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400000015

第15章 美国电影初创时期(1895-1929)(10)

1928年,斯登堡执导了《最后的命令》(The Last Command,1928),该片的主演埃米尔·杰宁斯将斯登堡带回了柏林。回到德国的斯登堡将亨利希·曼(Heinrich Mann)的小说《垃圾教授》(Professor Unrat)改编成电影《蓝天使》(The Blue Angel,1930),该片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更使女主角的扮演者、默默无闻的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一跃成为大明星。

在此之后,斯登堡又相继拍摄了《摩洛哥》(Morocco,1930)、《美国的悲剧》(American Tragedy,1931)、《金发碧眼的维纳斯》(Blonde Venus,1932)、《上海快车》(Shanghai Express,1932)、《放荡的女皇》(The Scarlet Empress,1934)等影片,这些影片依然遵循了他一贯的艺术特色,描写下层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表达他对这些生命的同情,显示了他强烈的人文关怀欲望。影片的摄影非常讲究,构图、用光、布景都精致无比,斯登堡在画面造型上也作出了杰出的探索,为后人留下了可供学习的珍贵资料。

1957年,斯登堡执导了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喷气机飞行员》。1969年12月22日,约瑟夫·冯·斯登堡在好莱坞逝世。

1924年,德国发生通货膨胀,电影的发展在经济上受到了阻碍。与此同时,德国的电影界获得了美国资金的援助,越来越多的德国导演和电影工作者来到美国。

导演保罗·莱尼(Paul Leni)、茂瑙(F.W.Murnau)、亚历山大·柯尔达(Alexandre Korda)、路德维希·贝尔格(Lugwig Berger)、杜邦(Ewald Andre Dupont),都先后踏上了好莱坞这片电影制造业的黄金地。但是这些导演在美国的发展和境遇却各不相同,莱尼和茂瑙在美国高度发达、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占有了各自的阵地;亚历山大·柯尔达虽然也能够得到一席之地,却没有太多艺术上的建树,只是拍摄一些在商业上能够取得利益的影片;而杜邦等导演在美国则没有能够取得他们期待的成功。

保罗·莱尼

保罗·莱尼到了好莱坞之后所拍摄的就是现代观众非常熟悉的后来被称为“惊悚恐怖片”的类型电影,他可以算作是这种类型电影的创始人。《蜡人馆》(Waxworks,1924)、《猫和金丝雀》(The Cat and the Canary,1927)、《最后的警告》(The Last Warning,1929)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影片故事情节离奇,节奏紧张,注重摄影机的移动,在照明方面着重用光影进行画面造型。这些影片具有浓重的欧美文学和哥特艺术的特点,如作家爱伦·坡的小说、波德莱尔的诗歌,以及受到了一些欧洲室内剧的影响。莱尼没能够拍摄更多影片,就于有声电影出现的初期去世了。

导演茂瑙随着大批希冀到美国实现梦想的电影人一起来到了好莱坞,他的人生经历对他今后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战”时他应征入伍的战场经历对他以后的影片起到了重要作用。

茂瑙

F.W.茂瑙1888年12月28日生于德国比勒尔德,1907年进入柏林大学,不久之后转往海德堡大学主攻德语、法语和艺术史。茂瑙还曾在马克斯·莱茵哈特的演员学校学习,因为对话剧情有独钟,1912年,他成为柏林德意志剧院的一名演员。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之后,他中止了剧团演员生涯,于1914年应征入伍,在西方前线服役,并在一年后,在拉脱维亚担任指挥官。1917年他回到西部前线当无线电发报员和空军侦察员。1918年他被拘禁于瑞士,在那里他开始写作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剧本。直到1919年初,茂瑙才返回柏林。这个时候的茂瑙寄居在自己在苏俄前线上阵亡的好友汉斯的母亲家中,人生的无常让他开始希望能够通过电影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知。

1919年,茂瑙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蓝孩》(The Blue Boy)。影片讲述一个患有幻想症的贵族,他将自己幻想成油画中的人,继而堕进油画的“诅咒”。影片的灵感来自于18世纪英国肖像画家托马斯·根兹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的同名油画。他的人物造型、场景风格、氛围基调,从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开始就有了古典名画的影子,成为他的影片人物和画面造型的显著特点之一。随后他又接连拍摄了《魔王》(Satanas,1920)、《雅努斯的头颅》(The Head of Janus,1920)、《驼背人和舞女》(The Hunchback and the Dancer,1920)、《福格勒德城堡》(Vogelod Castle,1921)、《吸血僵尸》(Nosferatu the Vampire,1922)和《最卑贱的人》(The Last Laugh,1924)等影片。其中,1922年拍摄的《吸血僵尸》与1924年执导的《最卑贱的人》是公认的经典。前者拍摄了一个吸血鬼在一座黑暗诡秘的古堡中的幽深、恐怖的生活,影片布景精巧,人物造型更是开了先河;后者被多次重拍,在德国电影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些电影为茂瑙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1926年茂瑙远赴好莱坞,成为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一名外籍导演。由于他在德国所取得的声誉,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且相对给了他拍摄上的自由。他全部使用自己的创作班底,在好莱坞拍摄了《日出》(Sunrise:A Song of Two Humans,1927),该片获得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和最佳艺术制作影片奖。

