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000000032

第32章 新闻、社会与媒介的性别批判(4)

当公众对同性恋议题的讨论尚处在众说纷纭之时,传媒刻画“柜中人”的尴尬势必会博取更多关注。但是在报道的形式之外,报道的内容传递出观念的导向性——就在这则新闻中,被抢事主无疑被描绘为“自觉理亏者”。这种报道让人们看到,一部分传媒不是跳出来大张旗鼓地歧视,而是暧昧又含混地传递出歧视的态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曾撰文指出,“传媒在引证言语时,负有道德和法治的责任,不是只要有人说了,我们就可以报道。暴力或不道德的言语、场面即使客观发生了,传媒只能采用概括的方式叙述事实。”另外,在由于身为同性恋而遭到有计划抢劫的这件事上,该报道的立场本该是揭露歧视,但是无形中却在叙述上制造了强化歧视的基础。

继一系列与“女”字沾边的议题成为部分传媒制造眼球热点的普遍惯例之后,利用“性小众”制造话题又被部分传媒当成了新热点。从性别平等的角度看,传媒报道“性小众”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够,在促进这部分群体的权益保障和社会认同上,传媒还有太多的使命和责任需要担负。不过,提倡更多报道的同时,需要鼓励并监督传媒报道的正面客观性,否则不仅无助于先进观念的传播,反而会强化既有的歧义与歧视。

二、从文本看社会——泰然行凶事件背后的社会隐患

年过五旬的父亲,决绝地将已经做了母亲的女儿,砍杀在她的孩子眼前。自首后的他更以决不言悔的心态,面对法律、道德、社会、人伦的质问与审判。他的暴行与心态令世人哗然,也暴露了一个巨大的社会隐患。人们不得不开始深思家庭关爱教育的缺位问题,直面发生在家庭内不同程度的暴力正在泛滥的问题。

事件的起因源自一个经年累月沉淀而成的家庭暴力问题。据这位父亲讲:女儿少年时曾有偷盗的习惯,他“狠狠打过她”。当女儿成人后,就经常打骂父亲。即使在女儿生了小孩之后,也拒绝父亲的探望,“还骂了他一顿”。

父亲的怒火既来自与妻子的离异,也来自女儿对自己的不敬。他单方面地幻想着一个“妻贤女孝”的家庭——在那里只有他自己说了算,自己可以施暴家人不得反抗。即使意识到了自己的打骂作风也许是导致家庭分崩的重要原因,他仍不能平息心中的怨恨。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看,他杀死女儿的行为,无疑来自于他要在家庭里显示其具有绝对权威的心态。在他的陈述中,丝毫没有提到自己的儿子,所有的不满和愤怒都来自于前妻和女儿,体现出他作为一个男性,缺乏维系与家庭中的女性成员和睦相处的能力、知识和方法。

他采取杀戮而不是其他方式来解决父女之间多年的积怨,表现出他对亲情淡漠的暴力家庭是深深绝望的。但是他采取在女儿的小孩面前杀人,则彻底暴露出他的不觉悟:因为他酿成了又一次残酷的暴力表演,在那个小孩的心灵里,可能已经埋下了暴力教育的一个种子。

这个家庭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从小的暴力教育已经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处世方式以及“以暴制暴”的逻辑反复强化,最终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造成了很恶劣的社会影响。

要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度发生,必须回溯到事件的根源问题上来:因为家庭成员之间不能协调彼此的矛盾;因为父母不知道除了打骂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因为子女除了顶撞之外不知道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教养教育”,这是家庭成员共同成长、增进情感和责任的有益过程。但令人忧虑的是,现在的人一提“道德”、一提“传统”总是嗤之以鼻,好像这些都过时了。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社会人的知识和经验快速增殖,代沟的时限也日趋缩短,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复杂,家庭之内这种困难尤其突出。

长久以来,人们总以为家庭和谐是天然的,亲情是天生的。所以一旦有报道家庭内的暴力事件时,或是不以为然,认为那是个别现象,或是当成个奇观,认为离自己的生活经验很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对家庭教育的不重视、对家庭暴力的“观赏”心态和盲目乐观心态,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来说,都是危险的。

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形形色色的家庭关爱社团已经蓬勃发展了十多年,除了有针对家庭关系的培训班,还有专门辅导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进行合理家庭教育的沙龙课堂。这些非官方组织利用传媒宣传其理念、方法和成果,对社会稳定和人际和谐构成了有力的支持。

在中国大陆地区,有反家暴的社团、网络和课堂,但在进行正面帮助方面缺乏大规模的、持续的影响力。因此,要改善困境、远离悲剧,除了个人进行加强修养的锻炼之外,由专家、热心人士和志愿者组成的社团,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传媒在对此议题进行报道时,应该不光只有恶性事件的再现,还应有更多报道的类型,比如建设性的指导、富有成效的方案探讨、先进知识的积极传播等等。

