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概要
本章将介绍智力的概念和发展、智力的测量以及智力的相关理论,并在最后介绍了两类智力特殊人群——智力超常者和智力落后者。
引子:舟舟患有唐氏综合征,属于重度弱智。24岁的他仍不识字,分不清纸币的面值,无法辨别圆和方,智力只相当于四五岁的孩子。平时的舟舟憨厚木讷,但只要音乐声起,尤其是他喜爱的几首乐曲响起来时,舟舟就像变了一个人:手臂起落,神采飞扬,刚柔之间,显得自信而优雅。1999年1月23日,在北京一座著名的剧院内,舟舟指挥一个国家级交响乐团演奏交响乐,这个压轴节目把整台晚会推向高潮。当舟舟潇洒地收住指挥棒,乐曲戛然而止的刹那,剧场内掌声雷动,欢呼声响起,经久不息……
舟舟是弱智天才综合征的一个典型例子,也就是说,他虽然是智力落后者,但在某些方面却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弱智天才综合征的表现是,一个智力低于常态的人在某一领域表现出异常突出的心智才能,如心算、日历计算、艺术或音乐等方面的才能。
舟舟在智力方面存在的矛盾性告诉我们,对智力的把握和测量是很困难的。智力是一般性的特质还是许多特殊技能的集合?智力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多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影响?我们是否可能编制出一个对所有人都公平的智力测验?智力对于“成功”有多重要?下面我们就从探讨智力的概念开始,详细阐述本章的内容。
第一节智力概述
一、智力的定义
“智力”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课题。尽管智力测验的编制和应用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对于智力的定义,心理学家们却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心理学家接受韦克斯勒关于智力的描述性定义,即智力(intelligence)是指个人有目的地行动、理性地思维和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
此外,还有不少心理学家只接受智力的操作性定义,如将智力定义为“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如果单从测定个别智力的观点看,智力的操作性定义有其实用价值,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回答“智力是什么”。但如果从智力测验编制的观点看,操作性定义就缺少理论上的价值,因为不指出什么是智力,怎能在编制智力测验时选择适当的题目呢?无法编制智力测验,当然也不能按测验结果评定智力的高低了。
尽管心理学家对智力的解释持不同观点,但在基本理念上仍有两点共识:一方面,智力是一种综合的或一般的能力,而不是某种单一或特殊的能力;另一方面,个体智力的高低是其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表现。
二、能力与智力
能力(ability)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凡是与活动有关的,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有心理特征都是能力。只有那些完成活动所必需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并能使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例如人的体力、知识,以及人是否暴躁、活泼等,虽然对活动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最直接、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因而不能称之为能力。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也称为智力,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都不可缺少的,是能力中最主要的部分。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的能力,例如音乐中所需要的听觉表象能力。人们从事任何一项专业性活动,既需要一般能力,也需要特殊能力,二者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因此,就能力与智力的关系而言,能力包含智力,智力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注意的是,特殊能力的发展与智力水平并不成正比,引子中提到的“白痴天才”便是很好的例证。
三、智力的发展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水平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说来,智力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是等速的,之后智力的增长逐渐减慢。一般在18岁-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一般可以持续到60岁左右;进入老年阶段(60岁以后),智力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的现象,进入衰退期。也有研究表明,一般人的智力在35岁左右发展到顶峰,之后缓慢下降,到60岁左右迅速衰退。另外,研究显示,智力优异者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延续发展的时间也长,而智力落后者不仅发展缓慢,并且有提前停止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只是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而实际生活中,个体在智力发展早晚及智力结构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差异。
(二)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关于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与环境的争议由来已久。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发展同时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目前探讨的关键问题是,在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中,遗传与环境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遗传与环境在决定个体智力水平高低时分别起何种作用。
1.遗传因素
一切生物,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高等动物还是低等动物,它们的后代和前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上,总要表现出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把生物具有的性状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如人们经常会说:“他真像他父亲(母亲)”,“他的一言一行简直和他父亲(母亲)一模一样。”智力和身高、相貌一样具有遗传性。那么,人的智力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呢?心理学家和行为遗传学家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心理学家曾从多个方面对遗传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过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是对同卵双生子的追踪研究。这些孩子从小就被分开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若干年后,将他们进行比较。类似的研究很多,这里仅举其中的一些结果为例。
这些结果表明,血缘关系接近的人在智力发展水平上确实有接近的趋势。同卵双生子智力的相关高于异卵双生子和同胞兄弟姐妹;亲生父母与子女的智力相关高于养父母;无血缘关系的人的智力相关很低。相反,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同卵双生子,智力的相关也很高。这说明,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发展的确有一定作用。当然,这些资料同样也表明,对所有被试来说,在同一环境中生活者,他们智力的相关都比在不同环境中生活者智力的相关要高一些。即使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养父母与养子女),由于生活在同一环境,他们的智力也有一定的相关。这说明在智力发展中,环境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2.环境因素
环境对于智力发展作用的有力证据,来自对同一家庭中亲生子女和养子女的比较研究。父母为亲生子女提供了基因和环境,而对养子女只提供了环境。如果智力主要是遗传决定的,那么亲生子女的智力水平应该更接近于父母的智力水平。然而,研究结果表明,由同一个母亲抚养的亲生子女和养子女的智力水平与她的智力水平接近程度相当,这一结果说明是否有共同的基因与智力水平是否相同关系不大。
在另一项研究中,25名儿童从孤儿院转到更好的环境中生活,后来他们的智力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故事是这样的:某孤儿院中有一些孩子被认为是无人会领养的智力落后儿童,因此他们被送到了另一个福利机构,他们因祸得福,在那里获得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这些孩子被人领养,得到了父母的爱和刺激丰富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智商(详见第二节)平均提高了29分,其中一个孩子提高了58分!而其他孤儿被认为是智力正常的,继续留在孤儿院中,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的智商平均降低了26分!
