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100000036

第36章 论前后“甲寅派”(2)

稍后,罗家伦在《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一文中不仅把严复、章太炎、章士钊等人的文章概括为“逻辑文”,而且指出:“等到后来章行严先生一方面崇拜‘吾家太炎先生’,一方面对‘侯官严先生’也是很恭敬的;又加上民国元二年议政的潮流,制宪的背景,所以《甲寅》杂志出来,可谓集‘逻辑文学’的大成了!平心而论,《甲寅》在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实在是一种代表时代精神的杂志。政论的文章,到那个时期趋于最完备的境界。即以文体而论,则其论调既无‘华夷文学’的自大心,又无策士文学的浮泛气,而且文字的组织上又无形中受了西洋文法的影响,所以格外觉得精密。”他还以章士钊的《政本》一文开首几句为例,指出:“要之,此段文字很能够说明‘逻辑文学’的性质与方法。所谓‘如剥蕉然,剥至终层,将有见也’正是逻辑的精神,而吾友孟真所谓‘螺旋式的文字’”。

由此看来,胡适在撰写《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文时,很明显受了傅斯年和罗家伦的影响,而陈子展在1929年和1930年继出版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和《最近三十年文学史》二书中对《甲寅》月刊时期章士钊政论文学的论述,又是以罗家伦和胡适的研究为基础的。

从上面胡适等人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读出两点含义:第一,“甲寅派”首先是一个政论文派。第二,“甲寅派”以章士钊为领袖,其主要成员包括李大钊、高一涵和李剑农等人。

现在的问题是:胡适等人的表述是否准确,论证是否充分。下面笔者拟围绕以上两个问题略加讨论。

要讨论第一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白什么叫政论文。根据一般解释,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既然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那么就不可能不持有一定的立场和观点。此其一。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文中明确说过:“章士钊曾著有一部中国文法书,又曾研究论理学;……他从桐城派出来,又受了严复的影响不少;他又很崇拜他家太炎,大概也逃不了他的影响。”凡对清代文学史略为知晓的人都知道,桐城派在清代虽然主要是一个文学流派,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其最著名的文学主张即是“文以载道”。章士钊既然出自桐城派,那么桐城派“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不可能不对其产生影响。此其二。章士钊在创办《甲寅》月刊时,虽然声称:“本志以条陈时弊,朴实说理为主旨……一面为社会写实,一面为社会陈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事实上,坚持政治自由、言论自由是当时章士钊的基本政治立场,呼吁为政在“有容”,在“不好同恶异”,强调“调和立国”是其最主要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直到《甲寅》日刊时期,“调和”仍然是该刊的主旨。此其三。综上所述,前期“甲寅派”固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但绝不仅仅是一个文学流派,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流派。

要讨论第二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对前期“甲寅派”之“派”的含义做一规定。据《说文解字》:“派,别水也。”后引申为流派、宗派、党派。就派的本义而言是说水的分支,但引申为流派、宗派、党派后其内涵便发生变化,即无论是文学流派,还是宗派,抑或党派,他们基本上由两部分构成,首先是领袖,然后是追随者。无论是文学流派的宗师,还是宗教派别的教主,抑或政治集团的党魁,至少须具备两种力量:一是思想的号召力,二是人格的感召力。而作为追随者,不仅要服膺至少认可领袖人物的人格,思想者还会进一步阐述、深化或完善领袖人物的思想主张,行动者则会将领袖的思想主张变为自觉的行动,有时甚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换一句话说,领袖乃思想或道德之源,而追随者则为流。没有领袖就不可能产生追随者,而无追随者领袖也就不成其为领袖,二者缺一便构不成所谓“派”。

根据上面对“派”的解释,我们来检视一下前期“甲寅派”。章士钊是前期“甲寅派”的当然领袖,这一点毫无疑问。从名的角度看,胡适在《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一文中讨论当时文学的发展时,主要使用的是“章士钊一派”这一概念,而不是“甲寅派”。从实的角度看,章士钊不仅是《甲寅》月刊的实际创办者,同时也是前期“甲寅派”政论文的宗师,更是前期“甲寅派”调和论思想的始作俑者。没有章士钊便不可能有《甲寅》月刊,不可能有“章士钊一派的政论的文章”,更不可能有前期“甲寅派”的调和论。所以,章士钊是前期“甲寅派”的领军人物,是灵魂,这一点毫无疑义。

