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000000043

第43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3)

苏辙屈指算来,五祖戒禅师圆寂于景祐三年(1036),比自己的出生早三年,甚至比哥哥苏东坡还要早一年,所以,压根就不可能与自己有关联,自己怎么会去迎接他呢?

不一会儿,侍者送来一封信——当然不是五祖戒禅师从常寂光(诸佛如来法身所居之净土)送来的书信,而是苏东坡亲笔。他在信中说现在已经到了奉新,一半天就可以到达高安。三人非常高兴,立刻出城赶到二十里外的建山寺,迎接远方而来的贵客——梦中的五祖戒禅师,变成了现实世界的苏东坡!

自然,见到东坡居士之后,大家首先对他谈起了那奇异的梦。苏东坡听过他们的梦境之后,也给他们讲了另外两个梦:那一年,苏东坡的母亲梦见一个年老僧人到家里投宿,那僧人又高又瘦,还瞎了一只眼睛。她一生信佛,就不假思索地答应了。随后,她便怀上了苏东坡。而苏东坡在八九岁的时候,经常梦见自己是一个禅宗的僧人,来往行脚于陕右。可是自己生在四川,一个小孩子更不可能到过陕右啊!

他讲完,真净克文说道:“五祖戒禅师就是陕右人啊!而且他又高又瘦,也瞎了一只眼。他晚年就来到了我们现在的高安,投奔了大愚山。”

这一年,距五祖戒圆寂五十年,而苏东坡正好四十九岁。时间、地点以及多人相似之梦的巧合,使得那个时代的人普遍相信,苏东坡乃五祖戒禅师再来。宋昙秀《人天宝鉴》(《卍续藏》第一百四十八册)记载:东坡曾与真净克文书曰:“前生既是法契,愿痛加磨勘,使还旧观。”自此之后,苏东坡公务之余,经常身穿出家人服装。乃至后来回到京城,上朝之时,他往往也是外穿朝服,内着僧衣。

《春渚纪闻》卷一也记载,有一个禅僧曾经告诉过苏东坡,说他的前世是一个禅师,也就是五祖戒和尚。

《春渚纪闻》还记录了另一件奇事:东坡任职江浙期间,他的知己禅友道潜为西湖之畔的寿星寺住持。一日,东坡前来访友。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座不起眼的寺院,刚刚走进山门,他的表情呈现出惊诧之色。道潜问他怎么了?他说:“我平生从来没有到过这座寺院,可是这里的一切我都似曾相识。不,准确地说,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很熟悉。好像我在这里生活过很多年似的。”

道潜自然不信。东坡说:“你若不相信,你去数一数,从这里到忏堂,应该是九十二级台阶。”身为方丈的道潜,也不知道这一数字。他细细数了一遍,果然如此。苏东坡想了想说:“我的前世一定住持过这座寺院。今天这里的僧人,应该是我过去的法属。”

此后,苏东坡便经常到这所佛寺中盘桓小憩。

其实,不光是这座寺院,他在杭州处处都有故地重游的感觉。他在诗中说:“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由此可见,他的前世似乎是一位与杭州很有缘分的禅僧。而五祖戒禅师年轻时在江南云游,杭州就是他的主要参学、生活之地。

后来,大约元祐初年(1086),苏东坡与黄庭坚一起去拜见一位神奇老者,老者一见面就说苏东坡的前世是五祖戒和尚,而黄庭坚的前世是一女子。黄庭坚压根不信,苏东坡虽然默默不语,却频频点头。

再后来,苏东坡南迁惠州,途经韶州,专程到曲江曹溪南华寺,拜谒六祖慧能真身。

那天,刚刚步入寺门,东坡居士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一种回归家乡的激动在他心中荡漾。等他见到六祖肉身,更像是回到了娘亲膝下的浪子,不知不觉匍匐在地,百感交集,老泪纵横: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

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南华寺》)

引人注目的是,在这里,在这天下禅宗的故乡,苏东坡重新发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因为一念妄心,为世间名利所动,堕入轮回,“受此百年谴”。而今终于醒悟,潜心禅修,祛妄显真,回归本来面目。

五、禅友佛印

在中国禅宗史上,云门宗以门庭孤危险峻著称,被尊为“云门天子”。其格调简洁高古,其禅法超脱意言,其宗风艰深玄奥,其机缘人难凑泊。因此,非上上根器之人,实难悟入云门宗旨;同样,反过来说,能够于云门一宗登堂入室者,决非泛泛之辈。那些人大都是慧心如兰、满腹锦绣的高雅之士。云门下第五代,更是人才辈出,群英荟萃:嗣法雪窦的天衣义怀自不必说,佛日契嵩著作等身,云居晓舜圆融无碍,育王怀琏性情高洁,灵隐云知举重若轻,圆通居讷笑傲帝王,法昌倚遇独木撑天……

