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8000000016

第16章 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1)

·于萍、王瑶卿

是我国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和改革家,他集编、导、演、教于一身,被称为近代中国民族演剧体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一生注重革新,凡他演出的剧目都有改革和创新。《悦来店》这出戏,就是经他革新后首演并获好评的代表剧目之一。本文将结合史料分析和舞台艺术研究,对《悦来店》的舞台演出形式和艺术特征等问题做一些分析。

《悦来店》在今天戏曲舞台上的演出形式,是从王瑶卿的演出本和他当初设计的表演样式留传下来的。但该剧最早是同春班为给慈禧祝寿而创作排演的。据王芷章《京剧编年史》:“1893年(光绪十九年癸巳)京剧记事:本年十月,清廷为西太后举行五十九岁的生日,选拔了京剧四个戏班,梆子三个戏班,到中南海和颐和园内演唱。”其中四个京剧戏班分别为:四喜、同春、小丹桂、三庆。三个梆子班分别为:玉成、义顺和、宝胜和。在慈禧寿典演出期间,同春班演出八本《儿女英雄传》,演出全部八本称之为《儿女英雄传》,单演一折称则称单折具体戏名,《悦来店》是其中一折。于七月十五日、八月十六日在纯一斋(中南海)演出。何玉凤由余玉琴扮演,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儿女英雄传》演出记录。1893年清廷为慈禧寿辰举办的庆典演出,从当年的七月至十二月,共演出了连折子戏和本戏计70个剧目。《儿女英雄传》便是这次入宫的演出剧目之一。

《悦来店》的故事取材于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据马从善光绪戊寅(公元1878年)序言所述系(清)文康所作。小说本五十三回,仅四十回可读,其余十三回,残缺零落,疑为父巳氏所叙。四十回中叙述:

智慧骁勇绝世的侠女何玉凤要为父报仇,但冤家纪献堂权势甚盛,“急切不当”,乃改名十三妹,出没于市井。时书生安骥及民女张金凤都遇难于能仁寺,一并为十三妹所拯救,经十三妹作伐,结为夫妇。后纪献堂为朝廷所诛,何玉凤见仇已报,欲出家,终于被劝阻者所动,也嫁于安骥。金凤玉凤相睦如姐妹,故出此书名《金玉缘》。

戏曲演出剧本依据小说进行改编而成。据记载,为清末李钟毓编。剧情梗概:

何玉凤因父被权贵陷害致死,乃改名十三妹,同母往红柳村投老侠士邓九公,并师事之。时准淮阳县令安水心因忤上司被参,需银六千两赎罪,其子安骥携银三千两,率仆去淮阳营救,仆于中途染病,安乃单身独往。二驴夫见财起意,私意害安,事为何玉凤所闻。何暗随至悦来店,问及安之身世,悯其遭遇,许以代筹不足之银,并嘱咐不可离去。安误信骡夫之言,离店赶路,误入盗窟能仁寺,几被恶憎杀害。何玉凤追踪而至,杀死恶憎,救出安骥以及被掳民女张金凤,又撮合张、安联姻。后安父知玉凤系故友之女,乃访邓九公商议玉凤终身之事,经邓九公、张金凤劝说,玉凤亦与安骥成婚。

此剧旧本颇长,从何玉凤父被害演起,有的增加何玉凤婚后挂帅出征等情节,为小说所无。一般多从邓九公做寿、玉凤与九公相遇演起,到玉凤与安骥成婚为止。其中,《红柳村》、《悦来店》、《能仁寺》、《弓砚缘》等也往往作单折演出。

戏曲演出本的情节大多相同,只是后面有多种结尾。有的演何玉凤没有和安骥成婚,而是成全了张金凤,自己离开了;也有的如上面所提何玉凤挂帅出征等多种版本。《儿女英雄传》的演出,有全本和单折的演出形式。目前八本流传在世的演出剧目只有《悦来店》和《能仁寺》两折,其他六折戏,均多年绝迹于戏曲表演舞台。早先有关《儿女英雄传》的演出记载,一种是演出全部八本的形式,一种是演出其中单折的形式。单折中,以《悦来店》和《能仁寺》演出较多。这也是其中这两折能流传下来的原因之一吧。

笔者曾多方寻找相关的八本剧目名称,遗憾的是,相关文献中大多只写“从《红柳村》到《弓砚缘》又八本”,却没有标明八本具体名称;《儿女英雄传》全部剧本也没有标明八折具体单折名称,每折只用数字标明单折。已知的六本名称是:《红柳村》、《悦来店》、《能仁寺》、《氓牛山》、《青云山》、《弓砚缘》。

王瑶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悦来店》做出了革新:

