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600000020

第20章 剪辑类节目的艺术特征(7)

6.解说要和原影片风格吻合

既然解说是整个电影录音剪辑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强调解说要和原影片的风格相吻合、相统一,就是理所当然的。要做到风格统一,首先要把原影片的风格把握准确。影片是正剧,解说语言就不宜诙谐;是喜剧影片,解说的语言就要风趣。

即使是喜剧,也要看是近乎“闹剧”的,还是偏于幽默的?是喜中带着痛苦的、眼泪的,还是轻松逗人的?是“会心的微笑”,还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笑?是讽刺的,还是歌颂的?这些都要细心揣摩。编辑在把握影片风格上如果稍有疏忽,就会使听众感到风格上的不协调。再者,中外影片的录音剪辑,解说的语言风格显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原影片的风格把握准确、细致,才能使解说在风格上和原影片达到一致。

五、电影录音剪辑的开头和结尾

前面已经讲过,电影本身的结构,并不完全就是电影录音剪辑的结构,所以电影录音剪辑的开头和结尾在方法上也就与电影不尽相同。电影录音剪辑的开头、结尾的处理要立足于广播,从“听”的效果来考虑。

(一)开头

最直截了当的开头方式是以解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引出故事。前苏联故事片《乡村女教师》的录音剪辑就是这样开头的:

【解说】(音乐——混播)乡村女教师的故事,开始于彼得堡,那时候正是地主和资产阶级掌权的沙皇时代。(音乐——混播)这是一个春天的黄昏,大学生谢尔盖和妹妹玛莎穿过马路正朝沙皇中学走去。玛莎和她的同学们中学毕业了,今天学校里正在开庆祝会。

这个开头朴实而简练,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很清楚。电影本身的开头能吸引人,再混入这样直截了当的解说作为录音剪辑的开头,更能抓住听众。

下面分别简单介绍几种有特色的开头方法:

1.关于设悬念的开头

设悬念作为电影录音剪辑的开头,常常是把原影片不同寻常的结局先告诉听众,然后再回述这个不同寻常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或是开头先出现一段出人意料的事件,再顺着这个事件展开故事的前因后果。这个“不同寻常的结局”和“出人意料的事件”,对听众来说都是一个“谜”,一个有待解开的“谜”,于是,他们会带着这个悬念听下去。正如前面我们所说过的,电影《仅次于上帝的人》的结局是荷兰籍船长自愿炸毁自己的船,以营救船上的150条人命。录音剪辑则把这个令人不解的结局当做了开头,这就为听众制造了一个悬念,更富有吸引力。

日本电影《追捕》的录音剪辑开头又是另外的处理方法:

女人:(喊叫)就是他!他就是强盗,快,快把他抓起来!

警察:你跟我到派出所去!

杜丘:你弄错了吧,你认错人了。

女人:我认错人了?你抢了我取出来的20万块钱,拿了我的钻戒还不算,你还侮辱了我,你这畜生,我认错了人,亏你说得出口。

警察:姓名、住址?

杜丘:在这儿不说。

警察:为什么?

杜丘:去警察署,我要见矢村警长。

【解说】事情发生在日本首都东京一条繁华的街道上,正在路边打电话的中年人,由于那个尖声喊叫的妇女的控告,被警察扣住,带到了新宿警察署。中年人要求见的矢村警长,也特地赶来了,矢村警长却不像到这里来叙旧的。

显然,这个开头也是设悬念式的。它对电影中的某些声音素材进行了重新组合。

设悬念的开头方法,不一定只限于惊险影片。电影录音剪辑《海霞》的开头也是设悬念式的:

(浪涛声)

【解说】我从小是在苦水里泡大的。虽说我是独生女,可是在万恶的旧社会,在鱼霸的压榨下,就容不得我这样的贫苦渔家孩子活下去。(浪涛翻滚)我,一来到人世间,阿爸、阿妈因为养不活我,含苦吞泪,由阿爸把我抱到海边放在一只木盆里,准备让海水冲走,(海浪声)阿爸迈着沉重的脚步朝岸上的船坞走去。他一步一回头,看着被海浪卷走的亲生孩子难过得心都要碎了。但是,(海浪声)最悲伤的是阿妈了,她心如刀割,饱含泪水,加上产后的虚弱,现在是神情木然地躺在破旧的船坞里,等待阿爸回来。

李大伯:老李,怎么了?我给你贺喜来了。

阿爸:养不活呀(远处传来婴儿哭声)。

【解说】李大伯听到哭声,回头一看,只见海里一只快要被浪涛淹没的木盆,(音乐起)他全明白了,他扔掉了手里的挂面和酒,奔向海滩,跳进浪里,奋不顾身地抢救我。(哭声)他和我阿爸,本来就是心连心的穷渔工,现在他们更成了生死之交了。(音乐——)李大伯把我从海上抱回来的时候,天边露出一片朝霞,大伯就给我起了个名字叫海霞(音乐——)。

这是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这个人物小时候的命运,使听众产生了这样的关心和疑问:这样苦命的孩子,是怎样活下来、成长起来的呢?

