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700000042

第42章 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舆论引导(2)

(2)有助于防范新的事故连锁发生。突发事件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突发事件经常导致另一个突发事件或一连串的突发事件的发生。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爆炸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开始由于政府没公布真相,而是以检修水管的名义下达停水四天的通知,于是社会上出现将要地震的谣言,市民陷入恐慌,抢水、抢食品的人群拥进超市,手机通讯一度“瘫痪”,水污染引发了一连串事件不断发生,直到11月23日,政府公布了事件真相,哈尔滨市政府先后发出了四则公告,安民告示,并将全市的供水时间延长24小时,保障市民充足储水,同时打击哄抬物价行为,这才杜绝了水污染事件的连锁反应,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3)有助于今后防范此类危机再现。在危机结束后,政府和媒体在对危机全程信息发布报道中,对危机发生的原因、背景,以及应对中的经验、教训等及时进行总结,告知公众,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危机规避和防范意识,降低今后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的风险。例如抗击“非典”期间,政府对SARS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的介绍,对公众所疑惑问题的及时解答,既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增强了人们抗击“非典”的信心,也为人们以后有效防治卫生疾病等起了重要作用。

2.政府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突发事件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在舆论引导中处于强势。政府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了解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构,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各方的信息汇总、梳理,描述出事件的基本面貌,分析出事件可能的发展方向,因此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认知无疑具有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权威性。

(2)政府主管大众传播工具。媒体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而政府具有对媒体的管理职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能够迅速协调组织媒体,统一突发事件的报道口径,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形成主流社会舆论,发挥社会整合和社会动员功能。

(3)政府可以主动设置议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和事故处理者,可以根据形势的需要,设置突发事件新闻议程,将政府的应对措施“设置”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使政府决策的权威性与新闻报道的影响力相结合,在公众当中形成广泛的相关的讨论议题,最终实现合力效应,达到主导舆论、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危机解决的方向发展。

3.政府在危机处置中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结我们以往政府在危机处置中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说”上:

(1)不肯说。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担心消息公开会影响政府形象,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封锁消息,要求媒体不对相关情况作报道,结果适得其反。例如1994年3月浙江千岛湖发生的32名台湾游客被抢劫杀害的特大案件、震惊全国的2001年7月广西南丹矿难等等,都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未能及时、客观、准确地报道的重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一些地方和部门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我不说,别人就可能不会知道,媒体也不会炒作。这种做法在过去可能会有效果,但是在当今社会,想要依靠封锁信息蒙混过关越来越难,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几乎是不可能的。

(2)不尽快说。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部分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新闻媒体“待原因查明后再做报道”,这就错失了引导舆论的先机。在信息化社会,舆论上的后发往往意味着把事件的描述权、解释权、评论权拱手让人,放弃舆论主导权。一旦谣言盛行,政府尽管一再公布事实真相,公众仍然难以置信。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发布是主动的,解释是被动的;发布是被信任的,而解释总是被怀疑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有一句话说得好,在突发事件传播中,最可怕的不是记者抢发新闻,而是记者抢发的不是政府发布的新闻。谁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谁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主导权。

(3)不说真话。有时即使危机已经出现,有些地方和部门担心老百姓的承受心理,也怕媒体添乱,不利于处置危机,不敢说真话,不敢公布事件真相。

(4)事后说。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处置过程中,有些地方和部门都是封锁消息,等到媒体炒作时,再出来辟谣、解释,但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而实际上,危机发生后,公众高度关心,媒体热衷报道,根本不允许政府半点迟疑,你越不说,越是有人说,于是失实报道铺天盖地,谣言满天飞,等到政府再来发布真实情况,老百姓已不相信政府了,认为政府是文过饰非。如南京汤山投毒案就是如此。

4.舆论引导不当带来的教训

上述政府处置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为我们积累了许多教训:

