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400000025

第25章 国家传播战略模式(2)

根据恩格斯的分析,结合15世纪末欧洲与世界的状况,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在于以下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1)世界地理大发现,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这种转变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地理大发现(又称大航海时代,即新航路的开辟),是指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这是一个大环境背景,如果没有这个背景,欧洲中世纪的地中海贸易仍然会继续下去,意大利仍然是地中海贸易的中心地带,中世纪的手抄新闻仍可以大体满足商人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但是,当大批商人转向全球贸易时,简单的手抄新闻显然不够了。市场经济向全球的拓展,要求规模化的新闻传播。1566年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出现定期手抄新闻,这是衰退中的地中海贸易对新闻需求的最高反应(正由于买卖太难做,才需要专门的人从事信息的搜集和传播)。意大利的贸易很快衰落,发生了城市人口向乡村倒流的现象,使得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摇篮,在此后300年才出现像样的现代报刊。严格地说,威尼斯不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开端,而是欧洲中世纪新闻信札传播发展的顶点,到了顶点,接下去就是急遽的衰落。

(2)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大陆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任何规模化的新闻传播都需要畅通的渠道,而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封建割据,商品流通极不方便,当然信息的流通同样也受到阻碍。在15至16世纪,正是欧洲大陆王权削减诸侯势力高涨的时期(特别在法国),平民为了自身贸易的利益,大多站在王权一边。相对统一的国家,提供了商品(包括信息)相对自由流通的空间条件。尽管这一过程是渐渐发生的,但割据减少的趋势,对于现代报刊来说,是一个必需的条件。

(3)六个主要的欧洲国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法国、英国)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在意大利,由于但丁、佩脱拉克、薄伽丘、马基雅弗利、博雅多等著名大家的作品使用的都是托斯卡纳方言,通过这些作品的传播,这种方言便成为意大利通行的标准语。在西班牙,由于西班牙戏剧和塞万提斯小说采用的都是加斯梯里亚方言,于是通过戏剧和小说的广泛传播,这种方言变成了西班牙的标准语。葡萄牙由于出现传播广泛的卡蒙斯的叙述诗,于是他的作品语言成为葡萄牙的标准语。德国在席卷全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用低地德语翻译的《圣经》,以及他创作的一些赞美诗广泛传播,使得德语获得了以这些作品为依据的标准语。法国文艺复兴运动中拉伯雷、蒙田等大家的作品采用的都是北方法兰西语,于是这种语言替代了南方法兰西语成为法语的标准语。最后,英国作家乔叟、戏剧家莎士比亚等等的作品,使得当时不完善的英语有了自己的标准语形式。

报刊的规模化传播,至少需要在一国或一种民族语言的使用区域内,采用通行的标准语言和文字,而这种文字又要以存在通行的标准语作为前提。当这些条件具备时,规模化的报刊的生产和传播才成为可能。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谷登堡的印刷术从技术上看是质朴的、简单的,但是在人类信息传播史上,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使机器进入了人类信息传播的过程。人类复制和分享信息的能力极大地扩大了,传播的范围极大地扩大了。谷登堡印刷术发明时的欧洲,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文化上也开始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新的传播技术一经出现,立即被应用到报纸的印刷中。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1474年,距活字印刷术发明仅仅二三十年,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的活字印刷版就发行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在他生前就有了活字印刷版,他是抚摸着他的著作的印刷本去世的。印刷媒介使千百万人分享了他们的成就。而这些基础科学理论是各种科学研究的基础。教科书的印刷,扩大了教育的规模,教育规模的扩大,又反过来推动印刷业和报纸的发展。

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二、印刷媒体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

(一)报刊发展的几个阶段

从17世纪报纸诞生到20世纪初,报纸经历了从“小众”媒体到“大众”媒体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大大加快了新闻流通的效率。

1.西方国家的情况

历史上,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虽然各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发展特点,但是多数国家报刊发展的历史,都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和商业报纸时期。

第一个阶段是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现代报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因而在报刊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例如1665年时的英国、1702年时的俄国),或者特许王官信任的少数出版商出版报刊(例如1631年时的法国)。王室机构对报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的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当局代表王权行使书报检查。这个时期封建王朝对报刊内容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任何批评,即使是真实的,均被视为诽谤),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于外国政治新闻,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一般允许报道。

第二个阶段是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包括临近革命前夕的短暂时间)和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许多具体政策尚未确定,各阶级和各利益群体都要为自身赢得更多的革命果实而进行宣传活动。在结社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条件下,人们的热情集中在政治问题上,政党活动极为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政党报刊成为报刊的主体,即使是商业性的报刊,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投入到各自选择的政治宣传和讨论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典型国家是美国(从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大约60年),其他西方国家的党报时期与商业报刊时期,有时存在一个较为长久的并存期。

