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200000039

第39章 “零距离”的电视新闻理念

■章剑华

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经营,《南京零距离》栏目获得了南京市民及周边地区观众的高度关注,业界人士和有关专家对这个栏目所体现出来的探索精神以及所取得的业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个栏目“南京人的电视晚报”的基本定位已经得到了市民的广泛接受,“平民节目”、“百姓新闻”之类的认同性评价时或可见。不必讳言,它已经成为成立不到两年的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一个品牌,成为许多电视人乐意谈论的一种电视文化现象。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后,我们对现有的频道资源作了分析和战略定位,将城市频道的受众目标锁定为南京观众。有人说我们省台做了市台的文章,我们说,这是让城市频道回归它的传播本位。随着电视的发展,电视新闻的社区化定位和地域化特征,作为都市电视的一种“战略选择”,将在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中形成某种趋势。正是基于此,我们推出了《南京零距离》。

诚如有的专家在谈论《南京零距离》时所指出的那样,“零距离”所体现的不过是电视新闻的本来面目,是电视新闻应有的素质。电视是给广大老百姓看的,电视新闻要让老百姓喜欢看,有兴趣看,看得投入,这是电视新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电视从业者应有的理念和追求。不过相当一个时间以来,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这一理念并不十分明晰,电视新闻要贴近观众喊了好多年了,可观众总还是感觉到电视新闻与他们离得较远。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观念的束缚和缺乏创意,致使新闻节目样式雷同,面孔陈旧,未能充分发挥电视传媒在新闻传播方面的自然优势和应有活力。这些年,全国范围的电视新闻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调动了观众的电视新闻的关注热情,有效地强化了电视媒体传播新闻的力度,拓展了电视新闻的套路。综合这些成功的经验,结合电视新闻理论界惯常的呼吁与倡导,可以清楚地看出,电视新闻在注重正确的导向性、快速的时效性和比较深刻的思想性的同时,须本着人性化的思路尽可能多地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带着满腔的热忱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空间,怀着感同身受的真诚面对老百姓所关心甚至所揪心的一切。一个始终与老百姓贴着心的新闻栏目,观众不可能不关心,不可能不钟情。《南京零距离》栏目的打造,应该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上述理念的一种尝试。采编、制作人员在情感上贴近百姓,真心实意地服务普通观众。这种态度,表明“零距离”从以往电视新闻的强调教化转向注重交流,由“我让你知道什么”的主观灌输(宣传)转向“你想知道什么我尽量让你满足”的客观服务(传播)。“零距离”对观众的真切,还表现在人文关怀上,如倡导新的市民精神、扶助弱势群体、曝光城市的阴暗角落、正义感、同情心等等。有了这种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零距离”的记者们才会深入城市底层,满腔热忱地为那么多无职无权的平头百姓奔走、呼告,才会使得观众感到电视与他们是如此的亲近。

“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这一栏目宣传语确认的是我们与南京观众在空间上的零距离诉求。一般而言,观众对新闻的接受心态可以概括为骛远性与切近性的结合。骛远性是对空间距离相对遥远的事件及动态的关注,体现着人们与生俱来的超越时空的幻想和好奇心;切近性则是对于自己周围种种事态的关心,体现着人们更为迫切的务实精神和现实关怀。中国观众的骛远性心态大多可以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的相关节目中获得满足,切近性的心理则对地方电视台或城市电视网多有期待。作为地方电视台主办的、以南京市民为主要受众群体的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理应响亮地叫出这样的口号,让自己的新闻节目贴近本地域观众的日常生活空间,满足他们获取与自己当下生活密切相关的资讯的心理期待。在我们看来,作为党的喉舌,人民的传媒,能不能在观念上尽可能多地为老百姓服务,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反映老百姓的近切关注,不仅仅是一个电视的策划问题,也是一个新闻道德的问题。如果说一个电视栏目并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广大观众的关注热忱,则为观众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的口号叫得再响亮也全是一派空话。

与观众空间距离的拉近为时间距离的拉近创造了条件。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南京零距离》的采编方针和导播策略体现出尽可能缩短乃至消除新闻与事件之间时间差的“零距离”策划,努力使重大事件、生活资讯、热点投诉等以较为迅捷的速度抵达观众,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这个栏目充任了他们所在的这个城市乃至这个社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表面上看起来,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讲究时效似乎并不能说明“零距离”总体策划的特点。其实,从时间上采取“零距离”设计,同样反映了我们以观众为本位、从“百姓电视”的价值定位出发的电视新闻理念。电子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现代观众对于新闻资讯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是具有瞬时效应的新闻越是容易获得观众的信任感,相反,越是具有迟滞痕迹的新闻越容易引起观众的隔膜感甚至不信任感。在当代中国,党的一贯宣传方针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传媒政策已经为准确地把握新闻报道的导向、分寸、原则等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只要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新闻,就能够确保正确、及时。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中国的国情,就能够深刻认识到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新闻工作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便为我们对社会新闻做出瞬时、快速反应进而实现“零距离”操作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正是拥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拥有了这样的电视新闻理念,《南京零距离》才敢于采用60分钟完全直播的方式,敢于大规模地组织现场报道,敢于长时间地尝试即时新闻的即时播报。

