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000000048

第48章 秘密与信仰(2)

也许中国人的“智慧”或者这个文化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我们能够把所有的例外状态都转变为常态,因为既然我们也可以把任一常态立刻转变为例外状态,以至于到了一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常态什么是例外,这就是荒唐的根源。所谓荒唐,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例外的事情竟然一下子都发生了,持续很久之后,大家都变得麻木,没有人能够从中出来,大家都黏滞在一起,连旁观都没有可能,连自欺都不必要了。

从荒唐和一切都黏滞的经验中,反思就不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文革”之后,在中国要出现西方那般反思奥斯维辛集中营和西方内在危机的深刻思想那么困难的缘故,因为我们甚至还以为:既然“文革”所发生的事情,那么荒唐,我们都在里面,彼此都一样,而且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些事情是那么的荒唐,那么的无意义,那还追问它作甚?因此就不必追问其原因了。这就是自欺的根源!过来人都以为并且相信:那些如此荒唐的事情哪有原因呢?哪能找到原因呢?让它永远过去好了!但是,这个黏滞并没有去掉,我们还被黏在一起呢!除非我们彻底摆脱出来,比如说去往国外生活,那就彻底不相干,但这仅仅是消极的遗忘而已。一旦回到中国,还是被黏滞在一起了,现在出现的对“文革”知识分子告密事件的揭发,不就让我们大家再次进入了那个荒唐的时代?

在荒唐中,无法反省荒唐,而且又在荒唐中漠视荒唐,在荒唐中变得麻木,变得一切都无所谓,这就是我们这个文化的困境。我们如何走出荒唐之恶,成为中国文化现在性命攸关的事情!这里有着根本恶吗?既然我们都在荒唐之中,哪里会有外在的审判?哪里会有出路?

什么是恶?恶,总是自我意识的,因为这是与语言的本性相关的;作恶,总是有一个声音出现:不该作!这是不允许的!任何语言、任何种族都有着此语言的命令结构,一个带有否定的与法则相关的声音已经先在地出现了。尽管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会有具体的不同的命令和内容,但是在形式语言上有着先在的声音,所谓的良知或者良心的声音就来自于此。因此,除了那些完全没有自我意识的婴儿,或者说因为疯狂醉酒等等原因失去自我意识的人,听不到这个声音,一般的人都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做出反常的违规的行为、僭越边界的行为。恶之为恶,已经是意识到自己在作恶,已经有着语言和法则起着作用。而更大的恶是:意识到自己作恶,却为自己的作恶而辩护,以至于作恶而成为习惯,并且变得麻木(所谓的麻木不仁了!)。当然,困难的判断和自我的觉醒在于:如果一切都是被允许的,如果没有什么对错的评价标准,如同王阳明走向无善无恶的心体,良知的声音还有什么作用?在更虚无主义的时代,如何还有根本恶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这个文化的彻底和高妙之处:既然一切都是虚无或者无根的,就不必有什么良知的自我判决了,最终一切都是无所谓的,而且任何的追问缘由都是可笑的。这是荒唐的开始。荒唐本来不是什么善恶,是超善恶的,我们这个文化其实是超善恶的。

但是,还是有着恶的问题,甚至有着根本恶!因为,根本恶在于:不仅仅是麻木和无所谓,而是面对此荒唐的处境,一起陷入遗忘和没有能力反思。或者说,通过秘密的交换,我们进入一个告密的普遍背叛的社会,直到成为例外的荒唐状态,我们还无力进行反省,还无法走出荒唐,这就是恶,这就是最为平庸的恶。

如果不用阿伦特的术语,我们可以说,这是“荒唐之恶”!这是恶的荒唐,以至于恶都不是恶了,失去了恶本身之狰狞的面孔,这也是我们这个文化其实并不反思恶。

因为我们的传统更加看重吉凶祸福,而不追求真理和正义,这本来并不是文化好坏高低的评价标准所能解决和判决的,但是,在这个文化内部,在生命政治的意义上,因为荒唐导致了对生命的迫害,因为以秘密为手段来迫害生命,就构成了恶!

对荒唐之恶的反思,仅仅是我们现在找到的一个出口而已:原先,我们大家都在荒唐的铁屋子里(借鉴鲁迅先生的比喻),我们根本都看不到外面,外面的也无法知道我们里面的存在境况。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窗口,我们看到了一些外面的光线,尽管我们并不知道外面有什么,这个打开的窗口就是我们现在要反思的荒唐之恶。尽管荒唐本身是中性的生命存在的境况,并不是恶,但一旦在荒唐中迫害生命,导致生命的相互伤害,就是恶,是根本恶。

这就是我们去反思“文化大革命”所处的本体论上的最大困境:我们似乎都知道“文革”是一场灾难,因为我们知道我们都在背叛,背叛了自己的自我和理想,背叛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背叛了生命存活本身的基本原则,我们没有一个是清白的,因为我们都在泄密,都在告密,都把本来不该说的事情或者把不是秘密的都说成是秘密,因为只有说出秘密才是忠诚的标志,那就以更多的秘密来交换吧!那就滋生秘密吧!这就是荒唐的开始,本来不是秘密,现在因为存活的压力,为了表达奴才一样的忠心,一切都成为秘密,把一切的一切都监控起来,或者以主子的监控眼神把自己的一切都监控起来。

在这里,不有着某种最初的伦理和宗教的体现?我们如何可能走出来?走出一个荒唐的时代处境?既然我们都在里面,如何可以找到一个外在的拯救力量?如果是救赎力量,不也是一个要监控我们的绝对他者?

