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900000007

第7章 传播学视野下的非传统安全——从拉斯韦尔到阿什德(2)

通过媒介实现社会安全的确是依靠大众传媒制造了民意(Kurt Neuwirth,2007)。

诺丽·纽曼在美国的老师拉扎斯菲尔德就类似现象作过研究,但他认为这是一种“框架议题”的权力。媒介所赋予的“议题”重要性或者显著性的秩序会影响到公众对议题的认知(Lazarsfeld,1948)。罗杰斯认为:议程设定与其他若干效果,包括乐队花车效果、沉默的螺旋、新闻传播以及媒介把关效果相关。社会安全是一个几乎所有媒介都会关注的重要议题,议程设定是媒介安全的重要理论依据。而框架建构(frame)理论,可以看作是“议程设定”的延续。

著名传播学者休梅克(Shoemaker)全面梳理了把关人理论,将把关人分为5个层面:个人层次、媒介工作常规层次、组织层次、媒介外社团层次和社会层次(Shoemaker,1991)。媒介安全离不开把关人,这些把关人主要在媒介内,也有在媒介外的。根据休梅克的理论,可以把媒介安全把关人分为三个层次。媒介安全的微观把关人,是媒介工作常规层次的把关,一般由媒体的编辑和记者担任,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对传播信息(包括新闻)的选择与筛除;媒介安全中观把关人,属于组织层次,在媒介经营管理的层面上制定媒介管理制度,从制度上避免媒介恐慌与失语(甚至失职);而媒介安全的宏观把关人,则属于社会层次,关注的是如何避免社会性恐慌事件的爆发,如何发挥媒介的安全功能,并以社会制度或法律保障媒介的这一功能合理、有序、正常发挥。

伯格纳的(Bergner)“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被麦奎尔认为是“长期效果理论”。该理论认为,媒体可以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使观众对世界的认知符合既有的价值规范和政治经济秩序。涵化理论解释了人们为何可以通过媒体形成自救等安全观念(麦奎尔,2006:122)。

灾难传播学与媒介的“救灾—安全”功能是20世纪80年代的传播学重要理论成果。大众传播在成功进行灾难缓解、救灾准备、及时反应和灾后回复中都具有核心功能。大众传播能够将精确信息传递给公众,给官员与社区领导,同时媒体能减少风险,拯救生命与财产,并且加速社会重建(George D.Haddow,Kim S.Haddow,2009)。

最早从传播学视野进行灾难传播与媒介安全相关研究的是威廉·安德森(William Anderson)。他在1969年的《传播期刊》发表了《灾难预警和两个社区的传播进程》,论文对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的两个社区分别进行了针对飓风警报的比较分析,总结了传播中的相关经验。他指出,在飓风灾难频发的区域中,警报信息非常重要,但是地方官员在处理此类信息时,并不知晓哪些是最应该作为重要预警发布出去的,因为同时存在着多次发布的却并未带来真正灾难的虚假警报(William Anderson,1969)。

灾难-应急传播的系统学术研究,始于1987年《传播期刊》(Journal ofcommunication)第三期的特刊,当期特刊以“传播风险:媒体与大众”为标题,发表了关于风险、灾难传播研究的七篇论文。其中美国学者拉夫·索德(Rahul Sod)、杰弗瑞·斯德科德尔(Geoffrey Stockdale)和埃弗雷德·罗杰斯(Everett M.Rogers)的《自然灾害中新闻媒体如何运作》,通过对五个重大的自然灾害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地方新闻媒体持续地发出声音,显示他们愿意通过传播渠道来发布能够援助灾难受害者的信息,而一些救灾机构也愿意为媒体提供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士为传媒联络人,及时发布救灾信息。