一个家庭的悲剧,虽然客观上离每个人很远,但从长远来看离每个人也很近。因为关爱家庭、关爱亲人,是永恒的话题;与此同时,暴力总在发生,如何智慧地远离它,也是个永恒的命题。

三、从议程看话语——“隐蔽的肇事者”与性别暴力

据报道,2007年5月31日在安徽太和县宫集镇最东北边的张营村,发生了一起“四女投江身亡”的惨剧。这则事件所牵涉的动因,包括姓氏族群之间、学校和学生之间、校领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关系危机与盲点,它警示着人们:社群关系和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方面,潜力巨大且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另外,在整个事件中凸显出来的现实是:性别地位的不平等、男性对女性群体性施暴的“常态化”,以及性别问题因被隐藏在更为显明或更具共识的社会问题的浮光掠影之下而导致的性别批评在社会批判的主导话语中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失语境地。

事件中男生对女生的所谓“欺负”其实涵盖了不同层次的暴力,其内涵是:(1)男性群体针对女性群体的;(2)身体暴力、性的暴力和语言暴力多管齐下的;(3)与姓氏族群的地位等级相关的。

此事件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暴力发生之后来自学校、领导/教师、同村人、同班同学等这些与投江自杀的女生构成对应关系的客体,普遍表现出淡漠的心态和“不必作为”的举动。从而使得暴力的后果由一个具有深广社会根源和影响的事件,被消解为一个个人化的“意外”。这种对暴力行为的不干预,正是造成暴力现象“正常化”和泛化的直接原因。

从此则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看,实施暴力的主体变得暧昧不明——几个张姓的男生恶言恶行,以及整个张姓的族群无声的威吓,都是酿成惨剧发生的重要原因;而校长和班主任对几个女生关怀的欠乏,以及没有敏感地捕捉到她们情绪突变所可能发生的后果,亦可看作是“暴力的袖手旁观者”。因此,这个事件在受众看来极有可能是“隐蔽的肇事”事件,即难以分清对施暴的人、习俗、观念等的谴责与追究之间的轻重、主次,找不到批判靶心也造成了对肇事者批判的无力和“跑题”。

与此同时,传媒在发挥转载、议论等传播功能时,也可能导致“批评的转向”和“二度伤害”。就像那些投向几个女生的责难,比如“心理耐压不够”、“自寻死路,自己想不开”、“不懂得通过正规途径寻求帮助”等等,都是对此事件中多重的暴力压迫和纵容压迫存在的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反省的表现。向几个女生发难无疑造成了批判矛头的转移——只见死亡而不见暴力;探讨间接影响而不批判主导因素;把受难者当成缺乏主体性的人,而使施暴者得以逃过舆论谴责的靶心。

通过报道的内容不难发现:暴力的一再发生、其他责任主体对暴力的麻木甚至纵容,是使四个女生精神崩溃的主要压力源。

“四女投江身亡”的报道使我们看到导致一个社会现象转变为社会问题的多重合力作用,也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这种彼此纠葛的问题线索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观念和行动的干预?传媒如何发挥恰当有效的作用?如何避免“二度伤害”的发生?

往往,越是因由复杂的事件越容易被单一化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性别问题又往往被放逐到更为边缘的位置。特别是在传媒报道和传播的环节中,痛击和深思的空间被曝露丑恶的审丑规则所挤占,清晰而坚定的立场被迎合不同需求和心态的文学化陈述所冲淡。就像这则报道所透露出的“隐蔽的肇事者”与性别暴力的合谋,是对事实和公正最致命的摧毁。

同类推荐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问题研究中的一部分,本书纵观宋代私学发展的整体状况,从宋代私学整体发展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 运用系统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宋代私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办学人员和学生来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地域性差异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揭示宋代私学对宋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私学发展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至尊是怎样炼成的

    穿越之至尊是怎样炼成的

    风云说:“前辈运筹帷幄真乃不世出之才!”帝释天说:“我平生最爱将世人玩弄于鼓掌之中,没想到在卫大侠面前,简直就是班门弄斧!”聂小倩说:“像卫公子这般为朋友两肋插刀之人,正是小倩一生所求的另一半。”孙悟空说:“小卫,你上次说西湖子畔的楼盘每平米一百可是真的?”嫦娥说:“我所喜欢的人必是像卫公子这般,拥有惊天之勇,动地之才的绝世豪杰!”太上老君说:“老子的炼丹炉被那孙悟空掀翻,结果弄出个火焰山;没想到这卫紫衣更可怕,竟然直接将我的仙宫盗走,移植到他的农场之中。苍天啊,大地啊,还让不让神活了?“搞笑连连,精彩不断,一切尽在《穿越之至尊是怎样炼成的》!梦游作品(玄武伏魔)已二十多万字,精彩不断中!
  • 培养青少年树立榜样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树立榜样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
  • 寡人就是祸水