(一)剧本整理

1911年,王瑶卿重新对《儿女英雄传》进行整理改编。他演的何玉凤,在剧本、唱念、表演、服装等方面较以前有很大不同。王瑶卿自改剧本、自任导演、自编动作、自己设计服装。《十三妹》一经出演,便红极一时,各戏班争相学演。后来就连早期扮演十三妹的余玉琴,也效仿王瑶卿的扮相演出了。

王瑶卿的《悦来店》,何玉凤出场的独白长达三百多字,一气呵成,颇见演者功力,形成《悦来店》的一大艺术特色,也成为传统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念功戏”。这和余玉琴之前演出的《悦来店》以跷功著称,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由于故事发生于北京,王瑶卿在修改剧本时,还添加了一些北京地方方言,使《悦来店》这出戏的表演风格更具特色。

旧时戏班的演出本,由艺人们“攒”本子的现象很多。由于受文化水平所限,加之观众看戏追求时间长度等原因,都使得重复、拖沓的事情经常发生。王瑶卿对剧本的改动,是有选择、有目的的。从改编之初他就会考虑到演出,有时也针对某一个人的艺术特点进行特定的选材和剧本改动。如:王派传人、著名演员王玉蓉的嗓音“一七辙”好,王瑶卿就把《孔雀东南飞》改为《焦仲卿妻》,使整个戏成为“一七辙”的演唱。另外,程砚秋的几个成功剧目,从选择剧本、推荐剧本、改编剧本,到唱腔设计乃至表演等,也是王瑶卿帮助他设计完成的。尤其是根据程砚秋嗓音设计的“程腔”,更是使程砚秋“红遍大江南北”。扬其所长,因材演剧,是王瑶卿改编剧本的特色。无论是自己演出还是推荐给别人演的本子,王瑶卿都要细细地“推敲琢磨”。从人物出发,已成为他对艺术追求的一贯目标。

王瑶卿从不潦草上演和推出剧目,在改编中,他常常自己先试唱,对“拗口”的词和腔,再三进行改动。如:《断桥》中白蛇有一句念白,之前是“徐郎宁惧于我也是常情”,后被王瑶卿改为“官人害怕也是有理”。前后仔细对照,经他一改,词意没变,演员念起来不“拌蒜”,观众听起来也好理解了。像这样的改动很多。王瑶卿注重创新,遵循从人物内心和情理出发。马少坡在谈到王瑶卿的艺术创作时说:“王瑶卿先生在表演上特别讲究‘心戏’,注重‘戏文’、‘戏情’、‘戏理’。”这是王瑶卿创作剧目能流传于世、久演不衰的根本所在。

(二)服饰改革

面对戏曲界在服装穿戴上的严格规定,即“宁穿破,不穿错”,王瑶卿依然遵循着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他对《悦来店》中何玉凤的服装进行大胆的革新。之前,余玉琴演出的何玉凤,身穿浅色宽袖口过膝大褂,下着裙装,脚底踩跷。王瑶卿完全摒弃了余玉琴演出的扮相,改着一身战衣战裙,短褂、裤装、袖口紧收、脚登薄底大靴,更为独特的是一身红色装扮,令人耳目一新。正如京剧史家马少波所说:“王瑶卿在改革创新上,并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他从创造完整的艺术形象出发,除了在剧本、表演、唱腔上锐意出新外,同时也非常注重‘造型’艺术的革新。……扮相与余玉琴大不一样。改为身着大红战裙战袄,扎腰巾,穿花薄底,插面牌(又叫‘正容’),戴风帽,挎弹囊,背弓刀。跨下一骑乌云盖雪的驴儿(青丝马鞭),眉间一颗俏丽的朱砂红痣。这副装扮,乍听起来好似有点火炽,而在舞台上却像一株出水红莲,不妖不艳,亭亭玉立,恰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刚烈女侠模样。”

王瑶卿扮演的何玉凤,从形象上来讲与以前大不相同。如果像以前那样穿宽口过膝大褂,何玉凤的英雄形象和武艺高超的特质就会失色。王瑶卿的服装改革,从整体艺术形象的塑造考虑,对何玉凤的头饰也进行了改动。他为何玉凤设计了一顶风帽,从而突出了人物的特定身份,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当年曾和王瑶卿同台演出的侯喜瑞(在《十三妹》中扮演邓九公),对王瑶卿的这一改革记忆犹新。他说:“王瑶卿创造的这个形象是有道理的,何玉凤隐姓埋名不露真相,因此她戴风帽,就是为了隐去她的真相,若梳古装头就露馅了。”

