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4000000024

第24章 镜头的挑选(2)

3.制造悬念。由于摇镜头的起幅与落幅之间有一个时间差,所以往往可以在起幅制造悬念,在落幅表现结果,如此进行,既创造了叙述的节奏也形成了观众在鉴赏中的心理起伏。其一为“正悬念”,在起幅画面交代一种行为或现象,让观众急切地想知道结果,然后慢慢摇出答案。其二为“逆悬念”,起幅和过程中制造一种悬念,把观众的思路引向一个错误的方向,结果却出乎意料。

“移镜头”指的是:在拍摄的过程中,摄像机的机位发生改变。还有“跟”、“转”等都是移的一种。移镜头可以分为:横移;纵深移;曲线移等,如果与升降运动结合就成为三维空间的复合移动了。

“移镜头”的作用:

1.具有动感。由于摄影机在拍摄的过程中位置发生移动,所以使得观众的视点也在跟随摄影机发生移动,使得镜头的动感与其他的几种拍摄技巧比较起来更强烈,因此这类镜头大量使用在一些纪实类的节目中。

2.从动感的细节中获得整体感、全局观。

3.由于移动镜头没有了空间位置的束缚,所以可以获得比较强烈的真实感,往往与被拍摄主体的视线融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纪录片等纪实手法经常使用的一种镜头。

从以上技术分析中不难看出,虽然拍摄技巧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运动方式都是由“拍摄者”控制的,因此其运动带有拍摄者主观意图。如何将拍摄者的主观意图很好地融入镜头运动甚至是叙事中,而不至于让观众觉得镜头的运动是拍摄者强加的,或与所拍摄内容无关,只是拍摄者或创作者在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甚至是拍摄技术、技巧的炫耀。这种运动就失去了镜头运动本身作为一种创作手段的意义,这就需要创作者对明显带有主观色彩的内容做很好的把握。遗憾的是,推、拉、摇、移、甩等拍摄方式经常会在一些电视节目中随意使用,而且这种随意到了某种自由和无所顾忌的地步,最终感觉到的是拍摄技巧的滥用。

在非剧情类节目的拍摄中,除了对拍摄技巧的过分依赖外,还会出现由于对所使用设备功能的不了解或不熟悉造成对拍摄镜头的伤害或损失,这就是三脚架的使用。由于拍摄者的某种忽视或不当使用,而对设备性能的不了解和创作观念的局限,因此给节目带来了创作质量的损失,所以在这里有必要重新认识推、拉、摇、移、跟、甩等拍摄技巧的作用和功能。与此紧密联系的,不得不提到“三脚架”的作用,因为在镜头的拍摄中,所有推、拉、摇、移、甩等拍摄技巧的使用往往都需要三脚架来辅助完成。

三脚架是影视拍摄中用来支撑摄影机或摄像机的辅助设备,能够做360度灵活的运动,结构也有复杂和简单之分,具备让镜头产生运动的流畅感和稳定感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三脚架如今已经变得日益轻巧、方便。日常拍摄中,三脚架是最基本的配置,也是达到稳、准、匀的最基本技术保障要求之一,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因为没有意识到或为了图一时的方便,有些时候拍摄者放弃了三脚架的使用,由此带来了画面质量的下降。

电视编辑应该如何理解景别和拍摄技巧的概念呢?景别是否仅仅是面积大小的区别以及其所带来的单个镜头里表现内容多少的差异呢?如果一个编辑这样来理解的话显然就有些简单化了,这种理解只是把景别和拍摄技巧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而没有从创作的角度去理解,或者说景别和拍摄技巧仅仅只理解为电视表意的物质呈现方式,而没有从创作或表达的角度去理解,因为景别和拍摄技巧虽然都是镜头的物质呈现形式,但从表达意义上来说,这种呈现的核心还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切分,因为电视的内容最终都需要在具体的时空里被呈现出来。如果编辑能够从时空的意义上去理解镜头的景别和拍摄技巧,无疑脱离了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来看待景别和拍摄技巧,从思考层面上提升了一步。

挑选镜头的基本原则首先是要达到技术的基本要求。从技术角度考虑,包括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拍摄的技术基本要求都是必须要做到的。在一些电视节目拍摄中,由于技术要求不高,甚至有些连基本的技术要求都达不到,使得信息传递效果受到影响。拍摄中的稳、准、匀虽说是影视镜头拍摄的基本要求,但要达到这一点却并不是每一个电视创作者在每一个电视节目中都能够做到的。很多时候,一次拍摄的稳、准、匀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要始终如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格的电视编辑,需要做到每一个镜头的稳、准、匀,需要将这种思考和理解作为一种创作心态,贯穿到每一个镜头的拍摄和编辑中,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创作者对摄影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电视创作观念的理解和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

