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0900000029

第29章 治理传媒(2)

传媒保守主义还表现为对传媒属性的保守认知。在今天,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织手段和提供信息与图像的重要手段。但同任何社会资源的组织机制一样,传媒资源在现代社会遵循两种分配方式:再分配和市场方式,即遵循权力控制逻辑和资本逻辑。特别是考虑到传媒资源(频道、频率)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在今天,这种理由因为数字化发展已经不再成立,从而让位于传媒强大社会影响力这一原因),这种资源不能像普通的资源物品那样达到具体分配到私人的程度,而只能以代表性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但这种服务会因为分配机制的不同存在差异,表现为代表程度的差异。加之,媒介形态的形式差异以及由形式带来的内容要求差异,进而造成影响的差异。但人们没有任何根据得出电视就是娱乐媒体。那种关于电视即娱乐的定位,本质上是资本逻辑的支配,一种对传媒身份市场化的建构。一旦这种“定位”和“期待”相互强化的时候,这种身份就被“定性”。

即使电子媒介具有的声音、色彩等形式优势——特有的感官喧嚣特征,容易弱化“思考和想象过程”,但电视本身不见得就是除了娱乐还是娱乐。笔者曾接触的一位较知名的主持人兼策划就持“电视就是好玩”的观点。或者这样说更准确,电视具有一种比印刷品、广播更具娱乐的优势,也仅此而已。从传媒产生的历史来说,电视和电影有所不同。电影最早是被穿插在“戏法”、“烟火”等的杂耍节目中放映,由此使得电影和娱乐有了不解之缘。电视则首先是作为信息交流媒介而出现的,或者准确地说是信息传播媒介。否则,对于资本逻辑的过分强调,是“物的逻辑取代自主的道德存在规定和支配了公共性信息工具”,将公共物品转变为私人物品,但并不能提高消费者的福利,相反,却增强了私人所有的传播工业的垄断地位。加海姆的观点,参见刘小红:《大众传播与人类社会: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诠释》,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强调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今天强调对受众的适应(定位)超过了对受众的改变(越位)。

最终,传媒的保守主义可能导致哈贝马斯所说的再封建化后果,即“具有操纵力量的传媒剥夺了公众性原则的中立特征。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于是,公共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失去了权利的竞技场。”

综合以上的论述,对于中国传媒管理来说,强调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管制是合理的,并将影响到未来中国传媒的走势。这从2007年广播影视出台的一系列管制政策以及发挥的效应来看,也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节重构传媒

不同媒体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影响力。早期由于传播渠道的单一,以及媒介本身的专业性追求,为传媒获得正面的主导性影响力奠定了基础。如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人们会认为失去了一个知名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就意味着政治家失去了美国老百姓。但这样的情形在今天的美国已经不复存在,一项调查显示48%的公众认为媒介在社会中扮演了负面角色;46%的人对媒介的信任不如五年前;79%的人认为媒介经常为了哗众取宠而改变或歪曲事实真相。71%的人相信合法的新闻媒介正在沦为充斥小道消息而无实质内容的小报。45%的人对媒介漠不关心,22%尊重媒介,20%的人厌恶媒介,6%的人对媒介抱有敬仰之心。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如果考虑到当全球互联网用户的2/3不再在美国,而是在世界广泛分布的时候,这项调查结果的可能性也许会更明显。

在中国,由于媒介形态(纸质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传媒类型(专业媒体、行业媒体、综合媒体)、传媒级别(中央与地方)、覆盖区域(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落后区域)以及传播时期(改革前期、改革中期、改革后期)等方面存在差异,使传媒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的主导程度也存在差异。有研究者从媒体的强度、媒体的成长性以及它的受众的价值方面分析了中国新旧媒体的社会影响格局,认为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的五大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中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的只有互联网,无论是在消费时间上,还是在覆盖率上,以及互联网产业的集中性方面,它都体现出一种与现有的媒体不同的特性,就是它的高度的成长性。马旗戟:《转型中国的社会与媒体影响力变迁》,《第二届营销新疆界开放论坛》的发言,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此外,不同形态媒介的影响力还与该媒介形式的普及速度有关。按照有关报告显示,媒介要到达5000万受众,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网络用了5年。因此,新媒体的崛起、旧媒体的式微是必然,媒介形态之间的渗透与侵蚀将不断加剧媒体影响力的分化。