如果说《南京零距离》在空间上的“零距离”策划激起了南京市民社会的热切关注,那么在时间上的“零距离”策划迅速则建立起了观众对于栏目的信任感。不过,一个成熟的电视新闻栏目,光是赢得观众的关注和信任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对广大观众表现出足够的亲和力,在广大观众中唤起普遍的亲切感,这样才能无愧于“百姓电视”、“平民节目”的朴素而实在的赞誉,才能称得上是老百姓自己的栏目,自己的新闻,自己的“电视晚报”。这是《南京零距离》栏目思考最多、用力最大,而且也是社会美誉度最高、成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

与纸质传媒和音响传媒相比较,电视传媒最具有消除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的优势,因为它的图像画面很容易拉近这种距离,特别是主持人形象和风格的平民化设计,完全可以赢得广大观众最大限度的心理认同。观众和评论家已经广泛注意到《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形象和主持风格的“另类”,他的光头形象,与其说是为了显示其“另类”品性,不如说是为了消解传统电视新闻主持人惯有的一本正经,这样的主持人形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就如同出现在街头巷尾或邻家窗前,让观众感到很亲切,很容易接近,进而对节目也容易付出心理的投入。与此相适应,主持人的语言策略也尽可能体现生活化、家常化的特征,在平民性的语调和口语化的语式之中拉近节目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传统的新闻播报在措辞用语、句法程式、语音规范等方面都力求标准,由此建立了中国电视新闻事实上的“国标”模态。这种“国标”模态在长期以来的新闻运作乃至全民族语言文化的规范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过客观上也限定了新闻节目之于百姓受众的心理距离。作为一个地域性的电视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既然以“百姓电视”定位,以与南京市民“零距离”为自我期许,就必须努力缩小乃至消除横亘在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这种心理距离,在主持风格上有分寸地突破“国标”模式,将地域色彩浓厚、生活意味十足的活生生的生活语言带进新闻播报与新闻评论,甚至在保证格调水准和不影响语言交际力的前提下,不避方言俗语,从而给广大观众以拉家常之感,对节目的亲切感便油然而生,心理认同有可能就此形成。此外《南京零距离》在栏目策划中大胆地突破了电视新闻我播你看的基本模式,设计出热点问题现场调查、投诉热线现场开通等固定或不固定的内容,从而富有独创性地构建了观众边看新闻边参与新闻的电视新闻模式,不仅大大地调动了市民的参与热忱,更使得广大观众意识到自己既是新闻的受众也是新闻的主体,其对栏目的心理认同指数的提高自然会直接带动收视率的提高。

《南京零距离》之所以赢得广大市民的厚爱,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百姓本位”意识,以人民的思想情感为新闻采编的出发点,为百姓办事,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新闻评论的立足点,为百姓说话。由此体现的不仅是空间上、时间上贴近观众,更是从心理上和情感上走进百姓的“零距离”理念。这样的电视新闻理念不仅在实践上绩效显著,在理论上也有相当深刻的内涵;不仅会令老百姓满意,而且也深刻地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意志。

《南京零距离》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后,新闻改革的第一个大动作。尽管《南京零距离》的成功经验并不全部适于其他频道的新闻,但其与观众在地缘上尤其是心理上的近距离传播方式,其带有悬念和故事情节的纪实风致,是完全可以“移植”的。2002年7月,我们对卫视频道的新闻作了大幅调整,推出了长度为60分钟的大型新闻版块《江苏新时空》,在深得江苏省委、省政府肯定的同时,也赢得了省内外观众的喜爱。2002年底,我们在综艺频道推出了又一档60分钟的大型新闻版块《机会面对面》,定位在择业、就业上,这是我们继《南京零距离》主打都市社会新闻后,对电视新闻资源的再度开掘。《南京零距离》等新闻节目的成功打造,构成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以新闻为主体,综艺节目和电视剧为两翼”的电视传播格局。2003年3月,我们在全国卫视台率先开辟了24小时滚动新闻直播《新闻时报》,期冀最终实现全天候新闻频道的构想。应当说,《南京零距离》的成功开启了我们对新闻这一优质电视资源的新认识,激发了我们不断开辟新闻战场的斗志。可以期望,随着认识的深入和电视技术条件的跟进,还会有更多的电视新闻的样式诞生于新一代电视人的手中。