但是,为什么李大钊、高一涵和李剑农是前期“甲寅派”的主要成员,而参与编辑《甲寅》月刊的陈独秀、易白沙和在《甲寅》月刊发表多篇政论文章的张东荪等人就不属前期“甲寅派”呢?查《甲寅》月刊先后辟有“论说”、“时评”、“评论之评论”、“通信(通讯)”、“文录”、“诗录”、“丛谈”、“小说”、“翻译”、“论坛”、“文苑”等十多种栏目。由于我们现在主要从政论文和政治思想的角度来考察“甲寅派”,所以暂时将“文录”、“诗录”、“丛谈”、“小说”、“文苑”等栏目的文章及作者忽略不计,仅对“论说”、“时评”、“评论之评论”、“通信(通讯)”、“翻译”、“论坛”等栏目发表的文章数量和作者做一统计,可知《甲寅》月刊“论说”栏共刊发20人撰写的59篇文章,“时评”共刊发4人撰写的29篇文章,“评论之评论”共刊发2人撰写的16篇文章,“通信(通讯)”共刊发李大钊等70多人的90封来信,“论坛”共刊发18人撰写的23篇文章,“翻译”栏目共刊发2人翻译或记录的3篇译文。以上六项合计,共刊发113人(一人多名未考清者除外)撰写的220篇政论文章、译文或通信。在这些作者中,以章士钊(无卯)撰写的最多,共计42篇(其中“论说”20篇,“时评”7篇,“评论之评论”13篇,“翻译”2篇),其次为渐生,共21篇(其中“论说”2篇,“时评”19篇),端六(杨端六)6篇,排在第3位,运甓、白沙(即易白沙)和东荪(即张东荪)同居第4位,各5篇,李大钊、高一涵和汪馥炎同居第5位,各4篇,其中李大钊“通信(通讯)”2篇,“论坛”2篇,高一涵“通信(通讯)”3篇,“论坛”1篇,陈独秀、刘叔雅、李剑农各“论坛”1篇。

如果从数量上来看的话,以上除渐生这个人不可考外,我们看不出为什么胡适要把李大钊、高一涵和李剑农作为前期“甲寅派”主要成员的理由。

前面提到过,在笔者看来,一个思想流派的成员,可能有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应该一致的,亦即必须认同或基本认同精神领袖的思想。其所发表的文章,也应该主要是立足于拥护、阐释和发展领袖的思想文化主张,而不是反对、诋毁这种思想主张。而且在常态情况下,这种拥护、阐释和发展应该是自觉的,而不是被迫的。当这一流派的成员不再认同甚至反对领袖人物的思想主张时,这一流派也就趋于崩溃和瓦解了。

根据这一标准,陈独秀、易白沙不能算是前期“甲寅派”。因为陈、白二人虽然参加了《甲寅》月刊的编辑工作,但陈独秀是主张社会改造的“新青年派”的精神领袖,而易白沙以及刘叔雅等均曾加入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属于当时人们所谓的“暴民党”,激进派,前期“甲寅派”——用李剑农的话说——则是主张政治调和的缓进派,二者的思想主张是不同的。同样,张东荪和黄远生也不能算是前期“甲寅派”。虽然他们当时都是著名的政论文作家,在思想主张方面也与章士钊有相近之处,但相比较而言,他们的调和思想与梁启超更为接近,或者说,张东荪与黄远生,在民国初年基本都是梁启超的追随者。因此,如果硬要划分派别的话,他们应该属于梁启超一派。事实上,就《甲寅》月刊时期而言,除李大钊外,高一涵和李剑农也不见得就一定属于前期“甲寅派”主将。我们之所以要把李大钊除外,是因为李大钊自《独立周报》时期以来就开始追随章士钊,虽然这一时期李大钊在《中华杂志》上发表的《政治对抗力之养成》一文,在思想方面与梁启超、张东荪比较接近,但同一时期他在《甲寅》月刊上发表的《物价与购买力》、《风俗》、《国情》、《厌世心与觉世心》等文章,其思想观点却和章士钊更为相近。而高一涵、李剑农与李大钊不同。《甲寅》月刊时期高一涵在该刊发表政论文章也就《民福》、《章太炎自性与学术人心之关系》两文,就内容而言,这些文章与章士钊的调和思想并没有多少一致的地方。至于李剑农在该刊第十号发表的《猎官与政权机关》一文,也同样看不出调和的色彩来。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通过传说、历史典故、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各地遗留婚俗等方面对婚俗文化加以解读,给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生动却又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中华婚俗文化风情画卷。
热门推荐
  • 小兵争霸

