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4000000003

第3章 电视编辑基础(1)

电视编辑作为一种创作方式,首先要清楚电视媒体的一些基本特性,因为弄清楚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特性,有助于自己对其特点的掌握。观众对电视最直接的感觉是:直观、真实、客观。这几个因素,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决定了电视创作的困难。因为要“直观”——电视摄像机就必须“目击”到所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摄像机要记录下所发生的事情,摄像机与所发生的事情必须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空间里;要“真实”——是由摄像机的“记录”特性所决定的,无论摄像机捕捉到的对象是生活还是表演,但都是真实的展示;要“客观”——除了摄像机的目击外,还要求摄像机背后的创作者不能融入到现场的环境、氛围中去,要冷静地观察到所发生的一切。然而正是这几个因素,使得电视节目创作者的创作与其他媒体比较难度增加了,电视节目的创作是目前现有媒体里相对比较困难的,因为电视需要借助于一个载体来表达创作者的观点。这个“载体”一方面是拍摄者的眼睛或者说是摄像机所看到的,但另外一方面对于表意来说,仅仅有这个表意对象未必是足够的,创作者必须将自己的观点附着到所拍摄对象上去,才能够完成自己的表意,否则就无法完成自己的表达。

当然电视里也有极少数例外情况,比如电视记者的现场出镜是可以直接表达自己观点的,电视访谈或谈话节目是可以直接面对镜头表达自己观点的。如果说电视记者的现场出镜能够直接表达创作者观点的话,那么这一类型的表达在电视节目中数量能够占到多少呢?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节目的多少分之一,谈话节目虽然被访者能够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但他们要表达的内容一般是围绕着某个被事先确定了的观点来进行的。一方面他们的话语是为了表达创作者的观点,所以他们依然是创作者的一个载体,而不是创作者自己在屏幕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只不过这个载体所处的环境有些特殊,所表现的形式直接一些而已,给了人们一个错觉。同时无论现场出镜还是演播室访谈,与平面媒体比较起来,平面媒体表达的是讲述者的观点,并且难以见到讲述者说话时的语境、神态、动作等,而在电视上,除了表达内容的准确以外,表达者说话时的语境、神态、动作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而这些都是电视创作者无法完全控制的。

即使你有了很好的想法,但如果你的载体对象不是十分理想,最终的结果可能也不一定是理想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电视节目中很多精彩的段落都可能来自于一些意外或即兴的表达,道理就在于此。电视创作者虽然能够控制表达手段、表达内容,但却不能控制表达对象,而表达对象的表现又会直接影响着“直观”、“真实”、“客观”,所以我们说电视表达是困难的。由于电视台作为媒体的影响以及电视创作的“某种”优势,导致了电视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某种优越感,而忽略了这种媒体特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是需要引起电视创作者重视的。

电视节目编辑的手法是比较综合的。在电视节目中,既有力求客观真实的新闻类节目,也有以记录历史为己任的纪录片,还有以娱乐为目标的文艺晚会和娱乐节目,而最近几年访谈节目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节目形式,除此之外还有以虚构为主的电视剧等等。所以电视与电影虽然都使用视听语言作为表达手段,但从电视表达内容来看相对比电影要广泛多了,由此带来的编辑手段多样化也是必然的。

第一节多样化的电视编辑

电视是一门艺术,电视节目是一种产品,同时电视也是一门综合艺术,虽然其表现方式最终都是声音和画面以及字幕这些电影创作的基本元素,也就是说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其创作手段是大体一致的声画艺术。但由于电影是比较纯粹的艺术门类,而电视是一种综合艺术,其创作内容并不像电影那样纯粹,所以很难用一种方式完全将电视的视听语言表述清楚。电视节目不仅综合了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纪录片、电视剧、广告等几大门类,而且这几大门类的节目创作无论从表现内容还是从表现对象都是有区别的,甚至有些节目的创作手段还是相互排斥的。比如纪录片与电视剧,其创作理念和创作观念都有相当大的区别,纪录片追求的是真实感,电视剧追求的是虚构的故事,因此虽然在画面编辑手段、使用技术手段上基本一致,但其创作理念与创作方式却有比较大的差别。

