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100000007

第7章 伯明翰学派研究概述(5)

在《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中,作者介绍了霍尔的生平、传播思想及其理论来源,并对霍尔的传播思想做出了重要评价。作者首先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进行了完整的介绍,并对这一理论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一理论提出了意识形态的编码方式和受众的解读策略,从而“恢复了受众在传播中的本原位置”,成为“文化研究的转折点”,“代表了伯明翰学派在媒介研究方面的最高成就”。的确,在伯明翰学派的发展过程中,霍尔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编码/解码理论突破了美国的刺激——反映模式和使用—满足理论,为受众的能动研究打开了大门,成为传播研究的转折点。然而,作者认为这一理论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如过于关注文本研究、且没有提供一个“利于操作的关于受众的研究方法”,因而指出霍尔在受众研究上只充当了“开门人”的角色: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摆脱文本权威,他关注文本本身的性质、文本与作者的关系、文本与读者的关系以及读者的作用、文本与现实的关系,但是,这个模式并没有试图去证明电视话语的主导意识形态编码是如何和社会结构发生关系的。不同的是,他认识到受众的重要性。虽然他欠缺对受众的详细分析,但是,他打开了受众研究之门。

《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对霍尔的理论作了全面的概述和中肯的评价,为霍尔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陶东风在《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一书中,对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陶东风首先通过对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精英主义与悲观主义”的大众文化理论的比较研究,肯定了菲斯克受众理论的积极性和开创性,以及菲斯克受众观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陶东风认为,菲斯克的理论为大众文化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并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同时他指出了理解菲斯克理论的四个切入口:(1)大众文化是由大众创造的,而不是由文化工业生产的;(2)大众是利用“妥协的对抗策略”创造的大众文化;(3)大众创造的文化与日常生活有关;(4)大众创造的文化具有微观政治的功能。陶东风首先对“文化”和“文化产品”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他认为文化产品是现代工业为人们提供的商品,表现的是一种文化资源或物质形式;而文化是“活生生的意义生产过程”,表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文化产品接受者的受众,其社会背景和接受方式对意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果起了最终的决定作用。菲斯克受众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受众是积极的、主动的意义生产者,因此——

大众文化研究不仅需要研究大众文化从中进行制作的文化商品,更要研究人们使用文化商品的方式,后者更具创造性,而且比前者更变化不定。菲斯克提出,大众创造文化使用了一种“为我所用的艺术”、“有啥用啥的艺术”,并用“偷换衣服的标牌”、“对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衣服采取只看不买的手段”等为例对这种“艺术”的实践方式进行解释。对此,陶东风也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文本就像是一个“菜单”为大众提供了各种“菜肴”,大众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并从中创造自己的意义和快乐;文本也像一个意义的超级市场,读者可以从中任意选择。菲斯克这种“为我所用的艺术”、“有啥用啥的艺术”理论显然源自德赛都的“抵制理论”。同时,菲斯克还借鉴葛兰西的霸权概念,指出大众文化的本质就是“控制与反抗的矛盾运动”。大众在对主流文化进行反抗的同时不断生产出有利于自己的意义,从而创造出自己的大众文化。陶东风通过上述分析进而总结出菲斯克文化理论中蕴涵的受众的“平民性”以及“创造性”和“抵抗性”。

陶东风对菲斯克大众文化的分析把握住了菲斯克大众文化观的个体性、微观性和平民性,阐述了大众的创造性、颠覆性和抵抗性,为全面理解菲斯克的理论提供了借鉴。陆扬和王毅在《大众文化与传媒》这一小册子中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莫利的民族志受众研究以及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他们高度评价了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并把这篇文章称为一篇“至关重要的文献”:

它打破美国传媒研究的模式,为电视的文本研究及电视观众的民族志研究,提供了一个符号学的范式。故而它一方面是文化和传媒研究从消极走向积极的转折点,一方面也为后来对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批判打下理论基础。对于莫利的受众研究,陆扬和王毅认为其意义主要在于通过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经验研究为电视观众的研究打开了新思路”。

然而,他们指出,这一研究也带来了新问题,即“如何看待文化条件分配的不平等”:观众不同的社会背景决定了每个人获取知识的能力、条件和机会都不是均等的,这种差异造成了受众解读文化产品时不同的心理倾向。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成为研究中的新课题。同样,潘知常和林玮主编的《传媒批判理论》全面介绍了威廉斯、霍尔、菲斯克和莫利等人的研究成果,对伯明翰学派的理论作了综合阐释。综上所述,《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对霍尔的传播思想做了深入的探讨和中肯的评价,《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对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和受众观念进行了综合探讨,《大众文化与传媒》和《传媒批判理论》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莫利的民族志受众研究、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作了全面概述,其中的真知灼见对我们理解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仍有很大帮助。

然而,由于伯明翰学派一些重要的作品,如“The uses of Literacy”、“communications”、“Policing the crisis”、“Raymond Williams On Television”、“Culture,Media,Language”等还没有中文译本,因此国内部分学者对伯明翰学派受众理论进行的探讨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正如张国良在评价对国外理论的研究工作时所言:虽然,已有论著中不乏佳作,但总体而言,比重很小。

其中,广泛可见的是,对外国有关学说的不(够)完整的介绍、不(很)准确的翻译乃至不(尽)科学的解释。通过上述对伯明翰学派受众理论研究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目前缺乏系统研究伯明翰学派受众理论研究的专著,也缺少对其理论成果进行跨语境的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与中国的现实状况相结合进行理论的应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选择对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对于如何进行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研究这一问题的思考应该和该学派受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背景相结合。伯明翰学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回顾这段历史的过程中,需要将其纷繁复杂的理论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因此本书将采用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复杂的理论网状结构中探讨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从而揭示伯明翰学派和其他学派受众理论的异同,彰显伯明翰学派受众理论的深刻价值。