不管怎样,人们依然可以从总体上认同传媒在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制度化的社会中,人们的信任包括对相应风险救济制度的信任感。如果这种信任感低下的话,不仅人们面临的风险救济成本会增加,同时也大大缩小制度本身的公信力。在中国,这种情形也面临考验。有统计显示,如果以1994年=100为基点计算信访指数,2004年全国县级以上党政机关的信访指数、全国法院信访指数、全国检察院信访指数、全国总量信访指数分别为332、72、81、174。研究者指出,在信访总量上升的大背景下,法院和检察院的信访量呈下降的趋势反映出司法作为最后一道权利救济线的权威和人们对它的信任感有下降趋势。同样形成对比的是,人们通过传媒获得救济的愿望大大增加,这从一个方面说明社会需要增强传媒外的制度信任,同时也表明传媒在社会信任中的重要性。实际上,当传统救济手段去中心化的时候(尽管我们并不希望这样),一种基于传媒功能的发挥,并承担和塑造某种中心的职责就不再是空穴来风(特别是在执法成本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当传媒信任得以更好地建立,传媒在促进其他主体以及制度性信任增长的情况下,它将利于风险利益的表达、风险共识的形成以及风险分配正义的实现,并导向社会秩序的产生,而秩序本身因为降低了信任各方的风险,会进一步促进社会信任。

为了更好地增进传媒信任,推动传媒更好地参与社会风险治理,还需要在两个方面努力:双重实践下的传媒问责管理、传媒有效报道社会风险。

一、双重实践下的传媒问责管理

传媒的目标是什么?这样的问话是否具有真正的意义?这是因为“在探索什么是传媒所追寻的目标的时候,首先就会遭遇到许多问题的冲突。如果要前行的话,这些问题又必须是要解答的。举例来说,谁的传媒追求目标——公共市民还是权力精英?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公共媒介还是私人媒介?”如此一来,明晰问题被诱导的指向性会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后者唯有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否则,这样的任何辩论都没有意义。对于中国社会,传媒的整体目标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和实现社会公众利益,并在有利于整体目标的前提下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同样的,我们探寻社会风险语境下传媒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或作用的时候,也预设了传媒的公共性内涵。

进一步,中国也需要公共传媒与商业传媒的格局么?也是在这样的格局下探寻传媒的力量么?

西方早期媒体改革运动的重点是商业传媒与公共传媒布局的争论,近期则是围绕公共传媒的合法性以及民主化媒体改革运动展开。关于民主化媒体改革运动,如主张参与传播、建立独立媒体等。对于公共传媒,传播学家麦奎尔将之概括为七个特征:服务的普遍性、内容的多样性、编辑的独立性、社会责任至上、高质独特的文化内容、公共财政、非营利性。也有人认为公共传媒应当具有如下特征:对社会的每一个人开放、符合社会人的所有口味、提供信息和教育、创造一种社会意识和联合意识。台湾学者冯建三总结有关观点,将公共传媒概括为五个方面:产权归属、财政来源、从业人员能力与认知、机构内外信息透明度有利于社会参与监督、内容表现(信息、教育、公共、多样)。如果进一步诠释的话,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价值层面、运营层面。价值层面如非营利性、自主性、多元性、教育性、公序良俗、增权性等;运营层面,主张实行社会监督,要求传媒的所有经营费用的来源不再含有广告收入,而是依靠收视费、节目及商品的售卖所得、企业组织的赞助金(新闻时事节目除外)、市民自发的定期捐献金。但西方社会又面临公共传媒衰落的事实。1980年,欧洲频道的75%具有公共服务性质,但5年后只有25%是公营的。在瑞典和德国,大量公共广播听众在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一半,而这些国家在世界上却是公共广播力量最发达的地区。荷兰公共广播公司在1997年同样因为难以为继,最终同意在儿童节目中插播广告。美国公共广播台在这一时期的经费只有15%是来自联邦政府的津贴,经费收支的平衡主要靠听众与观众的捐赠、基金会和公司的资助。公共广播面临的一个相当大的压力来自其官员同意向广告全面开放。2004年11月末,日本NHK的受众拒交收视费为11万3千件,2005年11月末达到128万件。

