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700000005

第5章 母语传播的基本模式和作用

本章要点

母语传播的基本模式

母语传播的作用

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传播形态,母语传播具有类似于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模式,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章主要剖析母语传播的基本模式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第一节 母语传播的基本模式

在传播学诞生后,人们最初习惯于以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即“五W”模式为经典框架来研究一切传播现象,来探讨人类传播的过程、性质、效果等。而后,在日益注重互动和反馈的传播态势下,人们引入了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来研究人类传播现象,从此,循环模式取代传统的线性模式(即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成为人类传播研究中的基本模式。

一、跨文化传播模式

伴随着信息传播全球化的进程,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和深入,出现了跨文化传播现象。文化通过象征符号编码得以表现,通过解码得以领会。跨文化交流双方的信息编码和解码机制是不同的,文化因素深刻地影响到跨文化交流的全过程,两种相异的文化分别支配着跨文化传播中的传受两方。于是,人们对人类传播的循环模式加以改造和扩展,把它置于跨文化传播的新语境之下,从而提出了一个具有较大共识性的跨文化传播模式。

二、母语传播的基本模式

一般而论,这种改造后的跨文化传播模式同样适用于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形态的母语传播。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模式同时也是母语传播的基本模式。但另一方面,母语传播毕竟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传播形态,因而,母语传播模式应该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传播模式,其特殊性首先在于传播流程上的“二度编码”(“二次编码”)所谓“二度编码”,就是一个翻译的过程:传播者首先在自身的语言环境中对所接收到的符号进行解码,获取其中的意义,完成第一次符号转化过程;然后,在一个异己的语言环境中把所理解到的意义进行编码,编成受传者或受众可以接受、理解的符号并传给对方,从而完成第二次符号化过程。相对于原初在自身语言环境中所接受过的编码,意义在异己的语言环境中所接受的编码其实是第二次编码。为了实现传受双方之间语言的同一性,母语传播要求传播者进行语言符号的转换,由此,母语传播的基本模式要能够把语言符号的转换即“二度编码”这一基本内涵容纳进来并予以表示。由于母语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同时也是一种跨国传播,其传播的互动态势没有人际传播那么明显,其效果反馈也没有人际传播那么直接,因此,母语传播的基本模式基本上是线性的,而不是循环的。当然,应该承认,在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或手机等新媒体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双重特性,因而运用新媒体的母语传播是有直接反馈的。综合母语传播模式的两大特性,我们可以把上述跨文化传播模式加以改造而提出母语传播的基本模式。

母语传播的基本模式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母语传播活动。在母语传播的实际流程中,语言符号的转换即翻译有时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完成的,其表现形式为:一国的对外传播媒体直接用目标国受众所使用的语言采访、写作或广播、播报。譬如,英文《中国日报》的多数编辑、记者都直接用英文写稿,多语种的《北京周报》、《今日中国》杂志的部分工作人员能用外文写稿,而无须先写稿,再译成外文。但是,这并未改变母语传播“二度编码”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母语传播的作用

现代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中西文明比较》一书中曾经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又仿效拜占庭帝国。”跨文化传播渗透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之中,推动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没有跨文化传播,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也没有人类文明的进化。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走到今天,正是跨文化传播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国籍的人群“连结”在一起,促进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在跨文化过程中,母语传播是不同人群相互交流,实现“连结”的基本发生机制和传播形态。

一、增强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从古代跨语言的人际传播到今天大众传媒支撑下跨语言的大众传播,母语传播呈现出一个日益大众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实现语言的本土化过程中,以受传者或受众的母语为传播媒介的母语传播可以提高面向国际受众的针对性和传播的精准度,增强跨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对外传播的范围,因为在跨文化传播中,有些文化圈中的受众只懂母语即本民族语言,不懂外语。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母语传播尽量从接近受众的角度,用受众熟悉的语言对外传播,这无疑拉近了同异文化受众的距离,使跨文化传播对受众的影响更为直接。从根本上说,母语传播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就体现在传播的有效性上,即有效地增强跨文化传播的效果。这种增强跨文化传播效果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一)跨越语言障碍