从电视创作观念上思考清楚技术与风格的关系,精致与粗糙的关系,将有助于创作者处理好技术与创作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技术主要指拍摄和编辑过程中镜头的技术处理手段。其中包括前期拍摄过程中镜头的构图、曝光、运动等是否准确,后期编辑过程中编辑点是否准确,镜头组接是否有跳跃感,声音是否流畅,音乐的选择及组接比例是否妥当等技术处理手段。与其他媒体相比较,电视媒体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就单个节目来说,技术上的处理应该是目前所有媒体里比较复杂的。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使得技术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对节目的质量产生影响,或者说电视节目的创作过程中技术掌握水平直接关系到节目质量。

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出的重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体现在电视作品中,包括创作者对镜头的摄影风格、编辑风格,甚至音乐的风格等,这些构成了一个节目的整体风格。为了达到创作者个人的风格要求,所采用的手段也是各不相同的,甚至在技术上故意使画面颗粒变粗,也成为一种表现方式,也能够成为一种风格。

精致简单地说是精巧细致的意思。镜头的编辑首先要求镜头的拍摄技术是精准的,如果没有这个基准点,就无所谓精致了,或者简单地说,原材料本身有瑕疵是很难制作出精品的。从拍摄来说,构图不规则、运动不均匀、曝光不精准,这样的镜头任何编辑都无法制作成高质量的节目;除了前期镜头拍摄的到位之外,后期编辑时编辑点是否准确,镜头运动是否流畅,镜头与镜头之间是否有顿挫感,直接决定了节目的精致程度,达到基本的技术要求是产生电视欣赏愉悦的基础。

粗糙是指质料不精细、不光滑。在这里指节目制作过程中前期拍摄的镜头不到位或者画面质量不达标,视觉上画面质量比较粗糙,后期编辑中镜头组接、声音组接不准确,视觉缺少流畅感,声音不连续,所以最终体现在节目中是粗糙的感觉。

节目创作中到底如何来处理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从技术角度来讲,电视节目创作应该只有一种选择——精致,精致才可能产生流畅感;但从风格角度来讲,则既可以是精致的,也可以是粗糙的,因为此时的粗糙不是指拍摄和制作的粗糙,而是体现出来的一种风格,可以将镜头处理成老胶片的样子以体现时代感,也可以将镜头处理得颗粒很粗以表达某种意境,还可以将镜头速度故意降格或升格等以表达某种情绪。所以像大型纪录片《故宫》的镜头无论从拍摄还是编辑上都体现出的是精致感。一般的节目并不能因为它没有《故宫》这类节目影响大、制作周期长就可以降低技术上的要求。无论短片还是栏目日播节目,都没有理由去降低其技术标准,电视节目的制作工艺水平应该是一致的,风格考虑也是一致的。从技术制作水平看,目前很多国外的电视机构在这些方面的要求要高于国内的电视制作机构,尤其是非剧情类节目的拍摄、编辑,两者之间的技术差异、编辑差异、观念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节目表达上的差异更是如此。所以无论作为摄影人员还是作为编辑人员,对镜头的技术要求是没有例外的,这是一个普遍要求或基本要求。在没有特殊需要或特殊表达的前提下,镜头在技术上的精致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费眼神去看那些摇摇晃晃甚至不清楚、曝光不准确的东西。镜头挑选首选应该是那些拍摄技术精致、视觉美感强的镜头。虽说要求并不是很多,也并不是一个摄影人员和编导的最高境界,但难就难在能够一直以这种心态去创作,或者说把这样的技术要求作为一种常态,并将其表现在节目中。

第三节镜头的挑选

电视表达的技术性特征比较明显,编辑在镜头挑选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意义的表达外,首先还要考虑技术的表达是否符合要求,所以技术要求和内容要求是编辑时时刻刻都需要关照到的。镜头挑选时要注意的内容:

一、镜头拍摄要稳、准、匀,达到专业水准,这里的稳、准、匀更关键的是让每一个镜头都尽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而不是视节目和表现内容的不同降低要求,一些节目中使用的一些技术上不规范的镜头应该说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内容是必须要表达的,但符合技术规范的镜头是没有或无法拍摄到的,于是在内容与技术之间权衡之后,选择了前者,舍弃了后者,但编辑必须清楚这是一种不得已的行为,而不是一种常规处理手法。观众对电视的要求只有屏幕效果如何,之所以某些节目内容在舍弃了技术要求之后还能够被接受,那是因为内容分解了观众对技术要求的不满。但这只能是一种不得已的过渡手法,而不能成为未来的处理手法,更不能成为电视创作者的一种思考模式。相反要更清楚这种模式的先天不足,毕竟电视创作的最终结果往往不完全与创作付出的体力或脑力成正比,付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由电视这个行业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尽可能使每一个镜头达到专业水准也是由电视这个行业的特性所决定的。与电影比较,电视的跨入门槛已经低了一些,但创作者不能以此为由去降低创作要求。

