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0900000016

第16章 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12)

该报道最大的特点在于真实、可信,在缓缓中透露出强烈的感染力。报道的内容涉及:一个小地方(陈家湾)、一群灾民的情况(一个因为受伤而不断呻吟的妇女,一群耐心等待但基本没有怨言的其他灾民,唯一的抱怨是怎么没有像唐山大地震那样通知一下,如果从地震相关部门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即使是这样的抱怨也不算是抱怨,因为本次地震来得过于突然。灾民对记者的友好)、部队(搜寻和救援受伤的妇女)、地方官员(交代了救灾的中心任务)、当地党支部书记(失去了自己父母、妻子及两个孩子,不停地忙着救灾)。这里看不出来记者要刻意传达的东西,基本上以一个见证者的身份在描绘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与受损状况之间,报道者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的感受、抱怨、举动)。在灾民和施救的部队以及官员之间,报道者关注的顺序首先是普通的灾民。短短的报道最终让人感动,一是能“吃苦”的灾民,一是“来不及擦干眼泪”的党支部书记。这种报道设置带来的启示是,当国内媒体在报道之前宣称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时候,是否完全地理解了这里的人是谁?同时,CNN报道者还带来的启示是,“情”的使用不是情的滥觞。同样以上述例子来说,报道者关于党委书记的报道仍然是那样的简洁——“Tears flow down his cheeks,and he makes no effort to wipe them away.He says that as many as 500 are dead, including his parents, his wife and their two children. In the midst of his anguish, there is a call over his radio. He's needed again, and he runs off——with apologies——to go back to work.”(眼泪淌在他的脸颊,他也没有擦干它们。他告诉记者,陈家湾死了500多人,这里面包括他的双亲、妻子和两个孩子。正当这位书记沉浸在悲伤中时,广播通知找他,书记向CNN记者表示抱歉,马上又投入到救灾工作中去了。)尽管如此,这则报道不仅让中国人感动了,美国读者同样也被感动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国外的特写报道,如《山中险路成为细小的生命线》(《华盛顿邮报》网站)、《悲剧中的机会》(《洛杉矶时报》)、《小女孩被掩埋50小时后获救》(CNN网站)、《震中区的抢救人员,用手挖》(美国公用媒体)等。人们没有理由不会为之牵动,从而激发出社会“大爱”。实际上,中国人民此次得以众志成城地投身到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正是得益于从人民到政府的共同的坚韧和团结。但要让这样的过程充满更多的感动,从而实现最佳的社会情商,最终实现有效社会动员,传媒仍要更加努力。

第五节一点反思:关于“小产权房”风险报道

住房直接涉及到经济、社会风险诸问题。甚至有人宣称,住房和55个行业相关。如果属实的话,住房及其有关的社会风险将是最为普遍的风险之一。从经济方面来说,一方面表现为房地产业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刺激性产业(美国20世纪30年代对公共住房的投入主要的目的是摆脱经济困境,其次才是应对住房的不足。近些年之前中国住房的商品化发展也一直如此),但同时也可能成为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从社会方面来说,鉴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地少人多的社会现实,自社会实行住房货币化改革以来,居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出于不同的国家意识形态考虑,最起码是不同的阶段性考虑,会表现出不同的制度性设置。比如,当一个国家如果力主让国家退出福利体制的话,公共房屋只能是住房自有制的补充,换言之,市场机制成为满足住房需求的主要手段。这种情形在英国1979年保守党上台以来实施的策略中可以看出来。在这样的条件下,相应的需要实行一系列策略,如制度性安排(成立针对贷款买房的金融机构)、补助(给自有住房更多补贴)、污名(不能购买是无能的表现)、分配标准(标准极其严格)、建房补贴(不提供)。面对政府的策略,传媒如何促进公众应对制度设置下的风险,甚至一定意义上改善制度设置本身?更进一步,针对新的住区格局的形成,传媒如何促进居住和谐,并减少城市化过程的风险?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传媒参与居住风险治理的主要内容。对传媒的参与报道进行具体考察将获得更详细的审视。这里主要以报纸对“小产权房”的报道为例进行分析。

一、分析的社会背景

所谓“小产权房”,是指建设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商品住宅。它一般由开发商与村委会合作或由村委会自行开发建设。按照现行有关法律及政策的规定,不能获得国家建设部门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就不能上市交易。购买该房的业主只能获得由乡镇政府自制颁发的“房产证”。相对于直接受法律保护的商品房所有权,这样的产权性质所受到的产权保护比较“小”,所以被称之为“小产权房”。由于不存在土地出让金,也不用交纳各种税费,所以成本很低、价格也很低,这也正是它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但因其产权不全,也注定了一系列的风险,并饱受争议。

关于“小产权房”的制度背景1999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明确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2004年11月2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明确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2006年10月,国务院要求18亿亩耕地保有量死守到2020年。目前全国耕地还有18.27亿亩,只是略高于18亿。现行《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另一个事实是,国土部从1999年就开始进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2002年起草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征求意见稿,修改后征求全国人大意见时,因为突破了《土地管理法》框架,未获通过。目前全国各地的试点正在进行,拟将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

