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0200000012

第12章 新媒体的技术推动(1)

内容提要:传媒发展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理论,认为建立在传播技术上的传播媒介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该理论将人们对技术、对传媒发展影响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唯物史观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媒介工具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推动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巨大力量。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同样如此。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是新媒体发展的技术动因。摩尔定律、梅特卡夫定律、科斯定律等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技术对新媒体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过,技术对媒体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一些担忧,出现了一些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理论。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与技术推动

一、媒介发展简史

人类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鼠标轻点,一封电子邮件瞬间从边远的乡村到达遥远的繁华都市,人类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传播媒介(Media)发展的历史。从原始媒介、语言(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网络媒介,认识人类媒介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本身。“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不外乎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极其漫长的时期内,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是凭借一系列原始而简单的媒介进行的。大约在2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会制造工具的猿人。人们面对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活动范围有限,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和人脑容量的增大,人类通过一些有限的声音和体语符号,如嗥叫、咕哝、尖叫、面部表情、手势信号等以及烟火、图画、雕刻和实物等媒介手段来进行沟通和交流。

然而,正如恩格斯在《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的那样,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相互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非说不可”的需要,使人类大约在40000至50000年前发明了口头语言,人类进入口头传播时期。

口语最初只是一种将身影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简单符号,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逐渐提高了抽象能力,发展成了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声音符号系统,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的特征,具有把声音同它们所指的对象分离的特征。口头语言这一媒介自然要比手势、声音等原始媒介有效得多。它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仍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但是,口语传播的特征在于共时性,是一种典型的“在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与传播,不能脱离发出声音的人而独立存在,只能用于面对面的交流等近距离的信息传递,同时具有转瞬即逝、不便于保存和记录的特点,要传承人类的文化,只能通过一代代人的记忆和口语。我们今天依然能够欣赏到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令人神往的口传文化。

文字的发明使传播从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上实现了对口语传播的超越。大约5000年前,文字产生了,这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文字在原始图画、记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文字媒介使图像抽象化并使语词符号保存时间较长而不像声音转瞬即逝,从而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具有规范、便携和长期保存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以文字为核心的人类第一套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和扩展,大大促进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大规模的社会管理和控制成为可能。

文字总是和记录文字的工具和材料紧密相连的。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手抄传播阶段。石头、木块、竹简等都曾被用做记载文字的材料。为了使文字媒介便于传播,人类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大约在4000多年前,埃及人首先发明了莎纸,以植物的汁为墨水,以植物的杆为笔,传播媒介开始变得轻便。中国人蔡伦在汉代发明了造纸术,并首先在上流社会使用。在文字发明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尚不能把机械技术和文字及书写材料结合起来,不能在传播过程中利用机械媒介,当时人类只能用手抄形式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15世纪在意大利威尼斯等西方城市,出现了报道商业、政治消息的手抄新闻报,而中国在宋代出现了传递朝政动态的官报《邸报》,刚开始的时候,同样是手抄的。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

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印刷媒介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重大事件。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印刷术起源于殷商时期的印章和公元200年的拓印术。大约在隋末唐初(618~647),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本印刷品是中国唐朝(866)印刷的佛典《金刚经》。到了宋代,毕昇又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此后中国又发明了木活字印刷。中国的印刷技术渐渐地传向亚洲其他国家及西方。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文字信息的复制技术,并有了批量生产意识。

15世纪中叶,西方出现了一位印刷大师,他就是谷登堡。谷登堡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1450年,他采用铅、锡、锑合金制成活字版,完善了金属活字印刷术,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他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金属活字印刷机,将机械技术运用于印刷过程中,一次可以印刷多份同样内容的书面材料,技术复制的时代初见端倪。1456年,他使用手摇印刷机一下子印刷了200本《圣经》,标志着现代机械印刷的开始。此后,如同星火燎原,现代印刷术迅速在欧洲得到推广,哥伦布在从事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前,西方大约已经印刷了2000多万册书籍。

