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44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大中国台湾、新加坡华语播音比较(1)

陈京生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新加坡是世界上以华语作为广播正式语言的地区。

大陆与台湾相互阻隔多年,本属于同源的普通话和国语,在长期的阻隔中已经产生了很多的不同。在一般人的耳中,很容易分辨出台湾国语和大陆普通话“味道”的不同。海峡两岸的语言差异,明显表现在发音和词汇上。两岸的语言变化,是长期隔绝,语言发展环境不同形成的。

新加坡的情况则不同,它的华语固然有华人学校长久以来教授和传播国语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大规模推广华语运动,为华语传播奠定了民众基础。新加坡华语多少有一些人为培植的意味,缺少自然形成的根基。由于是拿来的,就有一个选择和取舍的问题。新加坡华语明确表示是以普通话为发音标准。当然,实际使用的华语,与大陆普通话还存在一定差别。

广播电台使用的语言,往往是当地语言标准的体现,尤其是新闻类节目采用播报的形式,发音比较规范,能够真实和清晰地反映出语言的语音体系。当然,播音不同于一般的口语,这种播讲方式并不能够完全反映出日常口语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新闻类以稿件播报为主的节目,其表达方式带有媒体传播的特征。研究广播播音的语言特征,一方面有着语言学的意义,从中可以找到当地语言的发音特点。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传播学的意义,可以发现各地在传播方式上的不同。

三地使用的华语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区别。这些变化,不仅存在于一般民众的口语中,也存在于广播电视媒体语言中。三地的广播电视发展各有自己的传统,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由于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的差异,也有很大的不同。播音方式不同加上语言差别,形成了各自的播音风格。

一、大陆播音打破单一化格局,从文稿播读向即兴表达转变

国内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总体状况是处于变革期中,但已经处在较为稳定的发展中。虽然一些节目类型还在不断产生,新的播音和主持方式还在不断产生,但大部分节目类型都已经有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方式已经基本确立,从业人员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的播音主持方式。

国内播音主持人员的数量比过去大幅增加,这主要是由于节目数量增多所致。由于主持人的节目相对固定,播音员也不再同时担负几个节目,使得媒体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需求大增。以中央电视台为例,现有13个频道中有400多个节目,在网站具名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有近240人。而全国有播音主持上岗证书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约有2万多人。除了这些在册播音员之外,还有许多非职业的业余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也在从事着各级电台和电视台节目主持。尽管停止了一些县市级小台,但大一些的电台和电视台纷纷扩充频道和节目数量,专业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数量仍然在扩大。随着专业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需求扩大,国内培养这类人才的学校数量也猛增,约有130所各类院校开办了与播音主持相关的专业。每年毕业学生达到几千人。

当前国内广播电视播音和节目主持有这样一些特点:

单纯播稿的传统播音方式正在逐渐减少,除了新闻节目还主要依靠文字稿,越来越多的节目要求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有随机应变的即兴表达能力。在娱乐性节目和访谈类节目中,即兴表达的能力成为重要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稿件播读能力不重要了,电台、电视台要以新闻节目作为重要节目支柱,仍然需要掌握文稿播读技能的播音员。而在许多以即兴表达为主的主持类节目中,也需要主持人播读一些稿件。作为一种技能,文稿播读不仅播音员需要掌握,节目主持人也同样需要。

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来源更为广泛。过去的播音员来源比较简单,选拔的标准多从口齿和表达能力考虑,对于专业背景考虑不多,因为他们播讲的内容多是由编辑、记者提供。现在电台和电视台的许多节目都有专业化倾向,要求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能够脱离稿件谈论一些专业性话题,需要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一些节目开始选择有专业背景的人担任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扩大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来源。

播音和主持类型化。过去的播音员常常要担负多种角色,他们活跃在电台或电视台的各个节目中,充当不同的角色,一个新闻播音员在有了一定知名度以后可能会去主持某个文艺节目。过去常常看到知名的播音员担任文艺晚会的节目主持人,现在这种现象已经逐渐减少。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类型正在逐渐明确,每类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他们的工作日趋专业化。

当前,国内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可以分为3种专业类型。一种是新闻型。他们的职业特征与记者接近,尽管许多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并不直接参加采访,但他们的工作是与新闻相关的。第二种是专业型。他们的节目是涉及某一专业的,如医学、科技、经济、音乐、戏曲、体育等。这些节目或者是介绍专业知识,或者是娱乐听众,不管目的如何,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第三类是娱乐型。这些主持人以娱乐为目的,以说学逗唱作为手段,他们以机智幽默见长,反应敏捷,口齿伶俐,与新闻或专业型的播音员或主持人有明显的区别。随着节目的细化,这3种类型的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之间的职业素质、涉及的节目内容和形式以及播音主持方式之间的差别日益明显。新闻型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更多地倾向于新闻采访,专业型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是新闻和相关专业的结合,而娱乐型节目主持人则更多地与演艺结合。