关于“小产权房”的现实背景“小产权房”项目均价每平方米才3000多元,比同地段的商品房一般要便宜一半左右。在北京,小产权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出现。当时主要是一些高收入群体为了休闲或养老到郊区买地盖别墅,或者直接购买农家院。从2003年开始,“小产权房”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很多人开始购买“小产权房”,作为第一居所使用。2003年之后,“小产权房”的开发建设也开始变为当地村委会、乡政府的大规模开发行为。在北京,“小产权房”曾一度占据了北京房产市场的四分之一。在四川,离成都市中心约40分钟车程的东郊龙华村,该村周边公开出让地价已达每亩200万元。合作社“股民”们由于土地租金等收益,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在养老、医保、子女上学等方面均得到了保障。在江苏,南京市于2003年就发文要求清理“小产权房”,2006年还专门成立了清理集体土地建房小组。目前,该市范围内已经停止开发“小产权房”。据南京市建设系统一名官员说,“小产权房”的清理实际上陷入了僵局,主要难在两点,一是不符合土地利用、建设规划的“小产权房”项目应该拆除,但是现在几乎都住满了人,强行拆除影响稳定;二是符合规划的项目,应该交纳一定的费用,这个钱收不上来。“小产权房”牵涉众多弱势群体的利益,政府不能轻易处理。对于“小产权房”的争论,认为“小产权房发展使得城市人口转移,反而有利于缓解城市的住房、交通压力,有利于农村医疗、教育设施的配套发展,农民不用离开自己的家乡就可以实现城市化”的观点极具代表性。胡星斗的观点,总之,“小产权房”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和法律层面而上升为较大的社会性风险。

追溯“小产权房”历史,其在中国社会并不是刚刚出现,但关于“小产权房”的激烈争论却只是近年的事情。“小产权房”在报纸上集中性地出现是伴随城市商品房价格的高涨以及“小产权房”价格低的情况而来的。在这场关于“小产权房”的争论中,报纸并不是报道最多的,至少和网络相比而言是如此。截止到2008年2月,网络搜寻约有5760000项符合“小产权房”的查询结果,而报纸同期关于“小产权房”的内容也仅仅二百多篇。但考虑到传统媒体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的影响力以及分析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因,这里选择报纸为样本进行分析。

本书选择“小产权房”进行分析的原因在于,关于房产的集中性争论近些年除了“钉子户”事件及其争论外,“小产权房”便是一个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和事件。对于购买“小产权房”的人来说,“小产权房”的最终解决方案(合法与否,以及如何进一步地处置)将直接导致其利益受损与否,这是一个财富风险的问题。对于普通的购房者来说,“小产权房”的命运如何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解决居住途径的多寡以及相应的承担费用,这是一个直接与经济有关的居住风险的问题。同时,鉴于“小产权房”争议背后所涉及的法律争议,“小产权房”所裹挟的一系列利益以及其他社会风险(如无序用地、粮食问题、公平性问题),都说明“小产权房”不仅是个体意义上的,也是社会意义上的风险事件。

二、“小产权房”媒介话语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本处分析借鉴了袁艳在《城中村的媒介话语的建构》(《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的方法,但分析的主要旨趣不同。分析的样本来自中国期刊网(CNKI)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覆盖1000种报纸,包括了从2000年至2007年8056234篇文章。通过标题搜索,共搜索到252篇文章,其中《中国证券报》的《中原中小产权机构共商合作之道》(2007年12月10日)、《城市快报》的《投资小产权商铺当心风险》(2005年1月14日)、《新京报》的《投资产权商铺切记规避风险》(2004年12月31日)等文章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小产权房”概念,于是得到符合要求的240篇文章,其中2007年237篇,2006年1篇,2005年1篇,2004年1篇。需要说明的是,有几篇文章属于同一作者,内容基本一致,但因在不同的媒体发表,本处也将其视为独立的文章,理由是它构成了事实上的独立传媒文本。

240篇文章刊登在综合性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改革报》、《农民日报》等)、财经类报纸(《江苏经济报》、《经济观察报》、《经济参考报》、《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理日报》、《东方早报》、《财经时报》、《市场报》、《商务时报》等)、法制类报纸(如《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等)、其他行业类报纸(如《中华建筑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信息报》、《通信信息报》等)、都市报(主要为《华夏时报》、《新京报》)等几十种报纸上。其中,综合性报纸报道篇目为70篇,财经类报纸120篇,法制类报纸10篇,其余为其他类报纸。

内容分析主要采用的指标有词语分析、主题分析、话语来源和报道时间,但本次分析主要采用后面三项指标。原因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关于“小产权房”标题的话语建构并不明显地呈现单一的话语倾向建构,而且与“小产权房”结合的词语也很分散,并不集中。如“风险”仅仅15次、“拆”7次、“(视为整治)问题”11次、“查(处)”11次、“不得(禁止性含义)”11次、“违法”3次、“困境”3次,而“合法(化)”15次、“利益”3次。因此,分析的重点集中在主题分析、话语来源和报道时间三个指标。

