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3200000032

第32章 参考文献(2)

[15]〔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译:《数字化生存》,海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6]〔美〕李普曼著,林珊译:《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7]〔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 1994年版。

[18]〔美〕理查德L.达夫特(Richard L. Daft)著,李维安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19]〔美〕威廉·哈森(William A. Hachten)著,〔美〕哈尔瓦·哈森(Harva Hachten)整理, 张苏等译:《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第五版),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20]〔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1]〔美〕托马斯·鲍德温等著,龙云、官希明译:《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2]〔美〕马科·波什特(Mark Poster) 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美〕凯瑟琳·弥勒著,袁军等译:《组织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4]〔美〕罗杰·斐德勒(Roger Fidler)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5]〔美〕司徒尔特·克雷纳(Stuart Crainer)著,章彦译:《全球企业并购大师鲁伯特·默多克:传媒巨子经营成功十大秘诀》,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26]〔英〕威廉·肖克罗斯著,樊新志等译:《默多克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3. 论文

[1]曹鹏:《组建报业集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限制(上、中、下)》,《新闻三味》1998年第8、9、10期。

[2]常永新:《中国传媒集团的发展及现状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3]陈剑峰:《关于组建报业集团的思考》,《新闻记者》1994年第2期。

[4]陈积银:《中外学者论欧洲传媒经济》,《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2期。

[5]陈蕾、李本乾:《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分析》,《新闻大学》2005年秋季号。

[6]陈恬立:《被催熟的报业集团:关于中国报业经济的当代思考》,《编辑之友》2001年第4期。

[7]陈锡添:《内地传媒跨区域发展的探索》,《中国记者》2003年第12期。

[8]陈中原:《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简要回顾》,《新闻大学》2005年春季号。

[9]崔健:《对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中授权经营问题的思考》,《传媒》2004年第9期。

[10]丁法章:《“强强联合”的实践与思考: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一年来的探索》,《新闻战线》1999年第9期。

[11]杜曼:《考察广东三家报业集团访谈摘要》,《新闻大学》1999年春季号。

[12]范以锦:《凭借多品牌战略打造强势媒体集团》,《新闻战线》2002年第12期。

[13]范以锦:《报业集团:优质子报的孵化器》,《中国记者》2002年第3期。

[14]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研究所:《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对中国报业的启示》,《新闻大学》1999年春季号。

[15]高兴烈:《走报业集团之路》,《新闻战线》1998年第7期。

[16]顾行伟:《盘活存量资产拓展资本运作: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组建以来报业经济的发展探索》,《新闻战线》2001年第3期。

[17]顾行伟:《新集团经营系统重组的实践与思考》,《新闻战线》2000年第3期。

[18]广州日报编委会:《建设社会主义报业集团的探索与思考》,《新闻爱好者》1996年第4期。

[19]郭洪新、陈梵:《浅谈报业集团资源的有效整合》,《新闻与写作》2002年第9期。

[20]何洪斌:《报业集团运作中的政府行为分析》,《新闻大学》1997年第3期。

[21]黄蓉芳:《关于中国报业集团化的逆向思考》,《新闻记者》2000年第7期。

[22]黄京荛:《关于报业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考》,《新闻大学》2001年第2期。

[23]黄小雄、张志安:《美国传媒如何并购网络媒体》,《中国记者》2005年第5期。

[24]贾岳:《媒体品牌竞争力提升的“七环节”》,《中国报业》2004年第10期。

[25]雷刚:《集团化: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闻前哨》1995年第1期。

[26]李俊昌:《创建报业集团是壮大党报之路》,《中国记者》1998年第7期。

[27]李良荣、林晖:《垄断·自由竞争·垄断竞争:当代中国新闻媒介集团化趋向透析》,《新闻大学》1999年夏季号。

[28]李孟昱:《提高党报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关于组建报业集团的一点思考》,《新闻战线》1998年第5期。

[29]李孟昱:《报业集团运营要处理好八大关系》,《当代传播》1999年第6期。

[30]李谢莉:《报业集团:报业产业运作的发展方向:西方报业集团的演进历史、规律及启示》,《当代传播》2003年第1期。

[31]李维安、常永新:《中国传媒集团公司治理模式探悉》,《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32]梁衡:《对报业集团的几点新认识》,《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6期。

[33]林如鹏:《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中国媒介集团作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新闻大学》2002年冬季号。

[34]林如鹏、支庭荣:《报业集团的策略竞争、资源整合与簇群发展:对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及其生态环境的考察》,《新闻记者》2000年第12期。

[35]刘波:《关于报业集团》,《新闻战线》1998年第7期。

[36]刘飚:《展望入世后的报业产业:由广东报业集团的近期发展谈起》,《新闻记者》2001年第9期。

[37]柳剑能、张志安:《南方报团多品牌战略的“四维空间”》,《中国记者》2003年第12期。

[38]陆地:《2005:中国电视产业大解码》,《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第1期。

[39]陆小华:《传媒运作的核心问题》,《新闻与传播》2005年第4期。

[40]陆舰:《关于报业集团的思考》,《新闻战线》1999年第7期。

[41]罗建华:《报业集团化运作创新:打造价值链、品牌链、产业链》,《新闻战线》2003年第4期。

[42]罗以澄、张海明、潘咏:《报业集团经营管理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新闻前哨》2002年第12期。

