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1)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树立群众的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2)青年学生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强调青年学生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是由青年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决定的。青年学生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道路,要求做到:第一,既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二,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
10.改造主观世界
(1)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自然界,就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属性与规律,变革自然物的原始形态,使自然界发生和谐的变化,创造出人工形态的物质资料,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改造社会,就是要通过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或管理体制,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使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不断进步。
(2)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地位。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会自发形成,只有在实践基础上,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转变主观世界。
四、人生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因素。但主要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含的内容很多,如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2)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价值观
(1)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②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人皆有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就往往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在阶级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去从事有益的活动。
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实际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将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现实。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包括社会、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并不是说二者之间完全一致。二者在具体利益上是有差异的。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二者不一致的情形是经常发生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这是因为: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①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普通个人的实践,总会或多或少地、直接间接地对社会历史产生一定的作用。从性质上看,有的人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而有的人则起阻碍乃至破坏作用。从程度上看,由于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等不完全一样,个人所处的具体客观环境也不尽相同,因而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也就有所区别。
②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第一,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等经济条件以及政治、文化制度等,都制约着当时社会的人的活动。第二,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人的活动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否则,必然遭到社会规律的惩罚。
(2)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个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所有个人及集体努力的结果。
②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观点是错误的。
③方法论意义:青年学生应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长条件,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第二,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第三,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6.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1)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①个人主义的特征: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个人主义是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
②个人主义的危害:第一,从出发点看,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片面强调个人、家庭的利益,而不顾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它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第二,从结果看,个人主义把个性解放、个性自由作为人生追求的唯一价值目标。这种只顾个人不顾他人和社会的竞争观念和生存原则,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危害社会稳定。第三,个人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兴趣、爱好的至上性,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信仰危机,我行我素,乃至违法犯罪而不能自拔。
③必须反对个人主义。在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有极少数青年否定人的社会性,主张个人本位,个人绝对自由,结果走上邪路。为了个人的健康成长,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2)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正当利益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如个人身体的健康,个人起码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发展等,个人正当利益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
7.诚信的重要性
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诚信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黄金规则,是一种社会意识。信用机制是市场经济有序的基础。国家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在全社会建立信用机制。诚信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战略资源,无视信用则是发展经济的一种公害。诚信是一种人品修养,是人格的提升和高尚的情操。
8.人生价值
(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及其关系:一般来说,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索取”。
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索取”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是英雄人物的主要特色。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9.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1)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第一,实现人生价值要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社会的物质财富,它既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又是继续进行价值创造的前提条件,制约着人生价值的实现。第二,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但是,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和培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科学和文化发展水平。同样,人们创造力的利用和发挥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第二,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第三,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基本保证,而对客观条件的认识和利用则需要依靠主观努力。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个人条件越成熟,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人生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
10.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
①应该承认金钱与人生有密切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法取得金钱,成为人们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
②获得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的、合法的。
③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拜金主义是错误的,我们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
(2)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其错误和危害是:
①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最大乐趣,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
②它只讲生活享受,不讲财富创造,把享受与创造对立起来。
③它把一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础上。
(3)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割裂了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它们是社会主义的腐蚀剂,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
11.理想
(1)理想不一定都是科学的,理想不一定都是崇高的,理想不一定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2)理想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①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影响。
(3)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①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②崇高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③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4)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科学的理想。
(5)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①最高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
②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③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1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与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由于人们不满足于现实,才需要有理想,有追求,为美好的未来奋斗。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发展方向,能够指导现实的发展,对人们的行动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不等于现实,但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现实。过去的理想已经变成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理想可以转化为明天的现实。
(2)要把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而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
①艰苦奋斗的含义: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之一。
②要提倡艰苦奋斗。第一,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第二,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总之,只有在奋斗中才能实现理想。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美德永远都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