活,最渴望听到熟悉的乡音。在外语环境中能够听到母语广播,是尚未融入当地社会的新移民的普遍愿望。但是,开办广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资金、技术、人员及相关法规等各方面因素,比出版报纸杂志更为复杂。

首先是移民的数量,移民数量涉及潜在听众,如果移民数量太少,可以获得的广告收入较少,就没有人愿意投资。即使使用的是各类基金或资助,不需要回报,移民数量少也会降低节目影响,其开办价值会大大降低。美国和加拿大的华语广播电视之所以获得迅速发展,与美加地区聚集了大约500万华人有关,如果没有如此多的华人,不可能有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投资。

其次是移民的集中度,如果移民居住较为分散,会使覆盖信号减弱,加大投资成本。如果居住比较集中,可以使用调频广播,发射功率减小,降低投资成本。电视的传输也相对容易,效果会比较好。国外较为成功的华语媒体,多集中在大城市,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这些华人集中的地区都有较大的中文广播电视媒体。在华人集中的加拿大城市,如温哥华、多伦多,也是中文广播电视集中的地方。

移民的文化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海外华语媒体的迅速增加,与新移民的迅速增加有关,也与新移民文化水平,尤其是外语水平降低有很大关系。过去,中国在海外也有很多华人,多为海外留学人员,这些人的文化水平较高,受过专门的外语训练。相对而言,较少语言障碍。他们在学习工作中与当地社会融合较快,能够从当地媒体获得信息,对中文广播的需求不如听不懂外语的新移民迫切。通常,文化水平低、不懂外语、年龄较大的新移民对母语媒体的渴望和依赖程度更高。

正是以上这些因素催生了近年来大量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诞生。另外,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强大,使海外华人日益受到重视,也是促进海外华语媒体发展的重要原因。

今天在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产业,有些企业家也投身于华语传媒,如加拿大的新时代传媒集团,旗下有多座电视台和覆盖加拿大主要城市的中文广播网。美国的多元文化集团也拥有多个华语电视频道和多座广播电台。

二、中国大陆的华语广播电视语言

从世界范围来看,华语广播电视媒体最多的地区当数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这些地区所通行的语言是华语,因此华语自然成为媒介的语言。不过,四地的华语并不完全相同。

在中国大陆,不同地区流行着众多的方言,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普遍使用方言,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尽管大陆方言众多,但是大陆的广播电视使用的语言却极为统一,从县级到中央的各级各类广播电视,都使用通行的普通话。这种单一格局的形成主要来自对语言的主动干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就通过各种政令,规定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应当使用普通话。在90年代还建立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制度,对广播电视播音员实行语言等级准入。可以说,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使用的是统一和标准的语言。

中国大陆的播音员不仅承担着传播信息的职责,同时还担负推广普通话的社会义务。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长时间以来一直使用文稿播读的播音形式,这种文稿播读形式促进了工整的发音,减少了口语的随意性。工整的发音使语音的示范效应更明显,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但是也损失了一些表达上的灵活性。

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深入,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节目类型和制作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使用也有了一些变化。与此相关的是脱离文稿的即兴表达方式在各种节目中大量使用。在吸引受众需求的刺激下,一些电台和电视台对节目的信息和娱乐功能更为看重,对于语言的规整要求放松了。尽管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并未放松对语言的规定,但广播电视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要求显然降低了。一些表达能力不错,但发音不够标准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也出现在节目中。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人们对广播电视语言功能的认识正处于调整中。

与过去的发音相比,今天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语言已经不完全是字正腔圆的标准音了。除了新闻类节目由于受文稿限制还保持发音的工整,大量非文稿类节目已经在接近民众的诉求下,悄悄地向要求不那么严格的所谓“大众普通话”和“地方普通话”靠拢。

与逐步出现的放松发音要求相呼应,国内方言地区的一些广播电视媒体,也提出了抢救方言。要求方言进入广播电视的呼声频频响起。浙江杭州一家电视台开办了使用杭州话的新闻节目,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在示范效应的鼓舞下,一些电台、电视台也准备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尝试方言节目。尽管一些激进的广播电视机构要求放松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言要求,开放方言广播,南方一些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也有限度地开办了一些方言节目。但从整体上看,大陆有关管理部门并没有放松要求。相反,在行业准入的规定下,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能力考核更为严格。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语言单一化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是在全国统一步调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过近50年的实践,大陆广播电视所负载的推广普通话的社会使命,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尽管能说普通话的人口比例还不够高,但能够听懂普通话的人已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在城市中。这对于人口数量庞大、方言众多的中国,应当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人工干预语言进程中,广播电视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推广通用语的需求来看,尽管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语言会由于媒介功能转变产生一些变化,但管理者要求使用单一语言,严格发音标准的大方向不会有根本变化。

同类推荐
  • 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晚清时期乾嘉学派把中国的“小学”传播推向空前的繁荣,但这只是钻在故纸堆里封闭式的诠释传播。也曾产生直面社会的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通俗文学传播,但是在末日王朝的封建统治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传播和民主思想传播始终受到严格的控制。在这時代,西方的学术和文学艺术急速袭击而來。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使早先只埋头于古典书籍的文人头脑清醒。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 大山作证