(1)突发事件隐瞒不报,违背信息传播规律,是政府放弃了公众,放弃了舆论引导权,由此出现了“赈灾效应”。突发事件后,老百姓想知道,媒体想报道,政府有权威,谁先说相信谁。结果我们政府不说,不在第一时间说。而是等到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率先发布、竞相炒作时,政府再花费更高的代价去解释,去澄清,去辟谣,去找这些媒体“算账”,但收效甚微,给政府形象和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被动。就像遇到饥荒,老百姓嗷嗷待哺,“绿林好汉”跃跃欲试,但老百姓首先希望政府出来救济,政府没出来,绿林好汉振臂一呼,出来打家劫舍,救济穷人,结果皇帝再出来镇压绿林好汉时,老百姓却跟他们跑了,都不相信政府了。主流媒体由于在突发事件中失语、失声反而失去了受众,那些添乱的媒体反而提高了名声、扩大了影响。都市类媒体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2)突发事件公而不开,捂而不住,越是怕影响不好、越是想隐瞒,却适得其反,欲盖弥彰。事件信息公开了反而没什么人知道,不公开,反而惹人怀疑,招来炒作。南京在这方面有正反两方面的案例。2003年8月22日玄武区发生邓府巷拆迁户翁彪纵火事件,当时按照传统的宣传管理办法,要求媒体不要报道,结果主流媒体没报,但在网上炒开了,最后全国媒体都报道南京政府逼得拆迁户自焚。2004年9月28日栖霞区又发生同样的纵火事件。时值中秋佳节,当晚市政府的市长、常务副市长,市委分管政法的副书记、宣传部长和秘书长等领导,召开紧急会议,逐字逐句修改新闻通稿。一个多小时后,有关纵火事件的新闻通稿形成,并在第一时间传给南京地区各媒体刊用。

第二天所有报纸都按我们的要求登了,一是将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二是不刊登在头版头条,结果一切平静,没发生什么问题。之后不到一个月,下关又发生同样的情况,我们也用这种方法,结果南京市几乎没人知道这两件事情。

(3)流言始于封锁,谣言止于公开。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不说,就是给人们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给谣言有无限的传播空间,给媒体有无限的炒作空间。等到政府追查谣言,追究媒体责任时,媒体会说:就是因为你政府不说,大家关心,我们又得不到真实的信息,只能根据道听途说、只言片语采访报道出来。追究责任还是政府的,他们顶多是有错而已。而如果政府及时发布真实信息,人们就没有想象空间,谣言也没有传播空间,媒体也就没有炒作空间。这时如果有人别有用心造谣、炒作、生事,政府完全可以依法处置。南京曾有过这样的案例。2000年12月南京国投公司和中心大酒店合作在长乐路上修建盛岛大酒店。当时酒店前有一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正觉寺遇难同胞纪念碑”,原来是大屠杀遗址,当时施工单位把碑移到一边去了,而周边居民和工厂本来就对工地施工意见很大,与酒店方有矛盾,就纠集起来,不让它开业。传说当时日军盛岛部队在这里大屠杀,而现在盛岛部队回来了,所以要把这块碑移走。媒体偏听偏信,搞了失实报道,结果推波助澜,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六十三周年忌日当天上午,一些南京市民把这个酒店给砸掉了。政府说是媒体报道失实造成的,媒体说是政府不主动发布信息造成的。

(4)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其客观规律,并非完全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责任是有限的;但若故意隐瞒造成的后果,则完全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责任是无限的。突发事件的发生除了少数是人为因素外,更多的时候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引发的,并非政府所能控制的。事件发生后,如果政府及时向公众发布消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等相关真实情况,完全可以赢得公众的理解,赢得工作的主动。相反,在公众欲知、应知而未知,媒体又热衷报道时,政府不及时发布信息,不主动把握舆论主导权,结果失去了处置危机的良机,引起公众恐慌,政府失去威信,那无疑是政府的失职,全是政府的责任。

正如美国学者费姆·邦茨所说:“一个有效的传播不仅能减轻危机,还能给组织带来比危机发生之前更为正面的声誉,而低劣的危机处理则会损伤组织的可信度、公众的信心和组织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信誉。”2003年SARS发生,直接导致卫生部部长和北京市长引咎辞职;2005年中石化吉林分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国家环保总局局长下台。这些高官下台,并不是作为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更重要的原因是应对媒体不当,没有及时发布信息,导致公众恐慌,引起民众对政府信任产生危机,所以他们要承担责任。

同类推荐
  • 你才神经

    你才神经

    这是一本颠覆你世界观的非常态人群心灵访谈书。书中收集了国内最离奇的非常态人群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22个经典案例。包括透视眼、多重人格犯罪、不眠人、潜意识训练、楔齿蜥眼、世界末日论、自我变性人、灵魂存在、智商转移、心脏移植与记忆跟随、阅读强迫症、四维空间的蚂蚁、人卵说、梦境控制、预测学等许多目前科学无法解答的行为和现象。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价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非正式制度创新等。
  •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阐述了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特点、功能与作用,分析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媒体开展体育报道的模式与特征,并总结了奥运会、世界杯、田径世锦赛、F1、NBA、四大网球公开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国际大型比赛报道的规律,从而使《体育新闻学》成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体育新闻理论、指导体育新闻实践的专业必备教科书。
热门推荐
  • 豪门盛宠:错嫁腹黑总裁