再者,西方意义上的公共传媒与商业传媒的格局在中国并不存在。所谓的电视公共频道也是名不副实。鉴于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立的四级办电视的方针带来的泛滥,1996年提出了控制总量、调整改革的方针,要求省台开设公共频道,市台可以开办一个公共频道,市县不再保留自办节目的频道。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协调下,这些频道在2003年统一正式开播。但这些频道主要是为了解决电视台过多的问题,目的是整合地县级电视节目的播出平台。因此,更合适的称谓是公用频道。以北京电视台第9频道为例,该频道是为北京内城四区以外的14个区县提供播出平台,每天播出90分钟的区县节目(晚上首播,早上与中午各重播一次,但各区县节目只是在本辖区内传播)。也难怪这场改革被评价为不是出于关注社会公共事业、提供公共话语空间的目的,而是为了平衡传媒之间的利益。

但“西方意义上的公共传媒与商业传媒的格局并不存在,以及所谓的电视公共频道名不副实”并不妨碍中国传媒的公共生活实践——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传媒监督对中国社会改革的促进,21世纪初以民生新闻为代表对“三贴近”的实现。因此,有必要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从“公共传媒与商业传媒的格局”的思考转向对传媒的“公共生活实践和商业实践”的思考。对于“公共传媒与商业传媒”,国内也有人称为“公益媒体与经营媒体”,而这样的区分更能说明中国传媒的发展现状。也因为在这个意义上,James Watson以下的观点才会是有效的。他指出,“如果根据传媒世界在公共和私人性上的挣扎,就倾向性地做出某种偏袒,将会受到顽强的抵制。因为私人传媒并没有垄断风险,公共传媒也没有垄断公共美德。我们要担心的是,一种边缘化或完全替代另一种。”换言之,公共传媒与商业传媒没有分别垄断公共美德与社会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可以共同推进社会公共利益。但传媒的“公共生活实践和商业实践”毕竟存在本质差异,这也决定了二者存在矛盾的一面。二者的差异在于:商业实践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交易,追求的是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公共生活实践追求的则是增加非商品性社会价值——社会公共福利(包括平等、参与等)。同时,作为活动过程的实践,二者的差异还在于商业实践过程坚持交换价值胜于社会公共福利,而公共生活实践的过程则是坚持社会公共福利胜于交换价值。加拿大传播学者Vincent.Mosco直接将公共的内涵界定为实行民主的一系列社会过程,即促进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决策过程中平等和最大可能的参与,在该过程中坚持民主胜于商品化。因此,传媒公共生活实践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抗商业实践所导致的市场审查。

进一步,在肯定传媒两种实践类型——公共生活实践和商业实践——的前提下,关于传媒管理的思路可以明晰化为国家所有制下的双重实践分类管理,并实现传媒的可问责性。同时,这样区分的好处还在于可以避免公共体制和商业体制的纠葛不清。从现实来说,传媒既有一系列经济的功能(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功能),也发挥意义生产的功能。因此,治理传媒的问题不在于体制上的二元分割,而在于如何实现社会意义优先下的功能融合。

同类推荐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说社会,下篇说文明。全书选编的篇目既能够很好地体现胡适思想,又照顾到了大范围受众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入大量图片,对于《社会与文明》内容上的无形扩展,以及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增加,具有很大的作用。
  •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韩国中小学教育概述,全力推行教育公平政策,实施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课程,确立“以人为本”的教改方向等。
  • 会展成长的逻辑