由于传播方式的差异,电影虽然有拷贝,但其毕竟是为了放映的需要对单一节目的多份拷贝,也就是说为了使得电影的传播面更广泛,需要对一份作品做多份拷贝,这样才有可能使电影能够得到较大范围的传播,实现其商业价值。在这个过程中电影拷贝既复制了“那个”影片的形式,同时还复制了它的内容。电视节目却不是对同一产品的复制,因为传播手段的变化,电视的覆盖率早已达到了95%以上,一个节目在同一瞬间能够在所覆盖的范围内传递过去,节目在一次性的传播过程中就消费完了,而且电视节目呈现的形态基本上是以电视栏目为主,电视栏目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播放的连续性。这与电影的传播方式有着比较大的差别,电影一次性观影完成之后,这部影片的整个消费就结束了。如果说有下一次,那也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部影片,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表达形式、完全不同的故事来完成下一次放映;但电视栏目形态决定了电视观众在完成一档节目的观赏之后,可能会在明天的同一时间来继续观赏。这种消费是建立在节目形态基本不变的基础上的,因为电视栏目复制的是其表现形式,变换的是其表达内容,这就使得电视节目出现了流水线生产但却无法量化的非标准产品特性。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电视作为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其媒体特性表现得十分充分,所以观众在电视节目中不仅能够看到以生活实景为主的新闻、新闻专题、纪录片等节目,还可以看到以虚构、表演为主的综艺节目、广告、电视剧等。由此带来了电视编辑在处理不同节目时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甚至基本理念也会产生差异。虽然镜头的基本形态变化不是很大,但在观念的表达上却存在比较大的不同;表面看都是蒙太奇的表现方式,但实质上的创作观念差异是需要编辑去体会的,所以一个合格的电视编辑首先要清楚自己所创作的到底是哪一类节目。除此之外,由于虚构和非虚构节目又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使得拍摄手法、编辑手法出现差异。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似乎很难找到一种通用的编辑手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节目恐怕得用不同的编辑手法。根据创作手法和观念相近的原则,可以将电视节目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大类,在此基础上,电视节目编辑可以从以虚构为主的剧情类和以生活原生态为主的非剧情类两大类研究其编辑手法。

剧情类节目是指节目文本是由作家或编剧根据生活积累,通过创作者适当的虚构、想象,并给予适当的艺术加工之后创作出来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镜头前所发生的所有事情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呈现,而是为了镜头的表现由创作者组织之后才发生的,如果没有镜头表现的需要,这些内容可能是散落于现实生活的某个角落,而且不会这么集中地表现出来。在这一点上电视剧情类节目和电影创作非常接近。这类节目以电视剧、广告等为主体。

非剧情类节目是指创作者选取了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拍摄对象,镜头更多地只是一个旁观者,记录下所表现对象在生活中的某些片段,然后再根据影视叙事的需要进行适当加工所得到的节目,其与剧情类节目一个显著区别是被拍摄对象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所表现的内容也是其生活的真实部分,不带有虚构、摆布的成分。创作者不能因为自己表达的需要去改变被拍摄者生活中的规律,必须严格按照生活真实来完成记录,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提炼加工,完成影视创作表达的基本需要。创作者可以自主掌握、使用的是叙事手段,在生活原生态的记录和影视表达手段的需要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最终既保留了生活真实性,又兼顾到了影视语言表达的需要。非剧情类节目的主体大致有纪录片、专题片以及新闻类节目等。

如果只从技术层面探讨这两类节目的编辑手段,其创作是有很大的一致性的,比如画面的匹配、色调的匹配、画面组接的技术规则等,因为这是影视表达的基本手段。在这个层面上,无论剧情类节目还是非剧情类节目,两者的差异并不是十分显著,但如果从创作理念来看,其差异无疑是比较大的。由于是两个类型的节目,除了影视表达手段的技术规则有统一性之外,两者之间的可比性是比较少的,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都是声画手段而混为一谈,如果那样势必造成创作目标不清晰,最终导致节目创作的混乱,其实核心问题是创作观念的不明确。

基于此,那如何来区分剧情类节目和非剧情类节目呢?剧情类节目和非剧情类节目的最大区别在于镜头分解与拍摄是否同步。

所谓镜头分解是指电视创作者为了影视表达的需要在电视创作过程中,根据镜头表达的需要对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适当的切分,这种切分的原则是视听语言的需要。现实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它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而影视的表现无论过去时还是现在时,抑或是将来时,电影摄影机和电视摄像机由于其记录特性决定了镜头记录过程中只能完成对现在正在发生内容的记录。镜头拍摄中的选取过程实质上是对现实生活中时间和空间的选择。

