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200000034

第34章 文化建设:语境、路径与方向(13)

对于当前信息传播技术的概括努力让人感到如此软弱,原因是基于数字技术的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传输方式革新一日千里,可谓日新月异。从理论上的概括来看,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将其称为“第二媒介时代”,是针对第一媒介时代,即“信息制作者极少而信息消费者众多的播放型模式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提出的,彼时“播放模式有严格的技术限制,但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以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一种替代模式将很有可能促成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的产生。该系统将是对交往传播关系的一种全新构型,其中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界限将不再泾渭分明。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正跃入视野”(马克·波斯特,2000,p.6)。台湾学者汪琪称为“第二代媒介”(汪琪,钟蔚文,1989)。我在2005年出版的《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一书的“网络时代的信息革命”一章中提到,网络时代所带来的影响可以称为正在爆发着的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数字技术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突破和新的要素,发挥着推动历史文化变迁的巨大功能(姜飞,2006c)。

波斯特所预见到的三位一体的传播系统——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为一体的系统,在当今的时代已经来临。基于互联网的衍生传播形式,比如博客、播客、“脸谱”(Facebook)、视频传播网站(如YOUTUBE,土豆网、优酷等)、微博客(如美国的Twitter和中国的“微博”),已经从传播科技实验室下线,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具体体现在传播研究领域,已经从两条线索开始转向:一个是大众传播的对象——受众,向“使用者/消费者”(user/consumer)甚至是“创作-使用者”(pro-sumer)转向,一个是大众传播的研究对象——作为复数形式的大众媒体(mass media),向作为单数形式的媒介(medium)转向。由此推动研究者注意到,媒介传输方式的革命,不单单是一种技术的演进,更是一种文化的革命。从本书所建构的文化和文明的逻辑函数关系角度来看,基于数字技术带来的传播革命,一方面将传统媒体作为文化工业的本性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将以新媒介形式的提供,对传统媒体和传播形式的改造,再一次以新的要素快速融入人类文明演进的进程,带来其他文明要素生态的变化;同时,发挥文化的系数作用,加速文明演进的进程,加快文化变迁的速率——乃至改变文化的方向。

(1)整合了传统的传媒资源

信息传播技术水平、信息传播方式对人类思维和生存方式的改变程度,具体来说体现在技术升级带来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形式汇流带来信息传播形态的革命,内容多样化、专业化带来信息内容产业的革命,企业整合带来信息组织形态的革命。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从基础层面上填平了电子、电讯、传统媒体和文化业间的界限。在美国早已开始了电子、电讯行业和传统信息媒体之间的互相渗透和交叉兼并。如软件业巨人微软公司与著名的全美广播公司(NBC)合资建立MSNBC有线电视网,并于1996年7月奥运会开幕前正式开播。而美国政府为了推动变革,也已于1996年通过立法,将电讯和媒体统一管理。美国的出版公司更是纷纷跨入电子信息产业,在新的竞技场上大展身手。如美国最大的传媒和出版公司之一骑士出版公司(Kinght—Ridder)凭借自己在出版界的实力,在电子空间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的图书馆,提供的内容涉及专利、商业资讯、科学技术、医药、人文、商业、社会学等等,还有17000种期刊上的800万篇文章和会议纪要、报道、论文、私人文稿和学术演讲稿等。据骑士宣称,电子商业降低了骑士25%的销售成本,提高了20%的生产率,读者订购时间大大缩短,订购的比例上升到97%,同时由于上网和服务的应答,骑士的市场扩大了10倍。甚至当代美国最出色的时事专栏作家和编辑之一迈克尔·金斯利也跨出传统媒介,跳槽到微软,受命创办一本具有全新形式和意义的网上杂志(王卉,1998)。1908年11月25日,年届87岁高龄的美国新英格兰妇女Mary Baker Eddy创办了一份名为《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的报纸。在那个妇女尚无基本投票权的时代,女性创办报纸对于由男性垄断的美国新闻界而言无异于一场革命。百年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再领变革之先,宣布从2009年4月开始,放弃纸质日报,全面改为网络版,从而成为美国第一家放弃纸媒介的全国性日报(曹海丽,2008),拉开了纸质媒体向电子化传播的转型大幕。新闻集团董事长兼CEO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2011年2月23日三发布了iPad电子报纸《每日报道》(The Daily),这份报纸通过苹果网络商店独家出售,订阅价为每周99美分。默多克称,The Daily把最新技术与“实地采访报道、良好的编辑和怀疑的眼光”融为一体,这份电子报纸“将成为当前这个数字时代如何讲述新闻事件的范例”(唐风,2011),此事件则更加明示传统媒体开始接近新型传播终端,并尝试创新新闻传播模式。

(2)推动国家政策的改变

传播科技的革命,体现出传播形式的汇流,从而对传统的传播管理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传媒控制的降低,电子政务、新闻生产生态都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新的思考。