语言规范性减弱。随着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队伍的扩大,语言规范问题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来。问题产生的第一个原因是大量非职业播音员加入到播音主持行列,由于播音主持的专业化倾向,许多记者、专业人士和演员加入到播音行列中。这些人大多没有接受过播音的语言训练,发音上存在许多的方言痕迹和不良个人发音特征,影响了语音的规整。在大量人员短时间内加入播音主持行列的情况下,来不及对这些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过去只有几个播音员主持少量节目,现在是240多名正式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达到400多个。目前正是节目大发展的时期,人员的膨胀还会维持一段时间,由此产生的语音规范问题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节目制作方式的变化也是语音规范减弱的原因。过去的节目都是写好的稿子,播音员只要照着去念就可以了。现在许多节目要求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即兴发挥,采用说,而不是念的方式,由于说的发音较为松散,语音的规范程度不如文稿播读,也影响了语音规范程度。

强调个人风格削弱了语音的规范性。中国的广播电视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这一变革中,媒体开始提倡播音主持的个性化风格。这种变化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直接相关。个人价值正被越来越被重视,人们追求的一致性正被差异性所取代。突出个性只不过是这一巨大变革在广播电视上的反映。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来说,发音方式无疑是个性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发音上的个性,除了声音音色,吐字也是一个方面。吐字的个性化更多体现在语音的自由变体上,这种属于个人的自由变体往往是偏离标准发音规范的。个性越突出,偏离的幅度可能越大。

广播电视的商业化倾向也是造成语音规范削弱的重要原因。由于经费不足,多数电台和电视台是依靠广告来维持和发展自己的。获得最多的受众以取得最好的广告效果是多数电台和电视台的目标。受欢迎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是节目成功的重要保证,为博得受众的欢迎,播音员和主持人要设法迎合受众。采用与受众相似的发音方式可以接近受众,使受众感到亲切,但对于语言规范却是不利的。国内多数人的普通话带有地方色彩,迎合他们就意味着降低普通话的标准。现在,受欢迎的节目似乎多少都要带一点地方色彩。例如在北京,带点儿北京味儿的《元元说话》更受观众欢迎。

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强化也造成语言规范削弱。在缺少竞争的年代,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它不仅是大众传播媒介,同时还担负着舆论导向、教化民众的责任,推广国家通用语也是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当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强化的时候,播音员和主持人更注重受众,希望通过个性吸引受众,语音示范作用被削弱。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对语音教师的社会角色不再热衷,他们希望被人看做是信息传播者,而语音不过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工具。

对语音规范的认识逐步改变是语音规范削弱的内部原因。过去人们对语音规范的认识较为严格,只有字正腔圆的朗读式发音才被认为是规范的发音。随着口语化倾向的产生,对规范发音的认识在逐步改变,人们在抛弃死板的念字式发音的同时,对发音标准的认识也逐步降低。

面对当前的行业状况,政府也在加强控制力度,建立有效的行业管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全国范围实行了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制度,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要持有《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书》才能从事这一工作。广电总局的考核要求包括4个方面:(一)政治立场坚定;(二)具有较强的“喉舌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三)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四)具备播音主持岗位必需的业务能力和水平。除了管理部门认定,获取和延续证书还需要经过考试。这些措施保证了进入这一行业的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

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行业管理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在节目中“说话”的管理,包括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说话的内容有电台、电视台内部管理,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问题还不明显。但随着无法事前监督的即兴表达增加,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言语违规违法事件会逐步增加。说话的方式与发音紧密联系在一起,一直是社会敏感的问题,国家要求播音员使用普通话,管理部门则用《普通话等级证书》实施具体管理,要求省级以上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要有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省级以下电台、电视台从业人员由各省广电管理部门规定相关等级标准。

由于实行行业管理,国内省市一级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在发音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准,普通话水平相对较高。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在日常的节目中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会改变发音方式,采用较为随便的不太规范的发音。因此,我们在日常的节目中仍然可能会听到并不规范的发音。

加强行业管理使播音主持这一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至于造成行业标准的降低,同时也能在推动节目发展的同时,满足社会附加功能的实现,兼顾到媒体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说,适时推出的行业管理措施,避免了一些在媒体快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语言混乱。

从20世纪80年代国内出现节目主持人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近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中,国内的广播电视播音和主持,从模仿港台开始,已经逐渐变化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今后播音主持的发展可能会循着这样的方向:文稿播读方式仍然会继续存在,在新闻类节目中,它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但播读语调会更加自然。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即兴表达能力会有更高的要求,即兴表达会更多地渗透到包括新闻在内的各类节目之中。除了发音能力之外,能够言之有物的知识文化水平、善于沟通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敏锐的思维反应能力都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必不可少的素质。

目前国内的新闻节目在制作和播报方式上还没有太大的改变,文稿还是主要的信息载体。一旦转为以记者报道为主要形式的播报方式,许多播音员会向以现场组织为主要任务的新闻主持过渡,那些应变能力较差的播音员会被淘汰。

脱离稿件的现场采访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现场访谈在各种节目中都会大量出现。随着各种声音和图像采集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更倾向于让真实的个人声音和图像出现,而不是用文字记录他们的话语,由播音员代替他们说话。这种发展趋势使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要掌握能使采访对象按照需要说话的现场访谈能力。

