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000000040

第40章 参考文献(1)

一、中文著作

1.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柴彦威:《城市空间》,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迟书君等:《新型城市移民:2003年深圳流动人口恋爱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美]陈国明:《文化间传播学》,台湾五南出版公司2003年版。

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陈宇:《城市景观的视觉评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程予诚:《网际传播:对网络、人、组织未来的影响》,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

9.杜骏飞:《弥漫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高小康:《游戏与崇高:文艺的城市化与价值诉求的改变》,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1.高汝熹、罗守贵:《城区核心竞争力——都市功能空间实现的根本途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3.顾铮著:《城市表情》,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黄升民:《多种形态的中国城市家庭消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5.黄平、杜铭那克主编:《农民工反贫困城市问题与政策导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6.金经元:《社会、人和城市规划的理性思维》,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年版。

17.江美球:《城市学》,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

18.李思屈主编:《传媒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刘文庆:《人口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现代社会学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1.林广:《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刘湘萍:《品牌城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罗筠筠:《梦幻之城:当代城市审美的批评性考察》,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钱健、谭伟贤主编:《数字城市建设》,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0.邵培仁主编:《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1.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舒可文:《城里:关于城市梦想的叙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4.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王唯铭:《欲望的城市》,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36.王唯铭:《叫喊的城市:都市文化的观察与思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7.王伟强:《理想空间: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王志敏、杜庆春主编:《理论与批评:全球化语境下的影像与思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39.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0.许学强:《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41.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尹继佐:《世界城市与创新城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3.杨庆贵:《城市社会心理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4.张宏:《性·家庭·建筑·城市——从家庭到城市的居住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张鸿雁:《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张红霞编著:《城市的标志:人类历史之旅》,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47.张锦华:《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台湾正中书局1994年版。

48.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的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50.周岚:《城市空间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委员会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2003),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二、中文译著

1.[英]阿兰·W.伊文思:《城市经济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苏]阿努钦:《地理学的理论问题》,李德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5.[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6.[美]爱德华·索亚:《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研究》,李钧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美]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苏]巴拉诺夫:《大城市的社会人口发展》,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12.[法]保罗·柯拉法乐:《地理学思想史》(第二版),郑胜华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

13.[美]保罗·诺克斯、斯蒂芬·平齐:《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柴彦威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4.[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法]布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6.[英]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7.[英]戴维·理查兹:《差异的面纱:文学、人类学及艺术中的文化表现》,如一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19.[美]戴安娜·克兰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21.[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4.[美]段义孚:《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潘桂成译,台湾“国立”编译馆1998年版。

25.[加]法兰克·金格隆:《媒体现形:混沌时代濒临意识边缘》,杨月蓀译,台湾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6.[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7.[美]葛尔·罗宾:《酷儿理论》,李银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28.[法]格拉夫梅耶尔:《城市社会学》,徐伟民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30.[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3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

32.[美]汉娜·阿兰特著:《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意]莱昂纳多·贝纳沃罗:《世界城市史》,薛钟灵等译,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美]罗伯特·克里尔:《城市空间》,钟山等译,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5.[美]路易丝·谢利:《犯罪与现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犯罪的影响》,何秉松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36.[英]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和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7.[美]吉迪恩·S.格兰尼:《城市地下空间设计》,许方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8.[美]J·M.布劳特:《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史观》,谭荣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9.[美]卡尔·艾博特:《大都市边疆——当代美国西部城市》,王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0.[意]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吕同六、张洁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41.[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3.[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美]琳达·诺克林:《女性、艺术与权力》,游惠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6.罗伯特·列文:《时间地图:不同时代与民族队时间的不同解释》,范东生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7.[美]M.萨夫迪:《后汽车时代的城市》,吴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9.[美]马里奥·盖德桑纳斯:《X-城市主义:建筑与美国城市》,孙成仁、付宏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50.[美]马克斯·韦伯:《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3.[美]迈克·J.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4.[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惠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美]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编:《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与社会的新关联》,黄润华译,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56.[英]Michael Gurevitch等编:《文化、社会与媒体:批判性观点》,唐维敏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3年版。

