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400000082

第82章 书程

图书馆梁洪玲

2004年7月,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来到南京市江宁区,经过严格的面试后,受聘成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图书馆的一名员工。

在高校工作是我学生时代最美好的梦想,想到终于梦圆,当时的兴奋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工作正式启动之后,心情却不禁有些失落:面对尚在筹备之中、一切几近空白的南广校区,面对仍在蓝图上的南广图书馆大楼,感觉原本近在眼前的梦想瞬间被打得粉碎,头脑中开始飘荡起一句几位老师都曾提到过的话,心想:现实与理想咋就真的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失落归失落,工作绝对不能耽误。南广的前期筹备工作时间十分紧张,为了迎接南广首届新生,为了奠定南广图书馆的良好开端,我和全体同事连日加班、共同努力,前后历经两个多月,终于赶在首届新生报到时顺利开馆,至此,南广图书馆开始为广大师生全力服务。

转眼间,4年多的时间仿佛流星一般在天空一划而过,图书馆现在的发展有目共睹,对我们这些馆员来说更仿佛历经天地变化。4年多以来,图书馆成就了并成就着数以万计的学子们的求知路,也成就了我——一个经历了图书馆完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回顾图书馆4年多的发展历程,书程中的个中滋味在心中时刻回想。

2004年8月初南广学院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因为当时新校区还未开始建设,学校只能租用江宁高级中学的实验楼作为教学楼。为了达到教学要求,学校其他员工都在全力进行租用教学楼的改造,而图书馆只有3人,全员投入配合总务部门进行临时图书馆的建设。“迎新顺利开学”,这在当时成了最后攻坚战斗的冲锋号,时刻吹响在每个人的心里,让大家丝毫不敢放松,唯恐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了胜利的到来。图书馆员工同其他部门一样,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无一人要求休息,为了安装设备、仪器,很多日子大家甚至加班到夜里十点多,直到9月底,临时图书馆得以完工,并于10月8日正式向读者开放。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南广新校区全新图书馆大楼的前身,这就是靠着全体南广人共同努力、共同拼搏而打造出的成果。虽然这段日子大家都流了许多汗水,吃了不少苦头,但看到图书馆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我们图书馆人都把这段日子看做是快乐的创业时光。现在,每当我们几个最初的图书馆成员一起聊天谈及那段日子时,大家还会说:“那段日子累惨了”,但在脸上,任何人都会流露出无法抑制的骄傲和幸福感。

记得在建校初期,南广学院在时间、资金、人员等各方面条件都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新校区建设,迅速从临时校区过渡到新校区,并顺利实现正常教学秩序,这一成就获得了兄弟院校、各政府机构等多方面的好评。为此,外界在评价江宁大学城各高校建校史的时候还经常用到一个词汇——“南广速度”,用来形容南广学院的建设速度之快,后来,“南广速度”一时间成为了高速度、高效率的代名词。图书馆的发展在南广速度的带动下也实现了高速而稳定的发展:最初的图书馆虽然只是临时设施,但组织机构健全,设有报刊阅览室、文理科阅览室、流通部、自习室、办公室共5个部门,并且至2004年12月底,在南广即将迎来首个寒假之前,图书馆的藏书量已达到4万余册,员工由最初的3人增加到8人,各种大型设备24套,同以往民办大学的发展速度相比名列前茅。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能够成立这种规模的图书馆,这在当时得到北广图书馆老师的高度评价。同时,图书馆各项工作时刻与学校整体保持同步,为避免学校财产流失,图书馆也于2005年1月前将馆藏4万余册图书全部加盖财产号。其中要特别感谢来自北广图书馆的老师,当时南广图书馆虽然已步入正轨,但在技术和经验方面尚有不足,假如没有几位老师的帮助,加盖财产号这项工作可能还要延迟半个月,事倍功半!

