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300000050

第50章 告密、记忆及其他(1)

该文曾发表于《随笔》2009年第4期。

林贤治

今年二月,署名寓真的作者,在《中国作家》杂志刊发长文,以档案辑录的形式,再现聂绀弩案的真相。三月间,章诒和在《南方周末》接连发表文章,用个人经历和书面材料相印证,所言一样是告密问题。在此前后,网上还流传高尔泰是否有过告密历史的论辩,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史实,一时在海内外兴起颇不小的波澜。

关于延绵了几十年的政治运动,直至被称为“十年浩劫”的“文革”,过往的叙事全在于暴露“全面专政”的阳面,比如批斗会、体罚、逼供、互相揭发等等;至于由组织安排“坐探”、“卧底”,采取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皮里去的战术,窥探阴私,然后置人于死地的情况,从来不曾有过如此公开的、集中的披露。

告密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环境的产物,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行为,确乎成为过去;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已然进入几代人的精神生活之中。因此,无论个人或社会,都必须具有正视的勇气。唯有敢于正视,才有深入的理性思考;不然,我们将长期无法摆脱这样一份阴郁的政治遗产的纠缠。

说,还是不说

伟大的民族,必定是一个珍重历史的民族。

历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人类自身的成长过程及见证。无论是充满挫败、伤痛、耻辱,或是光荣的凯旋,这份经验,都能给未来提供指引。没有灯塔,便只有回顾;除此之外,我们不可能找到任何可以作为参照的事物。

所谓历史,实质上是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集成。集体记忆,关涉人们的共同命运,内容包括大大小小的事件、人物、场景,以及由此构成的社会场域与时代氛围,但是,记忆的主体仍然是个人。有三种记忆模式:实录记忆、认识记忆、批评记忆。其中,实录无疑是第一重要的,就是说,必须最先把真实呈现出来。自然、建筑、文物、视象等等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实证;但是,最常见的载体,还是被赋予了确定意义的文字和声音。

于是,国家有档案馆,保存了包括告密在内的档案。寓真所述关于聂绀弩案的材料就出自这里。此外,还有个人回忆录、日记、书信,以及口述实录等等,都可以留下真实的记忆。但是,假使当事人或掌握史料者拒绝公开事实真相,那么我们面对的历史就将因沉默而余下许多空白。这样的历史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甚至可能是虚假的。

说,还是不说?不但影响历史的真实性,而且还存在着一个公正性、正义性问题。在这里,所谓“告密”,不是一般的秘密,而是有其特定内涵的,所指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段里,构成政治陷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既有加害人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也有受害人的无辜的损失与牺牲;两者还共同构成为一种社会影响,通过相关的人际关系进行传播,毒化社会空气,形成信任危机。只要告密的肮脏的事实没有被揭露,只要历史呈匿名性质,毋庸讳言,事实上我们仍将生活在彼此防范、怨恨,而又充满和谐温馨的谎言之中。

哈维尔说:“我相信说出真实总是有意义,在所有的环境中。”说出真实,不但在于拯救记忆,拯救历史,首先在于拯救我们的良知。丧失良知的社会是可怕的社会。

谁之罪1:社会机制

在告密的往事公诸报端以后,舆论界紧接着的问题就是:谁之罪?

《南方周末》发表李大钧的文章,质疑章诒和,除了告密的事实之外,主要是辩护告密者的人格问题。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众所周知,告密并非是个别的偶然性事件。假若从普遍性来看,则可以肯定社会机制出了故障,而非仅仅取决于当事人的道德人格。

其实,告密并非中国所独有,正如贪污腐败一样,乃是一种世界性现象,而且古已有之。比较而言,告密具有某种一致性,与制度、权力及道德有关。但是,在不同的国度和时代里,其起因、内容和方式,以及发生的程度,仍然有很大的差别。