伯明翰学派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雷蒙·威廉斯、司图亚特·霍尔、戴维·莫利等文化研究的巨匠,他们的著作和论文代表了思想的发展脉络、凝聚了思想的精华,引领了一段时期的理论思潮,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对这些作品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从而研究作品的结构和内涵,将有助于把握其作品中蕴涵的理论精华。然而,如果只对作品进行孤立的文本分析,势必产生闭门造车的后果,因此还应该运用社会学及文化研究的方法,在研究中与该学派理论的生成语境,即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背景结合起来,考察诸因素对该理论的生成和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从中探求理论的本质。

同类推荐
  •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报品牌这一中心概念,从党报品牌定义、内涵,当前党报品牌的现状,存在问题,党报品牌建设指导思想和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党报品牌建设这一课题的特殊性、深刻性、系统性、实用性四个方面系统展开论述,力求有所突破。本书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言之成理,颇有创意。总体来看,刻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表述清晰,文献综述丰实,引用资料规范,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独立科研水平。
  • 电影编剧的秘密

    电影编剧的秘密

    本书收入芦苇和王天兵的四次谈话。在书中,两个热爱电影的人像聊天那样纵论电影,将芦苇的成长经历与编剧技巧的讲解融为一体,既有普适的编剧法则又有实战教训,还有对电影经典的案例分析。谈话的方式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之不但让人觉得过瘾,还会使人油然产生一种信心,对编剧技巧跃跃欲试。作为创作示范,书后还附有芦苇从未发表的电影剧本《赤壁》。如果你热爱电影,又曾萌发过写作剧本的冲动,不时还对拍电影当导演想入非非,那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也许,你在阅读中还会产生独享秘笈的快感,甚至有一种被大师点拨的幸福。
热门推荐
  • 月尽浮华梦

    月尽浮华梦

    这是一场,江湖儿女的热血情仇。也是一场,帝国天子的乱世权谋。他们,都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利。他们,同样是命如浮萍。可,他们唯一不同的是,一个为了使命,一个为了活命,一个难测天命,还有一个,只会一个听天由命。这,是一场乱世江湖的滔天阴谋。也,是一首儿女情长的旷世悲歌。有人说,活在这世上,最终的信仰,就是逆转乱世。
  • 复仇三胞胎遇上邪魅三胞胎王子

    复仇三胞胎遇上邪魅三胞胎王子

    一个冰山,一个温柔,一个可爱,可是在她们的什么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是,各各变得很可怕。
  • 迷你神国

    迷你神国

    曲洛觉得他上辈子一定踩死过某个拥有大神通的蚂蚁。要不然无法解释他为什么突然就会穿越到了迷你的小人王国。曲洛的梦想很简单,只是斩杀公主,救出恶龙,可又有谁能告诉他,为什么他的对手总是它们:比人还要高大的蚂蚁,一口能吞下几百个人的蚯蚓,足以让小人国亡国灭种的老鼠!而当他杀光了所有的敌人,累成了狗之后,出现在他眼前的变成了真正的庞然大物——人类。蚂蚁般大小的人儿卑微到无人可见。曲洛觉得心好累,但他还是握紧了手中的剑,边向前走,边郑重其事的嘀咕着。“谁踩我我戳谁的脚掌心!”……
  • 你是我的校草

    你是我的校草

    ”微安,为什么你我的心事已经解开了,可是你为什么还要选择他”颜泽寒苦笑说到,为什么,我在你心中还是比不过他,”不是这样的,泽寒,易羽他为了我做了好大的牺牲,我不能辜负他”夏维安看了看颜泽寒说到,”微安,这样真的好吗”陌易羽看着夏维安,温柔看着她,那眼神真的是很宠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坎坷之旅

    坎坷之旅

    路。千人走,万人行。在这条路上走的人,命运各异,结果不同.。有的欢乐有的愁,有的悲伤有的乐。有的升官,有的发财,有的沿街乞讨,有的投海跳楼。有人做好事,人人敬仰,有人做坏事,令人唾弃。大千世界,人生百态。人生的旅途,花样百出,对号入座,九九归一。本书写的是,以各种心态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人的喜怒哀乐。同时,惊示人们,“前边的小桥,多年失修,小心落水。”
  • 末世幸存的孤狼

    末世幸存的孤狼

    一只末日中求生的“孤狼”,在没有希望的末世,到底要怎样生存..........(本人是个独行概念者,喜欢什么当头领,混政治的还是点红叉吧.....本书....大概....应该没有多少异能)喜欢本书的朋友点点收藏吧,推荐票和月票本人就不指望了...→_→
  • 蜀国,明月记

    蜀国,明月记

    “我是不是和你一样的美丽”妆镜前笑面如花的人儿看着镜中的自己,眼角绽放一丝蛊惑的妖艳,“如果我们站在一起,子麒会不会认得谁才是他的翎儿呢,可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然后诡异的笑着,传到漆黑的夜空,恍若地狱的鬼魅来到人间.......
  • 御妖战天

    御妖战天

    沉睡千年的白骨醒来他将为自己报仇以人类的身份举剑向“天”
  •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弗洛伊德说:“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显然,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迹可循的,不管他掩盖得多么严实,只要用心观察,总能发现蛛丝马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懂得运用一点心理学,那么你不仅能读懂他人内心,更能洞悉人性、利用人性,在人际交往、职场博弈、商务谈判、情绪控制等方面做到事半功倍。本书通过分享大量鲜活、真实案例,将日常行为与许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有机结合,提炼出一系列独特、实用的心理操纵术,帮助读者活学活用心理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