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700000043

第43章 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1)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前行又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处于关键的转型期。一方面,社会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创造力被不断激发出来,充满了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社会整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反映在大众传播中,是传播事业积极进取、传播内容无比丰富、传播样态日益多样;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也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对市场占有和金钱利益的追求不遗余力,一切唯利是图,道德建设和人文关怀被弃之如敝屣。反映在大众传播中,是对收视率的盲目追求,是对感官刺激和当时趣味的满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正内涵应是充分尊重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人们在承担责任的前提下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这是一个更加关注人生价值、目的和意义的时代,大众传播要发扬其正确和优良的一面,摒弃和改正片面和失误的一面,把珍视生命、关注生命作为工作的重心,真正反映我们伟大时代的真实面貌!

生命是不断生成、不断前行的过程,生命活力是主体生存的积极状态,与泛化、退化、平庸化、停滞感、无聊感、颓废感相对立,表现为活跃的生存感、强大的力量感和不屈的进步感。富于生命活力的大众传播让人们发现自己是现实生存和生活着的人,是体验着、思想着和行动着的人,是需要着、吸取着、创造着、发展着、进步着的人,是拥有主体性的人。生命的当下性、整体性、生成性、自由性、超越性理应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在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中,理应活跃着生命之间生机盎然的精神相遇和灵魂影响。

生命活力作为一种现实和可能,显现在主体的生存状态、主体的生存活动及其结果、主体的生存发展的完整生存过程中。其中,具备生存活力的生存状态表现为一种丰富、充盈、生机盎然、积极向上的生存现实;充满生命活力的生命活动是一种主动、积极、富于生发力的创造性活动;富于生命活力的主体发展则一方面从生命活动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一方面不断走向发展进步。

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即在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中,传播主体有效履行传播责任,以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生存理念为底蕴,在传播过程中调动起清醒而积极的主体意识,凭借高超的有声语言传播能力,激活接受主体的生存生活感悟,达致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积极的社会意义的一种传播实现。

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提倡尊重人、关怀人、引导人、鼓舞人,反对鄙视人、冷落人、腐蚀人、误导人,在这里,人的感受、体验、感情和对意义的追求从“无意识”中被激活,走到传播的前台来;在这里,人是真实的、具体的、血肉丰满的、不断创造、不断发展的主体。通过对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中创造的、进取的、积极的方面的突出、强调和追求,我们将不断把生命推向丰富和自由!

在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中,生命活力的有无、程度、形态不但反映个体和社会的生存状态和审美取向,而且反映时代的风貌,影响社会的文化建构。呼唤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生命活力的最终目的,乃是对完整的人与全面的人生的呼唤!是对充满理解、关爱、责任、向上精神的社会的呼唤!

第一节生命活力的由来及界定

在展开论述之前,首先让我们对生命活力这一概念进行界定。

要理解生命活力,先须了解主体及主体性的内涵和意义。

一、主体及主体性

人不同于物,以主体的方式存在。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在生产实践中,意识到自身独特性的人,不但认识到自己有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且不断发展和深化这一能力,他们发明和使用工具,在劳动协作中发现和使用更加便捷的交流手段,善于聚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发展出文化并具有传承文化的能力,从而无论在认识自然还是在改造自然方面,都成为“万物的尺度”。由此确立了以人为中心和尺度的物-我秩序,主体得以凸显。

同时,“仅仅具有人的身份未必具有主体身份,主体是起能动性的、主动性的和创造性的作用的人”。作为主体,人总处在不断认识自己和不断完善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认识自己作为主体能够做什么、应当做什么,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不仅在类存在的层面上,而且在个体生存层面上,确认和确证着自身的主体资质、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主体的概念不等同于人的概念,主体是相对于有资格承担权利和义务的人而言的。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多重关系(比如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属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

主体性是以人的独立与自由为前提的,主体性意味着,人从异己的、依附的和受压制的状态下解放出来,独立地和自由地确定自己的价值目标,独立地和自由地进行判断、评价和选择;意味着人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获得使存在由自在而自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主体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主体也相应凸显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的主体性:

根据主体的不同,主体可以有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人的主体性相应地可以分为个人主体性、集团主体性、社会主体性和人类主体性四种。由于集团、社会和人类概念的确立在某种意义上是以个体为参照的,与个体相比均可视为群体,因而主体性也可以简单地分为个体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两种类型。

根据客体不同,主体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运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对不同的客体进行认识和改造,从而表现出不同内容的主体性:当主体同客观存在的外部事物发生相互关系时,主体性便表现为对自然的认识、利用、改造的能力和特性;当主体同其他主体发生相互关系时,主体性就表现为对社会交往、协调、共处的能力和特性;当主体与自身发生相互关系时,主体性则表现为对自我的调节、控制、激励的能力和特性。

对主体的关注和对主体性的肯定,超越了人的动物本性,实质上是对人的作为人的生存的一种界定和肯定,同时它又不仅限于划定“人之所以为人”的前提并描述其状态,其根本指向是“如何为人”与“如何更好地为人”,其最终目的是推进和达致人生存的优化与进步。这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理想的、不断进步的认识与实践过程。

确立主体地位、发挥主体性对于人来说,既有本体论的意义,也是生产生活实践的需要。从本体论角度而言,“人本身就是目的”,主体的确立过程,正是人以人的方式生存的过程,发挥主体性的过程,正是人呈现其类的规定性,展开和完善自我,实现其生存价值的过程;从实践的需要出发,有助于确立主体地位、发挥主体性的意识和行为,也有助于主体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只有合乎目的、合乎规律的创造性活动,才能确立人作为主体的地位,展现其主体性。这样,主体与主体性既是一种自主性、创造性生存的结果,对它们的重视和呼唤也意味着对生存生活的自觉、自主、能动、创造的要求和履践。

同时,确立主体地位、发挥主体性不仅是个人生存的需要,也是个人赢得社会认同、实现社会价值的需要。主体性中所包含的自觉、自主、能动、创造等内涵和品质,无论从精神意识层面还是现实实践层面,无疑都会增强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提升个体的生存生活品质。从普遍的意义上说,社会正是由这样的一个个个体构成的,由主体构成的社会主体肯定和鼓励个体主体发挥其主体性。在日常生活中,成功人士恰恰是那些发挥了主体性、实现主体价值的人,他们也因此受到他人和整个社会的肯定和尊重。

反之,对主体的漠视、主体自身的迷失以及在实践过程中主体性的缺失,是人的生存的异化和退化。

二、传播主体及其主体性

大众传播本身就是人类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它一方面汇集信息(客观意义上),反映人的生存环境(自然与社会),作用于人的认知;一方面又汇集意见、传播舆论,展示人们的观点和需求,整合意见,协调行动。大众传播是现时代人们协调关系、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之一。

传播作为一种交流行为,可以有主动方和受动方之分;作为一个传播过程,可以有传播方和接受方之别。无论是传还是受,都有群体和个体两种类型。因此,传播主体也可分为个人主体与群体主体两种类型,相对而言,媒体是大的传播主体,具体到单个的传者,是个体的传播主体。中间还有不同大小的制作群体,也是传播主体。受者虽然是接受的一方,但是作为传播行为中不可缺少的一方和传播的目的所在,也是传播中的主体。其中,受众是群体主体,单个的接受者是个体主体。

就目前的传播模式而言,传者仍然享有更多的话语权,是主动的一方,因此,我们的批评和论述主要集中在传者一方。同时,生存,就直接的现实发生而言,是个体性的,是个体生存的展开。作为个体的主体,是群体主体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之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单元,我们的视线将聚焦于此。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播音员、主持人是传播主动一方的最后执行者,是传播群体的代表,因此,我们这里所论述的传播主体主要以他们为主。

在大众传播中,传播主体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他/她还能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吗?我们不妨对此加以简单的探讨。

传播主体至少在以下三个层面受到制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媒体定位、节目定位的影响;具体内容、目的、场景的影响。同时,传播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恰恰在这些限制中得以显现和发挥。