    小兵争霸

    一直受气受欺受人耻笑的乐家着名笨蛋乐凡站在家丁中,成为一名与强者抗争的小兵,没想他却能拯救家族……
  • 别样花季

    别样花季

    花落红尘几时回,任由花间香满衣。什么是痛,真心的爱过那就是痛!“喜欢你,就算你心里没有我,我也会喜欢你。”“哪怕你当我是女人,我也心甘情愿的守护你。”“为了得到你,哪怕我在你心中是禽兽我也愿意。”“等我,我会一生一世的保护你。”“我的等待只换来无尽奢望,我不甘心。”每一种爱都有深刻的记忆,每一段情都有抹不去的痕迹,是苦是甜,冷暖自知。那年的夏天,那年的相遇,那几年不一般的花季,“我的心只为你而心动。”
  • 该死的青春请原谅我

    该死的青春请原谅我

    那一年,我和小伙伴做了件伟大的事。在冲动面前,我们都是傻瓜。这是属于我的青春,我们都曾经有过的东西在里面。
  • 无极剑圣之纵横瓦罗兰

    无极剑圣之纵横瓦罗兰

    英雄时代来临前夕,瓦罗兰大陆遭遇空前危机,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酝酿,英雄的神威引来诸神的妒忌……孟凡穿越到异界,携带英雄联盟系统,却发现自己成了一名苦役。带着拯救瓦罗兰大陆的使命,孟凡不断提升实力,破除各大神庙的种种阴谋,刷爆一切魔法生物。这是一场超刺激的英雄大冒险,更是一场超热血的战斗,各种极品装备爆到眼花缭乱。一套传奇的神秘装备,就能够秒杀诸神,这是英雄联盟的世界,更是奇妙的魔法异世界……(书友群:375586583)
  • 太阳出山

    太阳出山

    这部诗集共分为“亲近根系”、“忘不了家的方向”、“按阳光的思路去记念”三辑,收录了诗人近几年创作的100余首诗歌精品。
  • 盛宠之最强佣兵女王

    盛宠之最强佣兵女王

    龙腾大陆,血腥杀伐,人魔混战的格局,因为佣兵的存在而变得纷争不断。从大陆最末等的佣兵,一步步稳扎稳打的爬到钻石级佣兵,她付出的努力,只有那只抖S属性的大尾巴狼最是明白。暗夜浮动,熏香醉人,他俊美清贵的脸庞近在咫尺,温热的呼吸灼烧着她细嫩的脸颊,和一本正经的眉眼。睁大眼睛看清楚,我要让你知道,你是谁的女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暗恋过你的人

    暗恋过你的人

    靠近之后的结果只有灼伤。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他们却痴痴地去一次一次靠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小配角的逆袭之旅

    小配角的逆袭之旅

    我叫田小雨,我穿越了,是的,穿越了,穿越到一本有同乡的种田文小说中了。醒来后,就是爹娘悲惨的哭喊声,爷爷奶奶哥哥叔叔的怒吼声,尼玛,神马状况?原来是书中女配被人陷害,我也是懵逼了。好吧,穿越就穿越把,女主光环咱不怕,见招拆招,郎君个个很挑剔,美食勾住他的胃,异世生活乐翻天,且看田小雨怎样颠覆书中女配的平凡命运。
  • 胶东风云

    胶东风云

    高考落榜的渔家儿郎,踏入社会,经历人生无形曲线的洗礼,砸乱传统束缚,走入经商之路。与天斗,与地斗,燃遍出片片胶东风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