可以比较一下上个世纪苏联30年代肃反和美国50年代的“麦卡锡案件”。

1935年,斯大林在杀害基洛夫之后,清洗异己以致滥杀无辜愈演愈烈,至1937年达致高峰。告密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所有人、所有机构,甚至最高权力机关的人物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安全机构“契卡”成立后,斯大林借列宁之口说:“列宁教导我们说,每个党员都应成为‘契卡’的代理人,即要观察和报告。”又说:“如果我们因为什么而痛苦的话,那决不是因为告密,而是因为没有告密。”告密,鼓励和保护告密成了契卡的重要工作,告密者被称为“志愿者”、“编外契卡”。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古比雪夫说:“预报不良现象不是告密,而是布尔什维克党员的职责。”告密成了党性的表现,实际上,在肃反运动中成了党的一项中心工作。据英国历史学家的一部关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生活的著作《耳语者》所引一名高级警官的说法,每五名苏联的机关工作者,就有一名告密者;又称仅莫斯科,六到七户人家即有一名告密者,苏联主要城市中经常向当局告密的卧底便占总人口的5%。从这些惊人的数字看来,当时的苏联,确实如诗人曼德尔施塔姆所形容的那样,是一个“狼在追猎的世纪”。我们所熟知的作家索尔仁尼琴,包括曼德尔施塔姆本人都是因此成为狼的猎物的。在曼德尔施塔姆的诗中,便多次出现“告密者”一词。

斯大林主义影响到哪里,哪里就有狼群出没。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小说《1984》,就是根据西班牙内战的亲身经历,以及苏联作为一个极权主义国家为原型创作的。小说中就有告密的情节,全书充满着一种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被操控的恐怖。

为了维护政权,斯大林不惜发动作恶机制制造恐怖,致使人人自危而完全失去抵抗力,最后发展成为阿伦特说的那种“自动化运动”。一个名叫莫森的德国历史学者,在阿伦特著作《艾克曼在耶路撒冷》德文版序言中说:“极权以它的暴力和恐怖塑造社会中所有的人群,无论充当加害者还是受害者,他们都同样合适。”是制度造成整体性的道德崩溃,而告密,只是恐怖制度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在美国,政府因参议员麦卡锡指共产党人搞颠覆活动而大举搜捕。同样地,这也是一场全国范围的政治迫害,一时人心惶惶。著名电影演员卓别林即被指控同“颠覆”活动有联系,被迫离开美国。著名编剧福尔曼也上了麦卡锡的黑名单,因拒绝在麦卡锡委员会上作证,不但被取消了电影《午夜》所获的奥斯卡奖,甚至不能在好莱坞和其他所有的美国制片厂工作,结果去了英国。许多共产党人及嫌疑分子都遭到审讯,被判下狱。1952年,一位到美国访问的英国人马丁写道:“真正的后果是使庸人、懦夫和溜须拍马者得志,而令有识见,有创造性的人沉默。”在整个迫害过程中,告密行为显得特别活跃。

同为政治迫害、恐怖与告密,苏联无疑是制度性的,危害时间长,损失大,即使经历一个“非斯大林化”时期,也未能彻底放弃对公民的操控。美国的“麦卡锡案件”的产生来源于错误的政策,所以呈阶段性,并很快地为制度本身所纠正。

告密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到了现代,不但不曾绝迹,而且有所发展。国民党的“党国”,就是在清党——告密与屠杀——的血泊中建立起来的。20年的大陆统治是军阀统治,特务统治,后来又将这种统治方式带到台湾;直至1987年,迁延数十年的党禁和报禁才告终结。

中国共产党在“争民主,反迫害”的斗争中走上前台,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成为唯一的执政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主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却是曲折而崎岖;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专制主义的幽灵翩跹起舞,反民主反科学的势力大行其道。告密成风,批斗成阵,冤狱遍于国中。“文革”把恐惧当做政治生活的基础,一方面政法部门无法可循,完全按“最高指示”或揣摩形势风向办事;另一方面是群众专政,或者公开揭发,或者秘密举报,在阶级斗争极端化的环境中,人人成了“革命”的窃听器。利用告密,鼓励告密,文革中的许多“现行反革命”都是通过群众告密被制造出来的。

要剖析告密的起因,必须剖析告密的环境、条件、历史渊源。在中共历史上,最早的较大规模的告密事件,当数红军“打AB团”时期。延安整风时的“抢救运动”是一个恶性发展,康生把苏联的一套带到国内,开了意识形态专政的先河。土改、镇反、肃反、三反五反、反右、反右倾等等运动,无一不是群众专政外加意识形态专政。群众是躯体,意识形态是灵魂。到了“文革”,这种双重专政有了更高级、更为完备的形态,当时叫做“无产阶级全面专政”。这种意识形态性、群众性、全面性,正是政治学者阿伦特所定义的极权主义的几个指标。对于“文化大革命”,仅仅使用模糊语言,称之为“左的”、“错误的”、“悲剧的”而加以否定是不够的,应当给出一个合乎政治科学的定义。唯有对这场凶暴而荒诞的“史无前例”的社会运动极权化性质作出理性的评判,我们才可能对告密和告密者有一个根本性的理解。

谁之罪2:集体人格

“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造就了一种人为的敌对环境。身旁有阿耳戈斯的眼睛,头顶有达摩克利斯之剑,人们普遍失去安全感、责任感、存在的勇气;内心里只有无权感、卑劣感、屈从感、孤立感,在可否受罚与可否得救之间彷徨无计,受尽折磨。在这样的环境中,本能战胜道德,兽性征服人性,心理学家的所谓“健康人格”难以生成。但因此,讨论中就有人为告密者辩护,把罪责完全推给社会,为个人开脱。

即便环境险恶,告密者个人就可以逃脱责任了吗?