显然,电视的时间和空间是依靠若干个时间片段和若干局部空间来完成电视屏幕时间和屏幕空间的。也就是说,拍摄者前期拍摄时需要将现实中的线性时间切分成为可记录下来的若干个时间段和若干个局部空间,然后再将这些时间片段和局部空间重新进行拼接,完成一个屏幕里表现的内容。显然电视节目的编导者用来表达的镜头里的时间和空间是根据影视镜头的需要被切割成为一个个的时间片段和一个个的局部空间了,只不过其呈现方式是一个个独立的镜头罢了。如何将这些片段的时间和局部的空间形成可表达意义的屏幕时间和屏幕空间,恰恰是每个电视编辑必须要完成的,因为这个时间已经完全不再是生活中的线性时间,空间也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中的立体空间。这个时间和这个空间是编导者为了叙事而存在的,所以这个时间应该是在遵循事实的基础上能够被编导者控制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除了了解镜头的记录特性之外,还必须对电视镜头的含意有一个基本了解。电视镜头拍摄过程中每个镜头都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镜头本身的含意,也就是镜头记录下来的客观事实内容所表达的意义。由于每个镜头都有其物理时间长度,所以每一个镜头都必须选取生活中的某个时间段来表达,因此镜头记录了多长时间,生活中就必须有相等时间长度的事实存在,否则这个镜头也就不存在了。由于镜头表现角度的关系,在选择这个表达时间段的同时,根据拍摄者的意图,同时也决定了这个镜头里表现的空间范围,而这个空间范围的选定又和创作者的个人喜好、兴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生活中同样的客观事实,我们站在不同的主观立场去看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镜头的空间选择也一样,拍摄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也就只能选择一定的表现空间,从这里观众得到的是摄像机在场时的时空里有什么?发生了什么?这是镜头能够表现到的那个时空里呈现给观众的内容。或者说这也是由镜头的记录特性所决定的。如果不考虑影像质量,任何一个人拿着摄像机都能够完成这样的记录。所以这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往往在于拿着摄像机的那个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个时间段,选择这一个空间?镜头的第二个含义即镜头的延伸含义,每一个镜头除了具有前面所表达的含义外,影视编导者选择这样的一个时间和空间本身所存在的内容,同时所选择的角度也决定了他的表达。

从时空的意义上来看,单个镜头本身的含义可能会超出物理意义上被记录下来的时空,而成为一种表达的时空,表达本身可能就会突破镜头本身的那个时间表达和空间表达,也就是说,镜头的三秒五秒可能会表达出节目中比这个时间要宽泛得多的时间,空间的影响虽说没有时间表达那么明显,但创作者选择的这个空间也是一个叙事的空间,而不是完全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那个空间。更直接地说,除了极个别的情况,每个观众试图获得或关心的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和空间,而屏幕里塑造的时间和空间能否吸引观众却是更重要的。也就是说屏幕时间和屏幕空间才是观众真正关心的,因为观众更多的是从这个时空中获得观影愉悦的,生活中的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内容观众只是用来做比对,以此来参照表现内容与其生活体验是否一致,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了节目认知心理上的比对,因为观众要获得的是“愉悦”而不是“验证”。

同类推荐
  • 对立战略与电视品牌

    对立战略与电视品牌

    大道至简。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并不复杂,复杂的是缠绕在规律周围的、种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旦把这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及由此产生的干扰、误解逐一消除,规律也就水落石出了。电视品牌决非有些同志想象的那么繁复,电视品牌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一、核心价值的精确定位;二、普通观众对核心价值准确的认知;三、核心价值得以持之以恒的坚持。这是电视品牌对立战略的核心任务。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本书摈弃卖点炒作庸俗化的负面理解、从卖点炒作的方法、原则、理念、层层分解、剖析、对卖点炒作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 仰山论丛(2012卷)

    仰山论丛(2012卷)

    本书汇集了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教职员工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其他相关专业领域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独立学院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基地建设,以及财经、人文、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研究成果。
  •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本书是集编导、戏文、导演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演播厅内部现场制作的创作流程,学会现场指挥与调度,掌握“自编、自导、自拍及后期自己独立合成各种类型节目”的基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视节目创意理念、策划和创作能力。《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神探天下