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首先面临的障碍是语言上的差异。对任何一种交流而言,符号必须是共享的,否则就形不成传播。语言不通导致交流无法进行。母语传播则通过语言转换,即作为传播者的传播国媒体主动把自身的语言转换成目标国受众的母语,使传受双方跨越语言的障碍而同时被置于同一语言环境下,共享同一套意义生成的符号系统,从而使跨文化交流得以发生。由目标国受众来完成语言转换,即目标国受众把传播国的语言转换成自身的语言,同样可以使跨文化交流得以发生。但是,相比于后者,由传播国及其媒体所主导的母语传播更有可能促成跨文化交流的发生,因为在前者,传播国自身就可以决定跨文化交流发生的可能性;而在后者,跨文化交流得以发生的可能性得取决于作为异己的目标国受众的努力和作为。正是由于先行完成了语言转换工作,克服了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障碍,母语传播为目标国受众接收和理解传播国所传的信息提供了先决条件,从而大大增加了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当然,基于生活经验上的差异,跨文化交流的双方各自所属的语言体系或者说“语库”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存在着词汇、习语和观念等多个方面的不对等,这给语言转换即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就母语传播而言,传播国的源语言与目标国受众的目标语并不完全对应,这就使得传播国媒体自身的语言很难完全转换成目标国受众的母语。可见,母语传播不可能彻底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但不管怎样,母语传播毕竟实现了语境同一化的转换,从而缩小了因语言差异而带来的符号难解和符号误读的空间,扩大了跨文化传播实现的机会。

(二)有限地跨越文化障碍

母语传播不仅跨越了语言的障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拆解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围墙”,从而顺畅地打开了通向另一种文化的渠道。因为在母语传播的过程中,语言一经转换,目标国受众不仅能获得一种借助作为母语的语言符号解读意义的可能,而且必然会对自身所熟知的语言符号产生亲近感、认同感,从而大大缩短传受双方之间原有的文化心理距离。进一步说,如果语言转换得地道、精当,能够深入到目标国文化体内而探得其中的“密码”,那么,目标国受众一旦接受到这种转换而来的“原汁原味”的母语,会感到自身近乎完全处于本己的文化圈内,而不会有“异己”的存在意识,从而获得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目标国受众所拥有的这种归属感进而会很自然地转化为他们对传播国及其传播媒介的信赖和忠诚,以及对自身意志和态度的改变。由此可见,母语传播给传播国的媒体带来了理想的劝服效果。

当然,母语传播对语言障碍的跨越并不意味着对文化差异的彻底克服,因为在语言转换给传受双方所带来的共享语言符号系统内,各自却有着不同的意义生成机制。很难想象,同一个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在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理解中会是一模一样。符号的含义因人而异——归根到底,是因文化而异的。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同一语言符号的所指有时也会因社会语境及语用而产生社会意义上的偏离。因此,即便发生了语言的转换,传受双方仍然往往会以自己本民族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去概括被转换了的语言文化特征,并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原本所从属的语言体系中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规范作为衡量和判断被转换了的语言所表征的社会内容的内在标准。

由此可见,母语传播对文化障碍的跨越是有限度的。但毫无疑义,母语传播通过语言障碍的跨越促进了文化上的交流,为跨文化传播的有效发生、并为增强跨文化传播的效果提供了充足的现实可能性。

二、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国家之间的符号竞争和信息博弈越来越激烈。从国际乃至全球视野来观照,文化不仅仅是一套承载和容纳民族精神世界的符号系统,同时也是一种软实力。因此,在一个从全球硬实力竞争转向软实力竞争的时代,应该从国家软实力的角度和参与国际及全球竞争的高度,重新审视文化。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精神指向、情感表达方式,能得到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进而被吸纳融合到世界主流文化中去,那么,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影响力、外交影响力自然会得到增强,并产生良性循环和扩张效果。由此可见,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构成和核心内容。