相关专业能力也变得日趋重要。新闻需要记者的能力,各种专题节目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否则就可能在即兴表达中说外行话。未来的节目主持人应当是了解相关专业的专家。知识面广但了解肤浅的人,尽管能说会道,但不一定能做好节目。

另外,娱乐节目主持人会向演员方向靠拢,他们与新闻和专题节目主持人的差距会逐渐加大。一些主持人会面临选择,或者投身于娱乐业,或者加入新闻业。那种在不同类型节目之间游来荡去的主持人会越来越少,新闻与娱乐之间会形成鲜明的界限。

对于方言复杂的大陆来说,推行通用的普通话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语言任务。因此,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音规范仍将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语音规范与传播的矛盾也仍然存在,尽管政府部门采取管理措施,但对于具体节目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语音,实际上很难控制。我们很难限定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怎么说话。中国是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推行一种共同语是达到人们相互交流的必然选择。中国在人为干预语言发展,推广普通话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广播电视是推进这一工作的极其有效的途径,政府不可能放弃这一工具。因此,国内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约束仍然会继续,推广普通话仍将是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而如何平衡信息传播与语言示范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仍将是一个困扰政府和广播电视媒体的问题。

同类推荐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鸿雁高飞传忠诚

    鸿雁高飞传忠诚

    我是普通城民糊涂三毛,谨以工作之余拙作《鸿雁高飞传忠诚》(网络名《高端建议》),开启向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高层真实反应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现象并拙诚可行性建议,力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充分反映自我实事求是、客观民意、公正建言的诚实秉性,又不乏正直坦率、直言不讳、好管闲事的好汉作风,并着力充当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现象的优秀自由评论员而尽心尽责。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本书反映了2013年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概貌,收入了厦门市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调研成果和其它相关的工作成果,为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厦门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情况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信息,为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服务。本书涵盖了2013年度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厦门市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提出推动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对于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热门推荐
  • Eminent Victorians

    Eminent Victori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炎大帝

    火炎大帝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子。在一场大火中救出了自己曾经的深爱的女子,而在医院奄奄一息。两个神秘的人,就此揭开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 贵女其华

    贵女其华

    凌雪,一个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女子,成为了太子妃。在古代发生的事凌雪会怎么去处理,又会是怎么去对待身边的太子轩辕洛?两个人从平淡安逸的生活到发生误会,形同陌路,再然后凌雪了解了自己的内心,轩辕洛对于凌雪的喜欢究竟是真是假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在炎朝的商海红颜

    混在炎朝的商海红颜

    商界女强人杨娟因为抓小偷而毕命,莫明穿越到架空的炎朝,却成为14岁的孤女凯云烟,好在有前世经营的金贸商场做福利。做孤女要生存怎么办?唯有发挥咱的强项去经商,看小女孩如何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当然了,连我都是作弊来的,你就不用羡慕咱那强大的作弊器啦。
  • 情亦天下

    情亦天下

    天地万物孕育而生,万法皆于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恒然也。世人追求长生不老道法,一直不得停息,于是生死解秘的疑问,飞升逍遥之说,便永流于世,神仙之说也流行起来。然而修真之道,便也是众生向往之路,却有人性泯灭之辈,勾心斗角,迷失人性,怒杀万物,傲视人情,一切为己所用。自古以来,情愫缚束着人类的思想,感天泣地的爱恋传说为痴情男女倾颂,为天下,为情爱不顾一切,放弃生命者而时有发生。却也有,维护天道者,亘古不变。主角经历一次一次的磨难,体验爱恨交织,人性幻灭,唯爱不变,唯情至真,天下恒也,万物和谐!
  • 暗网争锋

    暗网争锋

    一次监狱改革,换来一场震惊全国的越狱;一次金库大劫案,牵出蠢蠢欲动的黑客团伙;一个黑客,仗着身后犯罪集团提供的支持,肆无忌惮地挑衅我公安系统的权威。王天络,一个入职公安系统的菜鸟,也是网络安全前沿的战将,他将如何还击,上演一幕引人入胜的暗网对决……
  • 一代邪王

    一代邪王

    重活一世,开启轮回之路,挣脱束缚的枷锁,从此纵横逍遥随心所欲。肆意江湖,纵横天下,长生无敌。这是一代邪王的传奇。
  • 浮界主

    浮界主

    一世沉浮一世苦一生坎坷一生孤困苦炼血病炼骨灾难为料寒为炉孤苦为伴踏征途血海尸山日月枯斩破苍穹不停驻浮生浮界我为主
  • 我怎么变成了女生

    我怎么变成了女生

    正在放假中的我,明明一切日常安好,享受着假期的美妙生活,结果在前一天与同学喝酒的晚上回来后,第二天早上起来,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一个美少女!欢迎加入变身女生书友群,群聊号码:703376400
  • 霸爱少女与初恋

    霸爱少女与初恋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两个人因为一些事情分开了,几年后两个人又相遇了,他们会有怎样的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