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200000028

第28章 国际危机传播中的过度报道与阐释(5)

在十年之后发生的“9·11”事件中,美国媒体的表现同海湾战争中的表现如出一辙,一如既往地对有利于美国的方面进行过度阐释,以至于现在美国媒体自己都承认在这一危机事件中,美国社会和媒体作出了过度的反应。美国《新闻周刊》网站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说:“在近些年的每一次冲突中,美国总是能弄清楚对手的邪恶意图,但却大大地夸大了对手的实力。上世纪80年代,我们认为苏联正在扩张其实力和影响力,但当时苏联正处于经济和政治的崩溃边缘。上世纪90年代,我们确定萨达姆·侯赛因拥有核武器,实际上,他的工厂可能只有生产肥皂的能力。这次的错误更具破坏性。对美国人的心灵和美国的体系而言,‘9·11’事件是一次冲击。因此,我们反应过度了。”在对“9·11”事件的“过度反应”中,新闻媒体的“过度阐释”难辞其咎。由于美国手握全世界最强有力的传播机构,因此,在对这次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必然呈现出一边倒的“过度阐释”现象,实现合乎美国利益的“政治正确”,使人们同情美国,痛恨本·拉登和塔利班,以致现在就连美国媒体自己都认为这种反应是“过度”了。

即便不是美国的媒体,在对因“9·11”事件而起的一连串国际危机事件进行报道时,同样受到利益的影响而出现相应的“意指偏向”。仍然以标榜客观、公正、平衡的英国媒体BBC在“9·11”事件之后不久即爆发的阿富汗战争中所做的报道为例:

BBC在喀布尔的报道与前面讲到的香港回归报道一样,是一个需要仔细分析才能领会其微妙之处的文本。在这则报道中,BBC对于美军的滥炸、误炸表现出不满甚至愤怒,但又只能无可奈何,“别无选择地离开”;同时,镜头前的记者又对不再有那么多“恐怖”的塔利班出现而感到庆幸。显然,这条报道对交战的双方(美国和塔利班)都持否定的态度,这正是其“平衡”之处,也正好反映了英国在这次战争中作为美国“盟友”的真实心态。这样的报道与BBC在香港回归报道中的表现一样,如果单看一条新闻,会觉得客观、公正、平衡,但如果结合这条报道出现的时机、语境、国家利益、其他报道的内容等因素来看,就会明白这家媒体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站在镜头前的记者在向什么方向进行“过度阐释”。

三、偏向矫正与视阈融合

用传统的传播观念来看,过度报道与过度阐释在国际危机传播中好像不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现象,但经过上面的探讨我们应该已经明白,过度的报道与阐释恰恰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常态。用阐释学的观念来看,在阐释过程中发生的“意指偏向”再正常不过了。伽达默尔说:“偏见并非必然是不正确的或错误的,并非不可避免地会歪曲真理。事实上,我们存在的历史性包含着从词义上所说的偏见,为我们整个经验的能力构造了最初的方向性。偏见就是我们对世界开放的倾向性。”世界的本来面目也许就是这样,并不存在那么多合乎理想的事物,不正常才是常态。只有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世界的丰富性,也才能理解国际危机传播的复杂与多元。

那么,对这种“过度”的常态,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呢?是选择对这种“过度”行为听之任之,还是对它进行有意识的矫正?显然,我们能够选择的只能是后者。正如航行在海面上的一艘大船一样,航行的方向总是受到不同水流的影响而发生偏离,船员们要做的正是不断矫正航行的偏向,使得大船向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行。

在这方面,宗教社会学者马丁·布伯的学说与实践非常有助于人们在应对国际危机事件时向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向思考和行动。马丁·布伯(1878-1965)是现代德国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其学说对20世纪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被视为当代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而更为重要的是,马丁·布伯将其哲学思想积极付诸实践,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希特勒上台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反纳粹主义与振兴德国犹太人精神力量的工作中,成为犹太人的精神领袖。1938年移居巴勒斯坦后,他又着力用他“关系”思想中的精华来调和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呼吁双方建立和睦关系。尤其意味深长的是,1965年当他在耶路撒冷逝世时,阿拉伯学生联盟竟派出代表团参加他的葬礼,向这位犹太人表示无限的尊敬。