同类推荐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 云龙舞

    云龙舞

    文登首部以文学形式反映家纺业发展史的全景式史诗般长篇纪实文学,本书共有八个章节,二百零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题。从文登家纺的源头说起,结合家纺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详细描述了驰名中外的工艺品“云龙绣”的发展历程。
  • 抗争与合作

    抗争与合作

    随着国家正式权力逐步退出乡村社会,传播正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主要策略。通过对江苏省J市的田野调查,提炼出乡村治理中的主要传播策略:强制型传播、灌输型传播、交易型传播、监督型传播和对抗型传播。最后本书提出一个理想型的乡村治理模式——协同型传播。
热门推荐
  • 多维世界

    多维世界

    世界与世界之间的通道被开启—不同物种的入侵,人类在未知的死亡中过着安逸的生活…杀戳,死亡还在不断的发生着世界的通道是否还存在?身为叛逃者的他们面对充满血腥的道路是否还能走下去?
  • 肖村往事

    肖村往事

    肖村往事通过描写70年代以后两代人的生活状态,突出随着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爱人之间发生的微妙的变化。钱财物质可能使人变坏。同时又可以看得出人的真善美的一面。年轻的一代在生活的束缚下敢爱敢恨。
  • 美人潋滟

    美人潋滟

    穿越到古代,因为有软肋在某男之手,女主必须要完成他交给她的任务。任务的第一步,就是要把俊美的男主追到手。可是,追着,追着,女主烦了,这个男主简直就是一个种马好伐!不但搞了那么多女人,还跟那么多的女人,整出了那么多的孩子!而且,还一直在不知疲倦地泡马子!艹,她最讨厌这种花心大萝卜了!她可不想被这只种马夜夜压!更不想每日都去担心,这只种马又在搞哪只母马了?尼玛,太子了不起啊!太子就可以随便乱播种啦!但,女主想放手的时候,男主又反追过来了。女主发话了,想跟老娘在一起,可以,条件是,不准再去拈花惹草,乱播种。男主挠了挠头,这个……花心男能否蜕变成一心男,抱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瞳与龙:旷世圣战

    瞳与龙:旷世圣战

    十万年前,曾统治过世界的生物——龙,突然消失了。十万年后,两种新的知性生命体——精灵和人类,来到了这个世界。本没有关系的两个时代,因为一个人类青年,和一位精灵少女,产生了联系。
  • 遇见你,很幸运

    遇见你,很幸运

    学院的相遇原来是父母早已安排好的,没想到后来的他们却真的相爱。“你会离开我吗?”“一辈子都不会”——遇见你,很幸运
  • 风过银杏守孤城

    风过银杏守孤城

    白色孤城,只留下唯一一小片金色,那是陪伴他上千年的银杏树。“这世间的情爱与悲欢离合,是何感受?”他站在树前,眼中一片孤寂。“这世间的纷争,你是时候去体会了,离开这里吧。”她,这世间最美丽的女子,他的母亲,唯一的亲人。他被母亲派遣到了金城,去寻找他命中能带给他七情六欲的有情之人并且找到能够维持孤城存在下去的能量,却被一个胆小却十分机灵的女孩儿误认为是妖?“你若不是妖,怎可生得如此漂亮?!”女孩儿一脸狐疑地看着他。本不应有任何纠缠,可她却死活跟着他,“你就不怕我吃了你?”他假装怒意地看着她。她摇头,“你这么漂亮,不会的!”可他却许下护她永世周全的诺言……“我愿毁这六界,带你回孤城……”
  •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内容简介: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一种幸福。万古江山一壶酒,千年岁月现行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读。
  • 封仙泣

    封仙泣

    乱世纷纷,群雄并起。天下变,我心不变。有恩于我者,舍生必报;有仇于我者,舍命必究!父恩如山,母恩如海!父尚在,怎可不寻?!母尚存,怎可不亲?!仙路渺渺,阻我前行者,哪怕是整个苍穹,必叫他天翻地覆......
  • 前任攻略:魔女的逆袭

    前任攻略:魔女的逆袭

    有一种爱叫做非你不可。七年后重逢,他仍是金光闪闪的单身贵族,而她却嫁人生子,落魄颓唐。他说:谁说我是借钱给你?我是花钱买下了你。你本来要跟千百个男人做的事情,以后只跟我一个人做,听明白了吗?一纸契约令她沦为他的工具。做他的情人,是为了让他了断对往昔的眷恋。跟他做,是为了让他试验自己的自控能力。然而,当七年前的真相揭开,她究竟是迫害他们家族的魔女,还是被他们踩在脚底下冤魂?受尽凌辱、经历生死之后,魔女归来,华丽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