2.先介绍主要人物

在没展开故事情节之前,先请听众熟悉影片中的主要人物。以这种方式开头有两方面的优势:第一,听众对主要人物印象深刻;第二,在影片人物比较多的情况下,录音剪辑以介绍主要人物开头,人物之间的关系容易理清楚,为后面展开多线交织的故事情节做好铺垫。

还未展开故事先介绍人物,是不是和通常所讲的录音剪辑应“入戏”快的要求相矛盾呢?不是的。介绍主要人物也是一种“入戏”的方法,从表面看没有展开故事情节,但由于把人物介绍得不一般化,使听众从这些人物身上预感到将会发生一个有趣的感人故事。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好方法。电影录音剪辑《李双双》就是这样开头的:

【解说】(音乐——混播)说起李双双,在人民公社和大跃进以前,村里很少有人知道她叫这个名字。街坊邻居老一辈人提起她,都管她叫“喜旺家”,要不就是“喜旺媳妇”。年轻人只管叫她“喜旺嫂子”。至于李双双的丈夫孙喜旺,从他嘴里就更找不到一个像样的称呼了,开口“俺那屋里人”,闭口“俺做饭的”,叫好听一点,“俺小兰她妈”。这两口子脾气不一样,平日里吵架拌嘴当然少不了,可要是当着喜旺夸一下她的媳妇,喝,那你就听吧!

电影画面无法表现这段解说。这是编辑创造性地运用了李准原小说《李双双小传》的开头。这样的开头会引起听众对李双双、孙喜旺的兴趣。解说虽说是介绍人物,但字里行间包含着戏剧性的因素,听众隐约感觉到,在这两个脾气不一样的夫妻之间会有一场好戏。通过这个开头,又把故事的主人公及其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性格等等都做了概括的同时也是生动形象的介绍。

对于主人公比较多的影片,尤其适合这种开头方法。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塑造的是群像。在这群青年男女中,有农民,有学生,有复转军人,他们个个都有鲜明的性格,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这部电影的录音剪辑一开头便向听众介绍这群年轻的主人公:

【解说】(音乐——混播)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现在已经不年轻了,那还是1958年大跃进时候的事呢。当年是吃水比油贵,旱得直冒烟的山沟沟,自打这伙年轻人带头引来山泉水搞起水力发电,新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把个荒山沟也装扮得花枝招展。白天,山野处处满目青翠;晚上,家家户户一片光明。真是人杰地才灵。可事情要从头说起,(音乐)这些当年的年轻人可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到一块的。就说这个初中毕业回乡的李克明吧,那时候李克明是人回心在外。

小翠:上哪儿去呀?

李克明:小翠,进城去。

小翠:庄稼活这么忙,进城干什么去?

李克明:有件要紧的事,刘会计他老婆的哥哥回来了,我想托他在太原给我找点事。

小翠:你老是求爹爹拜姐姐到处找工作,在村里劳动还不是一样吗?

李克明:小翠,我要找着工作,我一定在城里也给你找个工作。

小翠:我才不去呢!(水声)看你忙得连脸也顾不上洗了。

李克明:不是顾不上,是水盆干了。这要是在大城市的话,龙头一拧,自来水就哗哗直流,看咱们这个倒霉的地方,担点水能把人的腿跑断。

【解说】刚从部队回来的高占武和从来没离开过这个山沟沟的曹茂林这两个人可总是想到一块。

曹茂林: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得把龙泉口的水引到村里来。

高占武:这离龙泉口有多远?

曹茂林:15里地。

高占武:不管它,吃完饭咱们去测量测量好不好?

【解说】这一去一回二三十里路,对年轻人来说也算不了啥。高占武和曹茂林从龙泉口测量刚回来,(歌声从远至近)由远而近的歌声也进村来了,(歌声)歌声动人,动人的不单是歌声(歌声——)。

高占武:哪村的?

