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300000016

第16章 尼采的学园梦想(1)

张文举凡具有伟大影响的思想总是很简单的,我认为如果坏人能集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势力,那么好人也同样应该那样做。

——〔俄〕托尔斯泰

西方哲学的源头——希腊智慧,并非出自学者的书斋,它不是离群索居、苦思冥想的产物。希腊半岛夜空闪烁的群星,大自然四季晨昏的变幻,地中海明媚的阳光和舒爽的空气,以及最大限度的户外活动,是哲学的最大启示者。希腊人强健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是哲学最好的土壤之一。哲学成熟和传播于众多学人聚集的学园里,在高大的廊柱下,在人们的散步中,智慧被孕育、催生;在普通平民街头巷尾的小聚中,哲学也被讨论和传授。健康、开放、交流与生长,是希腊智慧的灵魂。

一、尼采的梦想

尼采很早以研究古典语言学而跻身学院门墙,他终身保持了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与颂扬,并以其独特的眼光,直探古希腊文化精神的幽秘源头——酒神狄奥尼索斯和日神阿波罗所分别体现的生命的沉醉欢乐与崇高境界,他以此为基准,展开了对现代文化以及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文明的猛烈批判。大约正是这一精神渊源,使尼采终身保有一个梦想,渴望创建一所新型的希腊式学园,一座“现代式的修道院,理想主义的群居地,自由的综合性大学”。这将是一座精神上的安全岛,自由人的联合体。这里为经过挑选的极少数人开设出第一流的高水平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一直延续到三十岁,因为尼采认为,“在高级文化的意义上,一个人三十岁还是一个起跑者,一个孩子。”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一个人在二十岁以前,是不进行真正的智育教育的,在学会读、写、算外,教育主要以体育、音乐为主。二十岁开始进行十年的科学教育,“在三十岁开始进一步选择,最好的被允许进行一个为期五年的学习,学习辩证法和哲学,准备在政府高级机关中服务”。尼采所梦想的学园,在形式上被设想为亚里士多德学派的方式,朋友们相聚一处,互相训导和激发,共同进步。学园将建在一座小岛或一处远离繁华的古城堡里,其间要建筑一条修道院式的廊道,“不管天气怎样,我们都可以边散步边交谈。因为我们要经常交谈、只作少量的阅读,而且几乎不写作”。显然地,这是一种高度精神性的团契,一个独立于世俗社会的贵族性质的隐修地与理想国。它的职能是延续与创造一种高贵品质的精神文化,以对抗和反对世俗与庸众的颓靡与粗鄙。他引用《浮士德》的诗句,说:“难道我不该以我的渴望之力,使这独一无二的美人复活吗?”

1870年,德国在德法战争中获胜,整个国家陶醉于所取得的军事成就,为民族扩张而欢呼。针对这种浅薄庸俗的气氛,为唤醒民众,继续在德国维持精神生活的传统,尼采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建立一个“神学院”。所有具有卓越精神标志的人,将聚集在一起,建立美好的同道之谊,为发展和创造一种基于对所有崇高事物的爱的文化而共同努力,并以之领袖群伦,教育民众。他写信告诉朋友罗德,他已经开始节省开支,以便建立一个小小的储备基金。然而,罗德回信拒绝了他的邀请。理由很简单,首先是没有资金,其次是他还没有感到一个类似于叔本华、贝多芬那样的足以唤起他的创造与追随的热情的精神中心,尽管他自己赞成,并认为这样一座精神修道院在当前是必要的。尼采沉默了。两年以后的1872年,尼采因病在妹妹陪同下去格林森山区疗养。一天,他们散步来到一座处地偏僻的小城堡边,“多美的隐居地啊!”城堡正好待售,他们走进去,参观了各处房间,问了房价,甚至设想了各个房间由谁来支配,他们想到了瓦格纳、布克哈特、欧维贝克、罗德等。事后,伊丽莎白还给房主写了信。尼采后来回忆这件逸事,因自己太年轻,园林工人只当是他们在开玩笑。1876年,在意大利的索伦托,在一处风景优美的疗养地,尼采与梅森伯格夫人谈起了这件事。这位有过在汉堡组织一种社会主义者团体经验的夫人,帮助尼采策划了起来。在远离市区的海岸附近,他们发现了各式各样经过人工扩建的宽敞洞穴,这些岩洞里,有类似于讲坛的东西,他们设想,“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这所特殊学校的课程便可以开始了……”