第三个阶段是“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是商业报刊时期到来的标志。19世纪后期,美国出现了售价低廉的“便士报”。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发行量,报纸除了刊登新闻和强化新闻的平民化外,越来越多地增加了娱乐方面的内容。大众化报纸逐渐在报业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但是,以中上层公众为读者对象的所谓“高级报纸”也逐渐稳定下来,于是形成大众化报纸、“高级报纸”各自的生存空间。前者发行量巨大,获利较多,后者发行量有限,但在影响舆论和赢得声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形随后传入欧洲国家。

历史上,有的西方国家的政党报刊和商业报刊并存的时间较长,甚至公营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实际上也一度被各政党分别掌握(例如意大利、法国),但是政党报刊的衰落和商业报刊的兴起,包括政党不再控制公营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到20世纪下半叶形成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在有些西方国家,由于政治斗争的反复,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出现过几次交替。无论如何,到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西方国家已经完全进入了商业报刊时期(包括广播电视)。

报纸业的发展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渐突出,报业也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逐渐过渡到企业化管理,并日益成为一种有利可图且利润丰厚的资本主义行业。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报业资本迅速集中,出现了报业垄断组织“报团”,由此形成了媒介产业化的格局。到了20世纪末,这些报业集团更是滚动发展成为财力雄厚、多角延伸、跨国经营的媒介产业集团。如今,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在报刊、图书出版、音乐、电影和有线电视等领域全面出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中国的情况

现代报纸在中国的出现,始于19世纪后期。当时的报纸基本上都是由外国人兴办的。到19世纪末,外国商人及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报刊数量迅速增加,著名的《申报》就是这时创办的。

20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鼎盛时期。当时仅北京就有报馆100多家,发行报纸300多种。由于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的时期,西方思想和文化大量传入中国,民主思想、人文精神、科学主义等各种新潮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大大小小的报纸被人们深入理解,渐入人心。其中共产主义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传播。《新青年》、《国民》、《每周评论》、《京报》、《新生活》等报刊为中国的革命点燃了最初的星火。当时《晨报》每期的发行量甚至达到一万份,可见受民众欢迎的程度。

今天,中国的报业发展已经不仅仅用迅猛就可以形容了。据统计,北京每天的报纸印刷量超过了700万份。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拥有一份报纸。以北京有名的《北京晚报》为例,其每日都有百万份的销量。2005年,全国拥有报纸近2000种,年用纸量也超过了三百万吨,这一数字达到了世界之最。

(二)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核心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传统上,新闻不是专业(profession),新闻工作者不被认为“专业人士”(professionals)。专业人士是指有专门知识并组成特定行业的人,他们受过专门的教育,有体面的职业,例如医生、律师、建筑师或教授,受人尊敬,社会地位较高。相比之下,最初的新闻工作者是来自印刷行业的发行人或工人、学徒,是一些东奔西走道听途说的“包打听”,社会形象不好,经济政治地位也不高。但随着报业的发展,行业本身及新闻从业者都倾向于以专业的身份面对公众。一旦冠以“专业人士”的名称,美国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陡增,职业形象也为之一新,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进行社会信息鉴别的把关人、对社会舆论具有判断作用的仲裁者。新闻专业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

1.新闻专业主义的主要特点

(1)客观性: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同时,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把关”时要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而非个人好恶进行选择。

(2)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不能仅达到部分真实或细节真实,而是必须达到整体真实。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失去了真实,客观便无从谈起,独立也就失去了权威性。

(3)独立性: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所以新闻媒介的运作应该是完全独立的,不应臣服或接受除行业规范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4)自由性:新闻自由包括采访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即“知情权”。新闻自由是西方新闻理论的基石,西方新闻界也历来以此自诩。

在“自由多元”的西方社会,大众媒体强调新闻自由和新闻媒介的独立性,强调新闻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和“多元”,强调新闻工作者必须恪守新闻专业主义这一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

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相对应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它告诉人们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去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经验和传统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与理论的高度概括。

同类推荐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 胡华文集(第五卷)

    胡华文集(第五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5卷,收录了胡华关于周恩来等党史人物的研究论文、评论数十篇,系统地研究了周恩来生平、思想、革命历程,是研究周恩来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珍贵文献。
  •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 弓萧缘;石榴记

