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200000009

第9章 《努力周报》的论政(4)

既然胡适认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不是国家文明富强的主要敌人,那么他的实现目标的手段也就同马克思主义者格格不入了,也违背国民党极力维护的既有体制。他强调的是不要革命的点点滴滴的改良:我们很诚恳地宣言:中国今日需要的,不是那用暴力专制而制造革命的革命,也不是那用暴力推翻暴力的革命,也不是那悬空捏造革命对象因而用来鼓吹革命的革命。在这一点上,我们宁可不避“反革命”之名,而不能主张这种种革命。因为这种种革命都只能浪费精力,煽动盲动残忍的劣根性,扰乱社会国家的安宁,种下相残害相屠杀的根苗,而对于我们的真正敌人,反让他们逍遥自在,气焰更凶,而对于我们所应该建立的国家,反越走越远。我们的真正的敌人是贫穷,是疾病,是愚昧,是贪污,是扰乱。这五大恶魔是我们革命的真正对象,而他们都不是用暴力的革命所能打倒的。打倒这五大敌人的真革命只有一条路,就是认清了我们的敌人,认清了我们的问题,集合全国的人才智力,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一步一步的作自觉的改革,在自觉的指导之下一点一滴的收不断的改革之全功。……

最要紧的一点是我们要用自觉的改革来替代盲动的所谓“革命”。

怎么叫盲动的行为呢?……又如一个号称革命的政府,成立了两三年,不肯建立监察制度,不肯施行考试制度,不肯实行预算审计制度,却想用政府党部的力量去禁止人民过旧历年,这也是盲动。至于悬想一个意义不曾弄明白的封建阶级作革命对象,或把一切我们自己不能脱卸的罪过却归到洋鬼子身上,这也都是盲动。胡适是实验主义哲学训练出来的信徒,不理解革命的作用,这也不奇怪。

胡适过于强调“责己”,会模糊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危害性的认识,但同时对于笼统排外情绪也是一种警诫,笼统排外和“国粹”情绪有时是相伴相生的,不利于民主、科学传播。胡适有的话显然是对着国民党拒绝民主制度去的,或许国民党一方面会因胡适不赞成革命而松了一口气,但胡适的民主要求同样又令国民党很是不安。他还明确提出“自觉的改革”概念的内涵,即出以公心,为国家为社会负责,尊重事实和证据,“虚怀采纳”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样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说,也是不坏的原则。胡适的文章发表后,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广泛的批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自己的纲领和目标,提出了批评;国民党人很恼火胡适对专制制度的批判;梁漱溟也专门写了文章,表示不能同意胡适否认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观点。

四、对政府的监督

周报创办后好长一段时间里,北京政府内阁频繁变动,其原因均与军阀之间矛盾纷争和利益角逐有关。周报既然是为“谈政治”而创办的,也就必然要紧伴着政治权力的波澜展开报道和评论,自然的,也就要臧否人物,褒贬政府了。

关于财政问题。军阀之所以可以为所欲为,很大程度上在于财政上不受监督和限制,有了钱,就可以任意地扩充军队,任意地安插亲信冗员。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民穷财尽,战争不断,人浮于事。周报重视从财政方面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希望以此为突破口,遏制军阀的恣意妄行。胡适在1922年5月21日周报上发表《大家起来监督财政》,又一次强调《我们的政治主张》中会计公开、量入为出的主张:

现在政府并不是没有钱。因为财政不公开,因为罪恶的官吏可以自由支配国家的收入,所以我们到了这步田地,现在的对付方法没有别的,只有大家联合起来,齐心协力的做到“会计公开,统筹支配”八个字。如做不到,我们然后一起罢工,法庭关门、监狱罢工、银行罢市,以及各机关同时停止!6月4日周报发表评论《董康氏的财政条陈》(胡适在“这一周”中说文章作者是“青松”),认为北京政府的财政状况,一言以蔽之,就是“紊乱”,“一篇糊涂账”。文章认为中央与地方财政权限不清是导致紊乱的一个原因,中央想大权独揽,地方则千方百计截留税源。文章揭露中央政府冗员充斥导致的空耗经费和官员的“贪婪”“巧谲”。文章呼吁裁兵,“多裁,快裁”,“我们假定裁去现有一半的兵,这笔经费,大约要八千万元。”文章呼吁改变不公开的、暗箱操作的“特别会计”制度。作者也深知喊破了嗓子,也极有可能是对牛弹琴,“有政然后有财。所以有不好的政治,必不能希望有好的财政。”6月11日周报发表了署名“M.T.W”的《财政问题》,提出应该多方下手,革除财政领域的种种弊端恶习。