欧盟会员国认识到,各国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已经造成了一个割裂的欧洲电信传播市场,这种制度性差异对欧洲的传媒业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造成了伤害,因为他们无法在经营规模上与大西洋另一边的北美厂商相竞争。因此,欧盟委员会在1987年和1997年先后两次发布“电讯绿皮书”,目标就是在实现欧洲的电信传播业务开放竞争的前提下,逐步在全欧洲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市场机制。“绿皮书”认为,汇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全欧洲范围内,对应该如何在新的世纪中对这新一代电子传媒进行调控展开讨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政府于2009年6月发表“数字英国”白皮书,提出到2012年,英国家庭普及宽带网络,从国家层面将重点发展数字网络工业作为未来10年总体经济的支柱。由此,“数字英国”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目标,就为英国搭建了一个新兴经济增长点所需要的框架平台,以此为基础汇合内容创新、版权保护、节目营销和消费者多方资源和力量,整合既往的传媒市场的同时,也推动建构传统整体市场的转型(Carter,2009)。2010年,英国通信和媒体监管机构通信办公室(Ofcom)发表声明,对于超高速宽带(super-fast broadband)基础设施建设,不设置任何规制上的障碍。同时,为促进在超高速宽带服务领域的竞争和投资,容许维珍传媒(Virgin Media)等竞争者利用英国电信(BT)新铺设的光缆提供接入服务,利用BT的地下管道和地上电线杆铺设自己的光缆。

法国家庭提出“多重业务包”。法国电信业处于全世界电信业务融合最前沿国家之一,当前融合是影响其电信业竞争的关键因素。电信业务多数将会发展成为捆绑语音、电视和宽带服务的“三重业务”模式。另外,2011年,电信运营商Orange公司还推出了“四重业务”(quad-play),用户每月仅需支付34.99欧元,即可享用以下业务:互联网业务(介入速度超过20兆比特/秒),电视业务(提供120个以上的频道),语音业务(在法国境内不限量的固定电话通话时间和1小时的移动电话通话时间)以及3G移动宽带业务。根据金字塔研究公司预计,到2015年,将有4.5%的法国家庭使用“四重业务”。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于2010年3月中旬向国会提交了“国家宽带计划”(The National Broadband Plan)。该计划的实施将使美国在2010年达到每秒1千兆比特的网络连接速度,美国人口的宽带接入率将从目前的65%提升到90%,从而引导美国在21世纪实现经济增长、帮助实现许多重要的国家目标。2011年2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建设高速无线网络计划,承诺将在未来十年拍卖500MHz无线频谱资源用于无线宽带服务,FCC开始释放电视频道间被称作“白空间”的空闲频谱,以发展高速无线互联网的接入,加快美国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刘丽娜&蒋旭峰,2011)。

俄罗斯联邦政府也已清醒地认识到了和西方的数字鸿沟,把构建信息网络和新媒体作为当前国家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战略任务。俄联邦政府于2002年1月批准建立“2002年至2010年电子俄罗斯”的目标规划,主要宗旨是:在俄罗斯境内铺设“电子大道”,发挥俄罗斯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潜力,带动信息业的发展;国家要制定相关的倾斜政策,创造有利于信息技术产业生存的空间,扶植其发展;同时,还要完善、充实和发展俄罗斯新型传播媒体——互联网的建设(栾海,2002)。

新兴传播科技对于国家政策的冲击还体现在外交领域,贯穿着从“文化外交”、“公共外交”到“媒介外交”一系列概念的提出和实施。“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指由一国政府所从事的、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对外文化交流行为。最早由美国外交史学家拉尔夫·特纳(Larf Turner)20世纪40年代提出,由美国外交史专家弗兰克·宁柯维奇(Frank Ninkovich)系统阐述和发展(李智,2005,p.1)。到了50年代,在美国带领下,文化外交成为政府主导的公共外交的内核。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科恩(Yoel Cohen)又进一步提出媒介外交的概念,认为,在政府和关心国际事务的公众中间,媒介发挥着一种连续和明确的纽带作用,甚而成为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制定和推行中不可或缺的要素(Cohen,1986,p.2)。2010年,中国学者赵可金在“察哈尔公共外交研讨会——上海2010”上发表论文《网络公共外交大有可为》,进一步将基于文化的、媒介的公共外交推向一个新的视角——将公共外交做到网络上去。他将“网络外交”界定为:在信息时代条件下,国际行为体为了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而开展的对外交往、对外传播和外交参与等活动。网络外交的主体与客体既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或个人。2010年,赵可金又再次以同样的题目在《人民日报》撰文推动这一理念(赵可金,2011)。

(3)打破国家和文化边界,地球村重新整合文化主体和文化生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互联网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至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互联网已将各国、各地区一“网”打尽(闵大洪,2004)。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

