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4300000013

第13章 论电视新闻中“民生”的误读

曾致

“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民生”的意思正是《辞海》中的解释:“人民的生计。”第一次就“民生”进行具体阐发的是孙中山先生,他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今天看来“民生新闻”的“民生”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其一,“民生”中的“生”概括为四点:生活(衣食住行),生存(生存权利),生计(国计民生),生命(尊重生命,人文关怀);其二,“民生”中的“民”是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又是民生新闻的受众,所有具有国民权利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的农民。民生新闻的这一价值取向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早在周代,五帝、夏禹重民而功业有成,桀、纣轻民而家国覆亡的史实,使周人对天命有了怀疑,产生了“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到春秋战国,由于社会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的民本意识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先秦诸子虽政见不一,但在民本这一问题上却高度一致。

民生新闻的出现是新闻媒介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传统新闻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种新闻报道开始崛起,即“生活方式”报道和深度报道。“生活方式”报道紧贴受众的日常生活,虽然相对平淡,却深受广大受众的欢迎。进入到80年代,媒介进入了一个生产过剩的消费时代。民生新闻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进入价值重构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的商品属性凸显。从生产的动机、目的、服务对象来看,新闻的生产与其他领域的精神生产不同,它已具备商品的基本条件,即: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生产主要用于他人消费,经过市场转换到消费者手中。这样,新闻价值观趋向于多元,新闻既要有重要性、显著性、指导性,又要有实用性、趣味性、知识性、接近性。许多新的新闻价值观念、新的新闻报道题材、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开始出现,其中也包括民生新闻的出现和兴起。民生新闻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日常琐事的展示,也不是一味求新、求奇。以严肃的新闻理念对时政新闻、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报道、分析和评论,始终是中国新闻的主流。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电视新闻你播我看的单向传播局面,立足大众立场,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地让给了平民百姓,体现了电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可以说,民生新闻的新闻选择是时代的选择,是“受众为主导”的市场的选择。如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民众呼声的反映,促进了市民对自身权益、公众利益的关注,构建了大众与政府之间沟通信息的平台,协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样式,与其他新闻一样,也是记者将收录到的事实通过新闻媒介传达给受众的新闻作品。人们的关注点主要是放在“民生”二字上。但是,由于一味追求收视率、自身定位不准确、职业道德缺失等原因,民生新闻的“民生”在现实生活中被曲解和误读了。

误读一:将平民视角理解为迎合低级趣味

现代传媒在争取市场、赢得消费的竞争中不得不吸引大众的眼球,调动大众的积极性。现代媒体与受众是一种依赖、互动的关系,媒体干预大众生活,又受制于大众。竞争环境的存在使许多媒体混淆了适合和迎合受众的界限,把是否吸引受众的眼球作为取舍新闻的标准,这就使得民生新闻的选题因过于迎合观众而显得琐碎,存在一定的庸俗化倾向,在舆论监督层面也流于浅薄与功利。一些民生新闻用市井琐事充塞节目时间,对灾祸、凶杀、色情内容大加渲染,将新闻故事化、情节化处理,在采编过程中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围观效益,不顾及当事人的感受甚至生命安全。如前两年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雨中偷拍事件”,厦门某摄影记者在明知路上有坑的情况下,为了获得产生轰动效应的“第一手资料”,既不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也不去做任何有关路况的提示,而是作为猎奇者候拍骑车人在暴风雨中跌入路上水坑的情形。又如湖南某频道曾报道过数名巨痣患者,其报道方式千篇一律:让患者家属谈谈感受经历,医生谈谈治疗方案,而镜头则反复对准患者的巨痣。街头围观者、猎奇者此时只需坐在电视机前,便能满足自己的窥视欲,患者身心的伤痛则被置若罔闻。

这些民生新闻没有承载“民生”的真正含义,把民生内容与肤浅甚至低俗等同,淡化了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把民生新闻仅仅看成是争夺收视率的工具。它们没有去关注主要的民生问题,而是一味搜集、罗列奇闻怪事,追求感官刺激,使新闻纯粹成为消遣品。这种以收视率为导向,跟着收视率走的自我边缘化做法偏离了新闻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基本属性和职能。受众在日复一日的琐碎雷同的“民生新闻”中失去了对现实环境的敏锐了解,会对民生新闻感到厌烦。