马丁·布伯的思想被后世称为“关系”哲学,“对话”和“相遇”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在布伯眼里,真正的传播应该是人在找寻自我的途中,不间断地与他人发生对话式的传播关系。”“在对话中,我们既理解了他人,也重新理解了我们自己。如果没有这种正常对话的心理,传播就会沦为一个人的独白。”用阐释学的观点来看,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与你”的精神对话实际上与伽达默尔所说的“视阈融合”暗相契合,它们都指向“真正的理解”。

有学者详细分解了在“对话”和“视阈融合”精神指引下的理解过程:首先,在与文本相遇时,理解者已经拥有由他的成见所决定的视阈,并从这视阈出发对文本的意义有一种预期,而文本也有它自己的视阈,这两个视阈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尚不为理解者所知;第二,理解过程一旦开始,由于两个视阈之间必有的差异,彼此会出现一种紧张关系,这时理解者便力图把两者区别开来,筹划一个不同于他的视阈的文本的视阈;第三,当他这样做时,他仍是通过他的视阈去区别和筹划文本的视阈的,所以,在区别和筹划的同时,他已把他自己的视阈带入他所获得的文本的视阈中了,而这又意味着把他所获得的文本的视阈带入他自己的视阈中了。因此,理解的结果必是两个视阈的融合,被理解的文本的意义必定为文本和理解者所共有,其间的界限事实上不可明确区分。而且,宏观地看,视阈融合是一个无止境的循环过程。一方面,文本的视阈向理解者开放着,它通过效果历史影响着理解者的成见和视阈。另一方面,理解者的视阈也向文本开放着,他把自己的理解加入进效果历史从而影响着文本的视阈。在这个循环中,两者的视阈不断融合和扩大,而这也就是文本的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

“对话”的精神与视阈融合的观念尤其适用于国际危机传播领域的阐释实践。马丁·布伯本人在巴勒斯坦调和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关系的实践,就是这种精神和观念在国际危机中发挥作用的最直接表现。在当下的国际关系中,巴以冲突、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关系可以说是历史纠葛最为复杂也最难解决的国际危机事件,马丁·布伯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了“对话”精神在解决国际争端和危机方面的指引力。尽管国际危机传播的文本必然因主体利益在阐释过程中发生偏向,但如果参与阐释过程的各方都能够遵照“对话”精神的指引,在对文本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视阈融合”,那么,国际危机传播的文本在阐释过程中就会少一些歧义和偏向,国与国之间也就走向真正的相互理解之途。

显然,走向“真正的理解”的道路并非坦途,实现“对话”和“视阈融合”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国际危机传播的主体和读者在阐释过程中作出“超出自我需要”(马丁·布伯语)的长期努力。要到达这一境界、实现这一目标,对于媒体而言,首先要做的是在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和阐释过程中能够较为平衡地呈现多方的声音,使自己成为马丁·布伯所说的“居间者”,而不是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仅仅为国家利益鼓噪,使已经紧张的国际关系更加剑拔弩张。

近年来半岛电视台的兴起印证了这样的观点。以这家电视台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的表现为例。在美国发动新一轮的伊拉克战争后,各大电视媒体都以长时间直播的方式进行报道,使这场战争成为“直播的战争”。与美、英等国的媒体在报道中一边倒的“过度阐释”相比,半岛电视台在这次重大国际危机事件中的表现要公正、平衡得多。这家电视台提供了来自各方的声音,尤其是阿拉伯世界的声音,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西方声音与阿拉伯世界声音的“对话”,从而受到世界的关注和尊敬,也使得这家中东小国的电视台成为能够影响世界舆论的重要声音。

