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000000077

第77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首诗的阅读史

冷霜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海子的作品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疑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诗了。它不仅出现在各种新诗选本中,也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被流行歌手谱曲演唱,更被房地产公司用做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戴望舒的《雨巷》或顾城的《一代人》一样,在经过出版、评论、教育以及大众文化多重传播环节的复杂运动之后,它已经逐渐凝定为一首“代表作”,成为普通读者心目中海子诗歌最通俗的形象。有意思的是,20年来,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阅读接受的差异,使得这首诗也如同一面小小的棱镜,折射出当代社会文化的变迁。

1989年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的消息令诗坛震惊,这个生前只在小范围内略具声名的年轻诗人的作品也由此受到更多同行和诗歌爱好者的关注。由于他的好友诗人骆一禾(同年初夏亦因脑血管突发大面积出血去世)、西川等人的努力,也由于海子诗歌自身的魅力,在之后的几年里,他的诗在诗歌爱好者中迅速地传播开来。1991年,《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周俊、张维编)由南京出版社出版,收入海子的短诗、长诗节选、散文、小说和诗论等,第一次较集中地展示出海子创作的全貌。1993年,海子母校北京大学一年一度的“未名湖诗会”将时间从以往的5月移至他的忌辰——3月26日,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最初的几年里,诗会总是以朗诵他的抒情诗《祖国(或以梦为马)》作为开场。

这一时期的诗歌氛围仍然遗留着浓厚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气的影响,混合着“诗歌崇拜”、对形而上学观念的热衷和对已然来临的市场化社会的抗拒,因而更受其时诗歌爱好者(往往也就是潜在的或正在成长的诗人)喜爱的诗,是《祖国(或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等,它们的音韵更为铿锵,在日后看来不乏矫情的诵读中也更易显出决绝和“悲壮”的姿态。不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同样能满足这种“自恋”。

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诗人姜涛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社社长,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某一年春天,他和一些喜爱诗歌的朋友结伴去植物园,其中一个喝醉的朋友,竟在出门时于门口席地而坐,对着四周的游客高声朗诵这首诗。这一行为颇令游客惊异,有人竟误以为是乞讨,在他身边投下了零钱。

这则逸事像是恰好为这首写于海子辞世前两个月的短诗提供了一个注脚:在诗中,诗人内心的冲突正是源于精神的骄傲和世俗现实的坚硬之间的紧张,这种紧张感,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很多诗歌爱好者那里并不陌生,因而在这首诗中获得慰藉和共鸣。

1995年,西川编《海子的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西川编《海子诗全编》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海子作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2001年,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使得这首诗开始为全国的中学生所知。在当代诗人中,海子由此获得了少有的知名度,这种知名度只有舒婷等极少数享有同等“待遇”的诗人可以比拟。

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篇,历来要同时满足多项标准,按照人教社中学语文室刘真福先生的归纳,它们至少包括“经典性”、“教学的适用性”、“进步性”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显然与它语言的质朴和意象的温暖、明朗有关,看上去,诗中的情感似乎纯净而超脱,然而,它在实际教学中却给教师和学生们带来了难题。一方面,中学生们往往不易体会这首诗表面的单纯之下所隐含的矛盾。在一位中学教师的教学记录中,学生们初读的反应是“乐观向上”、“写的是一种平凡、安逸的生活”、“读过之后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放松感觉”、“活着真好”……而当教师进行启发并辅以海子生平的介绍时,他又必须面对如何向学生们解释海子自杀原因的困境,因为语文教育同时也得承担人生观教育的功能。

一面要向学生解释海子在这首诗中表达的在两种“幸福”之间的两难选择:选择尘世的幸福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而追求作为诗歌“王者”的幸福又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一面却要提醒他们,“不能学习海子的做法”,难免招致学生的疑问:既然这么消极,为什么还要给我们阅读这样的诗歌?一位浙江的中学教师撰文读解了这首“决绝人世的告白”之后进而发问:“有着如此消极思想感情的诗歌,怎么能成为中学生的语文教材?”

正是由于中学教学中遇到的这种接受上的困境,在2004年人教社新版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必修教材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被撤下了。不过,在很多高中语文的选读教材或读物中它仍然有很高的入选率,如钱理群主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歌卷——中国现代文学名作互动点评本》(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徐中玉主编的《新课标语文学本》高中卷的《现代诗歌阅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王家新主编的“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现代诗歌欣赏》(语文出版社,2005)等,2007年,北京市新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也选入了这首诗。

而与此同时,这首诗也开始进入大众文化的流通领域。从1998年开启的房地产市场化热潮中,这首诗被各地的房地产公司频频用于其广告文案,从上海、深圳到海口、长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语都曾被印在海景房和“高尚别墅”的大幅户外广告板上。海子诗中这两个短句,以化俗为雅的方式勾勒出他生命理想的幻境。在29世纪90年代后期加速推进市场经济而带来的都市空间的巨大变化中,它们被挪用成一则标语,煽动着人们对宜居的欲望。而这种反复出现的“创意”,也多少是因为很多早期从事广告文案策划的人员,都曾是20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前期的诗歌爱好者或文学青年。