印刷术的发明,使传媒开始由“贵族”转向大众,人类传播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印刷品的大量出现,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从而推动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以及科学的启蒙和社会的进步,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诞生。“书籍和报刊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了17世纪和18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正当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的时候,教科书使得举办大规模的公共教育成为可能。正当人们对权力分配感到不满的时候,先是报纸,后来是电子媒介使普通平民有可能了解政治和参与政府”。

印刷技术的进步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机械印刷使手抄小报逐渐变成印刷日报。书籍和报刊的先后问世,开创了人类传播史上的新纪元,西方传播学界因此常把1456年称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施拉姆称之为“庆祝大众传播开始的日子”。

然而,许多学者并不赞同这一观点,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的诞生是近四百年以后的事情,确切地说,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应该是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最早的大众报刊是在美国首先出现的“便士报”——《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这些报纸卖一个便士,因而被称为廉价报纸,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报纸的内容开始市民化。廉价报纸发展迅速,很快在西方其他国家中普及。与此前出现的书籍和政党报纸不同的是,这些便士报开创了大众报纸的时代。它内容上以新闻、信息和社会新闻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生活;读者不限定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广告收入成为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发行量大,一般是几万乃至几十万份。总之,报纸从精英社会开始走向市民社会,完成了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由政党经费运营向市场化运营和企业化经营的转变,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了。此外,书籍、杂志、广告事业等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日益重大的影响。

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类进入了电子媒介时代。电子媒介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人类进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传播时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让我们首先记住一些标志性的事件:1833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美国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莫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电报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你究竟创造了什么。”依靠电子通讯技术的通讯社随之出现,在美国1848年纽约的六家报纸联合创办了“港口新闻联合社”。在英国,1850年路透社创办开业。1858年,当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宣告竣工时,接近于实时传播速度的远距离信息传递成为现实。1876年,生于英国后移居加拿大和美国的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电话机,人类的声音开始同步传送,“顺风耳”不再是神话传说。1877年至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继文字的复制以后,声音的机械复制时代开始了。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电气工程师波波夫分别研制成功最早的不用导线传递电信号的无线电通讯装置,1901年,马可尼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1920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于当年11月2日开始播音。同无线电的发明一样,电视的发明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884年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夫发明了一种光电机械扫描圆盘,1923年美籍俄裔科学家兹活里金发明了光电摄像管,代替笨重的光电机械扫描圆盘进行电子扫描。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于11月2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电子媒介的发展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系统起源于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和贝尔等人研制的电话系统,后来发展到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和今天的计算机通信网络。1946年,世界第一台由18000个电子管组成、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的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英尔学院问世。如今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在迅速改变着世界。无线电通讯是通过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来进行的,其传输方式可分为地上波传送和卫星传输两种。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卫星传播时代。卫星通信技术以及卫星广播和卫星电视的发展和普及,大面积的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成为可能。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卫星等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为人类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电子媒介实现了时空两个领域的突破,使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现实。它改变的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和速度,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过去,无论是声音还是影像,其本身都不具备复制性和记录性,以至于考古学家无法找到它们的“化石”。电子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随着摄影、录音和录像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历史保存。我们今天考察古代社会时,只能根据文字记录或考古发现进行想象和推测,而当千百年后的人们研究我们这个时代则可以直接聆听和观察我们的音容笑貌。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的形成,使人类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人类文化的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

不仅仅是声音和影像的体外化,计算机的诞生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过程。“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兼有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其信息处理的速度快、精度高,记忆也比人脑更加可靠。

在所有的媒介中,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功能最为强大,被誉为“了不起的信息增殖者”,它们大量收集信息并大规模复制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

同类推荐
  • 教育,诗意地哲思

    教育,诗意地哲思

    本书是由多篇散文式的教育随笔编辑而成,以一线教师的视野审视教育,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书稿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散文,第二部分是教育效应,第三部分是心理反思。书稿为随笔原创,随意洒脱,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论文,有一定的可读性。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8)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111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本书从班主任的素质修养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等方面对班主任的工作艺术进行了系统阐释。
热门推荐
  • 月落枫痕

    月落枫痕

    这是一柄剑的故事,执剑的三代人演绎着不同的传说
  • 天逆戮

    天逆戮

    玄机世界,浮林百立,独有强者,觉醒而出。弃我者,厌我者,恶我者,恨我者,我必将绝杀之,弑以天逆戮。与天争,与命夺,褪去良善天真,分歧吾恶,是以弑杀之。
  • 许你天长地久

