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200000050

第50章 《民工》的困境:身份焦虑与价值迷失(2)

李平是以城里人的身份进入歇马山庄的,这个身份给了她荣耀,也带来了灾难。已经习惯了城里生活方式的李平碰到了一个坚硬的歇马山庄。首先是无价值感,具有了明确的个人意识的李平无法认同农村繁杂的重复劳作。而她对潘桃的信任也由于后者的嫉妒和狭隘而遭到背叛,并最终给自己致命一击。两个独立个体的自由交往在歇马山庄是一种奢望。而同居和失身更是罪无可赦。乡村是亲切的,也是愚昧的,乡村伦理在李平尚未痊愈的都市伤口上撒了一把盐。作为城乡两极社会中的双重受害者,李平的身份焦虑表现为她离开歇马山庄时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吼叫,这一声吼叫因为绝望而迸发出悲剧的力量。

鞠双元是另一个身份不明者,只不过和李平相比,他的焦虑来自自身。其实,从剧情发展不难发现,鞠双元是拿李平当一个城里人来追求的,后者城里人的打扮和自我认同是吸引他的真正原因。他给她足够的谅解和尊重,甚至能够包容她对自己的隐瞒。他说:“你的苦由我来吃,你的不幸由我来一力承担。”当梁超英告诉他李平曾与之同居并堕胎的事,鞠双元以一个城市人的开明独自承担下来。在城里,鞠双元是一个识文断字的农民工,心地善良、思想开明。可是一到歇马山庄,他就成了一头困兽。正如他所言:在城里屁大的事,到歇马山庄就会惊天动地。城市青年鞠双元一下子变回为老鞠家的长孙。沉重的家族负担使他无法承受李平之事泄露给鞠家带来的屈辱,本能地将李平赶出了家门。可以猜测最后来到城里李平住处的鞠双元是悔恨交集的,是无奈的,是充满困惑的:鞠双元亲手推开了自己苦苦寻得的爱人。

城乡差别成为身份焦虑的根源。而过度的身份焦虑则成为许多悲剧的诱因。

社会转型与价值迷失

其实,无论是鞠广大、鞠双元还是李平,其身份焦虑的背后是一种价值迷失。鞠广大是一个地道的农民,老婆和孩子是他最大的情感寄托和希望所在。可是他的儿子和老婆先后背叛了他。双重打击下,鞠广大心中赖以依恃的价值体系坍塌了。而鞠双元和李平,则以为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从乡下到城市的身份改变,可是其内在的价值困境使他们饱受伤害还不明就里。剧中人难以在转型社会中找到一个统一的价值标准。

不仅剧中的人物如此,电视剧的创作者也如此。面对社会转型中农民工的境遇,电视剧作者也表现出某种矛盾的价值立场。

转型时期的情感危机是电视剧的另一个主题。鞠广大与刘艳梅由于长期的两地分居发生情感危机。值得注意的是,鞠广大和刘艳梅的婚姻危机不是来自新的价值对旧的价值的冲击,恰恰相反,是由于旧的价值在特定的情况下得不到维系。剧中被浓墨重彩地加以叙述的刘艳梅和郭长义的情感故事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在第十五集,剧作者借郭长义之口,道出了理想家庭的样子:“这家里家外,要都是乱七八糟的,那就是女人没尽到责任。要是该响的不响,该转的不转,那就是男人没尽到责任。这男人女人都尽到了责任,这日子就是好日子。”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典型的农业文明的理想家庭模式。刘艳梅贤惠能干,是人见人羡的家庭主妇,可是她的丈夫常年在外,连农忙时节都不能回来搭把手,刘艳梅不堪重负,陷于困境。郭长义聪明肯干还知道体贴人,可老婆姜翠玲品行不端、干活毛躁。郭、鞠两家都没能过上“好日子”。刘艳梅和郭长义的相好符合理想的家庭模式,也得到作者和观众的理解和同情。电视剧细腻地展示了郭刘二人的情感轨迹,并以大段的音乐肯定和赞扬了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的真情。可以说,郭长义和刘艳梅的感情在电视剧中被叙述为农业社会理想爱情的一曲挽歌。可是,当刘艳梅的猝死将郭刘私情拉回到现实中,电视剧作者显然失去了上面的抒情心态,取而代之的是对残酷现实的无情展示。面对转型时期的价值失范,电视剧的叙述显得矛盾,悖论重重,缺乏一种高屋建瓴的价值和道德统摄。

