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概要
本章将介绍意识的概念、功能及意识的种类,之后深入分析睡眠和梦,最后介绍几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引子:一天中我们是如何度过的呢?清晨起来,做一下简单的运动之后,你会感到特别的神清气爽;上课时,尽管老师在台上讲解得投入生动,你却可能心不在焉,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下课了,你与同学们兴高采烈地高谈阔论;中午午休,你想起某件事来,思潮澎湃,竟然忘记了按时吃饭……夜晚来临,你感到眼皮渐渐变得沉重起来,思维也不那么清晰了,于是,洗漱完毕,你上床并很快进入了梦乡。在这一天当中,我们其实已经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意识状态,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觉知水平也随着不同的意识状态而有所不同。
第一节意识概述
一、意识的定义
意识(consciousness)是多种心理活动和概念的集合,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自己所处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识。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它是心理反应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可以将意识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客体的觉知和把自己与其他个体及物体相区分的觉知,前者是对周围环境的觉知,后者则是对自身状态、体验的觉知;二是对这些内容及自身行为的评价,即觉知的内容和意识本身。由此,我们可以将意识界定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基本水平,对内部和外部世界的觉知;(2)中间水平,对他人的觉知的反应和体验;(3)高级水平,对自己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会思考的个体的觉知和评价。
二、意识的作用
意识对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进化的角度来讲,意识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它增加了个体的生存机遇,正是由于人们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觉知,才使得人类能将有目的的行为建立在对现实的最佳解释和最佳决策上,在准确把握感知觉信息的基础上,达到生存的目的。
意识通常以三种方式帮助人们把握纷繁复杂的世界。其一,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无关刺激,以便个体集中更多的精力在目标刺激上;其二,意识帮助人们对输入的刺激进行选择性存储,即允许个体选择性地存储自己想要分析、解释及可能对将来起作用的刺激;其三,使我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可能的行为进行思考和规划。正是通过意识,我们才能分析因果关系,想象现时不在眼前的情境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向着预期的目标指导我们的行为。
三、意识的种类
由于意识本身的复杂性,对其分类也呈现多个维度。
从意识的觉知内容来区分,可以分为对自我的意识和对外界事物的意识。
从意识的觉知程度来区分,可以分为清醒的意识状态和非清醒的意识状态。其中,非清醒的意识状态既包括自然发生的睡眠与做梦,也包括药物、催眠或其他方式所引发的意识状态。
从注意的程度不同来看,意识可以分为焦点意识、边缘意识、下意识、无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焦点意识:顾名思义,就是人在全神贯注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意识。比如球迷们观看世界杯决赛的点球大战时,就是一种焦点意识。
边缘意识:对于处在注意边缘的事物,获得模糊不清的意识。比如你熟练地骑自行车时,对脚踩踏板的意识,就是这么一种现象——你一般不会去特别注意脚是怎么运动的。
下意识:指不注意或者略微注意时得到的意识,比如在鸡尾酒会上对众多来宾的意识,多属于这种情况。
以上是根据注意的程度对意识进行的划分,下面也是较常见的意识划分方式:
无意识:指人类对自身或外在环境变化无觉知的现象。比如,个体通常不会觉察到自己的脉搏跳动或内分泌活动,也不会觉知到X射线和手机的辐射。
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情感、欲望和恐惧等经验,平时不被人觉知。精神分析论认为,潜意识的本能欲望虽被压抑,但会通过其他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这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概念,有时也称为无意识。
前意识: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精神分析论的解释,指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潜意识的欲望或冲动,在浮现到意识层面之前,先经由前意识层面。另外一种是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指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即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或信息。平时不被人觉知,但在必要时可以提取使用,从而对其产生意识。比如,我们学习了很多汉字,但不使用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它们储存在哪里,当和别人在网上文字聊天的时候,我们将其通过键盘打出来才意识到这些文字。
当然各种区分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反映了意识的不同侧面。如睡眠是一种与清醒的意识相对的非清醒的意识状态,同时也是一种正常的意识,如果按照注意的程度来归类的话,睡眠又属于边缘意识。为保证本章内容的逻辑顺序前后一致,我们在内容安排上,将意识分为清醒的意识状态、睡眠和梦以及催眠和药物致幻等特殊意识状态,分别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我们是警觉的,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情绪情感,个体任何所谓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清醒的意识状态,本章不再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在所有非清醒的意识状态中,睡眠和梦是自然发生的,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反,药物使用和催眠则是个体故意改变意识状态的常用方式。
第二节睡眠与梦
在各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中,睡眠是与清醒时的意识状态相对的一种。表面看来,睡眠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极为平常,但是如果仔细探究,就会令人感到特别神秘——人为什么能按时就寝,又按时醒来;人在睡着之后为什么还会对周围环境做出有选择的甚至是敏锐的反应;为什么人在睡眠期间会做梦,醒来后还能记得住梦中的情节等。这些问题在本节会进行详细探讨。