风帽的添加,使行路中的何玉凤更增添了几分侠气;全身大红色的着装,更是大胆突破的一个亮点。王派传人、著名表演艺术家谢锐青说:“何玉凤穿红色衣服的设计,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依据情节有讲究的。”“按生活习惯,此时何玉凤应身穿重孝,因为她父亲刚刚被迫害致死。而老师创造的这一人物形象却穿一身红,除了表现她疾恶如仇、除暴安良、像火一般刚烈的性格,恐怕也还是着眼于一反常态以隐去真相。”何玉凤一身红色着装和人物命运本身形成强烈的反差,艺术的创造符合特定的戏剧情境,这身大红色的服装设计,突出了人物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刚烈性格。既在情理之中,又突破常规;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这种艺术创新给人们在视觉上带来了震撼和美感。

同类推荐
  • 手风琴教学法

    手风琴教学法

    本书内容有手风琴音乐发展简史;中国手风琴专业教学现状;高等学校手风琴专业教学组织、管理;手风琴专业教学的特点;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手风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来手风琴专业发展趋势,等等。对本专业人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作用。
  • 画像石、画像砖(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为八章,包括了“从戏曲歌舞看画像石、画像砖”,“从神话故事看画像石、画像砖”,“从坟墓艺术看画像石、画像砖”等。
  • 声乐理论与实践

    声乐理论与实践

    歌唱有益于身心健康、增强信心、焕发青春。歌唱是表现音乐灵魂和打动人们心灵的最佳手段。本书介绍了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技巧训练等声乐基础训练方面的知识;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不同表现特征、演唱特点做了介绍;介绍了一些学科对声乐教学的影响,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声乐艺术;在声乐教学实践这部分中,对于在歌唱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例如声部的界定问题;如何解决喉头上提、如何解决音色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解决的方法;在声乐训练实用指导这方面,强调了学习声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练声曲和歌曲分析,供大家参考。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的画很有创意,给人一种遍历天下的感觉,在构图上全部突出了背后的特殊旨趣,作品在画面上的整体面貌上,依然传递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其中所体味到的那种感觉,可能这也是这作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吧。
热门推荐
  • 束之咒

    束之咒

    重生在孤儿院,原以为是个孤儿。后来以为找到了父亲,也不过是一场误会。当身世浮出水面,找到亲人后,才发现不知道何时自己身后多那些追逐的人。前世的经历,无法敞开心扉,而那些人又如何的得到他吶……
  •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请叫我临临大王

    请叫我临临大王

    叶天临:我绝对是修真界中最能传达正能量的女修,所有负能量都应该消失在我眼前。众人:那你自己先消失吧!........................................................叶天临:师姐,你别减肥了,你丑又不是因为你胖。东野宛:...叶天临:姐姐,你这么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努力会很轻松哦~叶天纵:...........................................................此书讲述一个亡国公主在修仙路上励志做一个正能量女神却变成负能量大魔王的故事。
  • 成功有约

    成功有约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花臂小和尚

    花臂小和尚

    一代帝王陨落,一个和尚降生。是天意还是巧合?千秋霸业,江山美人,小僧又该如何抉择?弥陀佛,还是静修吧,佛祖教导我们,红颜祸水,推倒你时,小僧会闭上眼睛……
  • 嫡女倾城:素手掌天下

    嫡女倾城:素手掌天下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杀手。被人背叛,无奈跳崖。却因她的身世特殊,导致她的穿越。她,凤家大小姐,绝色倾城,本应该属于她的荣耀光环,因她的痴傻,妹妹的伪装,被夺。她冷笑,属于她的光环她必定会夺回,想她死,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再说!
  • 遇见你时,花满倾城

    遇见你时,花满倾城

    欧阳胜寒与慕容雪分别是花城市两大商业家族的独生子女,两人在一个花满倾城的日子里相遇。那时的他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后来,他们在同样的地方再次相遇、相爱,难舍难分。两个深爱的人,在即将携手步人美好的婚姻殿堂时,却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遭遇家变的慕容雪失忆又失明,她还傻傻地沉浸在即将为人之妻的幸福中……当现实被抽丝剥茧般层层揭开,欧阳胜寒才知道,当年的车祸并非偶然,他与慕容雪的分离,是一场他人精心策划的阴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原来蓄谋已久

    原来蓄谋已久

    遭遇未婚夫和堂妹无情的背叛和算计,情伤心碎,一晚荒唐,误惹林先生,不想他是只腹黑大尾巴狼。被他撩拨得不要不要的,他却丢下亿万资产在我名下,玩起了人间蒸发。他给的期限,我撕下最后一页日历,他又带着只差分毫便致命的伤在后一秒出现。“对不起,林先生,过期不候。”我打算一刀两断,却接到一个神秘电话:“他说,只要不死,爬也要爬到你身边。”到底我和他只是一晚的露水情缘,还是隐藏了蓄谋已久的秘密……
  • 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本书收录刘瑛十几年来写作的小说、散文,舞台剧剧本(话剧、音乐剧、小剧场戏剧、科幻剧和话剧小品等),电视剧本,影评、剧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