第一个层面,是一种宏观的时代背景,不只是传播主体,大众传播自身也无法超脱在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必然在大众传播中反映出来,制约大众传播的战略定位、内容选择、内容生产,甚至我们可以说,大众传播就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必然要从它那里领受遗传、汲取营养、被它塑形,我们甚至会被时代中不断涌现的各种潮流裹挟着前进,比如现在“波涛汹涌”的全球化浪潮。但是,历史恰恰是人书写的,时代也被生活于其中的人形塑着。大众传播就有记录历史、传递信息、凝聚意见、生产文化的功能,在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中刻画着时代的印痕、聚焦着时代的热点、创造着时代的文化景观、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方向。如同大众传播之于时代背景的关系,传播主体本来就以自身的生存和时代直接关联,在大众传播之中,传播主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实现者又以大众传播的名义和方式与时代发生着“再一次”的特殊关联。作为大众传播的直接实施者,传播主体同样被授予了一定的选择权、表达权,把个人眼睛中的“世界真相”、个人脑海中的“客观判断”扩展为大众眼中的世界。在这一意义上,传播主体并不是被动的,由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他受到限制的话语权利作为“初始条件”仍然可以在社会中产生“蝴蝶效应”,从而造成巨大的影响。

第二个层面,是传播主体所处的媒介环境。传播主体往往只是媒介战略的执行人,常常被人称为“传声筒”、“肉喇叭”、“花瓶”,似乎只需也只能“见字出声”,时刻面临着被工具化的危险。同时,传播主体在传受关系中往往受到“受众是上帝”思潮的影响,一不小心就会走向“迎合取媚”,面临着被“客体化”的威胁。在这里,我们可以荡开我们的想象,联想一下音乐演出中演奏者的作用。在一部交响乐的演奏中,音乐的旋律自然是带有规定性的,它直接决定了作品的美感,指挥的指挥棒是带有强制性的,它决定了演奏者的快慢张弛,现场观众的趣味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演奏者的表现走向,但是演奏者并不就是指挥棒下的机械弹拉,正是演奏者独具个性的演奏,赋予音乐鲜活的动象和鲜明的风格,带给听者以美的享受,这就是19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之所以被称为“旷世奇才”的原因,他的演奏被称为“天使在歌唱”!与此相似,传播主体也是整个传播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在富有个性、独具创造性的劳动中,他把媒体战略落到实处,他是媒体的“发言人”,是“门面”和“品牌”,并且越来越具有媒体“标识”和文化象征的意味。在传播活动中,不但他自身创造着,他自身也是这创造性劳动的一部分!

同类推荐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心印复旦园

    心印复旦园

    本书主要由复旦大学退离休教授撰写的纪实文集。全书分“风范篇”、“创业篇”、“师泽篇”、“缤纷篇”,共收文章111篇。风范篇是对资深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的素描;创业篇是创业者艰辛创业的诗篇;师泽篇谱写的是师生情浓、薪火传承的乐章;缤纷篇是复旦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扫描。
  •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本书对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的重大意义、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与职业融合、农民工的收入与消费、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热门推荐
  • 末世灵暴

    末世灵暴

    2012年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灵暴,改变了全球的环境,地球变成了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本文主人公因为发了一次善心买了一块古玉,这块古玉竟是古修仙者的传承之玉,从此修仙,杀丧尸,成为世界霸主。
  • 神谕世界

    神谕世界

    《神谕世界》主要描绘了位于三维类宇宙空间的西拉尼尔世界发生的魔幻史诗,且看主角珈惜·威兰特和他的伙伴们如何应对来自四维空间神族的灭世危机,又怎样在各种阴谋中化险为夷周转于各大势力之间。他能否在创世神庭取的神谕者的身份又能否按照神谕找到前往水晶石遗迹的路并找到晶心取得源力拯救这个已处于奔溃边缘的世界......七神留下的神谕真的就如表面般这么简单吗?他们又有四维空间的神族又有怎样的神秘关系......一切谜底尽在绚丽无比的神谕世界中。
  • 一星期死亡