学校教育对智商有着巨大影响。有研究者发现,人们离开学校之后,智商每年下降0.25-6分不等。如果一个人在中学二年级时辍学,在成人期智商下降最多可达24分。相反,人们在学校学习时间越长,智商提高越多。
不但人出生后的成长环境会影响人的智力水平,甚至胎儿时期母体环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产生影响。许多研究发现,母亲怀孕的年龄常常影响到儿童智力的正常发展。以唐氏综合征为例,母亲年龄低于29岁的,其发病率只有1/3000;而母亲年龄在45-49岁间的,其发病率为1/40。这种儿童的脑袋小而圆,眼睛向外、向上斜,鼻梁翘,嘴巴小,嘴角向下,舌头突出在外,智力大部分低下。唐氏综合征的产生原因是母体内卵子长期暴露在体内环境中,受到损害而出现的。
以上证据都充分证明,环境对智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的历史根源虽无从考究,但中国人最早使用测验,也最重视测验这一点是举世公认的。距今1400年前,我国北齐时代的刘昼就提出“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的双手并用的分心实验,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单项特殊能力测验。
而现在已家喻户晓的智力测验则产生于西方,只是近100多年的事。
一、智力测验的产生及早期发展
现代智力测验自产生之日至今,其观念已几经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生理计量法
19世纪8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F.Galton)的行为个别差异研究可以被看做是西方智力测验工作的开端。高尔顿相信,人的一切知识来自于感觉器官,感觉器官越敏锐的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当然智力也就越高。因此,他以感官敏锐度为指标,以线条长短(视觉)与声音强弱(听觉)的判断为试题,来测量并推估智力的高低。这种偏重感官的生理计量法虽然可以作为个别差异评定的工具,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在简单的感觉判断和更复杂的认知能力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关系。
(二)心理年龄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A.Binet)和医生西蒙(T.Simon)应法国教育部的邀请在1905年编制的。其目的是为了鉴别儿童的学习能力,以便于对那些不适合在一般学校学习的智力落后儿童实施特殊教育。该量表含有30个题目,按照难度由浅到深排列,以通过的题目多少作为鉴别智力高低的标准。1908年做首次修订,增为58个题目,并按年龄分组,适用于3-13岁的儿童。
比纳量表奠定了智力测验编制的科学基础。其贡献主要有两点:第一,比纳量表放弃了以前高尔顿采用的生理计量法,改为作业计量法,让被试根据语文、算术、常识等题目实际作业,从作业的结果来判定智力的高低。这样,他们将智力视为学习、思维、求知的能力,不但符合一般的看法,而且也具有教育上的实质意义。第二,比纳量表首创心理年龄的观念来计算测量结果。就题目的难度按年龄分组:将3岁儿童平均能通过的题目归在一起,作为适用于3岁组的题目;将5岁儿童平均能通过的题目归在一起,作为适用于5岁组的题目……以此类推,直到13岁。各年龄儿童在量表上通过的题目层次及题目数,即代表其心理年龄。心理年龄的观念,在心理测验的编制上一直沿用至今。
(三)比率智商
比纳量表问世后,迅速传至世界各国,经过美国学者的改进后使其更为适用。其中,最为完善的是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Terman)于1916年发表的斯坦福版本,通常被称为斯坦福—比纳量表。此后又经1937年、1960年、1972年、1986年等多次修订,已成为当代应用最广也最具权威性的个别智力测验。相对于比纳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最大的改变是将原来表示智力高低的心理年龄改用智力商数或简称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来表示。智商是一个商数,是指个体的心理年龄(MA)与其实足年龄(简称CA)的比值。下面我们通过举例来说明智商的计算方法:
设某生,其实足年龄为10岁3个月,如果以月数来表示,他的实足年龄即为123个月,即CA=123。
设该生接受斯坦福—比纳量表后的成绩为:
通过10岁组的全部题目,其基本心理年龄即为120个月;
通过11岁组的两个题目,心理年龄再加4个月;
通过12岁组的一个题目,心理年龄再加2个月;
13岁组及以后的题目全未通过,故心理年龄月数不再增加;
总计该生成绩,其心理年龄计为126个月。
该生的智商即为:
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126/123×100=102
按此公式计算,智商即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故也成为比率智商。公式内乘以100的目的是消去小数,以整数值表示智商的高低。由比率智商的计算方式看,仍沿用了比纳早期心理年龄的观念,只是改用智商之后,能以数值表示智力,这种量化的表示更具有科学意义。
以此为依据,每一年龄段儿童的一般智力水平或中等智力水平为100。智商90-100者称为中等智力,在人数上约占50%;智商110-120者称为聪慧,120-130者为优秀,130以上者为天资优异,以上三类合计占25%;智商80-90者为鲁钝,70-80称为临界智能不足,70以下者为智能不足,或称弱智,以上三类合计也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