政治界官员们之所以家财万贯,其实人人心知肚明,就是营私舞弊的结果。作者揭露花样翻新的舞弊行为:军人报虚额,扣兵饷,文职侵占办公费;在特许的企业中领干薪;受贿赂,拿回扣;税收的“包干”制度成为官员营私的聚宝盆,官员们竭泽而渔,拼命征收,然后上交固定数额,其余中饱。

对“好政府”的批评。尽管王宠惠和胡适等一起联名政治主张,但胡适对王宠惠的看法并不算好。1921年7月3日胡适日记记述了当时还是内阁阁员的王宠惠聚餐时的谈话,王宠惠认为,四川有一位18岁的女人因想解除与驼背丈夫的婚姻,却没有其他办法,于是杀死了她的丈夫,四川地方司法当局判其18年监禁是“定罪太轻”。聚餐会上一位美国教授询问“她谋杀的时候,是不是因为她的丈夫要强迫执行他做丈夫的权利?若是如此,她的犯罪是为自卫起见,更当别论。”胡适写道:“王先生说:‘那个我可不知道。’他的意思好像是说,这种情节无关重要的!”王宠惠还认为那女子杀夫之举,似乎错在中国弘扬了女权和人权,他当时对胡适说,“你们提倡社会问题的人真正害死人!”1922年8月17日胡适日记:教员们到政府索要拖欠的工薪,结果总理王宠惠及有关部长等人推脱搪塞,胡适感慨:“这种儿戏的情形,真是可笑又可恨!国家大事在这一班瞎子手里,如何得了!”直奉战争后进京取代徐世昌的黎元洪,先后提名伍廷芳、唐绍仪出面组阁,均遭拒绝,后又由颜惠庆组阁。1922年8月,时任教育总长的王宠惠代理内阁总理,9月内阁总辞职。旋即王又受命正式组阁(所谓“好人政府”)。在“好人政府”之前,周报就在以好人政府的标准监督、评价王宠惠的内阁。胡适1922年8月13日在周报综述中说:

当颜惠庆组阁的时代,我们最不满意的是,颜惠庆在国外多年,总算是负点虚名的人了,然而他的内阁毫无政策,毫无计划。无主张的上台,无主张的下台,是政治家可耻的行为!现在王氏又上台了。

……我们希望他先定一个大政方针,然后上台;我们希望他抱一个计划而来,为了这个计划的失败而去。无计划的上台,无计划的下台,是我们决不希望于王氏的!9月17日胡适在“这一周”中,对王宠惠提出批评和希望:现在“王代阁”已总辞职了。没有计划的上台和没有计划的下台,都实现了。“代阁”时代的困难,我们也知道:同床异梦的阁员……我们对于这个第二次的王内阁,仍旧是一个忠告:没有计划而来,没有计划而去,是可耻的事。同一期周报上,胡适发表了《假使我们做了今日的国务总理》,对王宠惠新内阁提出具体的施政建议:第一,“先从政治方面下手”,北京政府应“速即召集一个各省会议”,研究解决裁兵、财政、省自治、交通事业发展规划等问题;第二,“由北京政府公开的调解奉直私斗,消除那逼人而来的大战祸”,同时奉直减缩军备、东三省取消独立,曹锟、张作霖、吴佩孚担任北方裁兵专使,北方各省取消督军和巡阅使。胡适不客气地向王宠惠提出要求:“如果王宠惠们只愿做大官,只愿做一个‘无抵抗力的内阁’(这是前日某报的妙语),那也罢了。……我也知道这件事决不是王宠惠们干得了的。……我很希望国民注意此事,养成舆论,作一个实际上弭兵的大运动!就是王宠惠们干不了,这件事总得有人干的”;第三,要求从速以公布财政收支实况的办法解决财政问题。胡适质问道,“况且政府为什么总不肯公布财政的实况呢?岂不是因为军费太多,怕人不平吗?

