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化的排他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克罗斯就发现人类容易对异族产生恶意倾向的评价:“人们总是倾向于责怪异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跨文化传播中的“陌生人”理论进行了详尽而精辟的剖析。该理论认为,处于一种文化中的人与“陌生人”交往时,会出现四个主要障碍:一是由于理解陌生人需要付出较多的成本,因此不希望与陌生人接近;二是由于不了解对方反而较少给予对方尊重;三是因为文化背景和行为模式的差异,即使出现误会也很难意识到;四是在出现误会之后,容易从负面解读误会,将陌生人定位为不友善的人。因此,受众更喜欢、更接受那些与他们的语言和文化贴近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跨文化传播需要在针对性、贴近性上下工夫。
美国电影产量占全球影片产量的7%,却占领了全球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并受到广泛的欢迎。排除其强大的技术和经济支撑因素,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值得我们在跨文化传播中研究借鉴的。那就是“美国在创造和分配全球流行口味中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应该归功于一种独特的混合的文化条件,这些条件在叙事中使得不同的人在阅读它们时都感觉它们像是本土一样。”
3.文化的差异性
在中国,上海人喜甜,四川人嗜辣,山西偏酸,北京好咸,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文化的差异性可见一斑。
文化差异性体现在语言表达中,如,中文谚语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塞尔维亚语里则是“天上不会掉烤鸡”。文化的差异性也体现在非语言传播中。比如,沉默在西方往往表示拒绝,而在中国则有可能表示默许。
文化差异可能是长期存在的,也可能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小姐”这一称谓,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里是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个称谓因被打上“资产阶级”的烙印,人们唯恐避之不及;改革开放后,“小姐”的称谓又被广为运用,成为称呼年轻女子的礼貌用语;随着社会不良风气一时甚嚣尘上,“小姐”的称谓又被赋予特殊指代含义,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冷落。
对待同一事件,不同的文化会得出不同的解读。不同的解读甚至会引起文化冲突,引发政治、经济事件。穆罕默德漫画风波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
2005年9月,丹麦的《日德兰邮报》(Jyllands Posten)发表了12幅描绘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其中一幅漫画显示穆罕默德的头巾形状形似一颗炸弹。由于伊斯兰教义禁止描绘先知穆罕默德或安拉的具体形象,这些漫画的发表随即引起了穆斯林的强烈不满。许多穆斯林认为,这些漫画故意亵渎伊斯兰教,尤其是把先知穆罕默德描绘成恐怖分子的做法更是过分之极。
丹麦《日德兰邮报》文化版编辑罗斯则解释说,他们当初并不是故意要画讽刺先知的漫画,该报只是要求漫画家们画出各自眼中的穆罕默德。罗斯指出,丹麦有着毫不忌讳地进行讥讽的传统,无论是穆罕默德、伊斯兰,还是其他任何宗教都是一视同仁(可以作为被讽刺的对象)的。
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虽也就此事在阿拉伯电视台发表讲话表示歉意,但他同时强调,政府无权干涉报社的行为,因为那是言论自由。
2006年2月,法国《法兰西晚报》以“是的,我们有权丑化上帝”为标题全数刊登了有争议的漫画,并在社评文章中指出:“伊斯兰教禁止其信徒体现先知穆罕默德形象,接下来要问的是,非穆斯林人难道都必须遵守这一教规吗?”与此同时,包括德国、西班牙、瑞士、意大利、捷克、荷兰、匈牙利等欧洲近十个国家的大报也以捍卫新闻言论自由的名义同时刊登了这组漫画。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伊斯兰世界引发强烈的抗议浪潮。
漫画风波逐渐演变成一场外交风波、经济风波。在利比亚外交部决定关闭该国驻丹麦办事处(使馆)之后,沙特阿拉伯召回了驻丹麦大使,埃及议会通过了抵制丹麦商品的决议,伊朗总统则下令撤销与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合同。
与此同时,丹麦奶制品在阿拉伯半岛遭到前所未有的抵制,使价值近13亿美元的商品出口遭遇危机,数千名丹麦奶制品工厂的工人面临失业危险。
漫画风波还演变为一场“言论自由”与“捍卫宗教信仰”的争论与交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卷入其中。他认为,新闻自由不应当是羞辱宗教的借口。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这一看法。法国当时的内务部长尼古拉斯·萨尔科齐就宣称,他宁愿看到漫画泛滥而不是新闻检查泛滥。
该风波最终以欧洲官员道歉,部分报社编辑被解雇而告一段落。
严格说来,这不是一起主动进行的跨文化传播事件,丹麦媒体只是在自己国家的对内文化媒介上解读他文化,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开放性传播放大、叠加了这些信息。不同文化的差异又造成了观点的分歧。这种分歧直接导致了此次风波,并使得矛盾不断激化,冲突逐步升级。
4.文化传播的阶段性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博士把文化适应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恢复调整期和适应期。该理论对母语传播而言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不同文化间的传播进程也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蜜月期。指跨文化传播中,受众因为好奇、新鲜,一开始,对不同于自己的文化抱以很浓厚的兴趣和很高的关注度。
第二阶段:沮丧期。“蜜月期”过后,受众要么对他文化产生“审美疲劳”,要么因为他文化不符合自己的思维习惯、行为模式等,产生心理落差,甚至对抗情绪。
第三阶段:恢复调整期。如果传播者能及时察觉受众的沮丧缘由,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传播进行调整。那么,受众也随之对所传播的文化再次产生兴趣,同步进入调整期。
第四阶段:适应期。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是让受众从认知到认同的传播。适应期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文化对接初步成功。
二、母语传播中文化对接的思路与方法
如前所述,影响母语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因而,文化对接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但其间还是有规律可循,有共同的方法可资采用。
1.知己知彼
文化对接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身的文化(己文化)和受众的文化(他文化):
己文化和他文化的共同或相似之处是受众乐于接受的部分,也是进行文化对接的切入点。
己文化和他文化的差异之处则是文化对接的难点。有的差异是客观造成的,容易消除。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语境。让处于“言传”的低语境文化来接受“意会”的高语境文化勉为其难,反之则容易得多。2008年北京奥运会“One World 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口号简明、直观,可以被不同文化语境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堪称母语传播中文化对接的经典之作。但令人遗憾的是,有的文化差异是主观造成的,很难改变。如,不少西方人持有的“中国威胁论”就源于刻板印象,源于西方媒体长期的不实报道,一时间难以修正,这样的文化对接难度大、历时漫长,充满挑战性。
可以说,知己知彼需要对己文化和他文化潜心学习研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必须长时间地下苦工夫、花大力气。不过一旦知己知彼,文化对接即使达不到百战百胜的境界,也能有十之八九的成功率了。
2.以受众为本
在现代传播中,受众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母语传播若能处处以受众为本,文化对接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