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600000006

第6章 社会生态裂变:中俄传媒转型的动因(1)

关于社会生态变迁在传媒转型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已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媒介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社会发展和媒介的互动关系,在这方面,世界上由于不同的国家社会制度存在而导致不同传媒体制的存在,就是最好的明证;我们也可以从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角度,去考察社会发展史和传媒发展史的关系,从而得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传播的历史的结论。除此之外,系统理论和媒介生态学研究,也可以给我们同样的启示。

我们知道,系统思想来自于黑格尔的动态辩证法,其内涵集中体现在亚里斯多德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的名言中。系统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与部分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由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传媒信息系统等子系统构成,政治、经济、文化、传媒也分别构成各自的系统,由更小的客体要素构成。在社会系统中,政治、经济、文化、传媒等子系统属性由社会系统属性决定,而各子系统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维护着社会系统的平衡。系统理论的提出,对于以大众传媒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学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必须以整体的观点看待传媒的信息传播,要求研究者具有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观点。注重社会传播的整体性、系统性,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影响传媒传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在大众传播模式研究中,传播学者赖利夫妇和德弗勒等的系统论模式,就是因为把大众传播系统置于社会系统的框架之下,认为大众传播作为社会子系统,传播系统的活动与过程,既受其内部机制的影响,也要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突破了线性模式和循环模式只关注传播内部机制的局限,成为传播模式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

系统理论研究也为媒介生态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把媒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研究它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如何维持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是我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专家,他在论文《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对媒介生态研究内涵有着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包括媒介生态因子(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的相对平衡的结构状态)和环境因素(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因素与媒介关联互动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状态)两方面。媒介生态因子构成媒介微观生态,是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平衡,这种平衡能够使媒介的结构趋向完美的状态。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平衡,还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环境因素构成媒介宏观生态,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与媒介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是在环境中,同时媒介本身也构成生产和传播环境。因此,媒介生态的中心关注点在于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不仅仅有媒介系统的内部要素互动,还有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媒介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动。这些频繁复杂的整体互动关系会导致信息、能量、资源的交换、交流与共享,还有相互影响和相互建构。如同自然生态系统或社会生态系统一样,媒介是一个生命体和生态系统,也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社会生态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和相互利用,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际关系等外在环境的影响,从而促使媒介生态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同社会宏观系统保持协调和联通,通过信息、能量和资源的交换达到某种平衡与和谐。

根据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的理论,我们不难理解,传媒的转型就是传媒生态系统不平衡导致的结构转变,这种生态系统的不平衡,首先是由于社会宏观的生态变化造成的。媒介生态系统必须要通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能量和资源的交换,来重新实现系统内的平衡,而这种信息、能量和资源交换的过程,就是传媒转型的过程。同理,我们可以认为,分别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期的当代中国、俄罗斯传媒转型,是一种媒介生态向另一种媒介生态转变,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两国社会生态转型的推进。正是因为前后不同的社会生态系统,导致了中俄传媒转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诸多差异。由于影响传媒转型的社会生态因子,主要体现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本书对于中俄传媒转型原因的社会生态裂变内容比较考量,也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此外,由于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在本书中只是作为中俄传媒转型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不会对两国社会转型前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全过程做详细的论述和评价,而是简要从两国政治、经济、文化转型过程、结果、异同三个方面,做结论式总结。

第一节中俄传媒转型的政治生态比较

在社会与传媒的关系中,政治与传媒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传媒总是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形式和色彩。中俄传媒转型的政治生态,即两国政治转型所形成的新的媒介生存和发展政治环境,也是决定两国传媒转型特征和结果的最主要社会因素。

一、中国政治转型的历程

中国政治转型从1978年开始,是以对旧体制弊端和十年文革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作为历史背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吸收国内外政治发展先进理念,结合中国国情,在政治领域进行的全面改革。关于中国的政治转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总结,总体按时间纵向和改革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启动、展开、调整、全面推进、逐步深入五个阶段进行概括。

我国政治转型的启动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3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届三中全会。在此期间,我国政治转型主要围绕旧体制的弊端和十年文革问题的反思,揭示政治体制转型的必要性,初步提出中国政治改革的任务。推动转型的核心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在各种场合多次指出旧体制的弊端,提出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1978年10月,在中国工会九大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成为他关于我国当代政治体制改革的最早论述。同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继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980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改革的系统意见,这是政治转型启动时期我党对政治体制改革做出的最重要决定。决定提出一系列针对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和领导制度方面的问题,诸如权力过分集中、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干部人事制度等存在重大缺陷以及民主和法制不健全等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党政分权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和任务,为我国政体制改革指明了原则和方向。1982年,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报告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继续改革和完善国家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使人民能够更好地行使国家权力,使国家机关能够更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这是我们党历史上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第一次使用政治体制这个词语。这次会议列举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提出集体领导、实行党政分工和退休制度等。