……况且政府越秘密,大家越猜疑。所以越不能心平。所以倒不如一切公开的好。……没有公布,什么财政计划都行不下去。”胡适知道,掌管北京政府实权的军阀是反对联省自治的,此前直系军人就曾通电反对持联省自治立场的唐绍仪组阁。在这种情况下,军阀居然同意王宠惠组阁,不能不使胡适担心军阀会用武力强制推行统一,也担心王内阁会秉承军阀意志,“那样看来,北方军人早已公认‘反对联省自治’为王宠惠的一种大政方针了。我们盼望王氏对于这一点有一种明白的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宠惠内阁不仅毫无作为,而且处处逢迎军阀,令胡适大失所望,他在11月5日第27期周报的综述里说:

上回北京政府秉承军阀的意旨,派李厚基为讨逆总司令;现在又秉承军阀的意旨,把冯玉祥调回北京,派张福来做变相的河南督军。

这两件事可算是王宠惠内阁的两大耻辱。……黎元洪可以向“责任内阁”身上推脱干系;王宠惠的内阁又向谁推脱干系呢?王内阁过了中秋节之后,若有政策,还有继续存在的理由;若没有政策,早就该走了。没有政策而不走,是为了“恋栈”。……当走而不走,是谓自毁!是谓自杀!

王宠惠内阁庸碌无作为,主要还是手中无权的缘故,因为军阀手中有枪杆子,完全可以反过来指挥一群文弱书生的阁员。据内阁外交总长顾维钧后来的回忆,王内阁的后台就是吴佩孚,王内阁的内务部长孙丹林、交通总长高恩洪都是吴佩孚的山东蓬莱同乡,孙当过吴佩孚的秘书长,高恩洪曾当过上海一个电报局的局长。当然,王宠惠本人不思进取也是一个因素。以教员工薪拖欠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问题为例。当时北京的教育经费奇缺,教员的工薪被拖欠,人们意见很大,为此蔡元培、胡适、顾维钧、罗文干、汤尔和等人多次同王宠惠商讨解决办法。据胡适日记,1922年9月5日上午胡适在蔡元培家里获悉汤尔和提出由财政部、交通部、教育部共同呈请总统黎元洪下令,指定划拨关税以解决教育经费问题。结果当天下午传来消息,“说亮畴不赞成此种指令,说出几种理由来。”胡适6日致信罗文干:“平心而论,亮畴终不能脱卸‘不负责任’的批评。

他是教育总长,若能在阁议席上力争,当不难通过这一道指令。……亮畴当此残局,未免太苦;似不如早日远引,留一个有用之才为将来之用。”在8日的一次聚会上,王宠惠为自己没有“计划”辩解说:“我牺牲了身体、金钱、时间,每天只能应付‘索薪团’,哪能有工夫做计划?我的大计划是维持北京秩序,此外更无个别计划。”在11月4日的聚会上,王宠惠又为自己摆“维持北京秩序的功劳”,胡适当场反驳说,“你们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你们走了,中国是不会就塌下来的!”在周报上,直接批评军阀荒唐行政和贪赃枉法的文字是非常多的,有些锋芒十分尖锐,人们能感受到作者、编辑的可嘉勇气。1922年7月30日第13期的一篇署名“M.T.W”的《上谕式命令的批评》直指时任大总统的黎元洪自比皇帝的可笑做法。文章说,尽管历史已经跨入民国的门槛,可民国大总统的“赈灾令”、“抚恤令”、“罪己令”、“授勋令”等,却让人读出上谕的味道。文章举例说,在赈灾令中常说“哀我穷黎”、“由财政部拨款……元”等,实际是皇帝“四方多难,罪在朕躬”的心理反映,而且拨款缺乏预算上根据,属越权行为。抚恤令中的“公忠体国,震悼莫名”,也是皇帝的口气,给治丧费若干、促沿途官员照料灵柩、派人致祭等,更缺乏法理上的根据。总统本无实权,施政好坏责在内阁,何必还要说一番“德薄能鲜……恐负重托”之类的废话,“再来把着空架子,下那罪己昭呢?”授勋令也很滑稽:官吏为国家办事,本是分内之事,却又颁勋章,又授勋位,还奖军刀,“不是和赏穿黄马褂一样么?”1922年11月19日,作为联名宣言者之一的署理财政总长罗文干,突然被黎元洪下令以贪污罪逮捕。周报当时也并不知道罗是否清白,但它坚决捍卫法律的尊严,认为罗案从程序上是违法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晚清时期乾嘉学派把中国的“小学”传播推向空前的繁荣,但这只是钻在故纸堆里封闭式的诠释传播。也曾产生直面社会的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通俗文学传播,但是在末日王朝的封建统治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传播和民主思想传播始终受到严格的控制。在这時代,西方的学术和文学艺术急速袭击而來。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使早先只埋头于古典书籍的文人头脑清醒。
  •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素手药香