《日出》是由苏德曼(Sudermann)的小说《狄尔西特的旅行》(Die Reisenach Tilsit)改编的,编剧是卡尔·梅育(Carl Mayer)。除了演员之外,所有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德国人。因此,如果不特别指出,人们很难想到这是一部美国好莱坞出品的电影。影片节奏优美,叙事流畅,画面精美,不仅具有欧洲美学的共同特征,同时也有着导演独特的想法。

《日出》的基本拍摄手法已经非常纯熟,各个方面都可以说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所采用的大量的移动摄影,熟练至极、质量之高就连现在的电影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作为一项技术上的成功,也是为了实现艺术上的需要,他发现移动摄影能够运用照明的阴影;他将摄影机从三脚架上拿下来自由移动,使影像摆脱了一丝不苟的死板,这甚至被早期的纪录片拍摄者认为是对他们最大的启发……如果说格里菲斯确定了电影语法的话,那么茂瑙则是在早期电影中将这些电影语法运用起来,写出电影艺术的那个人。不论是作品的形式还是导演的表达,都大胆突破了原有的限制,更大大拓展了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道路,茂瑙将风格化的几何构图、戏剧化的表达、情绪的光线,升华成一种美学体系。

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并没有太多的离奇情节,大致就是一个移情别恋的丈夫受到了情人的唆使,企图杀死自己的妻子,这位丈夫于是就在内心世界中进行着激烈的挣扎,最后终于幡然醒悟,没有杀死自己的妻子,反而与她和好了。这样有些老套的故事到了茂瑙的手中一经文学改编,加上他独特的叙事手法,变身成为一部情节紧张、悬念迭起的影片。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角色的内心世界进行了大段的描写,运用当时十分时髦的手法——叠印,插入人物内心想法的片段,或者将一个人的灵魂具体化,再加上正邪二元对立的模式和大团圆的结局,都成为以后电影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继《日出》之后,茂瑙又拍摄了《四个恶魔》(Devils,1928)和《都市女郎》(City Girl,1930)。这两部影片比起《日出》或者是其后拍摄的《禁忌》(Tabu,1931)来看,在艺术上的成就不大,但是完全迎合了商业片的要求,为制片商赚取了票房。

1931年拍摄的《禁忌》是茂瑙执导的最后一部影片,他请来“纪录电影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担任联合编剧和联合制片人。影片发生的地点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部落中的毛利人依旧过着原始的生活,他们必须选举一位未婚的少女作为信奉的神明。被选中的少女不能够结婚,但是姑娘却为了爱情和未婚夫一起逃离了部族,到了另一个岛上过着艰难的生活。巫师最终还是找到了他们,带走了少女。船开走了,未婚夫在大海中游泳追赶,他抓住了那艘船的缆绳,但是绳子被巫师无情地割断了,小伙子就这样被巨浪卷走了。

1931年3月11日,茂瑙在美国纽约的高速公路遭遇车祸去世,年仅42岁,距离他的新片《禁忌》首映只差一星期。他一生中总共完成21部电影,但流传下来的只有12部。

在茂瑙的葬礼上,茂瑙的德国同胞、曾执导过《大都会》(Metroplis,1927)和《M》等名片的导演大师弗里兹·朗格深情地说,“数十载过后,世人将蓦然回首:这位电影界先锋,在创作事业如日中天之英年,离我们而去。电影界,无论在电影艺术与技术上,都有赖他在电影萌芽时期开天辟地的艺术贡献——他意识到电影(相对舞台)更有创造生活影像的能力。他的电影,就是一幕幕影像构成的诗篇,而他这种独特的风格,将流传后世。”

第五节从技术与商业走向艺术的早期有声片

在电影发明之初,人们并没有想过这是一项创新的可以结合两种感官的艺术,全因为电影的前身是照片,“活动的照片”在1895年的时候依然只是一种“进化”的照片。

但是科学家并没有停下脚步。1899年,爱迪生已经可以在实验室里让电影发出一些声音,虽然这不是有意义的声音,但是至少在技术方面肯定了有声电影的可存在性。

科学家和商业运作者从来也没有放弃过有声电影的出现。李·德·福尔斯特通过“扩音器”的电气录音和“三级真空管”来使电影发出声音。这些使电影发出声音的专利当时由美国的“通用电气—西方电气公司”和德国的“A.E.G.—托比斯—克兰影片公司”所垄断。

西方电气公司一直试图向美国一些大电影公司提议使用他们的录音方法,拍摄“可以发出声音”的电影。但这些公司却不愿意接受,因为他们担忧一旦出现了有声电影,就会对好莱坞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动摇他们的地位。然而西方电气公司并不愿意就此罢休,转而向小公司——华纳兄弟抛去了橄榄枝,希望他们可以使用这项技术。华纳公司是一个由二人创立的家族性小影片公司,他们当时正收购下维太格拉夫公司作为自己的基础,以及一个包含15家影院的院线系统。