尼采这一长期萦绕于心怀的梦想,渊源有自。早年的普尔塔中学,那悠久的历史、庄严的建筑、秩序井然的生活,以及所开设的严格古典的课程,都是远离世俗和带有崇高气息的,在他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学期间,他研究古希腊,古代的智慧滋养了他的精神;他熟稔于毕达哥拉斯神秘的团体,向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城郊美丽的大花园里建立的精神理想国;他渴望恢复那种由武备齐全的哲人和勤于思考的骑士所构成的贵族圈,热爱那种自由探讨、生机盎然的生活。面对近代以来日趋卑下的文化和精神趋势,他想复兴和延续那些伟大古老的传统,哪怕他的努力与时代风俗和趣味格格不入。

按尼采设想,“学园”,或者说“修道院”最大的特色,是自由、平等与开放。它是口语对话的,因此,它是生动活泼、富于智慧的。他要营造一种精神空气,维护和延续精神与文化的健康、崇高和卓越品质。关于学园的形式,我们还可以想起所有昔日那些伟大的人类导师:苏格拉底、孔子、耶稣、释迦牟尼,他们都以口头形式和行为的光辉,而直接进入“他在者”的心灵,并产生深入持久的影响;他们从未有文字著述留传,即使弟子的记述,也只是些语录片段,绝非系统的大讲章。至于在漫长的中世纪,正是在遍布欧洲的一座座修道院里,文明的火种才得以保留和延续,这些修道院,犹如一盏盏不灭的灯火,照亮在那漫漫长夜里。

二、科学与民主的吊诡

尼采对当时的德国教育,做了深刻反省和批判:“亟须自我教育的教育家,有卓越、高贵的灵魂,每时每刻以身教言教体现日趋成熟、甜美的文化——而不是文科中学和大学今日作为‘高级保姆’提供给青年的那种博学的粗汉。除了极少数例外,缺少教育家,教育的这第一前提:德国文化的衰落由此而来。……德国‘高等学校’事实上所做的是一种残忍的训练,以求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使无数青年男子适宜于、彻底适宜于为国家效劳。……在今日德国,任何人都不再能够自由地给他的孩子以一种高贵的教育。我们的‘高等学校’,包括其教师、课程、教育目标,全都安排好了一种最暧昧的中庸。到处盛行着一种无礼的匆忙,倘若二十三岁的青年人还没有‘做好准备’,还不知道‘主要问题’——从事什么职业——的答案,便好像会耽误什么似的。”可以想一想我们的现实。近五十年来,我们可曾有过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可曾有过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教育目标。陈旧的教材贯穿小学、中学、大学。今日的大学养活并源源不断地产出着多少“博学的粗汉”和“无知的学者”。我们的心胸狭窄,精神与灵魂在平庸卑下中而不自知。

据有关专家调查研究:“当今各级管理层中工程和科技专家一统天下,综合性大学的校长均为理科出身,都是历史上未有的。自然,这种种表现,与其说是科学主义,不如说是技术主义、工具主义更为恰当。”“在各级教育中,对英语、计算机等工具性技能的片面强调和倚重,是文化价值失衡的新表现,英语能力几乎成了衡量学问的最高和最终标准,而中文水准反而无关紧要。”“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通过严格而激烈的竞争保持较高的学习质量。”“1949年,在校大学生中,文科类学生共占33.1%,至1953年院系调整后,下降为14.9%。1962年这一比例最低,仅为6.8%,这在世界高等教育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一比例通常在20%—50%之间)。”

面对忽视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的当时社会,尼采说:“科学的巨大范围今日强加给每一个人的严酷的奴隶状态,是禀赋更完满、更丰富、更深刻的天性找不到相应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首要原因。”科学技术,作为近代文明的最大特征,一方面把人从自然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失于人性与人道的规约,而为人的贪欲和平民暴政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在铺天盖地的信息媒介和交通媒介覆盖下,在“意识形态”和“意象形态”的专制独裁里,“意义形态”晦暗不明,“世界历史正趋午夜”。我们失去了审慎与常规的判断能力,只陶醉于物质的狂欢盛宴;我们忘却了自身命运的脆弱与暧昧不明,亦忘却了自身所拥有的各种潜在可能性:那些充满光荣与梦想的道路。“我们正走向温和宁静的沙漠,在那里,人类将不再有道德激情和精神烦闷……人类不再是堂吉诃德或是浮士德,他们将成为自动化文明世界驯服的仆从。”