同类推荐
  •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最广泛意义的传播是一切生命物体或非生命状态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有学者认为“传播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①。远古时期的先民通过部落战争和长期接触、交融,终于融会成古老的华夏民族,生成了原始华夏语,并创造了实现人神沟通和人际交流的传播符号——汉字。凭着对先祖文化的认同和对原始汉语的认同,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着古老的文明,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传播地域非常辽阔,传播活动非常活跃,传播方式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原始神话、原始巫术和古老汉字等方面去窥探先祖们的创造性传播行为,揭示这些行为背后蕴涵的原始传播思想。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本书集结2011年学术界在“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方面的优秀论述,话题涉及传播技术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传播艺术研究、传播实务研究等。
  • 纠结的中国人

    纠结的中国人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贡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周围向来都是用“蛮、夷、狄、戎”的。但慢慢地,我们落后了,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落后让我们由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在这自负和自卑的转换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这深深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这复杂的情感中,我们变成了一个矛盾的群体,一边鼓吹着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边又对别人的高速发展充满了艳羡。
热门推荐
  •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秘方、妙方大多从民间土、单、偏、验方中汲取营养,并经过数代人的反复实践、验证、修改,而成为普济之方,这些民间秘方、妙方也是中华医学的宝贵财富,在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钟鸣千古

    钟鸣千古

    26岁的钟铭辞职后去旅游,恰逢乐山大佛流泪穿越到未知的世界。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这里武者可以一剑开山,可以一鞭断流!在这个危险而又精彩的世界,他找到了兄弟,找到了红颜,也找到了曾经丢失了热血!
  • 后末世乐土

    后末世乐土

    一场船难将秦决明卷入海底,等到他醒来时却发现已经是七十年后。而且,人类已经灭绝了!游荡在空空荡荡的后末世时代,他发现原来所有的人类已经将自己的思维转移到了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他带上了游戏头盔,一面他在游戏之中不断冒险与寻觅自己的家人;一面在早已空无一人的街头游走着,像一个孤独的旅人一般踽踽独行,哪里才是他最终的归宿?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
  • 棋女芳华

    棋女芳华

    “嗳,人的一生究竟有多长?”一句话,让她一生注定只是别人的陪衬,一颗上位的棋子。十六年囚禁,五年的徘徊,当她完成了别人的心愿,自己却茫然不知何去何从。二十一年的代价,换回自己的生活。她只求找一个爱的人过完平淡的一生,不想却被伤得体无完肤。当心碎了,人生再长,也没有了意义。
  • 韶华白首梦已凉

    韶华白首梦已凉

    她护他年少安稳周全,他伴她年少喜乐安康。她为他逃婚不嫁,他为她争权夺势。可是那又能怎样?纵有相伴白首的心,却终究不敢越过那层关系。直至,她在人群中望着他白马红袍,迎娶如花美眷。无奈,她也只得青丝绾正,十里红妆远嫁他国。可他却发了疯。没有了她,要这万里江山有何用?如画美景与谁赏?屠城灭国,血流成河算的了什么?即使她恨他,只要能留她在身边又有何妨?哪怕她把匕首刺进了他的胸膛。纠缠牵连,往事不散,不过韶华梦一场。
  • 我的奇葩创业魔幻史

    我的奇葩创业魔幻史

    全民创业风起云涌,创投江湖狂放任性。在时代的风口浪尖,yy商贾比比皆是,漫天飞猪哼哼唧唧;优质项目稍纵即逝,投资虎狼咆哮厮杀。《风口-朝圣者》这部小说为你写实叙说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利益纠缠、竞合博弈。从丽水堂O2O、小猪快跑C2B、众筹中国P2P,到红外线军转民项目、xx机器人VR虚拟现实,风口在变,人情也在变。在这里,有人融资、融人、融时势,朝圣当下潮流秀;在这里,有人投资、投人、投未来,朝圣明日新趋势。在这里,创业女神卖身求荣,屌丝青年绝地逆袭;在这里,投资老鸟刀头舔蜜,三教九流混水摸鱼……
  • 魔鬼盛宴

    魔鬼盛宴

    魔物崛起,世界破裂,一场生死盛宴在人们无知无觉中,慢慢的悄然降临,张生,一位三无大学生,没背景,没收入,没父母,但他有幸也可说不幸的是,他落入了一场魔鬼的盛宴。在这场生存还是毁灭的盛宴中,他是会成为高高在上的用餐者,还是会成为盘中物,一切尽在魔鬼盛宴,让我们聆听魔鬼的嘶吼,亡者的哀叹和生者的绝望吧!
  • 永恒神心

    永恒神心

    发生在五行域之内的故事,讲述了主角的身世。(这是一本不算太监的太监的书。。。当作前传了。)
  • 传奇科技

    传奇科技

    修复地球,改造月球,征服火星,我们的目标不是星辰大海,我们的目标只是想让每个普通人都过上幸福生活!
  • 淡然独傲

    淡然独傲

    我本淡然,我亦狂傲,淡然而来,狂傲而去,动我亲,我爱之人者我必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