这让我们想到基督教。基督教之为基督教,是对一个整全他者(wholy other)的发现,到了奥古斯丁那里,这个外在超越的他者成为内在监视我们的绝对内在的他者——一个比我们自身还要更加自身的内在他者,他在我们内心的最为内心处看着我们,而我们却看不到他。因此,这让我们感到恐惧与战栗,让我们诚实,因为我们无法欺骗这个内在的他者。我们可以暂时欺骗我们自己,但最终既然这个绝对他者一直处于我们内心之中——比我们自身的内在还要内在,即比我们还要更加了解我们自己,我们根本就无法欺骗他,这也是天主教和基督教需要悔罪,也是忏悔室等等萌发的根源。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是以内心的秘密以及恶意识的自我揭发作为信仰的条件。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当前反思文人和知识分子告密的一个巨大的难堪之处:无论是幸存的有着“文革”记忆的知识分子,还是现在要反思“文革”告密现象的知识分子,却还是在继续自我伤害,彼此伤害。在很多人看来,章诒和先生与其他知识分子围绕黄苗子事件争论所体现出来的困境,依然还是知识分子继续在彼此揭发,并没有触动根本的极限。因此,千万不要与德国统一之后对东德的档案解密对比,那几乎是针对所有人的解密,可我们当前的中国,被解密的、再次被揭发的却还是少数知识分子。其实对于那个“文革”时代,也许大家都在心照不宣地彼此揭发和告密,告密的例外成为常态,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为何还要再次揭开这些已经过去的伤疤和创伤呢?这不是让我们再次回到了“文革”的记忆?如同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苦难记忆和表象的悖论不也在于此——对暴力的记忆和表现是再次肯定了原初暴力的合法性以及强化着暴力的梦魇?

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当前这些争论的局限和问题,章诒和先生无疑有着反思的彻底性:“当告密成为一种政治荣耀和义务之后,告密者的心里,就不会有负罪感和歉疚感了。”但是,还有待揭示出秘密运作的机制和偶像崇拜的根源,在生命政治上,章诒和先生被亲情的血情之情所限制,对此荒唐之恶没有深入揭示,无法上升到更加普遍的高度,容易落入私人泄愤的口实和咀嚼伤口的自我折磨之中。而且,如何既要回到过去又要从过去摆脱出来,这可能与宽恕有关,如同德里达对宽恕的无条件性和有条件性的绝境思考,宽恕一直作为前提却无法施行,这一切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而基督教是不允许偶像崇拜的,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对秘密的责任,如同克尔凯郭尔在《恐惧与颤栗》就亚伯拉罕献祭儿子以撒这个事件所体现的绝对沉默和对秘密的责任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了。“文革”最大的沉痛在于:我们都无法沉默,连沉默的权力都没有,因此不得不说,不得不通过语言来泄露暴露一切,我们的汉语已经被语录体、大字报和口号等等暴力语言所深深浸染了,因此,我们还有待上升到语言的本体层面来思考告密的问题。告密其实与语言有着内在关系,思考语言的沉默与秘密的复杂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走出我们当下的困境!这个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展开。在这个意义上,即便诗歌也无法保持沉默,本来是作为秘密的诗歌也被自己的朋友们解密,作为告密的材料!诗歌本来是保护秘密的,信仰也是保护秘密的,但是,在一个看似有着信仰——其实是偶像崇拜的时代,一切都没有了秘密,除了偶像本人作为秘密。穿越这个偶像的盲点,走出荒唐时代,需要我们有真正的信仰,以及对他者秘密的绝对尊重!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同类推荐
  •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现行党和国家的公文法规的规定作为依据,积极体现当前公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效用。本书没有一开篇就介绍各类具体公文的写作与格式要求,而是用比较多的文字讲述了公文的含义、作用以及特点、类型、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阅读了这些文字,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可以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夯实公文写作的基础。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之后,再进一步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起草格式,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 仰山论丛(2012卷)

    仰山论丛(2012卷)

    本书汇集了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教职员工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其他相关专业领域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独立学院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基地建设,以及财经、人文、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研究成果。
  • 童兵自选集