或许是英雄相惜,或许是心有灵犀,苏轼与数位云门俊杰结为莫逆之交。除育王怀琏之外,慧林宗本、佛日契嵩,都是他的方外之友。佛日契嵩文采斐然,笔墨锦绣,佛学著作多种,深受仁宗皇帝喜爱,赐号“明教大师”。他之才华不在苏轼之下,苏轼视为知己,理所当然;他与参寥道潜一生友谊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而他与另一云门宗奇僧佛印相互斗智,机锋交错,灵光迸发,慧力透天,传为千古美谈。

佛印与苏轼一样,出生于世代业儒之家,童孩时期便不同凡响,遐迩闻名:三岁读《论语》,五岁背诵百家诗三千首。不同的是,他没有金榜题名步入仕途,而是成了声振朝野的一代禅宗大师。连宋神宗都被他的声誉所动,赐给他高丽国进贡的磨衲袈裟与金钵。他的法号——佛印,也是皇帝老子亲赐的。

在云门宗第五代尊宿中,佛印了元最为年少,成名最早。他二十八岁出任江州承天寺方丈,此后住持过庐山开先、归宗、丹阳(今镇江)金山、焦山、江西仰山等著名丛林,四次执掌云居法席,四十年间,九住名刹。他继承了云门宗随波逐浪、禅法自然的旨趣,强调“万种草木根苗异,一得春风便开花”。

元丰三年(1080),宋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后,苏轼沦落为黄州团练副使。他被“监视居住”的黄州,与庐山相距不远,隔江相望。当时,佛印禅师任庐山归宗寺住持,二人开始鸿雁传书。当时,苏轼与佛印之间酬酢的妙句,被世人誉为“与烟云争丽”。

他们二人真正成为莫逆之交,始自东坡居士的庐山之游。

元丰七年(1084)四十九岁的东坡居士迁汝州团练副使。那时已经在镇江金山寺(今江天寺)任住持的佛印禅师,专程回到庐山,陪伴他游览。随后,苏东坡并未前往汝州,而是上表请求居住常州,因而得以经常到金山寺去拜访佛印。这一年,也是二人相见最多、相聚最长的一段时间。

当时,东坡居士刚刚见道,正是法喜充满、禅悦润心时期,每天都有新的领悟。但是,他毕竟刚入门,且文人习性深重,略有所得,便忍不住要卖弄一番。为此,他经常被佛印棒喝。

有一次,苏东坡穿着一身华丽的衣服,腰间扎着一条名贵的玉带,去看望佛印。佛印慧眼如炬,洞悉到他内心世界的“名利”妄念蠢蠢欲动,便故意说:“禅房简陋,没有座榻,不及奉上居士。”

东坡一脸的调皮,乘机嬉戏好友说:“暂借佛印四大为座榻。”

四大,系“地、水、火、风”。以佛教的观点,世界万物都是由这四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人的肉体,当然也不例外。既然椅子、人体都是四大和合而成,东坡借佛印“四大”为座,很有些狡黠的禅意。

班门弄斧,岂不伤手?佛印一笑,道:“山僧有一问,居士若能答上来,即请坐;若是词穷,就输掉腰间的玉带。”

这玉带是东坡心爱之物,但他还是欣然同意了。佛印说:“刚才居士说借山僧四大为座榻。可是我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你往哪里坐呢?”

此言一出,东坡额头闪闪发亮——急得冷汗如雨。因为,他知道,按照缘起性空的佛理,佛印的话正中他的要害。东坡乃豪迈之士,随即解下玉带,大笑而出。佛印叫住他,赠给他一件衲衣。东坡聪慧异常,马上明白佛印是在点化他远离“玉带”之类的浮华,多些“衲衣”一般的实用。东坡呈偈三首,其中之二道:病骨难勘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

会当乞食歌姬院,换作云山旧衲衣。(《以玉带施之长老以衲裙相报次韵》)

佛印也即兴赋偈两首,其一说:石霜夺得裴休笏,三百年来众口夸。

争似坡公留玉带,长和明月共无瑕。

东坡、佛印的偈子都涉及一个禅宗公案:唐代,著名宰相裴休任湖南观察使的时候,所辖境内有一座石霜山,其住持庆诸禅师名动天下。于是,裴休慕名而来,品禅露,沐禅风。古往今来,有身份的人总要想方设法表明自己的尊贵。裴休也未能免俗,到深山问禅,手里仍然拿着皇帝赐给封疆大吏、朝廷重臣的笏板——因为,这块无瑕美玉是身份的最好象征。石霜庆诸毫不客气,一把拿过他的笏板,说道:“相公说得上来,就取回去,若是说不上来,则把这劳什子留下。”说着,他将笏板举起来问:“这同一件东西,在天子手中叫圭,在官员手中是笏,现在在老僧我手中,应该叫做什么?”