    一星期死亡

    事业有成的游戏开发商秦楷开发了一款午夜在线游戏——超越天才。然而游戏被幕后黑手恶意地篡改系统,进入真实游戏,被选中的玩家离奇失踪或发疯。洪韵和男友秦廉消失一年后,洪韵诡异地出现,为了拯救妹妹查找游戏玩家失踪的原因,洪韵的姐姐洪晴和秦楷联手,与幕后黑手展开对决。经过抽丝剥茧,他们发现幕后黑手是多人组成的团队,每个幕后黑手相互不认识,一旦有幕后黑手阻碍其他人的计划,就会被其他人联合淘汰出局,出局者死!
  • 龙立大地之圣战

    龙立大地之圣战

    曾经的辉煌,浮华尽逝。当百年前的超然势力随着惨败而分裂,无可撼动的苍天巨木,却迎来了挑战。一个少年,拥有着龙族最强继承之力,拥有“第七种火焰”,他能否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重新建造一个,属于龙族的王朝?当巨龙翔于大地,圣战,降临。
  • 三厨经

    三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安淼:余生,有你足以

    安淼:余生,有你足以

    秋天,真美!景美,人美。完美年华初相见,相聚在最浪漫的时刻。“顾长安,你欠我一个余生。”“易淼淼,有你足以。”爱,不需要太多语言,一句话,一个动作便可显现出安淼两人深深的爱恋。“顾长安(易淼淼),你欠我一个余生。”余生,有你足以······
  • 亦庄门

    亦庄门

    他们是朝廷指派专门短难断之案的八亦使,为抓捕一位女飞贼忙的焦头烂额。没想到这位女飞贼居然自动找上门来,武功无人能敌的八亦使竟然在她手中走不过一炷香!为了救八亦使之一青刃,其他七亦使被女飞贼绑到一个已经化为废墟的村子……
  • 身灵分

    身灵分

    本书首次直接客观的的阐述人生与自然,及灵魂与轮回等看似非常玄妙且无法看透的命态。并非与道家及佛家完全相同,但又有相融之处。本书只为能与所有对生命与存在有一定看法,和有远大哲学思想的世人进行探讨我们的现在与未来!
  • 说再见不再见

    说再见不再见

    这到底是一场爱情,还是一场劫难,谁都逃脱不了。11年后再见,他是被娱乐媒体誉为“近十年无人可取代的国民王子”红遍全亚洲,而她即使平凡,却不可能按着他的设想生活。他们都在变,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可是他告诉她,“我人生最好的两次运气,都用在了遇到你。”即便知道她就要和别人步入婚姻,也还是愿意在她身后,最终帮助她在事业上取得从未设想过的成功。而在她经历了娱乐圈诋毁,背叛,出卖,污蔑等等的伤痛后,那个说要永远爱惜她的人也已经离开,而回头时,只有他始终在身边。他说过,那样地爱一个人,如果你有过,就不需要解释;如果没有过,没办法解释。她以为上天也是眷顾他们的,可惜,等她想要伸手握住时,却再也不会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多年后,再回到这座充满回忆的城市,巨幅海报上的他笑容一如往昔,手中热巧克力的味道依旧能渲染出了从前的感觉,一切都还和他有关,一切又好像再与他无关.她终于泪流满面,回头再看,倘若这些年是场梦,醒来还会吹着当年安和的风。
  • 重生少女时代:胖妹,逆袭啦

    重生少女时代:胖妹,逆袭啦

    小胖姑娘很无语只不过是拧不过请求,看了场青春电影,结果........小胖姑娘看着自己变小了好几码的身子骨,想到还要经历一次中考,高考,大学,找工作......只觉太阳穴突突的跳着小胖姑娘有一种想掀桌的冲动......哦,对了,忘说了,这个小胖姑娘的名字叫赵以心。“新战友,老师来了,快起来吧”他眯着眼睛,顿了片刻,又趴着继续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