真正的民生新闻则站在平民的视角,深入百姓生活,报道百姓关心的事情。但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市民化并不意味着庸俗化。如果在传播过程中无视新闻传播的原则,津津乐道于奇闻轶事和道听途说,日复一日地搜寻和报道稀奇古怪的事物,热衷于婚外恋、第三者、凶杀案等暴力和色情内容,为满足观众的娱乐要求不惜随意夸张戏谑,以博观众一笑。这种毫无节制的娱乐化必然导致民生新闻的庸俗化,其直接结果便是使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和品味低下,真正的平民文化精神和社会批判意识严重匮乏。

误读二:将民本意识理解为当事人意识、裁决者意识

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新闻的选择、编排、播报、评论等决定了媒介必然有自己的立场。在舆论引导方面记者充当着无冕之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记者常常发生角色错位,客观记录者站在了裁判的位置上,或充当司法部门,以自己的预设立场进行“媒介审判”。如一见到消费投诉就立刻想到“假冒伪劣、黑心商家”;一见到学生与学校纠纷首先就想到乱收费、学校管理不善等。还有的以舆论监督代替行政执法,不少电视台开办的此类栏目甚至直接取了“帮办”、“帮忙”这样的名称。在情感类民生新闻栏目中,一些记者强行闯入私人空间,报道夫妻吵架、婚外恋等个人隐私,直接充当事件的调解者,甚至被当事人情绪感染而把自己放在当事人之前,充当了新闻故事的演员。

这些做法看似关注民生,但损害了媒介的公信力,给民众很大的误导,认为找政府部门不如找媒体;或以个人化的微观视角代替整体化的宏观视角,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时,对于社会所进行的描述缺少整体式的观照,在一些负面报道中以媒体自身的价值判断和个人感情对新闻事实进行取舍,民生新闻成为纯粹的情绪宣泄。从我国部分民生新闻报道来看,似乎还存在“滥权”现象。有的记者不能保持平衡报道的心态,随意将个人情绪带入节目,造成新闻的不公正。如某民生栏目主持人在播报批评新闻时经常以摔笔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完全超越了自身的新闻本位,是典型的越位。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事件中应分清“观察者”和“参与者”的界限,个人感情参与可能会使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受到怀疑。目前,有的民生新闻类栏目的立场预设性有时表现得过于明显,这种立场预设如果运用不当,就会使媒体客观、公正、平衡等原则产生偏差。比如在一些舆论监督报道中,以煽情的语言激起公众对一方的憎恨、对另一方的同情等。片面的“为民代言”的报道立场,乐于倾听市民的心声而不善于倾听能够解决问题一方的困难、想法,使“民生新闻”主客体间缺少建设性的沟通,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对政府、立法、司法的态度。

误读三:将民生内容理解为都市市民生计

“民生”中的“民”是指所有具有国民权利的自然人,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的农民。尽管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但农村人口现仍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是数量上的第一群体。而民生新闻报道却存在着对市民的偏爱和对农民的冷落。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农民的报道数量少。农民常常被置于传媒注意力的边缘,很少有机会成为民生新闻的叙事主体。农民生活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打工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远远低于市民的问题。因此,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认为,地方电视台处理这一类新闻(民生新闻)时更多的只是一种“市井新闻”。安徽经视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干脆将栏目定位为“以城市观众为主要目标,贴近市民的衣食住行”。2003年“苏州十大民生新闻评选”备选的20条新闻全部都是关于城市或城市居民的,没有一条是关注农民的。二是相关新闻中的农民形象差。出现在屏幕前的农民要么是被欠工钱的农民工,要么是在医院外无钱治疗的重病患者,要么是被骗去钱财的受害者。这些新闻将农民塑造成愚昧、贫穷和弱势的形象,使他们更加与都市现代生活格格不入,有意无意间忽视、淡化了农民的善良、勤劳和朴实。

下面,对纠正“民生新闻”误读提几点建议:

1.树立大局意识

民生新闻虽然以百姓生活点滴为报道的基点,但同时应兼顾国家的大背景、大环境,增加新闻的权威性和厚重感。民生新闻应肩负起监测社会环境的责任,在涉及生计来源、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等方面要发挥社会雷达的预警作用,多层面地关注民生,从百姓身边小事分析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进行民主法制宣传、解读国家政策。民生新闻也担负着主导大众意识形态的重任,因此必须加强其政治意识、大局观念、道德立场和社会责任感,发挥新闻守望环境、进行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提高栏目品位。

2.扩大报道空间

民生新闻要关注与公众相关、人人感兴趣的事件与话题,满足民众的主流价值需求。车祸、火灾、家庭矛盾、水管爆裂、公物受损和打黑揭丑等类选题尽管可吸引眼球,但对于提高市民的知识修养和能力素质并无多大帮助。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但它又不同于日常衣食住行的简单报道。这就要看选题是否有深层意义的信息,是否有话语空间。民生新闻应该多层面地关注民生,反映百姓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民众参政议政,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等等;要不断扩大报道空间,将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等民生化。因为,民生新闻的题材,既包括小民生,也包括大民生。所谓小民生,可以看做是狭义的民生新闻,就是传统的关乎百姓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方面的新闻,为百姓提供资讯和服务;而大民生是广义上的,包含着“国计”,是从百姓生活的角度反映国家的方针政策。小民生是初级形态的民生新闻,偏重于展示平凡生活的“原生态”,努力在普通人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经历和境遇中挖掘戏剧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大民生则是在时代背景下,通过设置公共议题,由感性的生存体验深入到民众的精神生活领域,由解决一家一户具体的纠纷不断升华为化解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实现由小民生到大民生的自我超越。

3.报道公正客观

在对民生新闻的报道竞争中,一些媒体一味追求“短、平、快”,使民生新闻报道大多在事件的表象上做文章。其实,这类报道应该客观、全面,注意反映不同的声音,做好后续报道、系列报道。比如对民工讨薪的报道,在客观揭露问题的同时,深入分析劳资纠纷问题,可以在后续报道、系列报道中介绍其他地区防止企业欠薪问题上的有效措施,探讨并帮助民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焦点访谈》作为央视的名牌新闻栏目,在关乎民生的新闻选择和报道上就体现了其高度和深度。其中的《打假的困惑》、《雄县追车记》等都采取了涉入式采访,对事件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同时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利益。

4.完善服务功能

民生新闻要想长久地占有市场,就必须进一步增加受众的互动和参与。民生新闻在传播理念上,要把受众意识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要通过“低门槛、高诱因”的参与活动,吸引受众的参与。可以围绕同一主题,做足做强做透。在栏目设置上要打破以往呆板、单一的形式,整合同一主题,突出新闻资源的整体优势。要及时反馈观众对新闻的看法和意见,并进行民意调查。互联网快速发展、DV的大量普及、通信技术的应用,都给这种互动和创新提供了可能。媒体只有通过与观众互动,反映、尊重受众,才能更好地赢得受众。

受众被传播者平视和平等地对待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政策环境促生了民生新闻,从民生新闻的宗旨和预期受众目标来看,民生新闻有充足的理由长期存在。作为一种新闻传播样式,“民生新闻”是多种独特内涵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闻实践模式。在当代中国,如何把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把表现政府的立场与反映民众的呼声和谐地结合起来,把新闻传播实践同当下的社会历史进程密切地联系起来,无疑是广播电视界所面临的时代课题。

参考文献:

欧阳宏生:《民生化·公共化·情感化》,《西部广播电视》2005年第3期。

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章建华:《“零距离”的电视新闻理念》,《现代传播》2004年第3期。

孟远征:《民生新闻的特点与优势》,《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10期。

(作者单位:《潇湘声屏》杂志社)

同类推荐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 学与教的变革

    学与教的变革

    本书是《当代课程与教学新视界》丛书之一,内容涉及作者多年来结合先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探索的主题,主要有脑科学指导下的教学原理,珠心算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小班化教学,成功智力理论的应用,教育叙事的方法崛起。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守望声屏:论媒体的责任与自律