同是以社会转型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契诃夫的《樱桃园》和路遥的《人生》都表现出明确的价值向度。在戏剧《樱桃园》中,樱桃园的被砍伐,象征着农业文明的毁灭。《樱桃园》透着伤感,是一曲旧时代的挽歌。同时,《樱桃园》也表现了新旧交替的壮阔和不可逆转。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被一种科学的社会进化观念引领着,悲欣交集。如果说《樱桃园》是一曲文明进化的乐章,那么,《人生》就是一则道德寓言。《人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高加林因为贪慕城市人的生活而迷失了自我,做了昧良心的事情。后来他被命运捉弄变得一无所有,农村又张开怀抱接受了这个犯过错的儿子。在小说《人生》中,道德高高在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小说写了那些社会变革中的人和事,但在作家心里,有着衡量时代变革的规律和价值,农村是作家心中的审美寄托和道德归宿。变革中的伤痛不过是那些价值和规律在社会转型中留下的印迹。

乡村和城市是人类生存的两大世界。对城市化、现代化的艺术表现呈现出色彩纷呈的特点,但其中也有规律可寻。对于城市文明,艺术作品的表现经历了一个从歌颂到反省的过程,相应地,对于农业文明,则是一个从批判到怀想的逆反的过程。在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中,城市文明被比喻为一股吹入乡野的清风,乡下姑娘香雪对城市充满好奇和憧憬。可是到贾樟柯的影片《世界》中,展示给游客的世界公园不过是一个虚假的“仿像”,城市更多地成为一个负面的意象。同时,在全球性的反思现代文明的热潮中,乡村则被想象为一个真正的人类栖息地。从沈从文小说中的边城,到罗大佑歌声里的鹿港小镇,乡村作为心灵故园给人无限的精神抚慰。

然而,《民工》独独不是这样。作为转型社会中的特殊阶层,农民工没有或很少分享到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回报和精神自由,却过多的承担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严重后果。与此同时,由于不能迅速实现城市化而离开农村,乡村也无法承载他们对理想中的家园的想象。(乡村想象基础上的乡愁只是属于那些已经实现城市化的人,像影片《暖》中的井河之类。)辗转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沉重的矛盾的角色。电视剧《民工》表现出来的不是现代性也绝非反现代性,它丧失了明确的价值向度,表现为价值迷失。没有审美意义上的未来或家园,它留给剧中人物和观众的只是一个困境。

【结语】

电视剧最后,鞠氏父子又背上行囊,踏上了进城打工的旅程,这个现实主义的结尾强化了农民工身份焦虑和价值迷失的困境。民工的身份焦虑成为一种整体困境。中国有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也就是通过读书成功改变命运的知识分子,往往都有着农村或农民的成长背景;日益突显的农村问题、日益严峻的农民的命运问题,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最令人伤神的是,面对这些问题,他们总是无能为力。农村、农民加上农业,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在农民那里是一种无意识的困境,他们选择逃避(进城);而在知识分子那里,则是一种清醒的痛苦和整体性焦虑。

(原载《社会观察》2005年第12期)