上学的时候总感觉忙碌的日子过得飞快,工作忙碌起来感觉更是如此。很快,我在南广工作将近一年了,南广在大学城的新校区此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建成。2005年9月随着新校区的建成,全校开始准备从江宁高级中学搬迁至江宁大学城。当时图书馆早就已经开始提前准备,全体馆员在7月初就已经利用工作之余将库本图书打包。尽管如此,时间对图书馆的工作来说仍然十分紧张。9月开始将其他各馆室的书刊、仪器、设备等打包,学校下达搬迁最后动员当日,图书馆的全体员工就再次开始连日加班了。假如单纯地加班至深夜,这样其实也不算什么,可天气的不配合却着实让人头疼了一阵子——当时南京已经进入夏季,图书馆封闭的馆室更加让人感觉炎热异常,特别是在设备拆卸完毕后,上下只有几台风扇供使用,而且数量有限,我和同事们往往汗流满面才轮番对着风扇直接吹风降温,有的顾不上吹风扇,汗滴下来干脆用胳膊一抹,汗擦掉了却抹了一脸灰尘,样子十分滑稽。图书馆同仁们工作的痴狂如同学校其他部门一样,有着一种拼命三郎的精神,但如果没有学校其他各部门的配合、协助,图书馆搬迁前的准备若想如期完成难度也非常大。就在全校忙成一片、各部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总务部和体育组的同事还在百忙中抽调人力物力,为我们工作的顺利完成立下了汗马功劳。搬书的搬书,扛设备的扛设备,看着让人打心眼里感动,也让我们这些第一次参加大型集体突击活动的年轻人,真切体会到了集体配合、团队协作的力量之巨大!

2005年10月初,全校开始正式搬迁。搬迁工作在实施前,学校曾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论证与讨论,力求得到一个省时省力的最佳方案。为了节省搬迁经费,学校邀请南京武警大队的数百名官兵战士协助搬迁;为了缩短搬迁时限,全校放弃十一七天长假,无一例外地坚守工作第一线。搬家公司与部队官兵双管齐下,军车和民用卡车并肩投入战斗,一车接着一车地将学校资产源源不断地运向新校区,其中仅我们图书馆一个部门就花费了3天时间才将全部图书、设备搬迁完毕。三天中,图书馆员工负责跟车指挥搬迁车辆到达指定教室,然后指挥负责搬迁的战士将图书、设备放置到指定位置。只要战士们没有停止搬运,我们的员工就不能停止指挥,为此有的人甚至保证不了正常的三餐次数。更有甚者,因为存放图书、设备的教室尚未安装门锁,为了防止学校资产流失,罗仁杰、郑静、郑耀东、薛鹏四位男同事晚上就留在教室守夜,守夜时没有床,蚊子还特别多,四个人无法入睡,第二天经常带着黑眼圈继续上班,直到10月中旬开馆前,四人无一提出休息。图书馆人工作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与痴狂的特质在四个人身上再次体现出来。

2005年10月中旬,图书馆在经历了第一次重大搬迁之后,再次向全校师生开放,位置就在现在的教学楼一区的一层。那时因为工程建设尚未完全结束,教室仍然紧张,所以图书馆仅保留了流通部、期刊部、办公室三个部门,部门数量较江宁高级中学校区有所缩减。2006年3月,教学楼一区、二区、三区全面竣工,教室数量大大增加,学校便将一区一层全部划拨给图书馆使用,这样图书馆便在最初几个部门的基础上重新设置机构,变为流通部、期刊部、采编部、办公室,并将流通部扩张为流通部借阅室一、流通部阅览室二,取消文理科阅览室和自习室。至2006年7月,图书馆藏书量达到8万余册,员工15人,各种设备36套,5个部门,7个馆室,占地约1191平方米。

2006年11月,图书馆还经历了一次大的管理改革。图书馆的图书索书号原本是按照著者号进行排序的,但图书数量大量增加,两年的时间内由最初的4万余册剧增至10万余册,此时如果继续使用著者号排序,不仅图书排架混乱,对读者来说也不利于查找图书。两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之后,图书馆在馆领导的带领下,开始将全部图书由著者号排序改为种次号排序。这项工作的工作量也是十分巨大的,并且十分繁琐,首先要将图书下架除去旧的书标,再粘贴新书标,书标粘贴完毕后才能按照新的序列将全部图书重新上架,其过程要求较高的耐心、细心与责任心,否则一个细小的错误就可能导致大范围的混乱,使一些工作作废,还要重新来做。索书号的变更前后历时近3个月。该项工程结束后,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图书,为读者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就南广全校而言,图书馆绝对是历经整体搬迁、局部搬迁次数最多的部门:2005年10月是第一次大规模整体搬迁;2006年3月学校将教学楼一区一层全部划拨给图书馆后,图书馆进行内部机构调整,将部分图书局部转移,这是第二次搬迁;2007年7月,新校区图书馆大楼50%工程竣工后,图书馆又迎来了第三次,也是南广图书馆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整体搬迁;至2008年11月图书馆大楼其余50%的工程也已完工,大楼全面交付使用,目前图书馆正在积极准备,在2009年寒假将开始第四次最后的搬迁。

南广图书馆发展到现在,前后经历了4个多年头:从最初租用江宁高级中学的一层教学楼、占地不过1000多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独立馆楼、占地46000平方米;藏书量从4万余册增加到现在的30余万册;员工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28人;各种仪器设备从最初的24套增加到数百套。在我们图书馆人的心中,图书馆仿佛是一个孩子,经过了4年多的成长,她已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并且是一个正在为全体南广人的知识摄取作出巨大贡献的好姑娘。

这就是南广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这就是我在图书馆工作、生活的书程,随着2009年南广建校五周年之日的到来,图书馆也将迎来她五周岁的生日。在此,我和图书馆全体同仁,预祝我们的学校发展更加辉煌,同时希望图书馆的未来更加美好,让图书馆的发展为全体图书馆人带来更多的骄傲,让南广的发展为全体南广人带来更多的自豪!