华纳公司对西方电气公司所带来的技术非常感兴趣,他们认为“在电影院里用扩音器来代替管弦乐队,是非常有趣并且值得一试的”,于是他们开始摄制初期有声片。这种有声电影机叫做“维他风”,当时能够发出的音响仅仅是一些音乐和无规则的环境声音。

这些初期的有声电影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收益,华纳公司面临破产的困境。在这种进退维谷的情况下,华纳公司决定将这种新技术应用到极致以挽救公司的困境,他们赌上最后的资本来拍摄一部有声片——由约翰·巴里摩尔(John Barrymore)主演的歌剧片《唐璜》(Don Juan,1926),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影片讲述一个贫穷的犹太歌手的成名经过,在片中加入了许多著名的歌曲以供他演唱。华纳公司从游艺场中聘请了当时的著名歌手阿尔·乔生(Al Jolson),并起用阿兰·克劳斯兰德(Alan Crosland)作为导演来拍摄这部歌剧片。可以说这是一部完全区别于以往的电影,它第一次把歌曲作为让观众欣赏的第一目标,将有声电影技术转换成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

《唐璜》在美国上映期间票房收入达350万美元,这样的收益促进了拍摄更多同类型的影片。不久之后,华纳公司拍摄了另一部由阿尔·乔生主演的新片《歌痴》(The Singing Fool,1928),这部影片不仅继续大获成功,更一举打破了《唐璜》取得的票房成绩,收入达到了500万美元。

很快,好莱坞其他的电影制作公司看到有声电影的巨大前景和收益,也纷纷加入到寻求有声电影技术支持的队伍中来,在有声电影发展的路途上,好莱坞上演了一场群雄逐鹿的好戏。

同类推荐
  • 小品入门学习指南

    小品入门学习指南

    相声,是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北京,一般认为在清朝同治年间由民间笑话演变而成,以引人发笑给人愉快为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书中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泥人与面塑,从二者的区别说起,详细介绍了泥人与面塑的材料、产地、手工制作等几个方面,还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代表人物加以介绍,让读者领略这些杰出者的风采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霸道之吻

    穿越之霸道之吻

    一个平凡的女子,突然穿越成另一个自己,开始了梦幻,浪漫的爱情的大冒险。
  • 数码异闻录之数码异能者

    数码异闻录之数码异能者

    数码异闻录系列作品讲述新生代日本警部补天野天响与“对数码ESP科”的物语。本故事纯属虚构,与现实的人物,团体,国家无任何关系。
  • 金牌导游

    金牌导游

    亘古的万千宇宙之中,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存在!它显迹于命运之河,超脱于时间洪流!当李裕打开这一扇门,便再也没有出来!而地球!再难平静!曹操来了……熊猫也来了……下一个是谁?PS:这就是一个各路小说影视剧中的主角,穿越到现代,上演着一幕幕啼笑皆非,神经错乱的故事!QQ群:518931141
  • 孕妇也穿越2:姐不稀罕帝王宠

    孕妇也穿越2:姐不稀罕帝王宠

    “莫非,你想要朕的宠爱?”切,某人不屑的撇撇嘴,要他的宠爱,她吗?“皇上,你看我像是想要你宠爱的吗?你爱宠谁宠谁,爱爱谁爱谁去,只要到时候放我走就好了!”她看起来有这么的欲求不满吗?这个色皇上,以为人人都像他一样看到是个女人都上啊!她就找头猪,也不会看上他的!穿越成孕妇,咱一样的嚣张
  • 乱世天魔

    乱世天魔

    我,我究竟是谁?九天之上,付云川仰天呐喊,被族人抛弃,心爱的人唾弃,曾经爱自己的人为何最后又要斩杀自己,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 花心少爷恋上单纯小白兔

    花心少爷恋上单纯小白兔

    单纯的女孩苏婉儿独自走在买冰淇淋的路上,正好遇见了正在躲避追兵的花心少爷夜修。他们又会闹出什么笑话呢
  • 膏腴之地

    膏腴之地

    家境平平,在私企打工的王天开,因为偶然(必然)的机会进入国企,当了个不大不小的管理人员。从此,他的命运会发生转折吗?他会经历什么样的人和事?他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能否在这一片陌生的土地站住脚跟?
  • 巫难

    巫难

    天荒之后三万年,第二次荒古协议之后八千年,妖的荣光极致辉煌,高卧九重天,镇压百族,人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巫难从东土走出,以巫的姓氏,竖起染血的大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倾城的爱恋,热血的战斗,不朽的牺牲,从最美好,走到最残酷,再回头,该有多少美好,不放手!这是巫与妖的故事。这是我心中的巫!
  • 酒经(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酒经(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酒的相关文化:酒品、酒道、酒礼、酒出趣事、酒出幽默、品酒个性等等。
  • 无极神尊

    无极神尊

    觉醒虚空神兽无极武魂,修无上神魂,视万灵不能视,能万千生灵所不能。窥天机造化,天不能泯灭我心,探深海神藏,沧海压不住我气息,入万尺厚土,载万世功德。行善积德,功修造化,创万世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