这些研究阐释了大众传媒在灾难传播中营建安全的积极作用(Rahul Sod,Geoffrey Stockdale,Everett M.Rogers,1987)。

在后“9·11”时期,灾难传播和应急传播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加内特(James L.Garnett)和亚历山大·库兹敏(Alexander Kouzmin)在《卡特琳娜飓风中的传播:竞争与互补的概念化视角下的危机传播》(James L.Garnett,Alexander Kouzmin,2007)一文中认为,卡特琳娜飓风不是自然界的灾难,而是传播的灾难,指出了该事件中“传播缺陷、错误信号、信息技术失败、监管缺位”等大量不足,提出了“人际影响的危机传播、媒介关系的灾难传播”等四个概念化视角,对于反思教训,整改提高危机传播中的媒介作用,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英国学者帕克(D.J.Parker),普里斯特(S.J.Priest)和塔帕塞尔(S.M.Tapsell)通过《理解和强化公众针对洪水警报信息的反应行为》一书,提出对于警报信息,公众需要学习如何反应。论文对自然灾害中地方性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予以肯定,而其发展对策的核心之一就是成立隶属于英国环境署的跨媒体洪水警报传播服务系统(Parker,Priest,Tapsell,2009)。

第三节反思与发展:传媒让我们更恐慌还是更安全?

一、安全背后的真相——阿什德的媒介安全观

2002年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 L.Altheide)出版了《制造恐慌:新闻与危机建构》一书,虽然全书是在“9·11”之前写成的,但由于出版时正值“9·11”后全美对恐怖主义的高度关注期,因此该书一经面世即成为当时最具争议性的作品。阿什德在序言中指出该书的内容是“关于恐慌及其在公众生活中的延展”。阿什德的这本著作耗时十年,是其学术高峰的代表性作品。其基本观点是,大众传媒“建构了”恐慌。他认为“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娱乐形式,正通过促销娱乐和恐慌,来实现改变社会预期和日常生活路径”,“记者、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众多观察家似乎都对‘错误的事物’产生了恐慌”(David L.Altheide,2002:1)。而阿什德就想探究这种由他人提供的社会生活中的恐慌,是如何成为公众话语的一部分的。首先,他确定“新闻和大众文化被加入了恐慌。两者都在塑造受众预期和自我表征标准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David L.Altheide,2002:9)而大众文化和传播模式是通过改变身份来实现的。首先,在美国和西方,受众与媒体和大众文化有着大量的关联,这通过电视收看时间、电影上映数、音乐和唱片购买量、时装品牌及其其他文化活动中可以计算出来。其次,大众媒体通过对“身份”的推广来满足个体导向的需求与兴趣,包括:广告、脱口秀,都是告诉公众“你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最后,通过现在与未来的关联来延展审视社会生活的恐慌。例如最近热映的美国电影《2012》虽然有着环保等一系列积极的主题,但毫无疑问,影片通过对当下与未来的描述,在客观上制造了媒介恐慌。阿什德认为,这种未来的恐慌未必存在,真正获利的是成功推出“产品作为身份”的广告商,他们利用公众的恐慌情绪从中获益。

在研究方法上,阿什德通过对“身份的叙述与危机”等话语研究的方法,结合他最擅长的符号互动论和一系列社会学理论,从“恐慌的当务之急”和“传播环境中的恐慌”等多个角度,研究了大众传播和恐慌的关系。2006年阿什德出版了《恐怖主义与恐慌政治》,比《制造恐慌》_对媒介安全的研究更加深入广泛。在该书中,他重点研究了“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建构中的角色”,“探究作为议程的恐慌”。“娱乐形式、视觉运用、恐慌标识、口号,特别是对恐慌和‘恶魔’框架的强调,提供了大量佐证来解释,恐怖袭击如何造成了恐怖话语的延伸,进而企图进行社会控制。”阿什德用了四年多的时间,查阅了数千份资料,发现“恐慌是如何被社会化建构、包装、并通过大众传媒展现的,恐慌被政客们和决策者们用以保护我们的名义,从而对我们的生活和文化进行更多的控制。”“这个过程被延伸和加大,娱乐导向的大众文化坚持不懈地给我们更多的事物来恐慌,并趋向不断积累,当事件随着时间推移而被人们淡忘时,又会被新一轮的危机所唤醒,他们为受众提供语境和诠释框架,使人们相信‘我们又一次遇到了’危机,而这次危机仅仅是恐慌分子所给我们的那些延伸。”(David L.Altheide,2002:px)“大众媒体是信息和社会控制最重要的来源,因为它们使恐慌成为我们生活、语言和观点的一部分。”“我的基本观点是,恐慌作为娱乐信息的一部分,是大众文化和新闻的产物,制造利润,并使政治决策者能够通过舆论控制受众。这个过程就可以被称为恐慌政治。”(David L.Altheide,2002:1-2)