同类推荐
  •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本书对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构建了一个包括传媒产业主体法、传媒产业行为法、传媒产业权利保护法等在内的完整的传媒产业法律规制体系。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既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又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长远之计。
  •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叶落飘零,花落逢君

    叶落飘零,花落逢君

    比武场上第一次相见,疏安就被逼着上台,可是......真的这么容易吗?怎么可能!场景:竹素:“这位公子,上台跟我打一场?”疏安:“不”竹素:“哼,原来是看不起我”疏安:“不知姑娘为何苦苦相逼我一弱男子啊?”竹素:“......”再次相见,却是遭人追杀。之后的三、四、五、......次,注定了该在一起的终究会在一起。本文轻松无压力,绝对1v1
  • 天炼风暴

    天炼风暴

    严辰,一个浑身是病,饱受羞辱的昔日天才。面对家族的冷眼,旁人的嘲讽,他依然燃烧着强者之心!一面残破的铜镜,给他开启了修“炼”的大门,传奇之路,由此展开。寂灭一指,阴阳双瞳,滴血雷破……在炼者之道面前,万界妖魔仙神,都将化为天地间一缕尘埃。“纵然我的生命只是世间最脆弱的尘埃,我也要让我的人生变成史上最盛大的修行!”
  • 仙武禁忌神

    仙武禁忌神

    仙术神奇,武者无敌,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身具神王功法,因至爱之逝,为爱逆天,走上登临武者绝巅的道路。他所做的一切只因为一个传说中的传说:惯通古今,逆天改命!道法无穷,仙宝威能盖世,大千世界,奇人无数,妖魔鬼怪自古至今,仙人洞府,武者空间,一切的一切都只为了见证,修仙世界一个武者的传说。江湖飘零,谁识落叶?血海沸腾,我为禁忌!枫叶镖下,法宝难存,九孔大环刀下,天地摄魂。仙人又如何,神王又怎样,战意不灭,武道长存!
  • 参天鉴

    参天鉴

    一鉴参天机,一鉴明世情,一鉴识人心!这是一个心修以心力掌控天地之力的世界,心力所至便无所不能。武道争锋,妖魔乱世,爱恨忠义孝五圣交相辉映。陈晓飞,一个平凡少年,出身贫寒,却肩挑重担,受尽屈辱,却百折不挠,噩梦间得到一块参天鉴,上可通天理、晓天机,下可知人心、识人情,从此迈上布满情天九劫的漫漫心修路。世间万物,莫不关情,宇内诸道,尽归天道,且看我如何参透天机,逆天改命!
  • 明实录宪宗实录

    明实录宪宗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灿白勋鹿繁星恋你上瘾

    EXO灿白勋鹿繁星恋你上瘾

    EXO学院中的三对校草CP,可谓是不分场合的秀恩爱,走到哪里回头率都是百分之百,具体是有多有爱呢?就请多多关注---EXO灿白勋鹿繁星之恋你上瘾吧
  • TFBOYS之初夏微甜

    TFBOYS之初夏微甜

    当多变女主遇上当红男子组合,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遇到重重困难时,他们能否坚守最初的信念,不忘初心,最后谁与谁会在一起,谁又与谁擦肩而过
  • 墨羽童心

    墨羽童心

    十六岁的青春物语我爱16岁。它是童真。它是淡淡的忧愁。它是转瞬即逝的歌声。它是无迹可寻的梦。
  • 未名的世界

    未名的世界

    有一个星球叫做羽尔克斯,羽尔克斯星球里面有很多个国都:如,天之国都,是第一国都,然后是雲之国都,樱之国都...2023年的一个夏天,天之国都第二十一代国王之子—淳甄偷偷修炼黑之魔法,成为了暗之王。天之国都第二十二代国王—淳厚.v.sky,让自己的两个孩子———淳湫.v.sky和淳苧.v.sky去地球消灭淳甄....
  • 时间足够你爱

    时间足够你爱

    既然参与了我的现在就不要缺席我的未来。下一个十年我们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