    大山作证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本书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起薪状况;通过构造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起薪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是第一部反映SARS病毒入侵人类的中国灾难文学的力作,因具有“备忘录”和“启示录”的双重意义而格外受到关注。作者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铁腕治非典的官员、抗击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找到对付病毒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以及为公众讲述抗击SARS一线真相的新闻记者,而是把他们还原成具有职业守精神的普通人,力图传达的是危机中人性的美丑以及更深层的生存境况,用文字做成警钟,提醒人们“悲剧常常重演”的危险存在。
热门推荐
  • 我当法师那些年

    我当法师那些年

    【免费热书】我是一个法师,也是世人口中坑蒙拐骗的道士,几十年来,我曾捉过魑魅魍魉无以数计,经历过人们致死也无法想象的诡异事件,它们有的被记入机密档案,有的消失在时间长河。扒一扒我当法师那些年,以幽默爆笑的方式讲述一段与鬼斗,与妖斗,与人斗,却又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
  • 愿望救赎

    愿望救赎

    遭遇意外面临死亡的黎粒力为了能活下来,选择和神秘人做一个交易,以自己的灵魂过渡到与他同一时刻死去的侍原身上,并用这个身份完成侍原生前的愿望,这是一个愿望救赎的故事......
  • 相亲狂遭遇恶魔来袭

    相亲狂遭遇恶魔来袭

    经过了无数次的相亲,结果都是空无奈虔诚去烧香拜佛求姻缘谁知男神没出现,恶魔却被引来了幻想黑执事的完美,却忘记枕边人是恶魔
  • 王爷有病,臣女不医

    王爷有病,臣女不医

    一朝穿越,弱女变王者,绝对惊艳天下!穿越成草包嫡女?还被人塞进马车送到敌人面前送死?没关系,一鞭劈开杀局,碎阴谋,拼皇权。妃临天下,王者称霸!只是一路走来,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自己会呼吸不稳、心跳加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罡昱

    天罡昱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出生时遭遇千年雷劫,逆天的存在,生命的轮回,注定不凡的人生!命运的抉择只有两种:要么成为永存于世高高在上的神,要么被无尽的时光耗尽生命,尘归尘,土归土!-------------------新书【天罡昱】已经踏上了征程。希望大家多评论、多点击、多推荐、多收藏......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夜带水果刀相信:你们的指点和建议将会是我写作最大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打造天罡昱的时代!故事才刚刚开始……欢迎广大书友加入天罡昱书友群:46602372
  • 幻世双瞳

    幻世双瞳

    平凡的高中生萧冀,在一次暴乱中遭遇不幸,本该成为植物人的他却奇迹般地苏醒,双眼却莫名地变成了黑紫色。从那以后,萧冀一旦入眠就会做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婴儿,然后遭遇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情,而他后来仔细想想,竟发现自己梦见的那些事情原来都是和上一个梦境有联系的……
  • 绯夜天使

    绯夜天使

    (看书的书友请加小樱的粉丝圈:98870692~)伪装的面具戴在天使的脸上,绯色的季节洋溢着淡淡的清香。当他们的爱恨情仇纠缠在一起,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多年以后,回头看看,正如一句老话: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则是青春……
  • 婚变那些事

    婚变那些事

    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走过的城市,一些看过的风景!一些刻骨铭心的恩怨情仇!
  • 呆萌王妃之我的腹黑王爷

    呆萌王妃之我的腹黑王爷

    穿越的女主,碰到了在花海下曾许下诺言的男孩,可是皇帝赐婚,女主发现自己未曾见面的丈夫竟是曾经在花海下许下诺言的他!可是他为了保护她,脑子暂时失忆,女主会怎样选择?会选择回到现实世界?还是帮助王爷恢复记忆?偶然间女主发现,男主穿越到了现代,女主获得线索寻找平行世界的出入口,但是这个出入口一年才打开一次的,神秘的女孩指引着女主找到平行世界的出入口,可是女主穿越过来阴差阳错错过了这个机会,正当女主万分焦急的时候,那个神秘的女孩,帮助了他,那女孩的面纱下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女主偶然间才发现那神秘的女孩正是自己的孪生姐妹,女主穿越到回了现代,寻找男主,女主万分焦急的时候........
  • 寒武再临

    寒武再临

    2012年,一场地震释放了陌生而庞大的能量,整个星球的物种陷入了疯狂进化,这场进化类似于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人们把这场灾难称之为二次寒武纪,但事实的真相远不只如此……快速繁殖的细菌致使食物无法保存,急速变异的动植物让人类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人类从全球霸主,一夜之间沦为温饱都成问题的危机物种,从食物链顶端轰然坠落的人类,开始了末世里艰难地求生之旅。面临末日,丛夏觉得他一定是这个世上最没用的男人。可是他遇到了成天壁,一个帅气刚毅的特种兵。此刻起,命运开始扭转。他们并肩作战,不离不弃!不管前方有多艰难,成天壁发誓,他都要保护着身边这个人,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