印度学者温卡塔拉曼(S.Venkatraman)编著的《媒体与恐怖主义》是2002年6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亚洲传媒信息传播中心第11届年会的论文集。与会专家们就“媒体、恐怖主义与和平文化”的主题各抒己见,探讨了媒体在冲突和恐怖活动期间的作用和影响。书中的主要内容分别是:迈克尔·加尔文(Michael Galvin)的《多元传播体系与“9·11”:个案研究》,彼特·约瑟夫(Beate Josephi)的《媒介恐怖主义还是和平文化报道“9·11”》,安居·格罗夫·查德哈利(Anju Grover Chaudhary)的《媒体在报道恐怖主义时的责任》,查尔斯·艾略特(Charles Elliot)的《次日:美国“9·11”事件的头版报道》,温卡特·艾伊尔(Venkat Iyer)《恐怖主义与媒体:自律是解决之道吗?》(温卡塔拉曼,2006)。作者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忧思,在“9·11”事件中媒体同仇敌忾地站到了政府一边,是不是放弃了媒体的批判立场,以及是否被政府利用挑起了国民的恐慌情绪,从而成为发起针对阿富汗、伊拉克的“反恐战争”的帮凶。

二、话语研究——安全如何被话语建构

2006年,年轻的国际关系学者、哥本哈根学派新一代重要人物莉恩·汉森(Lene Hansen)出版了《作为实践的安全:话语分析和波黑战争》,这是由国际安全学泰斗级人物巴里·巴赞主编的“新国际关系”丛书中的一本。这本著作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国际关系学界第一次用话语分析这一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来研究安全问题,这也是哥本哈根学派在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的一次突破。

全书的第一章重点讨论了身份的概念,在官方外交政策话语和其反对方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媒介话语,以及文类的重要性可以使作者为自身的能力构建权威和知识。也正是在这一章,莉恩·汉森研究了媒介话语对安全的建构。

同类推荐
  •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 摩擦,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对方的真实想法。而观察 和分析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则是读懂人心的利器,当 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读懂他内心所想时, 我们与人的交流一定能够*加顺畅。《FBI身体语言 密码(插图版)》教你美国FBI超强的识人术,让你能 够**时间探知他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人真实想法的往往并非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而是身体语言。一个手势,一种坐姿,一个眼神,一种声音,并 非偶然,都是内心的外在呈现。
  • 纠结的中国人

    纠结的中国人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贡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周围向来都是用“蛮、夷、狄、戎”的。但慢慢地,我们落后了,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落后让我们由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在这自负和自卑的转换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这深深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这复杂的情感中,我们变成了一个矛盾的群体,一边鼓吹着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边又对别人的高速发展充满了艳羡。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2012,玛雅预言

    2012,玛雅预言

    预言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人类将要如何应对?现在的科学手段,是否能起到足够应对的措施?在预言应验之前,人们应当选择何种姿态面对?在本书中,这些都将一一为读者解答。
热门推荐
  • 我欲腾霄

    我欲腾霄

    【战神再起】太古时代,神魔纵横,掌控天下万族,却在杀戮中逐渐泯灭消亡。而人族却在模仿学习中成为至尊,一代代大能为追求成圣大道,创立万千法门,更有甚者,吞噬神魔,独霸天下。齐宵一个勤奋少年,偶得涅槃神通,修炼无上法门,炼化天地法宝,吞噬神魔,纵横这无限山河,探索那神秘之地,只为追求那无上大道。万法天下,唯吾成神!
  • 九命龙神