    寡人就是祸水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不要爱上朕,寡人是祸水!女特种兵重生后宫遗腹子,十岁幼龄假冒男儿身坐上龙位。内有奸臣贼子,外有敌国虎视又如何?!看一代天“娇”翻云覆雨,笑傲天下,抱得美男归!此文美男众多,有歪诗为证:风行碎星魄,烈焰舞箫音,耀阳映雪色,融却北宫寒。
  • 徒弟请指教

    徒弟请指教

    他为救他,失去了神的身份,神魂俱丧。而她为了救他把自己的一魂融进了他的魂魄,陷入了沉睡,只有他再次苏醒,她才会醒来。这一世,由她去找他,也由她去教他,这一次她不会那么傻。千年的等待,终于等到了他的回归。这千年,她替他守护着仙界,最后却被他亲手摧毁。
  • 纨绔邪妃

    纨绔邪妃

    一朝穿越,凤眸微睁,她是北慕家废物二小姐。一脚滑落,她从房顶上摔倒在他的面前。一手伸出,他紧捏她的下颌淡然讽刺着。“北慕离落,别以为你是本王的王妃,做的一些事,本王就不敢杀你。”“帅哥,你是谁啊?”“北慕离落,在本王面前,别玩小心思,本王…对你没兴趣。”“'哈哈哈我懂,对女人没兴趣那不就是搞基咯。”北慕离落一脸自知明白的表情,而一旁的某爷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北慕离落……
  • 上古之传说

    上古之传说

    十万年前的神魔大战,使大陆破损严重,魔族大肆入侵,欲图占领整个神风大陆。初战之际,山峦破碎,江河倒流。其间,有天选之子降临,引领诸神大战域外魔族。为保大陆安宁,神魔建立虚空战场,各样法则碰撞,引起虚空破碎,神血尽撒,为后世留下不少无上机缘,最后诸神拼死一战,舍弃生命献祭灵魂,打出诸神黄昏,神风大陆惨胜。遂封锁各路魔域通道,其后,天选之子神秘消失。消失之际有言:两千年后,魔域封锁即将破碎,届时天选之人会再次降临,拯救大陆人民于危难之中。
  • 倾世独宠:王爷好难缠

    倾世独宠:王爷好难缠

    前世他曾为自己放下屠刀,今生她甘愿为他堕入魔道。千年恩怨,一朝重生。当沉睡的记忆再次苏醒,她方才醒悟,自己不知不觉的又落入了别人的圈套。只不过这一次,她心甘情愿——“凌霄,下辈子我们还在一起好不好?”“这句话,你上辈子就说过了。”
  • 独家星闻:男神老公追上门

    独家星闻:男神老公追上门

    "一次偷拍让苏宸彦和赵沫绑在一起,为了平息绯闻,两人迅速公开恋情。赵沫参加新剧发布会,现场不少男粉丝纷纷求拥抱。这让在屏幕那头的苏宸彦狂吃醋。“我的女人不是别的男人可以染指的!”苏宸彦直接在微博上霸道宣布主权。“我的心里只有你!”赵沫跟着瞬间秒回,可是这条微博却是某人的杰作。有一次,苏宸彦遇见情敌,回到家二话不说就强势地将赵沫压在床上。“苏宸彦,你这是什么意思?”“演了这么久,我也应该转正了!”本来觉得就这样吵吵闹闹,偶尔秀个恩爱,就可以过一辈子。可是人生总有意外,一次事故,苏宸彦失去了赵沫。“小沫,你在哪里?我好想你!”可是这一次,赵沫却没有回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泉空间:邪皇养成手札

    灵泉空间:邪皇养成手札

    意外穿越,空间在手,却不是想走就走。那年她十三岁,他十岁。冷宫的破院子里,他们浑身鲜血淋漓互相拥抱。“疼么?”她问。男孩神色冷酷,目光闪烁冰冷:“只要没死,不算疼!”他只想杀人而已。那年她二十岁,他十七岁。金碧辉煌的宫殿内,他牵着她的手,俯瞰万里江山。他说:“朵儿,万里江山在前,但朕的眼里只有你。”她摇摇头,道:“眼疾!这是病,得治!”
  • 灵穿事务所

    灵穿事务所

    10年前,苏冽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惨遭杀害,并因为机缘巧合获得了“灵魂穿越”的能力,沉浮十年,她以“侦探”的身份闪亮登场,与搭档祁颜一起和W市巨大财团赵家斗智斗勇,找寻案件背后的肮脏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