在对这次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中国媒体同样也表现出了较为理性和适合的姿态,在这次重大国际危机事件中发出了中国的声音。其中,中央电视台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在重大事件的直播报道上首次超过了竞争对手凤凰卫视,更重要的是,央视的直播报道较多关注普通民众受到的战争影响,使得中国观众的视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伊拉克平民的视阈实现融合,从而使人同情平民,厌恶战争。与英美等国的直播报道相比,中央电视台的报道更为符合视阈融合的原则。这次直播中水均益在巴格达的现场连线报道也因此获得了当年中国新闻奖直播类的一等奖。

在对伊拉克战争的直播报道中,中国记者之所以能够采取较为超脱的态度,主要关注普通民众在这次战争中受到的创伤,客观上是由于中国在这次国际危机事件中与交战双方都没有直接的利益牵连,中国记者在对事件进行报道时才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而记者在报道的过程中选择更多地关注普通民众,谴责发动战争的双方,则是在理解和阐释这一事件时自觉作出的合理选择和有益于事态解决的努力。

尽管中国媒体在世界舆论中的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的媒体相比还较小,但只要像这次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一样,秉持中立、“对话”的观念,努力实现视阈的融合,随着中国力量的和平崛起,中国媒体就能在国际危机事件发生时不断放大自己的声音,扩大自己的影响,为国际危机事件的解决提供越来越多的和谐因素和力量。

从根源上讲,在国际危机事件中,本章讨论的阐释与过度阐释行为主要都因利益而产生,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情形在新闻生产社会学者看来也是如此,他们早已指出,国际新闻生产的本质是国内化、本地化的,最终是国家化的,它受到权力结构、文化形态和政治经济利益的制约。国际危机事件中各种复杂的要素关系和利益牵连,必然对国际危机传播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在国际危机传播的过程中,如果文本的作者和读者都能像马丁·布伯和伽达默尔等人所倡导的那样,能够超越本国利益的需要,用“对话”的思想来主导自己的传播行为,在理解与阐释的过程中实现视阈融合,存小异,求大同,那么就能转危为机,化硝烟于无形,国与国之间就能避免因危机事件而波澜四起,避免受到更多次生危机的危害,从而走向国际传播的和谐之境。

思考题:

1.国际危机传播在阐释过程中分为哪些层面,相对应的文本属性又是怎样的?

2.国际危机传播中的过度报道将会产生哪些方面的次生危机?

3.怎样理解国际危机传播中的过度阐释问题?

4.怎样才能在国际危机传播的过程中达成视阈融合,实现求同存异的和谐状态?

同类推荐
  • 性与社会

    性与社会

    性是人类两大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说,没有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没有性也就没有人类历史,更不会继往开来。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市场的深入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规模扩张和范围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产品供应量的丰富,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激活了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刺激和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工,迫使企业从无差异市场转向差异性目标市场,不少企业进而选择范围更小的集中性目标市场,它们不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取得较小占有率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小市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 珞珈兰台文集

    珞珈兰台文集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热门推荐
  • 极品高手

    极品高手

    这是一个异能的世界,透视,穿墙,隐身,应有尽有。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金钱,名望,权利,无一不存。这是一个残忍的世界,背叛,阴谋,杀戮,五彩缤纷。同时,这也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希望与绝望共存。
  • 笑妃休夫:土匪王爷逃难妃