    守望声屏:论媒体的责任与自律

    本书收录了“长沙广电杯”深化“三项教育”、治理“五大公害”论文征文活动的上相关作品,一是领导和理论骨干在有关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或撰写的相关文章;二是本次论文正文中的部分佳作。
热门推荐
  • 逆天妖圣

    逆天妖圣

    神奇穿越到异星——天恒星,竟化身稚子被养在玉女派,被关在神女峰的山顶,银明山之上。在这个满是美女的门派,小混混吴文开始了他的修真之旅……
  • A HOUSE OF POMEGRANATES

    A HOUSE OF POMEGRANA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领袖之高中时代

    领袖之高中时代

    白小雨是黄金帝国酒店的千金,因跟后妈不和,离家出走。只身一人的白小雨自己报名来到了A市最乱、最杂、最躁动的火炎高中。因为从小母亲的去世,父亲的不闻不问,7岁时便把她送进了全国高等武术学院,现在的白小雨来到了火炎高中的门口,她要的不紧紧是整个高中而已、、、
  • 校花的无敌神医

    校花的无敌神医

    道门奇葩楚遗风,医术精湛会武功。天生顽疾难治愈,二十岁就要归西。为见师姐最后面,偷偷下山觅芳踪。没有证件没有钱,只好先把垃圾捡。有天晚上去钓鱼,钓起一个大美女,谁知此女来头大,漂亮警花把他抓。从此生活全改变,各路美女身边缠,欲知后事怎发展,请你接着往下看。
  • 网游之一切为了生存

    网游之一切为了生存

    一个为了生存的青年,决定进入一个虚拟的网游去做一个商人赚钱来维持生活,但这个虚拟的世界带给他的却是很多很多。虚拟的世界映射了人生的百态,许多现实得不到不敢做的,在虚拟的网游世界中都可以做到,很多人都会幻想,幻想自己成为一个侠客,十步杀一人,每个人都会幻想,幻想自己经过奇遇获得稀世珍宝,那么让我来为大家完成这个幻想吧。
  • 那年的樱花树下的爱

    那年的樱花树下的爱

    你是她吗,为什么我觉得你不是她,你是吗?如果你是她,请和我在一起,我会让你开心的,相信我!!!
  • 三世情缘:毒妃倾天下

    三世情缘:毒妃倾天下

    她是21世纪的天才少女,炼药制毒,无所不能,谁知,却被她最亲的人所害,重活一世,她发誓,一定要让那些害她的人付出代价!神兽萌宠,随叫随到,炼药制毒,对她来说就像玩泥巴一样,。如有必要!翻天覆云!凌绝天下!可是......这突然冒出来对她含情脉脉的男人是谁?“小雪兔,从此以后我与你执子于手与子偕老,生生世世一双人,可好?”
  • 回到唐朝去篡位

    回到唐朝去篡位

    一个初次告白失败的宅男,因一个短信不幸身亡。然而,他有一个神奇的机会可以让他复活。那就是回到唐朝去篡位!如果,能回到古代再活一次,也不错呀!即使,华丽的狗带。。。
  • 银白的裁决之光

    银白的裁决之光

    公元2189年,这是人类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无数的人类在陨星群坑中悲哀地失去生命,也许,这才是刚刚开始,等待着人类的是被掩盖的历史和新生命的复仇……十年过去,人类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次站在命运的门口前的人是谁?在以培养对抗巨兽和巨龙的特殊学校的入学式上,他首次出现,以特招生的身份成为一名学员,但是,在所有人眼中,他只是一个依靠父母的功绩才得到学校录取的最弱者。
  • 国之兵魂

    国之兵魂

    原本只想成为特种兵的张浩,却在自己刚刚进入军队结束新兵连的生活的时候,赶上了一场实战演习,在这场演习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代号为‘龙魂’行动。为了自己那成为特种兵保家卫国的信念,张浩赫然成为了龙魂行动中,代号为‘魂’打进国际恐怖集团w中的卧底人物,看一个刚刚进入军队的少年,如何在敌营之中一步一步的成为中国最出色的中国陆军特种兵,成为国之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