57.米歇尔·福柯:《规训谕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

58.[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同类推荐
  • 大托铺的笑话

    大托铺的笑话

    “百家小集”为系列小开本的思想随笔类图书,选取人文社科类学者或文化大碗为作者,但不排除有思想的作家随笔类文字。邀请不同知识背景和口味的人为主编,每人编一辑。《二一六年后平反》是知名出版家、历史学者钟叔河的自选集,收入了他从1992年到2007年间的历史、文化散文四十来篇。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热门推荐
  • 甜宠99次:腹黑校草你够了

    甜宠99次:腹黑校草你够了

    他是帅气多金的校草,她是误打误撞成为同桌又合租的小女生。她不想招惹他,他却非要缠着她。“顾北,我警告你,你要是再出现在我身边两米的范围内,我就打得你满地找牙。”“好的。”几分钟后,某人被某人像八爪鱼一样抱着,死不撒手。
  • 玄道归宗

    玄道归宗

    在国难当中丧失父母的王子,自小成为孤儿,被一对乡村夫妇收养,在他十来岁的时候,养父母被人杀害,小王子在逃脱追杀后得遇奇缘,开始追查杀害养父母的凶手,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悲欢离合故事,慢慢懂得人世间的世事沧桑的无常,而自己的身世也在慢慢揭开,接着,后来又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 重生到古代

    重生到古代

    六岁前,她的世界里只有无尽的打骂,从来都没有过一丝的关心,没有感受过一丝的爱。六岁后她就加入了组织,在组织里,每个人都吃了组织特制的药,这种药,无药可解,只有组织里的一种药才可以使毒缓解一阵子。一旦没有药,就会生不如死。一次她与好友灵在组织里闲逛时,听到了不该听的,后来被组织的人杀了。当她睁开眼时,发现自己重生了,一切重新开始,而且她还不是在原来的世界。在这里她感受到了一些她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的东西。于是她渐渐以新的身份活下去……
  • 英雄联盟之混世阿狸

    英雄联盟之混世阿狸

    干着主播行业在温饱线上挣扎的阿狸。被困太平洋小岛上并患上了深海恐惧症的易大师。疯狂的在非洲草原上各种掐的雷克顿与内瑟斯两兄弟。在日本一拳一个小朋友的锐雯。哦还有我们那在角落里啃零食的提莫,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 所为何来

    所为何来

    一段尴尬的穿越之旅,一曲纠结的成长之歌。
  • 给我一支烟

    给我一支烟

    本书描绘的是一个经典凄美的现代爱情故事,在看似灰色的背景下却有着令人动容的真情。白领李海涛爱上了夜总会小姐叶子,叶子拥有令人惊艳的美貌和一颗脆弱的心,因为受过男人的伤害而不肯轻易付出感情。李海涛用自己真诚而独特的方式打动了叶子,但世俗的偏见和人为的磨难却使他们的爱情一波三折。与此同时,叶子的朋友小玉也疯狂地爱上了李海涛,并不惜一切代价来拆散他们。最终,叶子还是选择了悄然出走,而机关算尽的小玉因得不到李的爱情而绝望自杀。“给我一支烟”是夜总会小姐搭讪客人时常用的借口,也是叶子跟李海涛相识时说的第一句话。
  • 戎月

    戎月

    上古大战,冰族受到重创,而复仇的种子由此埋下。审判者制度,开始动摇,但是又必须依赖。这是上古时期的永恒制度,即使现在,也受其影响
  • 生存

    生存

    本书作者运用充满哲理的小故事,讲述了怎样在“危机”、“竞争”和“生存的压力”环境中,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该如何生存的,又如何生活得更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冰皇殇

    冰皇殇

    玉珏门的压迫,柳家的生死仇敌是谁?对付柳家的又是谁?谁才是幕后高明编剧?谁才是命运的掌控者?谁又是这一切的布置者?这一切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我到底是那个手掌乾坤,脚踏苍穹的万古大帝,又或者我是那个柳家的唯一希望,唯一在那场灾难中生存下来的羸弱少年?我到底是谁!?是谁!?”柳承很迷惘,自己每一次,每一回都是在生死的一瞬间求得机缘,终于,自己站在了这一片天地的顶端,可悲的是,现在自己居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