同类推荐
  • 怎样对学生进行创造素质教育

    怎样对学生进行创造素质教育

    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本书以培养中小学生创造素养为宗旨并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创造才能是各种能力的集中和最有价值的表现,人类社会文明都是创造出来的,所以只有具备创造才能的人,才是最有用的人才。一切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创造才能的培养。没有创造,便没有发展。创造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培养创造才能要从教育抓起,要从小做起。
  • 大卫·科波菲尔(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早年丧父,因为母亲的性格比较柔弱,童年时他受尽继父的折磨和虐待。在母亲病逝后,他不得不投身社会,开始工作。在许多善良人们的帮助下,最终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事业和生活上得到一个完满的结局,成为一位名作家。本书译本选用著名翻译家宋兆霖的译本,让青少年在感受经典的同时,还可近距离地接触大师,汲取人生智慧,并提高青少年的写作能力。
  •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战争与和平(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战争与和平(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热门推荐
  • 仙剑无影

    仙剑无影

    地面一千五百丈高处的乃是仙境,身为仙,心为凡,为了荣耀仙人也会动了凡心。一场在仙族之中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正在悄然展开。
  • 邪魅腹黑精灵:玩转宇宙

    邪魅腹黑精灵:玩转宇宙

    殊不知,在宇宙诞生之前,却有一个统治它的存在,它拥有比宇宙更强大的力量。它,因一次意外,落入地球,变成了她,却失去记忆,而在危险之时,恢复记忆,看她如何玩转地球……
  • 种芝草法

    种芝草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绾风语

    绾风语

    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死太监,竟敢对本宫这般不敬???使坏,暗算,撒娇,本宫用尽了办法,却还是次次败阵……好啦,本宫承认,被你这个死奴才吸引了!!!--------------------------------------------公主成王妃,太监变王爷,看似荒唐却又情理之中。只是婆家男色当道,本王妃又活泼貌美。所以,那王爷,这是你的保卫战!!!本书书友交流群群号:470618533,新浪微博青唐0112
  • 急就篇

    急就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王宠娇妻无下限

    邪王宠娇妻无下限

    她,定国公府大小姐,医毒无双,风华绝代,九个哥哥宠着护着。上天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九世轮回一次一次阴阳两隔这一世他倾其所有护他周全,六岁那年她笑靥如花不偏不倚的遇到了他(容白),五年后为救她便若人间蒸发一般消失,从小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她一身修为被毁,处处被讥讽,废材?笑话。他,帝国的太子,一次偶然让他们相遇,为人处事果断无情,杀伐决断却不偏不倚的遇上了那个她,他也许诺要护她一世周全,愿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可值得?他:“自然亿万星河不如她垂眸一笑。”
  • 销售要懂心理学Ⅲ

    销售要懂心理学Ⅲ

    销售中的“望”,通过对客户的外表、衣着、举止、面部表情的细致观察,了解客户的性格、爱好、品味,发现客户心理需求和购买特点。销售中的“闻”,通过聆听客户说话的语气、特点、细节等,发现客户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的起伏,去伪存真,找出症结之所在。销售中的“问”,通过有针对性的问,从客户的回答中,发现客户的真实心理,并对其进行因势利导和有效的说服。销售中的“切”,结合之前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摸清客户的脉搏,读懂客户的心,给客户开出最切合其心理的“药方”。
  • 别样人间

    别样人间

    过去,家乡人说听戏,不说看戏。那时不象现在的舞台,有灯光、布景许多讲究。戏台上就是两把椅子一张桌,简单得很。而且上万人听戏,好大一片,哪看得清?只远远地见舞台上人影乱晃。便只能借助耳朵了。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
  • 我曾年少

    我曾年少

    爱一个人不是天荒地老,而是默默守候。我们的故事简单,却难忘。
  • 鸡飞狗跳高三班

    鸡飞狗跳高三班

    邋遢的王安石,猥琐的苏轼,如何快速写完两千字检讨,寝室发生的荒唐事,那些年我们抄过的作业,你曾对同桌说过的那些话……我跟你讲,爸爸就是喜欢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真实经历,如有雷同,算你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