    童兵自选集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热门推荐
  • 圣与罪的双子女皇

    圣与罪的双子女皇

    大陆新元纪年,1114年夏天大陆,蔷薇帝国的皇后带着自己的女儿回到雪兰帝国探亲。这一举动导致了大陆十余年的动乱。而引发这一切的,是拥有冰蓝色长发的庶皇女和拥有火凤一般红色波浪发的亡国公主,以及作为她们的朋友见证了这一切的黑色冥王……
  • 复仇之战:酸酸甜甜的爱情

    复仇之战:酸酸甜甜的爱情

    女主们在一次偶然饿时候遇见了,成了骨灰级的闺蜜,也有许多不愉快,也有许多开心,看看这三公主能否复仇成功并且找回自己的爱情
  • 冷心炽爱

    冷心炽爱

    父母因事故去世,被领养后因性格孤傲,养父养母将六岁的她单独送到国外,‘爷爷’却非常偏爱她,她19岁爷爷去世,留下30%股份给她。她无所求无所欲冷漠生活,二十二岁回到国内。想平静的生活,但是,在遇到容铭后,事与愿违的各种状况就开始了。而当他们越来越靠近对方时,残酷的真相席卷而来。
  • 乱世倾城笑

    乱世倾城笑

    她是天池郡主,他是敌国质子。她是世家孤女,他是延西明王。她是酒狐圣女,他是上古妖尊。宿命、爱情、阴谋、危机……雪花飞天之时,他言:“本尊要让你成为本尊的女人。”兵临城下之时,他言:“本尊,即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命悬一线之时,他言:“上天入地,本尊已然认定了你,魔挡杀魔,佛挡诛佛!”婚礼拜堂之时,他言:“沧海桑田,此心不变,唯此一人!”……帝后近日十分苦恼,明明当初带回府的是一个大傻瓜,再不济也是一代妖尊,怎么就变成了大色狼?某帝君清浅一笑,狼爪勾住某帝后的纤腰。“美人娘子,我们一起生宝宝。”“滚粗!少装傻!姑奶奶瞎了狗眼才跟你!”“美人娘子,你那是狐眼…”
  • 假如国家队是一个班

    假如国家队是一个班

    捏脸杀,摸头杀,过期糖,撒狗粮,换衣服和怼天怼地怼空气一个不少,如果他们不是奥运健儿,是我们身边的同学、校友,会是什么场面?来,看看饥渴儿的血性拼搏,看方博的嘴贱心软,看大白杨的暖男力max,最重要的是,里约奥运会结束了,但别忘了为我们的运动员加油,为他们骄傲!带着欢笑和感激备战东京!
  • 我爱你,干卿底事

    我爱你,干卿底事

    清尘其他作品链接如下:《总裁来袭:女人不要躲》http://novel.hongxiu.com/a/502743/求收藏,求推荐,求留言,求鼓励……【简介:】原本她只是一个喜欢穿梭于校园中肆意玩笑的青春少女,拥有一份至纯至真的恋爱和莫逆之交的死党,可谁知她经常午夜梦回,梦萦惆怅。直到他的出现,让埋在心底深处的记忆透露出水晶般的明亮,在阳光的照耀下,渐渐浮出水面,冲击她脑海的礁石。在这段感情纠葛间,该选择待她温柔如斯,温润如玉的他,还是让缱绻至今的初恋情人,让她魂牵梦萦却痛彻心扉的他?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之中,面对着朋友的背叛,情敌的挑拨,她应何去何从?从天而降的事故换回她亘古的回忆,甜蜜的背后隐藏的竟是青春的疼痛,丧子之痛侵蚀骨髓,家恨情仇如蛆附骨,她是否有能力去承受又一轮的打击?当一切尘埃落定时,主导这场闹剧的竟然是她至亲至爱的人。有时候,爱,也是一种害。
  • 李一的世界

    李一的世界

    这是一个充斥着奇幻色彩的世界,特色鲜明的游戏职业,紧张刺激的即时战略,强大而神秘的虚拟主脑。然而当这一切的背景都建立在无情的挣扎于死亡之间的时候,谁还能保持面不改色的继续玩下去!在不知名的时间,不知名的地点,一群茫然的人,将生死交付于身边的虚拟主脑,这到底是未来荒芜的地球,还是一个足以震惊世界的惊天骗局!在惊心动魄的游戏过程中,每个终极玩家都在小心翼翼的寻找自己的过去与未来。
  • 大妖三首

    大妖三首

    二十年前方道衣把我封印在昆仑山,二十年后要跟我谈一笔交易。当封印解除的时候,我宁愿散尽全身修为也要重获自由。方道衣,我誓要杀你全家!!!主角毫无人性,因为他就不是个人。
  • 温暖的芬芳

    温暖的芬芳

    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一生必读的文学经典,名家荟萃,精彩纷呈;以小见大,耐人寻味。《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温暖的芬芳》分五辑,分别为“永远的妈妈”、“眼里有泪”、“春光美”、“咱们的孩子”、“想象病”。
  • 我的无限大世界

    我的无限大世界

    无数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世界一个净土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得到了一个世界你会如何林玄:这个世界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