    豪门盛宠:错嫁腹黑总裁

    安陵本是大邓嘉两届的学长,毕业后,邓嘉再次遇见安陵的时候,与上次见面已有四年之隔,再次见到那个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绅士风度的安陵时,邓嘉还是忍不住心动。两个人因为工作再续前缘,也因为工作同属于一个行业而拥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实力悬殊太大,在工作上,安陵总是不遗余力的对她打击,同时,又温文尔雅的对她讲着所谓的职场法则与处事方式。两人在以后的逐渐磨合中,邓嘉被安陵的绅士风格与敏锐的洞察力所折服,在安陵青梅竹马的一次诬陷中,加速了两人的关系发展,确定了关系以后的相处,邓嘉才发现,以往她所认为对他的足够了解,实则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他不但腹黑毒舌,且处事狠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大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萨埵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茶罗义述一卷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大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萨埵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茶罗义述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我们流着泪一读再读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我们流着泪一读再读

    无论相恋还是相欠,谁的青春,都回不去了。我们不停驻足,不住回望,看回不去的,来时的路,苍茫、虚妄……我们年华相异,青春却又何其相似:暗恋的感伤,告白的美好;第一次恋爱的笨拙、纯真和不计得失全情投入;第一次失恋的末日,才真正体会到“心痛”原来不只是形容。
  • 千亿甜婚,帝少心尖宠

    千亿甜婚,帝少心尖宠

    她是军门小公主!他是跨国财团东方家族的掌权人,北美军火霸主!她是他指腹为婚的小新娘,他宠她入心,爱她入骨!他说:“城儿,你是我的,这辈子,下辈子都是我的!谁也不能把你从我身边夺走,若是老天爷要把你抢走,我便与天斗!”他抱着她,说着最感动人心的誓言。世人都说东方澈冷酷无情,残忍嗜血,却不知撒旦也有化为绕指柔的一面……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一场蓄谋已久的车祸夺去了她的记忆,豪门公主流落在外,从此相见是陌人……本书原名《倾国倾城,帝少的千金小妻》,整顿重发,每日两更,坑品有保障,欢迎围观~
  • 总裁大人,请放手!

    总裁大人,请放手!

    我告诉你惹我,你就必须负责,别在给我想跑,否则,有一天,我会让你付出代价。我求你,你放过我吧,我只想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妄想,你是我的,你,这辈子只能是我的,谁要是敢碰你……
  • 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

    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

    闯入历史尘封千年的禁地,窥探谁都不曾告诉过你的秘闻轶事!你知道康熙登基原来还仰仗一位德国人吗?你知道皇子们每日的生活有多苦吗?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响的一个马屁是谁拍的吗?你知道皇帝吃饭要有多少讲究吗?你知道秦桧与岳飞之间到底是何关系吗?
  • 一纸画天

    一纸画天

    万千界域的错乱纷争,矛头指向何处,背后之人又是何方神圣?曾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一入红尘,又岂深似海。
  • 凌傲天宇

    凌傲天宇

    元灵年二十五年,灵道追求为“侠”,封号灵帝排行第二的傲侠灵帝凌天,为了替被十大宗门百般蹂躏的百姓讨回公道,一人杀进十大宗门,除去蹂躏百姓的毒瘤,却因此遭到十大宗门的疯狂追杀,最终被十大宗主联手击杀。醒来后,凌天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遇到了传说中的重生!重生后的凌天以凌天傲的身份继续追求武道,他是恢复巅峰实力,杀上十大宗门,还是中途陨落就此消失于天地间呢?其中的坎坷又会如何阻挠他的脚步呢?
  • 穷小子的那些事

    穷小子的那些事

    一个乡下穷小子,逼于无奈,只得进城赚钱,受尽白眼,看人生百态,戏看猪脚如何土鳖斗金龟,混迹都市......
  • 青梅竹马:我们分手吧

    青梅竹马:我们分手吧

    自从发现自己是孤儿,莫璃就冷默了,不说话、不交谈,眼睛里满满的都是冰凉,“你不要再这样了好不好,这样的你…很讨厌”“那又如何?讨厌又如何?喜欢又如何?那不过是一个人的主观思想罢了”……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书,如果写的不够好可以提出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