一、睡眠
关于睡眠的心理学研究,首先应当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动物和人是不是都有睡眠?人类睡眠的一般特征是怎样的?二是人为什么需要睡眠,或者说人产生规律性睡眠的原因是什么?在对前两个问题进行解答的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通过对脑电波的研究,研究者们又深入研究了睡眠的具体阶段。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对我们而言既熟悉又无比神秘的意识状态——睡眠。
(一)睡眠的一般特征
睡眠是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在每天24小时的生活周期中都会有睡眠,只是睡眠的形式、持续时间和地点等方面有所不同。有动物学家曾经观察研究了170种不同动物的睡眠,结果发现,他们所研究的所有动物或多或少都有睡眠。马、牛、大象等动物的睡眠时间非常短,每天只有2-4小时;犰狳和蝙蝠的睡眠,每天多达19-20小时。在睡眠时间的“安排”上,各种动物也不尽相同。有些动物(如蝙蝠、猫头鹰等)昼伏夜出,而多数动物的睡眠时间是在夜里。有些动物的睡眠时间集中,每天只睡一次;有些动物的睡眠则在每天分多个时段进行,如家畜中的猫和狗就是随时睡随时醒的(Campbell&;Tobler,1984)。
人的睡眠(以成人为标准)平均为每天8小时左右,所以,人一生中的睡眠时间几乎占到了整个生命时段的1/3。一般来说,人类的睡眠具有如下特点:(1)睡眠大多发生在某一固定地点(如床上),是人的隐私行为的一部分;(2)睡眠持续时间的个别差异比较小,一般成人的睡眠每天在5-9小时之间,平均7.5小时;(3)人的一生都需要睡眠,只是睡眠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平均为16小时;六个月后,减为13小时;儿童期约为10-12小时;青春期约为9-10小时;成人的睡眠一般在7-8小时;老年人的睡眠一般在5-7小时之间。
(二)睡眠产生的原因
个体为什么需要睡眠?迄今为止并没有确定的、统一的结论。常见的解释有如下三种。
1.生物节律
在一天24小时内,个体的活动一般都呈现周期性。决定个体周期性活动的生理作用叫做生物钟。任何以24小时为周期的一贯性、规律性的生理躯体活动的变化模式叫做生物节律。一天之内的气温有显著的变化,而人的体温在一天之内也有显著变化,在环境温度和人的体温都降低的情况下,个体就会产生睡眠的需求。例如,每天气温的变化规律,大致是午夜至凌晨五时左右的一段时间最低,人类的体温也正好是这一段时间降到最低。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晚上11点至早晨6点是睡眠时间。另外,还有研究者发现,当松果体分泌大量褪黑激素时,会促成睡眠。光线则可以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因此绝大多数人的规律性睡眠都是在晚上。
2.进化论
进化论(evolutionary theory)试图从进化的角度阐明睡眠的原因。按照进化论的观点,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之所以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睡眠方式,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我们睡觉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人类在夜间睡眠,而且有固定地点,是因为人类缺少夜行能力,为了确保安全,免受野兽侵袭,人类必须要在夜里躲避到尽可能安全的地方,最终演化成先是巢穴而居,继而有了建房筑屋的适应能力;牛、马、骆驼等动物,睡眠分段进行,原因是它们终年在旷野游荡,没有固定的地点栖身,因此必须在必要的时候能随时随地休息,又能随时觉醒,以便遇到侵害时能随时逃逸;对于每天睡20个小时的蝙蝠和东部花鼠来说,生活除了吃和睡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事情了(Moorcroft,2003)。
3.恢复论或保养论
这一理论是通过阐述睡眠的功能来说明睡眠存在的必要性的。根据恢复论(restoration theory)的说法,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恢复身体机能,它可以帮助我们修复身体组织,特别是脑组织。在清醒状态下,活跃的大脑会分泌某种化学腺苷来抑制令我们感到困倦的特定神经元的活动。睡眠过程中,腺苷的浓度逐渐下降(Porkka-Heiskanen&;others,1997)。此时大脑不再活跃,它会修护和重组自己并且巩固记忆。睡眠是大脑的一种“食物”。另外,体力消耗后需要睡眠休息,就像营养消耗后需要饮食补充一样。人的体力就像蓄电池,蓄电池中的电量耗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停止或减少使用并及时充电,以维持蓄电池长久的供电功能。生理层面的恢复作用多半发生在沉睡阶段。研究还表明,睡眠在成长过程中也起着很大作用。在深度睡眠中,垂体腺会释放生长激素。进入成年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激素的分泌会越来越少,并且深度睡眠的时间也越来越少(Pekkanen,1982)。这可以说是对睡眠的恢复作用的一个“延伸”。
就心理层面而言,睡眠可以帮助个体完成清醒时尚未结束的心理活动。在学习心理上有实验证明,练习过后立即睡眠的人,醒来后有较好的记忆效果。原因就是练习后立即睡眠,可以使未完成的信息处理工作继续在睡眠时完成。
保养论(conservation theory)是恢复论的补充。按照保养论的说法,个体之所以需要睡眠,主要是为了保存精力,以免疲劳过度,危害健康。剥夺睡眠会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动,而这些细胞是用来对抗病毒感染和癌症的。长期缺乏睡眠也会改变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荷尔蒙功能,使人过早衰老,并导致肥胖、高血压和记忆受损等情况(Spiegel&;others,1999)。还有其他一些影响,比如易怒、动作迟缓、缺乏创造性、注意力不集中和沟通障碍等(Harrison&;Home,2000)。
(三)睡眠的过程
对睡眠过程及阶段的划分更多是依据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人处于睡眠状态时,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弥散性抑制,使人的感知能力、运动能力、意识等逐渐减退或处于休止状态,但是这种抑制往往是不平衡的,有些神经细胞还处于兴奋状态,因此便导致梦境的出现。
研究表明,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以β波为主(β波是一种频率较高、波幅较小的波,频率为14Hz-30Hz);在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β波被α波取代(α波频率为8Hz-13Hz,波幅较大)。在睡眠时,脑电波主要是δ波,波幅更大,频率更低。心理学家根据对脑电图和其他指标的分析,将人的睡眠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二阶段开始正式睡眠,为浅睡期,大约持续10-25分钟,这时出现频率更慢的β波。
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频率慢、振幅极大的δ波为主。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进一步放慢,梦游、梦话、尿床等也大多发生在这一阶段。此时,睡眠者已不易被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