    弓萧缘;石榴记

    弓箫缘:从长安出发,筹建北庭都护符的四十万石粮草意外遭劫,“镜铁山五义”之一李波也卷入此案中。陈澌,一个神秘的武林人士,奉唐皇之命调查粮草遭劫案,不料行程伊始就收到戍边将军张武威麾下秘密高手“威武十卫”的追杀。李波的小妹李雍容被箫声吸引,意外目睹了陈澌与“威武十卫”的对决,少女情怀一发而不可收。然而,这一段恋情终究不能弓箫齐鸣,就像当初那一箭,终究不能射中那个人…
  •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书是人类认识的载体。有价值的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表现于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中,也储存于这个民族长期流传的典籍书册中。书——人类生命的灯。读书是学,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知识。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思,进行独立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在今日看来还是正确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参阅古今中外的名著,这是研究学问的必由之路。
热门推荐
  •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高粱地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高粱地

    山村少年意外获得了神农氏的一缕神魂,获得大量的农业和中医知识,变得无所不能。他卖草药、办工厂,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成为隐居山间的超级大神医。无数权贵想招揽他!无数商家想结交他!无数美女想追求他!女明星、美女医生、美女企业家……各类各样的美女,纷纷朝村子汇聚……
  • 天荒风云志

    天荒风云志

    许多年后,肖叶依然还记得他穿越的那一天,九界镜前,天风过耳,呼啸沧桑。天荒大陆,山河壮丽,万类辽阔。于是,肖叶握紧手上的穿越证书,纵身一跃,进了这一场风云际会的滚滚红尘。
  • 血红女人

    血红女人

    一条水鬼,四个女人,五段恩怨,一路悲情。此篇以水乡无为县长江边的黑沙洲为创作背景,以一条荒诞的水鬼为药引,见证土生土长的四个女孩的成长:一个是清纯瞎子,从未涉爱,怜爱一生;一个是冷艳教师,三次怀孕,世俗一生;一个是朴素乡野村姑,未婚先孕,突然凋零;一个是倔强妹妹,陪伴神经病姐夫,演绎不离不弃的悲情。志在用接地气的文字,记录光影背后真实的农村小人物卑微、混沌的人生。
  • 神锋无影

    神锋无影

    试训?拜托,我只会试镜好不好?我是何旭,一个万众瞩目,但却跨越了时空和领域的明星。现在我的身份嘛,是一名很会表演的足球运动员。记住:一秒已经足够对付你们了,我能够完美掌握的这一秒钟,就是你和我之间永恒的距离。
  • 大明明王

    大明明王

    大明戚家军亲兵统领裴陵,在仙游之战阵亡,借尸还魂于黄巾将领裴元绍之身。机缘巧合,他得天公将军张角传授符兵之术,又挖蟒丹得王虺之力,收拢汉末英豪,成为汉末诸侯。且看裴陵如何招兵买马,逐鹿天下,描绘一副新的大明盛世图。一切尽在--汉末明王。
  • 魔幻飞车之酒吧夜梦

    魔幻飞车之酒吧夜梦

    十年之前,我们是敌人;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是敌是友,是爱是仇,全看你对我的心意······
  • 过了懂了

    过了懂了

    《过了,懂了》是我的第一部作品,是写一个男生的十年生活,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之后工作的三年。没有多么华丽的剧情,没有多么动人的场景,有的只是一次次感动。《过了,懂了》,感觉有时候挺贴近生活的,好像就在我们身边发生过,希望大家喜欢。
  • 男神不要太难缠

    男神不要太难缠

    肩负着家族的使命的校花柳荇,毅然决然的奔向美国完成监视仇家之子的任务,但是...这个像流氓一样,天天为了她耍心机的帅小伙是传说中不近人情的陆敬之?她第一个不想承认,为了家族荣誉,她一定要好好监视陆敬之,他...脱衣服干什么。不是要脱光监视啊变态!!!
  • 枪神纪之英雄们的史诗

    枪神纪之英雄们的史诗

    这是英雄们的故事。双枪尤利,医生凯特,狙击银冉,刀锋凌,导弹迪恩,工程师吉博特,机枪费尔斯,烈焰米娅,榴弹弗朗西斯。在这个枪神的纪元里书写他们属于自己的,英雄们的史诗。
  • 阁下大人

    阁下大人

    一个花痴,不折不扣的花痴。——可恶的欧阳若竟然这样评价她。诚然她的眼睛是花了些,但心却一直是空的,不想让任何人住进去。不过,她好像对那个优雅的男人动心了,可是却有个家伙死缠烂打。。。。——————————————献给追求爱情的姐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