    素手药香

    柴素锦曾是世间女子羡慕至极之人,最受宠的长公主,有英俊无双的驸马爷。一夕间,莫名暴毙,她跌落神坛,成了家破人亡被人退婚的丑女。本已看淡过往,她却又被迫卷入皇权之争。尔虞我诈,是非恩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她不再是那个靠红颜宠爱、表面风光的女子。她也不稀罕只爱江山利用真情的男子。此生她要游遍天下,用尽所学救百姓疾苦,只愿药香长存不图虚名功利!后世曾留有关于她的传奇佳话:我执素手,唤上古灵芝,医天下病者。缈缈药香,救死扶伤,成就绝世医圣。
  • 夫君莫跑,娘子在这儿呢

    夫君莫跑,娘子在这儿呢

    婚前:齐欢儿:“心好累,我的未婚夫君据说是个草包混蛋,不想嫁怎么破?”许言儒:“心好累,我的娘子据说是个母夜叉,又丑又凶悍,不想娶怎么破?”婚后:齐欢儿:“看不出来,夫君竟然还有如此一面,仔细想来,人还是不错的。”许言儒:“没想到,刁蛮娘子竟也有温柔小意的一面。若是这样,那过一辈子的话也不勉强。”最后的最后:齐欢儿:“我这一生,最庆幸的就是遇见了你。”许儒言:“你是我一生的劫,一生的缘,一生的羁绊,一生的爱恋。”
  • 女孩真勇敢

    女孩真勇敢

    萧朵朵是大学中的普通女孩儿,勇敢、认真、坦率,三年的恋爱最终敌不过毕业的现实,胆小的她为了爱情独自从黑龙江跑去江西只为一句对不起,没有方向感的她独自去河北只为那一罐男朋友爱吃的辣酱,不爱打扮的她为了所爱的人拼命的减肥、学化妆,恐高的她只为求得爱情完满在零下30度的冬夜毫不犹豫的从宿舍5楼跳下,在爱情褪色的过程中,朵朵才明白原来自己有那么多跟爱情无关的人值得她去疼惜,毕业了,爱与被爱的人都将天各一方,此时的朵朵也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生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青春痘会淡化吗

    青春痘会淡化吗

    关于本书:主人公颜梓从青春一路成长的过程。曾有时会迷惘,有时会开心,更多的时候是坚强,从盆友的背叛到自认为是最重要的人玩弄之后,她也在一步步成熟,“青春痘”过去了,也许就代表长大了吧?
  • 仙有归

    仙有归

    王者之剑,诸神退避,剑气纵横,上得九霄,下得黄泉,必要寻得因由,为母报仇,神挡杀神,魔挡杀魔!只是。。。清微看着身后跟着的一长串大小妖族,以及那坐在最大的妖族背上风姿凛凛的男人,嘴角抽了抽,帝君,我是去寻爹妈,您这是闹哪样啊!PS:我泱泱华夏有数不尽的上古传说,那些上古大妖神兽,将会一一展现在各位看官的眼前,本书有萌物,有热血,有传奇,欢迎各位入坑~!
  • 白狐雇佣军

    白狐雇佣军

    一支神秘雇佣军,一个绝密基地,先进的武器,称霸各国他们就是一支雇佣军,一支绝密雇佣军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仙界第一至尊

    仙界第一至尊

    鸿蒙中有一堆宇宙你敢信?这些宇宙都归一个人管你敢信?没错,这个人就是主角,只不过现在宇宙,们,还不归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