曹茂林:咱们村的吧,我家隔壁孙大妈的士儿。

高占武:噢,孔淑珍哪。我参军的时候她还是个黄毛丫头呢。

曹茂林:人家每年暑假都回村参加劳动,今年可能又来劳动来了。

【解说】唱歌的姑娘孔淑珍,虽说也是初中生,她跟李克明可不一样。也不知怎么的,一看到孔淑珍,李克明的眼睛也顾不上看别的了。

李克明:淑珍,祝贺你中学毕业了。

孔淑珍:应当祝贺你,你比我早毕业一年,早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李克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待在村里了,哎,你不在城里找工作吗?

孔淑珍:不。哎,老社长呢?

李克明:噢,在屋里。

孔淑珍:我找他去。

李克明:哎。

【解说】屋里正在研究劈山引水的问题,老社长对高占武和曹茂林的建议并不很热心。

通过解说和录音素材的巧妙结合,人物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都被“拉”到了听众的耳边,给人们留下深刻、亲切的印象。

故事片《大浪淘沙》塑造了四个男青年形象。在大革命洪流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四个青年人当然也摆脱不了人生舞台的考验。影片中有这四个人在一条小船上结拜为兄弟、互通姓名的情节,这部电影的录音剪辑就非常恰当地运用了这段戏作为开头。编辑又揣摸出听众的收听心理,用解说对四位主人公的外表、爱好、脾气做了进一步介绍。这样,声音素材和解说配合起来,既有趣味,又使听众加深了印象:

(音乐——歌声混播)

【解说】这个故事把我们带回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年月里。1925年正是大革命的时期,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军阀、地主仍在交相盘剥、残害中国人民。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群众运动也在蓬勃兴起,滚滚的革命浪潮激荡着祖国大地。

(歌声完)现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沉浮在这个浪潮里的四个年轻人。

还是先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吧。

顾达明:顾达明,为了不受坏人欺压,背井离乡寻求光明出路去济南求学。

靳公绶:靳公绶,为了……为了躲避官府的通缉逃出家乡。

于宏魁:于宏魁,为了反抗父母包办婚姻,逃出封建家庭,幸亏各位救我上船,兄弟非常感激。

杨如宽:杨如宽,为了美好的未来,决意离开黑暗的家乡,随老大哥去济南念书。

顾达明:中华民国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我等四人冲出黑暗的牢笼,志同道合,在此结拜。今后定要情同手足,生死与共。

【解说】对了,这样说一遍是不容易记得。这四个正在一条小木船上结拜兄弟的青年人,老大叫顾达明,憨厚老实,是个老大哥的样子;老二靳公绶,为了什么事冒犯了官府,要通缉捉拿他,这些慢慢我们就会知道了;老三于宏魁,为了逃婚被撵得走投无路,是靳公绶刚刚把他背上船来的,还摸不透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四杨如宽爱好美术,画得一手好画,就是此刻他也笔不离手,哦,画得还挺有点意思,四只冲出笼的小鸟正飞向自由的天地。(音乐——)可自由的天地在哪?

不难看出,这种开头的方式是有它特殊的艺术效果的。

3.点题

“点题”即点明主题。一般在题材比较重大、主题比较严肃的电影录音剪辑中多用这种开头方法。含义较深刻的影片,先点明主题,可以帮助听众理解故事的思想性、哲理性。当然,解说在点明主题时应采用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有时又可以是影片故事思想主题的延伸。所谓“延伸”,即是除点明故事本身的主题外,还包含编辑对这个主题、对这个故事所揭示的社会问题的评价。电影录音剪辑《流浪者》的开头,就有一段耐人寻味而又富有哲理性的解说:

【解说】(《拉兹之歌》的歌声——)对这首《拉兹之歌》的旋律,我们也许已经并不陌生。到处流浪的拉兹,在倾诉人世间的冷漠和孤苦,在愤愤不平地质问,命运为什么对他竟是那样的残酷。是啊,从法庭到监狱,就是这个令人心酸、沉痛的故事的开始和结束。

这段开头的解说,不仅点出主题,而且包含着编辑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针砭。

4.解题

这里所说的“解题”,就是抓住电影题目名称做文章,以作为录音剪辑的开头。

从“解题”入手,也是可以引人入胜的一种开头方法。

【解说】(音乐)泪痕,谁的泪痕?是追悼会上亲人脸上的泪痕,还是偷偷滴在什么上面的泪痕?这里面将会有什么冤情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全县必须有一个得力的领导干部来抓呀!是的,全县急切需要这么一个人,听,他来了。