裴休无言以对,笏板自然留在了石霜山。后来,裴休经过黄檗希运大师的锤钳而开悟,不但和光同尘,与民众打成一片,而且还曾经身穿僧衣,亲自持钵到青楼妓院乞讨,以身说法,为那些沉沦魔窟的人纳福,使之在炎炎欲火中感受一丝清凉。

——这就是佛印禅师与东坡居士所用的“石霜留笏”、“乞食歌姬院”的典故。

他们二人之所以不约而同提到裴休,还有一个原因:佛印所住持的金山寺,就是裴休出家的儿子——法海禅师所建。不过,南宋之后,本来降妖捉怪、造福民众的法海和尚,在《白蛇传》中被无聊文人妖魔化了。

需要说明的是,镇江金山本来是长江之中的一座小岛,近代由于江沙淤积,与南岸连为了一体,才成为半岛。所以,宋代的时候,佛印与东坡隔水而居。不过,友谊就像一根看不见的丝线,一头连着你,一头连着我。这不,东坡又一次渡江而来,侍者说,佛印出去踏青了。渡一次江不容易,既来之则安之吧。东坡居士就在佛印常用的蒲团上打坐等待。许是佛门深深,方丈更加安静,东坡在禅坐中很快就进入了灵明不昧、湛然寂灭的禅定状态。等他一坐下来,佛印仍然杳无踪影。东坡随手取来纸笔,一挥而就,将自己坐禅的心得写了下来: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东坡吟诵了两遍,颇为得意,便留在方丈茶几上,渡江归去。所谓乘兴而来,兴尽而去,是东坡一贯的作风。

佛印回来后,看到茶几上的墨迹,不用问就知道东坡老友来过。他将诗偈读了一遍,手指不知不觉在“八风”两字上点了几点,好像是在点东坡的额头一样。

所谓八风,就是世间八法,能煽动人心,故名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佛印心中很是好笑:表面上看,这首偈子是赞美佛陀的美德,而骨子里却是夸赞自己禅功修行境界的。佛印提起笔来,在东坡的诗笺上批了两个字:放屁!

他找来侍者,过江将诗笺送还东坡。

如此脏话,竟能从一位高僧口中说出来!东坡不禁火冒三丈,立刻乘舟渡江,来与佛印理论。佛印早已泡好了清茶,等待着东坡的到来。见面,东坡吼个没完,而佛印一直像尊笑弥勒,静静地看着东坡咬牙切齿、手舞足蹈、怒火冲天。等东坡的火气发泄够了,他轻摇折扇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东坡像个皮球,泄了气的皮球,一下软了下来。敢情,自己还是口头禅的功夫,说的,做不的!

有一天,苏东坡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在一家小饭馆里边喝酒,边谈禅论诗文。二人皆是当代著名才子,也就难免暗中较劲,都想胜过对方一筹。这时,一位身披破棉袄的叫花子从饭馆门前经过,他头上、破棉絮里都爬满了虱子。苏东坡说:“这个人真脏,起码几年没洗澡了,身上的污垢都生虱子了!”

秦少游故意与他抬杠:“不对,不对!虱子是从破棉絮里生出来的!”

二人各执己见,争执不下,便约定第二天去找博学的佛印禅师作个评判,看看虱子究竟是如何生出来的。他们为此赌了一桌酒席,谁输谁请客。东坡狡黠,私下里先跑到佛印禅师那里,请他帮忙,断定自己是正确的。佛印一口答应了。秦少游也不傻,也悄悄来拜托佛印。佛印照样点点头。

第二天,两个人都以为自己稳操胜券,底气十足地来请佛印评判。佛印说:“苏居士你是对的,虱子的头是从污垢里生出来的。秦居士你也没有错,因为虱子的身子是从棉絮里长出来的。”

佛印看到两个人都迷惑不解地望着自己,开口诵道: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同一棵树上,虽然接受同样的阳光、雨露、空气,但枝丫、树叶、花朵、果实每一样东西都呈现出不同的生机,甚至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树叶;然而,奇妙的是,它们却又能相互无碍、彼此和谐地共存在同一棵树上。它们都是禅的精神体现,都在像达摩祖师一样演示着禅的真谛。

元祐年间,东坡出知杭州,路过镇江,他自然要到金山寺拜会佛印禅师。他先派书童送去一封信,大意是:禅客之间应该潇洒淡然,不用讲究世间的繁俗礼节,所以佛印你尽管在禅床上等待我的到来好了。

东坡的信里涉及一则禅宗公案:当年,有古佛之称的赵州(今河北赵县)从谂说:“我见客有三种区别:上等人来,我就在禅床上接待;中等人来,我到客厅迎接;下等人来,我必须到山门之外隆重恭候他的大驾。”