著名电影导演塔可夫斯基说:“我认为当代最令人悲哀的事情,莫过于人类对于一切美的感受力已被摧毁殆尽。以‘消费者’为诉求对象的现代大众文化和加工文明,正摧毁着我们的灵魂,使得人类不再探索其存在的决定性问题,不再意识到自己为性灵的实体。”由于时代生活对最优秀分子的“无形”排拒和消灭,人类精神正日趋平面化和衰败化,所有昔日崇高伟大的东西,在浅薄喧嚣的平民汪洋中,均告式微。而且,人类的物质生活前景,在今天亦呈极大的危机局面:环境、资源、气候、物种等等,这个小小的星球早已不堪重负。总之,那些人类世代赖以存在下去的基本的立场、原则和标准,在今天,在某种意义上,几乎全部被置于可笑与荒谬的境地,被无情地怀疑、嘲笑和弃置不顾,亦即所谓的“解构”。神学家汉斯·昆说:“伴随细节上彻底的理性的,是在整体方面缺乏意义。”“这是一个‘人化的’、但绝对不是人性化的世界,是自由与压迫、生产率与销毁、成功与衰退、科学与迷信、欢乐与凄惨、生与死的奇特的和谐。……这是一种起破坏作用的进步、一种带有非理性面貌的理性、一种导致非人性化的人道化。”

伴随技术极权和美国生活方式而来的人类精神与思想的贫困化,以及彻底的世俗化姑且不说。近代文明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即所谓“平等”的理念与实践,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正实际引致着某种真正不平等的,甚至灾难性的结果。

同类推荐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本书是60位亲历者讲述的发生在大地震中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他们当中很多是文学家,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真诚的创作激情和厚重的文学底蕴,但是它更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第一手的地震灾害评估科学报告和减灾防灾的预警书,让我们学会如何科学的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地震灾难。
  •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既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又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长远之计。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倾听传媒的声音

    倾听传媒的声音

    本书为近三年来浙江省新闻出版行业的深度报道文集。本书包括2008年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一系列重头稿件,如《浙江民企抢滩海外传媒市场》、《钱江报系:风正一帆悬》、《杭州全力打造出版传媒高地》、《新闻出版:杭州市文创产业核心》等等100多篇。此外还有一部分书评和媒介人物专访。这些稿件呈现了浙江新闻出版界第一线的经验和探索。
热门推荐
  • 修仙斗魔

    修仙斗魔

    一个平凡的重生在两个大陆,到底是废材还是天才。魔法、斗气、修仙如何抉择?
  • 王霸倒着念

    王霸倒着念

    打怪升级捡宝藏萝莉少女花姑娘请不要误会,我只是一个扶老太太过马路的好人,当然,如果我没带钱,那另算——李大头
  • 金丹就正篇

    金丹就正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漂亮但不温柔(完结)

    我漂亮但不温柔(完结)

    她叫冯雨,生于雨天。仅听名字,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个温柔的女孩子,是女孩子没错,可是,她一点也不温柔。她是独生女,生于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但是,为了继承家业,她从小就被当作假小子养活着。有一天,她也会温柔吗?当然哦!
  • 色女无敌:美男,么么哒

    色女无敌:美男,么么哒

    三流杀手一朝穿越成将门“虎”女。。把一个又一个小美人唬到了家里。本想着出卖他们的美色来赚钱的,可这整天的争风吃醋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是太监吗?不是说是花少吗?不是说是恶霸吗?咋转眼都变身了!变化这么大!姐姐hold不住的!何况家里还有尊大神呢,亲亲大神惹不起啊。什么皇帝老头也想插一脚,居然还把他儿子都塞给我了?不行不行,我得去找他谈谈,难道不知道本小姐只爱白菜不爱萝卜的吗?都给我是个什么意思!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幻影神王

    幻影神王

    要功法有功法,要灵宝有灵宝,没事还可以创建系统人物做卧底阴人玩,韩军在异界的小日子过的真是红红火火!
  • 世纪佣兵

    世纪佣兵

    由上个宇宙混沌,遗留下的指引。我们保卫着家园,保卫着属于我们的混沌宇宙。对抗一切威胁我们的事物。我需要力量龙逸
  • 剑提壶酒意逍遥

    剑提壶酒意逍遥

    为情伤为情困——这只是一个失意的男人,在新世界的肆意旅途。一柄剑一壶酒——不论是一剑断山还是破敌斩阵,却都敌不过腰间的那壶酒。醉一场爱一场——美人侍酒熏醉人,醉酒的美人更醉人。
  • 生道亡途

    生道亡途

    与鬼相争、与尸激斗、与妖血战、与魔诛杀,一系列阴阳正邪交锋,孰强孰弱?谁胜谁败?是道消魔长还是邪不压正?是天命至上还是人力胜天?欲知详情,尽在书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