    神探天下

    身为二十一世纪最出名,让罪犯闻风丧胆的神探女警官,声名远播。一朝穿越,来到史上最繁华的大唐盛世,阴差阳错竟成为当今丞相的千金。不过,即使是唐朝,天生的警觉和缜密的大脑也不能荒废,破获悬案,瞬间成为天下闻名的女神探。阴谋渐进,上官音正苦寻蛛丝马迹,却不知,那只幕后黑手一开始就把猎物锁定在她身上。明争暗斗,寻寻觅觅,这场繁华盛世背后的黑暗有谁能撕破?这场充满野心的阴谋,最终又会鹿死谁手?
  • 绝色倾城,这个妖孽不好惹

    绝色倾城,这个妖孽不好惹

    她是凤倾天,风靡全球的绝世天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一世,她无人能敌,却在机缘之下,穿越了。这一世,她受尽欺辱(原来的凤倾天),却在自己的努力下,步步逆袭,成为一代强者。他,则是云纵国的君主大人,是凤雨晴的未婚夫,却发觉凤倾天超乎常人的天赋,从此放在她身上的注意力便再也没移开过。
  • 宅少爷的古代梦

    宅少爷的古代梦

    宅男林轲和美女校花一一起去郊游,途中突遇山体滑坡竟和校花一同穿越回古代,梦回古代后却发现穿越者不止他们两个,正派穿越者和反派穿越者的大战由此展开!
  • 男女比例1比10

    男女比例1比10

    世界男女比例达到1:10!女多男少,女生嫁人成严重社会问题!!!“强制一夫多妻制已势在必行,男性有义务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适婚年龄必须要提前,谈婚论嫁要从娃娃抓起!”“商业大亨苦无继承人,貌美千金持币待嫁!”“女子要求男友专一,被批得寸进尺不顾大局!”“我去,是不是有点修改过了?”叶承看着被自己修改的世界说。“不过还可以修改成好多风格呢,玄幻、科幻、仙侠、二次元……”
  • 女高怪谈之春梦

    女高怪谈之春梦

    两个可以看见鬼的姐妹,姐姐靠美貌利用鬼,却爱上了黑白无常?妹妹心灵单纯,却从小自卑,灵魂出窍和自己心爱的人恋爱,最终是否如愿,是在一起?还是永远的分离?
  • 退散吧恶魔之白龙再现

    退散吧恶魔之白龙再现

    有点西化,寻找西方维多利亚时期的感觉。跟随一吊郎当的主角凯尔大声说出咒语:邪灵退散!每个人心中都有驱魔梦...
  • 马英九传

    马英九传

    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不抽烟、不上酒家、不跳舞、不赌博,一天两顿只吃盒饭,即使要出席应酬,也是吃过盒饭才去。他做市长头3年吃了2000多个盒饭,并且每次吃个粒米不剩。34年来,他总共捐血达146次,平均每年捐血达4次以上,自称是“血马”一匹。他的器官捐赠卡不知签了多少张,死后的“臭皮囊”早就给“慈济公德会”,现在全身无一处是他自己的,全身都被预约光了。
  • 魅宠萌舞:调皮小姐

    魅宠萌舞:调皮小姐

    一个21世纪的普通女儿竟然穿越到古代时期,但这不是重点,填饱肚子才重要。“我都说了!我不是麟米兰!不是不是!”“我要回家!~~~~(>_<)~~~~呜呜!”上上下下都拿她没办法,任她撒娇!但是她不掌握舞者地位,难保她不会被欺负!纳尼!当舞者这可是她滴梦想耶!富有天赋的她又会有怎样的经历呢!某某人:一见钟情!调皮小姐:谁跟你一见钟情呀!真是自恋!……
  • 超能邪少

    超能邪少

    狂龙嗜血,超能无二。颓废学生李晓天,表面上是商业集团的颓废二代,其实是隐秘世家的传承子弟。暴击校园恶势力,打脸嚣张土豪,守护漂亮未婚妻,救下困境美女,赚最多的钱,走最牛逼的征服世界之路!
  •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有时真实的比虚构的更让人感到陌生和震撼。希望这些故事可以启迪青少年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并能从中积累生活经验和科学常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