[43]闵大洪:《报团报系初露端倪》,《新闻实践》1994年第6期。

[44]孟锦:《中国对外传播的全球本土化策略初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45]宋建武:《报业经济、集团化与媒介产业政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4期。

[46]谭果:《从经济角度看报业集团化》,《新闻大学》1999年春季号。

[47]谭子艺:《中国报业发展新路的探讨:广州日报举办“关于建设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综述》,《新闻战线》1996年第9期。

[48]童清艳、王卓铭:《中国传媒并购行为动因及风险规避》,《新闻记者》2006年第3期。

[49]屠忠俊:《中国报业集团运行环境刍议》,《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4期。

[50]屠忠俊:《媒介的四重出售模式》,《当代传播》2003年第6期。

[51]万润龙:《集团化:中国报业的新尝试》,《新闻记者》1998年第9期。

[52]汪洋:《为资本市场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中国记者》2005年第4期。

[53]王铮:《报业集团内系列报刊的结构优化: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谈起》,《现代传播》2002年第5期。

[54]夏阳:《人力资源市场化:报业集团发展的必由之路》,《新闻实践》1999年第8期。

[55]谢金文:《什么是新闻传媒集团》,《新闻记者》2000年第7期。

同类推荐
  •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自80多年前在英国问世以来,深受各国政界、学界和公众的关注。与私营商业广播电视相比,公共广播电视具有抵御不良政治和商业势为侵蚀、维护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制度特点。本书以市场化背景下欧美公共广播电视的危机与变迁为研究命题,揭示了传播制度背后的政治经济思潮和权力影响,探索了公共广播电视与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 童兵自选集

    童兵自选集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居民防骗指南

    居民防骗指南

    本书共收录了60多个,囊括现代社会街头诈骗、邪教迷信诈骗、传销诈骗等10余种典型案例,包括12章,安排相当案例类型、行骗得逞的原因、科学防范的方法进行阐述。
热门推荐
  • 苍天云之泣

    苍天云之泣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没有介绍就是最好的介绍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exo之离开我

    exo之离开我

    你们不愿意相信我,好啊,那你们就离我远一点好喽,我不需要你们的同情和怜悯,这些东西,留给你们相信的人吧,以后再见面,我们就是敌人了
  • 笔冢随录I:生事如转篷

    笔冢随录I:生事如转篷

    上课打个瞌睡,然后就被命运垂青——或许应该说是“祥瑞”了——一支遗失千年、沾染着李白临终魂气的青莲遗笔刺进罗中夏的胸膛,拔也拔不出,甩也甩不掉。一群号称笔冢吏的神秘人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各使凌云笔、麟角笔、五色笔,都来抢他身上的青莲笔。可怜他连唐诗都背不出几首,却要像一台被迫运行Windows的486,拼命去理解李白诗中意境,以期发挥出青莲笔的威力。这是一场不情愿的战斗,胜了能得到什么,不知道;而败了,他将失去自己的生命。
  • 无福

    无福

    天下哪有那么多没由来的好事,得了好处自然要付出代价。吴秋的凭空得了仙人的好处,胸无大志的他没有因此就此逍遥快乐了。不管他是否愿意都有如被命运驱赶一般向前进
  • 时空之隙

    时空之隙

    从高中时候就开始构思的题材,现在,在这里正式开写,也是我的第一部作品,想来想去,果然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点热血有点基,想到后面的剧情我都佩服自己能想出这么玄的东西,不过,这个玄的东西的登场应该在很久以后的,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的讲故事哦。自我感觉故事也是很不错的,如果对我的作品有意见的话就在下方留言哦,我会尽力回复的,最后,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
  • 感谢折磨你的人

    感谢折磨你的人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这是著名诗人顾城对人生的一句美好的描述。人生在世,你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很多的不快和打击:对手对你的攻击、世事对你的刺激、上天对你的不公……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就像一只蚂蚁一样,一生匍匐在大地上劳作,备受折磨。于是,很多人在面对折磨的时候,听天由命,最后就真的成了蚂蚁,平庸地度过了一辈子。但有的人却会把折磨当作一种历练、一种激励、一种教训,他们先是被折磨着,但在折磨中获得了成功的经验,继而成就了他们人生的辉煌!
  • 封神之九尾狐

    封神之九尾狐

    现代青年胡斐突遇变故,意外重生在商朝末年,却发现自己不仅是大禹王之孙,还是人狐混血,是为炼气士。同时母亲失踪,与三个美丽的姐姐相依为命,大姐胡灵儿,二姐清音,三姐姬凤。渐渐地胡斐发现三个姐姐可能就是历史传闻中臭名昭著的轩辕坟三妖,这让他大为惊恐。在这仙魔遍地,封神将起的世界,为了保护三个姐姐,找寻失踪的母亲,且看他如何逆乱封神。PS:本书企鹅群号362610519。欢迎来访,参与吐槽
  • 万世之皇

    万世之皇

    长生路上,风霜雨雪是难,酒色财气是关,妖魔鬼怪是劫。我折一支桃花为剑,以年华和至道炼成一首天歌,仗剑高歌,斩劫破难,勇往直前!一步步,万世我为皇!
  • 盗梦少年

    盗梦少年

    二流大学学生林夕偶然之间发现自己竟然有了可以摄取别人睡眠的能力,在滥用能力之下,间接害室友成为了植物人,并同时遇上了另一个跟他有相似能力的人武凡,继而作为摄梦者懵懵懂懂地经历了一系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