这里一开始就抓住电影的题目“泪痕”做文章,顺着欣赏者的心理提出一系列的猜想,很自然地把听众引入故事,激发听众的收听兴趣。

同类推荐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 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本书就如何从发展观变革的角度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问题做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构成、和谐世界构建等。
  •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了一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但罗列现象的较多、深中肯綮的少见,运用前沿理论进行分析阐释的寥寥可数。本书另辟蹊径,将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比较成功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最要创新,达到了同类研究中国内的高水平。作者的观察和批评比较尖锐,分析也相当具有新意,是一本住学术上有重要创见的优秀著作。
  •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本书从教学方面讲教师的责任讲学生道德的培养教学生为人处事的技巧讲学生交友之道注重学生的心理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位教师如何更加完善教育。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盛世宠婚:亿万娇妻,求娶!

    盛世宠婚:亿万娇妻,求娶!

    “我回来了,周姨。”冷月拉着白色的行李箱,高兴的说道。
  • 复仇天使遇王子

    复仇天使遇王子

    同样命运的三个女孩同时被收养并被训练成如恶魔般的杀手。多年后回国复仇,偶遇同为杀手的三位男生,通过坎坷的过程,得到爱情的故事。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赏金杀手:妈妈传奇

    赏金杀手:妈妈传奇

    在遥远的北国有一个罹患癌症的妈妈武静水被丈夫抛弃被亲人唾弃,但唯一对她好的小姨也弹尽粮绝,她告诉自己,自己不能这样堕落,于是她被迫成为一名赏金杀手来获取钱财,期间她经历了杀手组织内部人员的背叛,还因过度认真调查北国邪派而被谋杀,自己的小儿子也被北国邪派绑架,好在都化险为夷,在一次次的任务中,一姐发现了警察之中不可告人的秘密,随即引发了北国邪派和赏金猎人组织之间的龙争虎斗,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境外间谍组织在密谋着什么?真正想陷害武静水于死地的人究竟是谁?一切迷离的烟雾都被武静水一一吹散,最终她即将面对曾经抛弃她的丈夫,她会杀了他吗?
  •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Galatians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Galati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之巅之王者君临

    神之巅之王者君临

    统治世界的五大神明,危言耸听的末日计划,作为三大家族中唯一一个从五大神明手中逃脱的叶承担起了拯救家族的重任,强者如云的异能都市中这个故事围绕着叶和那个名为雪姬的少女展开了.......
  • 王俊凯落樱缤纷

    王俊凯落樱缤纷

    王俊凯的爱情,给了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但是她的爱情却早已封闭,已经没有资格说爱,本是无意,却迷失自己…
  • 修仙劫

    修仙劫

    封神浩劫以来,神道已逝,仙道日兴,历经千百年的时光流逝,天地之间有了三界六道十洲三岛之说然而由于人类的快速繁衍导致天地灵脉被毁,三界六道为了生存再起三界大战,一柄神秘的鸣鸿刀,一个神秘的少年,负天命,续前缘,踏上一条拯救六道众生的修仙途
  • 炼虚诀

    炼虚诀

    一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修者世界不过是凡间世界的一种投影,同样有着种种不公,诱惑,困顿,或是黑暗。一个小人物如何在这复杂的世界中挣扎求存,继而认清自我,在通天旅途中求索大道……(书中会有很多我自己的观点构想和猜测,大家不必太多当真,这些只是我的强迫性逻辑思维作怪,当然也欢迎探讨)
  • 彼岸年华

    彼岸年华

    逸轩:我以为,伴你左右,你终会发现,我对你的爱。可是我错了,你始终沉浸在那份年少的幻影里,不能自拔。直到,那个人再次出现,再次闯入你的生活,携着妻子,幸福归来。梅子:多年来,我一直将从小一起长大的你,当成了我的哥哥,我的好哥门儿,对你无话不说,无事不谈。当青春年少的幻影,在我面前生生破碎时,我才明白,原来,早在我决绝的离开的时候,那段本就不该有的感情,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姜昱昊:时光最终会磨平我们的菱角,会让我们变得圆滑,变得世故,变得世俗。生活不只是有爱情,还有很多,譬如责任、譬如面包。在现实面前,我始终不够坚持,不够坚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