阿伦特在《艾克曼在耶路撒冷》的著作中,有两个著名的案例。其一是关于艾克曼。1960年5月,以色列情报部门从阿根廷逮捕了在逃的前纳粹军官艾克曼,于次年2月在耶路撒冷受审。在犹太人大屠杀中,艾克曼是“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将300万犹太人遣送至灭绝营,被称为“死刑执行者”。对于艾克曼犯下的罪行,阿伦特认为,原出于军人极平常的服从命令,按党和国家的指示行事而已。她指出:是极权制度通过洗脑等手段,把人异化为无主体、无思想、无判断力的作恶工具。在极权制度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受害者,当然又都可能成为加害人。因此,在她看来,艾克曼的个人罪恶实质上是制度罪恶。在这里,她提出一个“平庸的恶”的概念,并因此一度遭到曲解。其实,她的态度是明确的:“恶”虽“平庸”,毕竟不改其“恶”。

同类推荐
  •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本书从两方面来介绍成就好班级的秘诀,这两方面分别为在校学生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引领这一青年工作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在2005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原则、形式、内容、机制、保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热门推荐
  • 十里亭竹觞

    十里亭竹觞

    讲的是虺的故事,又不是她的故事。借她的眼睛看到的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讲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 那一年遇见了最好的你

    那一年遇见了最好的你

    我爱的那个少年,他的名字取得真好,让念他名字的人从亲吻逐渐变为微笑的嘴型。他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脸庞,透过他的眼睛散发出清澈的光芒。那一年,我遇见了最好的他,最好的他让人觉得遥不可及,是吗?直到我和他相处了一段时间,才发现,他甚至比一些普通人还具有亲和力,但他背后的努力,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得到,他和我们不成文的周五约定,是我喜欢他的起点。而终点在哪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了,或许根本就没有终点。
  • 荒古剑帝

    荒古剑帝

    人有三魂,灵魂、觉魂、生魂,缺一不可!三魂缺一早该夭折的莫凡,却顽强地活了下来。以神剑为骨取代生魂,从此背负血海深仇的莫凡踏上逆天征途……既然我莫凡活了下来,就不会白白的活着。
  • 九方世界

    九方世界

    神立九方世界,各界封闭自行运转隔断世人维持大世界平衡。又立元素各管一界,上班族偶然闯入其中不知年月,到底是九个轮回照应还是就是人生各个区别或者魂分九人各有性格。一部轻松诙谐的讲故事段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EXO之怨灵重生

    EXO之怨灵重生

    怨灵,是一群讨厌人类的孩子死亡后他们的怨气产生的怨魂,它们在地狱里生活。而有一天,一位神秘的女人打开了地狱,怨灵纷纷逃了出来,他们都有一个理想,就是复仇人类。女人把怨灵放出来后就死了。而怨气最重的寒冷幽成了怨灵之首,寒冷幽进行着一步又一步的复仇计划,而她后来遇到了EXO这群少年,和自己爱的人后怨气慢慢的减少,后来她成了人类,怨灵知道她成为了人类后便开始杀起人类,寒冷幽不想让他们收到伤害,便牺牲了自己,把怨灵封印在地狱再也不能出来了。
  • 陪你走到世界尽头

    陪你走到世界尽头

    结婚数月,他说要修身养性,便是对她几个月的不闻不问。其实她知道,他哪里是为了修佛,其实只是不想碰她罢了。可笑的是,她爱他,却偏偏挪不动白檀儿这座大山,越不过他心中的大佛。有一种爱,初尝时,执着。上了瘾,成毒。戒不掉,为爱成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送十五舅

    送十五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温柔相公悄悄爱之活宝娘子

    温柔相公悄悄爱之活宝娘子

    一不小心穿越后竟变成一位人称“仙女”的大府千金?呀哈,这命太好了吧?重要的是文韬武略,无所不能?哦呵呵呵,最重要嫁了个相公还是帅的天理不容?哦呵呵呵,她孟菲菲的好命真不是盖的。既然来到古代,帅哥如云,那么先泡上几个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