到了新世纪,网络的日渐普及正好遇上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新一代人,对这首诗的接受又呈现出一些有趣的新变化,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论坛和QQ的签名档里,或是被“取其精华”、掐头去尾地用做博客名称,在一些论坛里,这首诗被列为“小资必读”,而在另一些地方,它常被引用作为职场励志的格言。在今年春天刚刚出版的一本励志读物《一切梦想靠行动》中,对这首诗的征引之后,导出的是如下的训诲:“有了梦想,我们也就有了明确目标的力量。你可以拥有任何你想拥有的东西,只要你确实地知道它是你想要的,并确定知道你为什么想要它。我们的梦想要足够清晰,也不要太贪心。只要健康向上,积极努力,相信一定可以实现。”

无论是“小资化”还是“励志化”,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取消语境和碎片化的读取方式。原诗中蕴涵的痛苦和心理冲突已经不再作为阅读的重点所在,或者,则被拼贴成物欲消费的对象。语言表层的简单和温暖被剥离出来,正适于偏爱甜腻的胃口。

当然,这并非这首诗20年命运的全部。一如诗人臧棣在为纪念海子辞世20周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所言,他是“少数几个能给当代诗歌带来诗歌遗产的大诗人”,他的诗在其身后始终吸引着诗人同行与读者深入持久的阅读。在这个3月,至少将有五场以上纪念性的朗诵活动在全国各地举行,其中一场即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名。

这首卓越的抒情短诗,仍将在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里提示着对精神性价值的毫不妥协的关怀。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同类推荐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当今时代,新媒体无处不在。新媒体不仅是传播手段或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传播观念和产业形态的变革,并影响到内容生产、消费方式等各个环节。那么,新媒体包括哪些形念?与传统媒体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对社会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影响?对传媒产业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如何与传统媒体嫁接融介?这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和探讨。本书内容既包括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新媒体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等。重点对新媒体传播特性、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以及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常用设备操作等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对传媒领域中的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做了比较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热门推荐
  • 蘑菇念花开

    蘑菇念花开

    他是一颗蘑菇,却爱上了树上最高处的一株海棠,他卑微,渺小,甚至,或许那株海棠从都没在意过他,他仰望了他几千年,到后来,佛拈花一笑,而他眼中没有佛,只有他。海棠花开,到底谁爱上谁,谁又负了谁。棠繇:我的每瓣花瓣都刻上了你的名字,密密麻麻,入骨相思,谁又中了谁的毒?我编织了一场盛大的骗局,只为擒你入怀。
  • 秦人

    秦人

    一位秦人为活着、为生活、为亲人、为朋友、为国家、为民族的奋斗史!
  • 重生韩娱之无敌气场

    重生韩娱之无敌气场

    人,只有经历了才能成长,她此生前世的苦难换来了此时的无限风采,舞台女神,影视天骄,综艺王者,她一路而来,告别艰辛后的她更能体会得到的幸福."我的朋友们,你们也要幸福啊"—闵雯翾无敌流,亲情友情,韩娱作品,少暖昧情节,女主,接受建议,拒绝谩骂,不喜请离开
  • 重生之魔域

    重生之魔域

    千年的大战,粉身碎骨;万年轮回,再续前缘;他说“今生今世,我绝不再错过你!”她说“这辈子相守一生!”————我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万年后的今天,他与她再一次相遇,第一眼他被她的睿智和清冷所吸引,她将他的果断和强大的实力作为努力的目标。一次又一次的羁绊,他对她死皮赖脸!他成了她强大的后盾,他总能在危险的时候保护她。一次次看似巧合,殊不知那是他爱她的凭证!一次次的相遇那是来自灵魂的指引,这一世他们从相遇到相识到相知到相爱再到最后的相守。一切看是理所应当,那是他们努力坚持的结局。希望这一世可以逃过万年后的劫!
  •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入梦魔种之大唐》

    《入梦魔种之大唐》

    看了太多大唐同人,找不到自己想要yy的感觉,只有自己写了。
  • 克妻王爷公主妃

    克妻王爷公主妃

    我了了个去!这年头照镜子也能照出穿越来?难道是穿越神误把时光机连在了我的镜子上?你说穿就穿得了,穿越神你也给我安排个好点的,凭啥一样都是公主,一样长的都很漂亮,为啥我的标签上就贴上了:红颜薄命呢?这丫的还得怪你:倒霉萧煜,这个克妻王爷,混蛋,老娘发誓一定会逃离你!由于作者比较懒,所以亲请移驾正文!
  • 杰克·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

    杰克·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

    杰克·韦尔奇,一个拥有自己独特个性魅力的商界精英,一个在事业中创造了管理神话的商界领袖,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经历的商界奇才。本书是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相信阅读本书过后,会受益匪浅。
  • 惊魂梦魇

    惊魂梦魇

    这只是一篇略微玛丽苏类型的废柴文章,闲着无聊呢= ̄ω ̄=
  • 海内外化缘爱情的猛女

    海内外化缘爱情的猛女

    这是一部来源于生活的虚构小说,用通俗幽默的手法描述一个叫雨蝶的女人,离婚之后坎坷的爱情与婚姻生活。化缘意喻被施舍与乞求,一个女人离婚之后饱受了心理和生理的困扰,从追求爱情到生理需求,雨蝶在经历了无数伤痛和各色男人的洗礼之后,步子迈的越来越猛,从中国走向了世界,更饱尝了外国男人的无情与戏弄。海归许咏是雨蝶离婚后的第一个情人,也是让雨蝶了解中国以外的奢侈生活的一粒种子。在美国,内心充满纠结的雨蝶终于踏上那块许咏曾经生活的土地,懂得了这个男人的悲哀,也释怀了多年来基于心底的那份惆怅。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无特定生活原型,若与他人雷同,必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