不过,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在国际社会广为流行并得到普遍认同,唯一的路径就是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通过跨文化的传播来实现。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与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共享和互动过程相关联,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以及人类各个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和迁移。在大众媒体和新媒体时代,一方面,跨文化传播可以继续通过人际传播来实现,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媒介和社会化网络服务(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的普遍应用,人们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后,大众传播逐步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由此,人类传播活动从直接传播走向间接传播,人类不但实现了远距离的交流,而且大大拓展了传播的范围。人与人之间互相认知、互相吸引(或排斥)、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扩展到全球。

无论是人际传播还是大众传播,无论是国内传播还是国际传播,通过母语传播运作,就可以大大增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让更多作为“私有观念”的民族文化上升为“共有(共享)观念”,成为国际主流文化,从而为国际公众所认同。因此,通过母语传播增强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手段。

当前,世界各国的母语传播实践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国家动用多种对外媒体展开面向目标国受众的母语传播活动。母语传播将在国家对外传播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思考题

1.母语传播模式与跨文化传播模式的关系如何?

2.在对外传播实践中,母语传播有何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 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本书是作者夏洛特·梅森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后写成的,介绍了孩子的思维过程,使家长在教育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书中,夏洛特·梅森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发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避免成为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 勾栏胭脂

    勾栏胭脂

    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之花开夏落

    王俊凯之花开夏落

    王俊凯,你不能给的,就不要给......你的爱,太高贵,她要不起......所以,不要对她好,她会心软......
  • 女扮男装,谁的等待,恰逢花开

    女扮男装,谁的等待,恰逢花开

    她,有显赫的家世,有温柔美丽的母亲,有能赚钱的帅哥老爸,有腹黑却独宠她的校草老哥,还有一个呆萌可爱任她欺负的双胞胎弟弟……放着如此美好的生活不去享受,却跑到星学院女扮男装当个练习生!在那里,她遇到了三个时刻守护她、保护她的人――“那么,究竟哪个才是我的真命天子啊!”
  • 射日神剑

    射日神剑

    黄昏,满天红霞,阵阵归鸦自穹空飞掠而过,残碎的阳光落向重叠的峰峦后面。清凉的晚风自幽深的山谷吹来,带着一阵淡淡的野花芬芳香味,充溢在点苍山的每个角落。
  • 网游之玄幻三国

    网游之玄幻三国

    学霸被迫进入游戏,却意外的一步步走向游戏巅峰。这是一个和三国有关的故事,热血的三国.充斥着各种阴谋的三国.单剑走天下的三国.只以成败论英雄的三国.尽在玄幻三国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乾坤阴阳经

    乾坤阴阳经

    异世大陆,器魂世界。他是家主之子,但他不是废材,十五岁便成为少家主;他的天赋不错,但最多也只能越过一个小级别战斗;他的家族不小,但异常团结;他没有退婚的女人,有的只是一个一路陪他走过来的女人;他没有随身的老爷爷,也没有随身的宝库,有的只是他的棋道和阵道。挥手间,天地成阵,万物为棋,成就那无相之道。
  • 红楼梦(上)

    红楼梦(上)

    一部影响整个华人世界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篇章。胡适说“《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毛泽东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3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张爱玲:“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 重生之名门毒秀

    重生之名门毒秀

    我奉你若心头血,你践我如足下靴。七载堂堂丞相妻,一朝沦为阉伶妾,乃知君赠玉容膏,原来皆是避子药,剐我皮肉剜我骨,新人猖狂旧人哭。来世只愿为刀俎,杀尽天下负我狗!
  • 踏凌风

    踏凌风

    修行也,一步阶一景,凌风也,扶摇直上八万里。
  • 护花兵王有人爱

    护花兵王有人爱

    秦风:“我回到都市除了保护花姐,还有更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