政治转型的展开阶段则是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这一时期主要是围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出和修正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全面部署政治体制改革。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政治体制改革也提上了新的日程。1986年成立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召开,原则同意《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意见,特别是党的十三大召开,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就是要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并从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七个方面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之后短时间内,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党政职能分开,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与法制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系列成果。

调整阶段主要是针对1989年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苏东剧变导致的政治风波,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前对我国政治转型进行方向性整治阶段。

这一时期由于客观原因,本已全面展开的政治改革放缓,除了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建立中国共产党就重大问题与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的制度,1990年中共中央陆续颁布《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意见》、《实行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决定》等进行党内建设外,转型政策主要强调把政治改革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起来,强调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对此邓小平曾多次强调,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最大的目的是取得一个稳定的环境。全面推进阶段以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一直到党的十六大为止。这一阶段在经历了80年代的探索期后,我国渐进性的政治转型无论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等方面均趋于成熟,政治改革全面推进。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加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尽快实现政企分开,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建立宏观调控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等。十四届二中全会提出《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四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进行详细规定,我国的政治改革由侧重于下放权力全面转向制度创新,由改革旧体制转向建立新体制。

党的十五大,政治体制改革被进一步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十五大报告在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的主要任务,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指出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机构改革,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以及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等。特别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念,标志着我国摒弃了人治的思想,向法治国家管理过渡,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源头,成为我国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同类推荐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享受思维的盛宴

    享受思维的盛宴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是一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探讨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谓“翻转课程”,英文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反常规的教学模式。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热门推荐
  • 秋声集

    秋声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带着答案来找我:7天打造答案型员工

    带着答案来找我:7天打造答案型员工

    本书结合企业工作中的实际,对员工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加以详细而深入的论述,提出了“答案型员工”的概念,带给大家一个全新的工作理念,观点鲜明,契合实际,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 难为天下

    难为天下

    引子:天帝之女北寻雪恋上还差一步修成仙骨的洛川卿,被天帝发现后大怒,无奈爱女执拗不愿回头,偷取相思丸不成不料打翻天地乾盘最终酿成大祸,三界烧起幽冥之火,一时之三界内民不聊生,无一躲过这场浩劫。天神念及天帝爱女之深没有将其魂魄打散,却也痛下毒咒:“洛川卿成仙之日便是北寻雪离世之时。除非集齐3魂不然生生世世陷入无尽轮回!”……千年犹如弹指一瞬,这年,麒麟山上抚琴练曲的洛川卿眉头一皱,琴弦随即弹出琴边……三魂已齐,无奈最后一魂却在一妖手中被活生生折成两半。三魂竟转世为两人。-洛川卿,你的情结,我倒要看你如何过得去了。
  • 那些青葱岁月

    那些青葱岁月

    初中!初中!初中!懵懵懂懂的初中!嚣张轻狂的初中!青涩唯美的初中!
  • 侯门不悠闲

    侯门不悠闲

    顾明嫣被继母娇宠了一辈子,直到死时才知道什么叫做“视如己出”,机关算尽迫她嫁给人人闻风丧胆的北静王,原以为再坏还能坏到哪去,不曾想,被人栽赃陷害,名声尽毁。一杯毒酒,一尺白绫,她再无眷恋。当穿越的顾明嫣重拾原主的记忆,再也不是那任人愚弄的人儿。可为什么她避之不及的北静王,偏偏不肯放过她呢?
  • 甜婚蜜恋

    甜婚蜜恋

    相亲对象是心心念念的男神,开心不过三分钟却因小错被霸道大少强行拖走冒充未婚妻,可是……,说好只是帮忙的,咋就把自己给帮进去了?!某大少:幸福婚姻是靠抢回来的!
  • 纵横娱乐圈:我是妖怪我怕谁

    纵横娱乐圈:我是妖怪我怕谁

    我是一个花店的老板。我是一个优秀的花店老板。喂,那个谁,不要逼我,我才不想当明星呢!喂,你放过我吧!我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花店老板。喂,我能吞了你吗?我咬的不疼。水墨,你怎么还在这里,快去演戏,一朵龙血树突然跳了出来捉走了她。后来,后来就逼上梁山了呗!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霸气侧漏的花花想要治病的自愈史。
  • 神主域界

    神主域界

    一朝欲成神!一朝主域界!一剑斩断苍穹!!!
  • 隔壁校的那位

    隔壁校的那位

    她,木浅,在小姨的逼迫下去到英兰大学的附属高校。无奈运气太好,放学晚归竟然遇上混混打劫,逃跑途中向某人“求救”,结下虐缘。
  • 红杏出墙记4:丈夫的新情人

    红杏出墙记4:丈夫的新情人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