同类推荐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本书主要介绍现存的思想,情感,娱乐,艺术等八大类博客与其佼佼者的成功经验,集欣赏性,实用性于一身,为普通博客与准博客们提供指导与借鉴。
热门推荐
  • 能极之战

    能极之战

    孤儿学院初级区,开地之门开启,万名孤儿涌入……
  • 封灵传奇:瞳

    封灵传奇:瞳

    F师范大学校长离奇失踪,留下的空白记事本里藏着什么秘密?十三颗水晶骷髅头颅到底有什么奇妙的力量?猎魔者和僵尸公主间的爱恋,会是什么样的结局?校园里离奇的事件不断上演,灵魂的交易还在继续,封灵师白浩和鬼眼少女夏颖的封灵之路才刚刚开始。新浪微博:庄洛辰作品更新时间,由于个人原因,更新时间改为每天晚上10点左右
  • 你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你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我行走在黑暗与光明的交接线,我望向黑暗,所有“人”的手上都沾满血腥,他们嘶吼着、咆哮着,他们无时无刻想拖拽光明的人到这黑暗炼狱,他们穷尽其手段不惜毁灭自己,可是他们是因为什么?我又望向光明,满眼都是光亮,似乎没有一处不被光明照耀,他们每一个人都喊着“和平”“关爱”“仁慈”……每一个词汇都是那么的美好,可是光明的世界里又有多少披着人皮的怪物,非黑即白的世界里,最可怕的是躲在黑暗里那双满目疮痍的双手,还是站在光明里的那些面具的背后?你逃的过他们,又能承受最后的审判吗?
  • 重生之我不是大明星

    重生之我不是大明星

    颖因为乐于助人穿越了,回去自己十岁的时候,她有了前世的记忆开始改变自己,和明星拍戏,搞自己的公司,不过,她不是大明星,隐秘自己,过自己的小生活,谈自己的小恋爱。
  • 龙脉武尊

    龙脉武尊

    天雪大陆上种族无数,人类是天雪大陆真正的主宰,三大家族,资源无数,主宰天雪大陆,雪家巧生双子,灵武与灵聪,灵聪因血脉,龙脉,战体等被封锁,成为废人,家规中不能存在废人,被扁下大陆最底层。在凡界,灵聪拥有骷髅头守护者,相遇莫小鹿,一起上刀山、跳火海,真兄弟之情,巧遇符灵,激活血脉,龙脉,战体等,成为绝世武神,一流天赋,破金丹,爆炼魂魄,站在大陆最顶峰。
  • 夏利瓦尔的冥龙之死

    夏利瓦尔的冥龙之死

    这里有天真烂漫又对未来异界冒险充满希望的少男少女《章一》这里有年少又腹黑的死灵法师《章二》这里有使用宝具召唤出一条条蛇形树藤的老奶奶《章三》当一个14岁的男生获得了切换入异界的奇特能力。而进入异界的人将不老不死拥有几乎永恒的寿命。以召唤师为主职业的少年在异界能书写出怎样的故事?欢迎来到“艾瑞斯纳姆”世界。
  • 春城花又开

    春城花又开

    谁的青春没有意气风发过?谁的青春没有任性随意过?谁的青春没有迷茫无助过?谁的青春没有轰轰烈烈过?谁的青春没有肆意妄为过?谁的青春没有绝望颓废过?谁的青春没有成长担当过?春城的樱花又开了,可惜你不能和我一起采,屋前的榴莲熟了,看着桌上一堆榴莲,他哭得像个孩子!那本你喜欢的书已经坏了,你还要不要?虽然我听不到了,但你说出来的我懂,你没说的我也懂!
  •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

    上方天尊说真元通仙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使的降临

    天使的降临

    他们原本是不该产生感情的,可是因为一次意外的经历,导致她接受神的判决,后双双堕落。到现在,她在校园里碰上了“FBJ.b”团体偶像男子,还有她的青梅竹马没想到最后她竟成了“酒窝美女L”,而她的发小竟成了她的经纪人,和当红偶像团体“FBJ.b”一同出演‘爱之深切’电视剧,在剧组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他,从小便爱和她作对;他,给了她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他,永远都在默默地支持她;他,典型地花花公子,却是对她一如既往的好。到最后她又该如何选择?双双堕落的他们最后会有很好的结局吗?
  • EXO之别离开我

    EXO之别离开我

    她们是韩国超人气女天团,他们是超人气男天团,两个组合的相遇,究竟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她是他的青梅竹马,亦是他爱的人;她是他的房客,亦是他爱的人;她是他的小迷妹,亦是他爱的人;她是他心仪的人,亦是他爱的人;她是他默默关注的人,亦是他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