    会展成长的逻辑

    本书分析会展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小会展企业品牌建设中文化创意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会展文化创意的预警进行分析,阐述会展中文化创意的知识产权风险、种类、如何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文化创意的保护力度是有效克服风险的有力保证等。
  •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6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紧实施“十一五”规划,按照省委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和改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解决关系民生的实际问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重要经济指标实现新的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物价比较低、群众得实惠比较多的良好态势。
  •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热门推荐
  • 幽默是一种能力

    幽默是一种能力

    本书以幽默为切入点,本书为你准备的50个培养幽默感的好方法则。是让你可以用最快速度成为幽默高手的“随身指南”,它将指导你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去挖掘可以成为幽默的细节,并将这些细节提炼成便于记忆的习惯准则,你可以随时随地的启动你的幽默细胞,让它们随时舞动。现在就开始行动吧!每天学习一个幽默的好方法,50天之后,你将会领会幽默的真正含义,培养出自己的幽默感,让你的人生充满快乐!
  • 民间诡异秘闻

    民间诡异秘闻

    我们的故事是从民间流传下来的诡异秘闻。你是否听说过很多民间流传的离奇故事?是否对故事里的那些身怀异术的能人心生过仰慕和向往?本书所讲的就是那些散落在民间的身怀异术之人的故事。他们精通卜卦方术,知晓驱鬼画符,身怀奇门遁甲。当他们的本领已经不被这个时代所承认的时候,他们又该怎么去抉择?------------------
  • 清明月之一世心安

    清明月之一世心安

    “宫里这种糊涂地儿,压根就容不下她这种性子直烈,黑白分明的人啊”“我赵孜羽若是咽不下这粗茶淡饭,扛不动这铁甲长矛,受不得这边疆苦寒,便活该葬身关外,埋骨青山!”“朕坐拥万里江山,却终究还是给不了你想要的”“你不愿与朕执手并肩看天下,我又能用什么来留住你”“爱上一个人当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一个痴痴傻傻,一个疯疯癫癫,爱别离,求不得,墨子擎,你竟为她做到如此地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入错行,嫁对郎

    入错行,嫁对郎

    这是一本欢脱的古代言情小说。主角夜笙阴差阳错以女身成为未若公主的贴身太监,遇到权倾朝野的东厂督公花间,因为给公主逃脱和亲的馊主意被关进了东厂私刑局,随后被花间收买派去伺候少年皇帝。在与皇帝演出一场闹剧之后,她被派去苦行寺监视太后的工作中,夜笙撞破了太后与太师的密谋,被太后抓走,却没想到看似冷漠的花间居然独身来救自己,两人感情在生死逃亡中温度渐升,并被撞破了假太监的身份。但因为患难后价值观生出间隙,夜笙忿然离开东厂遭遇到埋伏,东厂死对头锦衣卫的都督则慕连续两次相救,明确表示自己对夜笙的好感...
  • 盲侠林素

    盲侠林素

    五代十国时期,连年的军阀割据相互征伐,民不聊生。后蜀边界小镇,出生一娃娃,堪称是奇事,自从娘胎出生,就不啼哭,双眼瞎盲,四肢异于常人,容貌扭曲,十分丑陋,父母羞于此,便遗弃于山野之中。恰逢巡游长生道人遇到,见其惨状,哀其不幸,顿生怜悯之心,收养其下,取名林素,悉心照料,教其五行八卦,易经风水,奇门武功。欲看后事如何,请看盲侠林素。每十章就会小幅修改,本着精艺求精的精神,给大家献上一本过得去的书。一年只此一本,每天连载,希望大家支持喜欢。凡是看过有意见的或者不明白可以加QQ书友群:293628138。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维度风暴

    维度风暴

    这是一个人类崛起的故事,地球文明在超级物理天才林子玄的带领下,一步一步,从菜鸟级的低等文明慢慢崛起为宇宙中最强大的文明。这里有最炫的科技:这里有千奇百怪的外星文明;这里有最令人血脉喷张的宇宙大战;这里有最令人脑洞大开的情节;带上你的想象力,一起以光速出发吧!
  • 宅法举隅

    宅法举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