    笑妃休夫:土匪王爷逃难妃

    逃难妃的成绩不好,自己每天都在努力着码文,有时睡着了还想着要多码一点出来,写文不容易,尽管有缺点,却是一直在努力,希望看文的亲能给一点鼓励、支持,帮帮忙忙给丫丫收一个或推一个,丫丫在这里说声感谢了!下面看到让投票了,虽然不报什么希望,不过还是希望支持丫丫文人亲能投上一票,谢谢!==============嘿嘿!!!我就是传说中的分隔线==========谁能告诉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她可是21世纪里的五爱四美三热爱的大好学生啊,为什么在宿舍里睡的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穿越了呢?幸得好心夫妇收留,谁道却还有隐情。一朝婚娶她成逍遥王爷的妃,她不过稍稍打击了一下他的男性自尊就遭到他嫌弃,不得他宠,她满心欢喜地认了。本想悠闲地过她的‘美男丛中过,偶尔失下身’的安稳小日子。那王爷却无情地擒下她伸向美男的淫爪,断了她YY美男的念头。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休他没商量!可天公不作美,她刚离了虎穴却进了狼窝,遇到劫财劫色的山寨土匪,那土匪长的如花似玉,腹中却是个黑染缸。实在欠扁无比,直让她想上前抽他几下再一脚踹飞。于是鸡飞狗跳的生活开始了。不断的陷阱阴谋里,当真相浮现,倾了心的她又能否保持最初的天真与单纯,她又该选谁,又该弃谁?============================他,大乾皇朝掌握实权的逍遥王爷,经过最深的背叛欠下天大的情义变得邪魅无情。可什么时候开始他却以欺负折磨那个女人为乐趣,他是该无视,该放下,还是该擒下那个女人只让他一人折磨压迫?他,西域国地位最为低微的皇子,靠着心计、谋划一步步走向人人仰望的高位。世间的女子不过是他手中的棋子,可什么时候他却失了心陷进自己布的局里。眼随她动,心为她跳,江山与她,他将如何割舍?本文属于甜美,温馨文,会不定时有雷,望看文的大大们自备避雷针,切记!!推荐好友的文:《穿越:休掉贵族相公》http://www.*****.com/?a/212617/叶儿的文很不错的哦,亲们去看看吧
  • 快穿之主人的迷妹

    快穿之主人的迷妹

    算计人心,挑拨离间,只为了拿到主人想要的灵魂。我喜欢主人。陷入穷途的人,你要来典当灵魂吗?
  • 景阳

    景阳

    谢谢你没有放弃我,我会用我的余生来感激你》》”阿景,我们一起去看春暖花开好吗?”彼时,他牵着他的手说道,而她笑容温暖。后来他看着麻木的她说:“阿景,我们一起坠落吧,地狱里有我陪你。”
  • 星帝小白

    星帝小白

    银河划破大地,异族突现,大战将起,小白这个小白如何在银河开启的大时代下找到自己的路,宗门争斗,小白如何救心爱的女子于战乱之中,又是如何一步一步重建一个新的宗门,走上时代的巅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加群参加讨论:614412284
  • TFBOYS之霸道凯爷追萌夫

    TFBOYS之霸道凯爷追萌夫

    17岁时,你我相遇,我不知不觉爱上了你。27岁时,你我再次相遇。“爸爸?怎么回事?易烊千玺,五秒钟解释!”“凯爷,你听我讲,我……”……“爷,你找我……”“爷,什么事?”“爷……”“叫我凯爷,你是我的人,不是我的下人。”
  • 只有遥远的他,才能让我心安

    只有遥远的他,才能让我心安

    【重开】林安安逃走了,她想忘了龙遥,却发现,她早已忘不了他
  • 初一落倾容卿月

    初一落倾容卿月

    当今女主,多重身份,倾国倾城的容貌,来无影去无踪,却时时陪伴他左右。他一代妖帝,却有一副闭月羞花的容貌,找他看来,爱美是人的天性。对人心狠手辣的他却独独她宠爱不已。————写不好请见谅,我我已经很努力了
  • 碉堡小女腹黑王

    碉堡小女腹黑王

    某年,“嘿嘿,怎么样,怕我了吧?”某女大笑的说道。某男在一旁玩味的看着她,眼底是不屑。几年后“相公,我怕你了,我服你了,放过我好不好?”某女求饶的说道。某男依旧玩味的望着她,眼底却是宠溺。
  • 妃受王攻:媳妇,嫁给我吧

    妃受王攻:媳妇,嫁给我吧

    “张谦宇,怎么我一出门就能看到你啊,真是的,在现代遇到你,怎么好不容易穿越了,我还能遇到你啊?”“becauselloveyou(因为我爱你)”“…………”浅惜默……………………………………“张谦宇,你为什么喜欢我?”“It'sthedestinythatIloveyou(命中注定我爱你)”“张谦宇,你耍我。”“我对你是‘蒸’的,爱我不上火。”“张谦宇,信不信我蒸了你。”“蒸了我,就没有人跟你一起在这世界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