    九命龙神

    没落龙族的后裔凌飞度,被奸人暗害,抽干了其一身精血并丢入乱葬岗,但凌飞度的尸身,却没有腐烂,而是被来自异界的星河水晶重新凝聚了新的躯体。重获新生的凌飞度,发誓要报仇雪恨,可是他却发现自己的敌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的多。不服输的凌飞度,借助星河水晶的力量,一点点的成长,击败自己的敌人,不过其中过程,却充满了艰辛,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复活重生……
  • 冰剑传奇

    冰剑传奇

    聂灵抚着手上的冰剑,而面前矗立着的,是霸绝天下,凶冠神州紫眼虚皇,冰灵盘碎,靛青剑断,体内的剑气带着血箭由四肢百骸中一道道迸出……不知道中了多少剑了,真的……要死了吗?导师凌风的养育之恩,魔客厉寇的舍命之托,都……完成不了了吗?心碎之后,方可舍剑,心死之后,方能忘剑一直沉寂在聂灵背上,承载着无尽冤魂与嗟叹的魔剑,此刻,终于爆发。“此刻,我明白了!”本应鲜血流尽而亡的聂灵抬起了头,直视阮灵止,气势再无一丝颓废,"舍生向死,拔剑灭世!"那阮灵止一直端坐着的剑气领域中心的虚空中,再次透出毫无感情波动的四个字“暗——裔——八——剑!”绝世杀气——震慑寰宇!
  • 废柴小姐摇变绝色妖妃

    废柴小姐摇变绝色妖妃

    云家大小姐云珠莲穿越到了古代,还穿到了一个与自己样貌相同却是废物一个的废柴小姐身上,既然这样,就大发慈悲的帮帮你,省得用自己的脸丢人。哼,有着歹毒心肠的妹妹,我稍稍使计把你
  • 众仙之仙

    众仙之仙

    ·盘古死后,留一天地令。天地令分裂为八,镇守八方。其中之一,吸天地之灵气,转世成人,名为陆炎,乃盘古传人,得到“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盘古之灵所变,蕴含法力无穷。·陆炎所在的国家被灭之后,踏上修真之路。之后,其他七块天地令,也相继转世为人,与陆炎争夺“天地之心”。·陆炎会有怎样的奇遇?能否成为这众仙之仙?=============================================================|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众仙之仙读者交流区】QQ群:242142687(期待您的加入)
  • 逆袭千金男神别过来

    逆袭千金男神别过来

    他,是在最高层的捕猎者,只要是他看中的东西,没有人可以抢走和伤害,包括她。她,曾经是人人瞩目的天之娇女,现在她只落得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下场。14岁时,他们彼此约定,等他出国回来时一定会娶他为妻。却不知他一走,她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能否逃开命运的捉弄。执子偕老与子携手。
  • 暗黑彼岸

    暗黑彼岸

    你有你的使命,我有我的柔情爱你的热血年少,恨你的年少无知蓦然间往事血雨腥风我,司马白麟在此发誓就算被千夫所指我也甘愿为你牺牲一切
  • 公主泼妃

    公主泼妃

    她本穿越而来,为南越国长公主之女,身份尊贵,却爱上寒门出身的冷莫寒,决然下嫁尽心倾爱,全力辅佐,却没想他一朝称帝,却是她的死期身陷绝境,他拼死相护,为她而亡她立下若有来生,定嫁与之为妻之誓逆天重生吃了她的给她吐出来,拿了她的给她还回来而她欠他的,就让她用一生的爱来偿还还以为废了渣女,灭了渣男,王子与公主永远可以幸福的生活,却不想,平地又起波澜势力再强,权力再大又怎样,上天入地,两情不变,生不相离,死亦不弃
  • 王俊凯之暖心校草

    王俊凯之暖心校草

    她,是一个富家女,别人传闻父亲早逝,靠母亲与继父多年的辛劳,在经融商业圈的打拼有了今日的成就与地位。王俊凯,当红歌手明星,见家长时却意外的发现......
  • 神之重生记

    神之重生记

    一个远古关于主神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