    许你天长地久

    三年前,沐希一觉醒来,自己竟然被一个陌生的男人摸遍全身,而且摇身一变还成了她的专属女佣!她除了每天帮他按摩暖床,还得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狐狸精。三年后,沐希丢了一张离婚协议书到洛瑾寒面前:“洛瑾寒,我腻了,离婚请签字!”哪能料想,离婚当天,他抵她在墙,一脸邪魅,“偷了我的东西,就想跑了?”沐希:“别墅豪车钻石项链还有结婚戒指我一样不要,我偷你什么了?”“孩子……”他轻柔的将掌心覆上她的小腹,低声呢喃。
  • 攻天

    攻天

    我等生来自由,何须仙佛管束。一盘棋局,赌的是仙佛的存亡。慕英名不慎误入赌局,来到八荒世界。拨云见日,消散漫天诸佛,还我自由之身。荡妖降群魔,千山尽拱扶。捣乱阴阳界,扑灭三生光。纵马九十洲,玄素伴我旁。百万雄师甲,蹄踏五帝纲。
  • 转角处的幸福(完结)

    转角处的幸福(完结)

    生活应该是怎么样才能算幸福?曾经以为只要和你在一起,就算天塌下来也有你顶着,就算狂风暴雨还有小屋可以躲。梦碎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天没塌下来,你却已经离开,狂风暴雨没有来,只是小屋中却再也没有藏身之处。幸福是怎么样的?是有你在身边,淡淡地一笑,轻轻的一句“我回来了。”吗?那样的期待着你的带来的幸福能抚平曾经的伤口,只是幸福总是离我一步之远。幸福,是什么样子的?我在嘴里喃喃着。
  • 一夜贪欢:总裁的首席蜜宠

    一夜贪欢:总裁的首席蜜宠

    一场阴谋让叶暖在一夜间失去了家人,为了报仇,她接近陆孤阳成为他的情妇。一步错,步步错。巧笑倩兮,利用聪明才智玩转于男人之间,却发现真相和她看到的截然不同……而这个从来只将爱情当游戏的男人,却爱上了这个名义上的情妇,对她步步紧逼,强取豪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前方,万步之遥

    前方,万步之遥

    前方,北京;梦想,万步之遥。但这是此生一定要完成的梦想,虽然在这方面自己什么也不懂,但是夏沫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一定可以实现这个演员梦。所以,一定要去北京,因为北京不仅充斥着梦想的味道,还有两个对于夏沫十分重要的人,夏沫相信,总有一天,自己可以站在他们面前,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名字。如果说演员是此生定要完成的梦,那么,这两个人就是此生一定要认识的人。没错,他们就是现在火遍全球的鹿晗、吴亦凡。
  • 恋爱手册,带个男主入碗来

    恋爱手册,带个男主入碗来

    大龄剩女的欧慕烟,至于为什么成为大龄剩女,这个问题大家都想了很久,五官精致,学历高,家里有钱,求婚的人连家中的门槛都换了好几个,就是碰不到她喜欢的。直到进入了一个世界,“为什么里面的男主总能让我心动?”欧慕烟对系统说,“因为里面的男主是按你喜欢的来的啊”系统虚假扶额。在这个世界的她当的了霸气御姐,变得了清纯小白花。(里面男主都和女主1V1)
  • 盛宠萌妻:教授老公是总裁

    盛宠萌妻:教授老公是总裁

    开学前一晚睡了个男人,居然是自己的专业讲师!蓝蔚蔚望着讲台上的人间绝色简直想自戳双眼!然而,作为自己的专业讲师,白天一本正经的教她授课,晚上一本正经的教她造人,这真的好吗?又一次被某人吃干抹净后,蓝蔚蔚无比哀怨道:“老师,我认为您不该沉迷美色,您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某人翻身又将她压在身下,一本正经道:“是啊,白天教书,晚上育人。”新书《重生隐婚:恶魔娇妻,宠上瘾!》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