早在20世纪初,传播对文化空间的整合即有判断,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1916年宣称:“社会不仅通过传输和传播而存在,而且社会也很大程度上‘存在于’传输和传播之中”(Society not only continues to exist by transmission,by communication,but it may be fairly to exist in transmission,in communication)(John Durham Peters.,2004,p.13)。20世纪早期的芝加哥社会学派则直入主题,将“传播”(communication)作为研究的核心命题的同时,也将其看作20世纪社会构成的首要因素(John Durham Peters.,2004,p.15)。

60年代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的概念,从70年代以后的传播学者愈加认识到:“大众传播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或文化都有影响;它可以影响到一个团体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影响它对英雄与恶棍的选择,影响它的公共政策与技术。特别是媒介持续不断的信息传播,能对社会变革产生真正深刻的影响”(梅勒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1989,p.117)。本书作者曾在《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媒介》一文中提到:媒介除了发挥其一般性的传播信息和知识、提供娱乐等功能外,还发挥着另外独特的功能,即宣传、引导、创造意识形态。换句话说,它改变、制造着我们的精神性空气和水,从而最终铸造、改变我们的体质和思想(姜飞,2004a)。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白话老子·列子

    白话老子·列子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普通的“道”。“名”也是可以阐明的,它亦非一般的“名”。“无名无形”是万物的始端,“有名有形”是万物的根源。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热门推荐
  • 妖古

    妖古

    简介:天象无刑,道褒无名,是故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妖古皆具,度天地刑罚,破万界轮回,曰,我为光明。妖,非仙、非魔、非佛,人本形矣。其源为上古混沌开天初始,雷霆孕育。其能为天地极之力,故同界无敌。古,上古先民,人之聚落,族人稀少,皆有通天彻地之能。《神赋》曰:古,禀天地秩序而生,其智慧,肉体,气力,天赋皆为极致,不知何故,传因逆天而受谴,湮于上古之初。《神州志》记载:古之一族,强且凶悍,肉体之能可破天,气力之威可逆天,智慧之能可改命,天赋之妖可一念成仙,一念成魔。《南华经》云:妖智者,为天所不容,其一生必孤。妖心者,为天所不理,其一生必伐。妖孽者,为天所不佑,其一生定厄。妖魔者,为天所不保,其一生定折。妖古者!受天宠。遭天弃。有天谴。永世天杀之人。为妖古者,其一生必逆天,斗天,破青衍。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空间崛起

    空间崛起

    一次次的穿越,一次次的变化,修真农场因你起家,因你败,是否踏上巅峰。
  • 熊出没之魔法之旅

    熊出没之魔法之旅

    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在一个山洞获得了魔法,于是再一次踏上了环球之旅
  • 时空漂流日记

    时空漂流日记

    原本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博物馆资料员,但却忽然有一天发癫,被送到了精神病院。为了能尽快让他康复,我决定尝试让他说出所有他的所见所闻,但没想到,这一切竟然大出我的意料。
  • 暮柳寻凉

    暮柳寻凉

    柳筱暖是个普通的高中生,她和所以女生一样暗恋着本班校草。她比所有同学早认识苏沐晨。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校草生日,大大的机会有没有。柳筱暖决定送个别出心裁的礼物,于是乎,故事开始啦!误入暮柳寻凉小店,邂逅蓝衬衫的美男。你说什么,她是穿越来的,开玩笑吧!温凉:纵然有些事你不必知道,或说请继续装作不知道。苏沐晨: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她对你这般好。可惜你只留给他一个背影,等你转身,你已经失去她了。
  • 允许我说我爱你

    允许我说我爱你

    家族联姻,他婚后却三天两头和其她女人传出绯闻。有人笑着说:“洛太太,你绿了。”她也笑:“我何时不绿过?”媒体也嘲讽她有名无实,他却将她揽到怀里:“谁说无实?明明一夜七次!”然而,当他的初恋回国——“洛凌澈,要杀我的是你.要复仇的是你,要和我一辈子的也是你,现在,要和我离婚的还是你,你到底要我这样!”再遇,他霸道的将她锁进怀里,贴着她红唇情深低喃:“洛......
  • 江湖之高手无敌

    江湖之高手无敌

    高手是什么?摘花飞叶即可伤人,这是高手。抽刀可断山河,这是高高手。一剑碎天穹,这是神一样的高手。但高手就无敌么?李寒羽在他的故事中这样回答:我剑碎天穹,刀断山河;我拳崩地府,脚踢灵霄;我棍扫极乐,枪挑神明。我仙岛斩仙人,深海战龙神。江湖之中,我是高手无敌!
  • 不老战士在都市

    不老战士在都市

    七十年前,打鬼子的时刻他掉下了山崖,昏了过去。七十年后,他爬上了山崖,仿佛事情就是睁眼闭眼之间。于是,林飞踏进了陌生的都市,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美女?肯定有的。仇人?少不了的。鬼子?拿来枪毙的。但是他的心中依然有着一个念想,打鬼子,扬善罚恶……
  • 喂!等一下,我有话对你说

    喂!等一下,我有话对你说

    一直梦想的有个天使会来保护我的,真的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