二、除了镜头表达基本技术要求之外,镜头的明暗、对称、运动快慢、冷暖、前后景、对角线等构图处理与需要表达内容的关系,也是编辑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这些方面作为画面表意的基本要素,往往与作者表达意图有比较直接的关系。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是最规则(包括和谐、统一、对称等)和具有最大限度简单明了性的形态。与此相对应的是人们会对不符合这一规则的各种“形”,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改造趋势,一方面放大和扩展那些适宜的特征,另一方面校正那些妨碍其成为一个简洁规则的特征,通过知觉经验的组织使它成为一个整体。比如一个残缺不全的圆形,缺口一般会被人们的视觉自动补齐,被看成一个圆形。而一个不连续的线条,会被人认为是暂时的中断,自动将其中的断点补齐,看成是一条连续的线条。

三、在寻找到符合技术要求的镜头后,要考虑镜头表现内容与镜头表达含义之间的关系。每个镜头自身所表达含义与节目内容的关系,从理论上说,是相对容易掌握的。编导更多的是将那些表意更准确、构图更规则、画面更优美的镜头作为首选,即单个镜头的表达内容与节目整体内容有直接关系的那些镜头;但除此之外,每个节目中都有一些不是简单地从画面所表达内容就能够判断或附载所表达内容的镜头,这些内容该如何表达?或者那些不具有形象感的内容编辑如何能够找到适合的镜头载体,尤其是带有写意、情绪表达的地方,该选择哪一类镜头?此时表达内容往往与镜头的延伸含义有比较重要的关系,需要作者对画面以外的内容有比较准确的了解,而这一部分往往是电视编辑中比较难于掌握的。

四、合理地控制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的比例。初学者往往更容易对运动镜头产生兴趣,无论是拍摄时还是编辑时都容易首先选择那些带有动感的镜头,比如拍摄对象有比较明显的动感或镜头带有推、拉、摇、移等拍摄手段的往往成为首选。在电视镜头的摄取过程中,作为创作者首先必须要了解镜头的拍摄是有选择的。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其实是不断地克服视觉受限制的心理障碍,尽可能地去以专业的方式表现被拍摄对象。或者简单地从视觉范围来说,摄影人员在拍摄时与普通观众的视觉范围是不一致的,透过摄像机的视线与普通人的观察视线相比,视线范围变窄、变小了,只能从摄像机的寻像器里观察。

同类推荐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师职业素养阅读丛书:教育政策与法规》中穿插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及延伸性思考和阅读,对于教师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很有帮助。
  • 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礼仪修养

    本书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教师仪容礼仪、教师仪态礼仪、教师服饰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教学教育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内容。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热门推荐
  • 圣魔君帝

    圣魔君帝

    远古时代,众神争霸,然而一场浩劫突然降临,诸神阵亡,只有最强的神君活了下来,浩劫之后,却无法产生新的神,成神之路已断,只为成神!
  • 古道降魔

    古道降魔

    现代城市无鬼神之说,山野道家小子奉师命出山,寻找道教神器,当道士遇到风水师,盗墓贼,相师,又要发生怎样的故事......
  • 青少年必懂常见成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懂常见成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亡灵弑神

    亡灵弑神

    埋骨之地即重生之所,魂断之时即灵塑之刻。每死一个人,亡灵界就将多一个子民。杀,是为重生;戮,是为平衡。
  • 凤凰池

    凤凰池

    此书端庄大雅,行文路线依然是才子佳人小说的纯净笔法。所谓禁书,因小说中提到贼人造反情节,在清代一度被列入禁书。可是时移代迁,刀光剑影已然是爱情故事叙事背景的一个片段而已,正如那句歌词唱的“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如今只剩下一个生动亲切、两情相悦的故事。
  • 极上神咒

    极上神咒

    前面不主要是情节交代,不会有太多的好看的情节,到后面才开始
  • 时间煮雨

    时间煮雨

    一句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在爱情的消磨下,她们慢慢的成长,却又与她们曾今的梦想背道而驰。时光半盏,独留一世哀伤。一脚将门踹开的禾呈,夺过苏浅手中的水,一口气喝完。我靠,这年头男的比女的都吃香,我感觉我们女人的地位严重受到了威胁,这世界的未来有可能是他们男人的天下了,我无法想象两个男人是如何在一起的,我以前一直以为同性恋只是白痴作者联想起来糊弄人民群众的,没想到还真有这么回事。。。。
  • 霸上黑道教父:丑女无敌

    霸上黑道教父:丑女无敌

    她是个极品白痴,因为受了一个神棍的蛊惑,竟然跑去找牛郎想把自己的第一次给终结掉。谁知道狼没找到自己却把一个黑道教父给爆了,顺带还偷了种,怀了孕!天雷滚滚,这么巧的事情怎么就幸运的砸在她这个丑女的头上呢?救命啊!
  • 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

    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

    本书从内部控制历史演变的发展过程研究开始,对内部控制作了多层面的理解。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即COSO报告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之后,提出了该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佛说转法轮经

    佛说转法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