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600000001

第1章 序

张凤铸

广播电视艺术学是艺术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艺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国际上广播媒介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电视媒介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广播与电视迅速发展,成为20世纪后半叶影响社会各个领域的强大的视听媒介。广播文艺是以电子技术、广播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为唯一的物质媒介,诉之于人们听觉的时间艺术;而电视艺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现实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在传播新闻等即时和实用信息的同时,广播电视还与源远流长的中西文化和多种艺术形式结缘,形成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艺术,如广播剧、电视剧、广播音乐、电视音乐、广播戏曲、电视戏曲、广播文学、电视文学、综合文艺以及各种晚会,各种电视选秀活动,益智类、情感类、竞技类、游戏类文艺节目等,显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美学风貌,被称作是继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电影之后的一种受众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新的艺术形态。作为当代世界艺术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艺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发展起来的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经过初建、探索和发展阶段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类型多样、互相渗透、动态发展的学科发展格局。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在于其解释、指导实践的功能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功能等的充分发挥。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指导了广播电视艺术创作实践,而且也起到了一定的理论预测作用,促进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一般来讲,学科体系的确认标准有三方面:其一,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有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原理和方法,并正在或已经形成学科范畴的概念体系;其二,有专门的研究者、研究活动、学术团体、传播活动、代表性著作等;其三,该学科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已经在实践中被应用、被检验,并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以这样三个方面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至今还并不成熟和完善;虽然已经初步确立起了应有的门类和框架,但从具体学科的建设进程来看,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还不能按学科建设的严格原则和标准进行具体规划和落实。就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现状而言,其中,各具体门类及形态类型的研究还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有些门类的研究起步较早,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有些门类本身又分为若干个分支,学科研究向着更加深入的层次、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处于成熟或继续发展期;有些门类的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趋于形成。这种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正反映出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尚不完善。虽然重视了学科的创建工作,但这种“创建”还停留在表层,缺乏在理论积累、纵向拓展的基础上的深层次创新。另外,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尚未与新时期以来传媒业改革问题的研究建立起互动机制,尚未走上同改革实践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轨道;同时,对于发展变革中所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段还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并开展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以至于更缺乏理论上应有的概括、提炼和总结。

针对上述问题的存在,我们申请了“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研究”的重大课题,由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老、中、青教师承担起各项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和支柱性学科之一,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在教学科研方面立足于当代最有影响的广播电视大众传媒,结合中国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实践,以“中央三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实践部门作为研究基地,借鉴国外广播电视艺术发展的先进经验,经过长期的积累、探索、钻研和创新,现已发展成为全国广播电视艺术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拥有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开展了面向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发展需要的特色鲜明的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

目前已完成广播电视艺术学领域的国家级研究项目11项,省部级研究项目52项,许多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

中国传媒大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即开始了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创建工作。1959年起招收广播文艺编导专业的本科生,1979年起招收相关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8年成为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9年起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1年该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2003年获准建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从创建、发展到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学科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思维的基础上,首先必须明确学科的体系和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因为研究对象范围的确定乃是学科建设的第一步;而学科体系的庞杂和混乱只能导致对实践指导的盲目。学科发展的历史也表明,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科必须按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尺度,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因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在媒介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必须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研究范围。在构建适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如下原则:

(一)继承性原则。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播、电视媒介的生态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广播电视仍在我国占据很大比例,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环境下构建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仍不能摈弃以往的内容另起炉灶,这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虽然在构建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时必须坚持继承性原则,保持该学科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时代的前进促使广播电视艺术创作发生重大变革,与此相对应,广播电视艺术学也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才能顺应历史潮流,更好地指导广播电视艺术创作实践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中展现新的风貌。

(三)现实性原则。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起,对广播电视艺术的形态、特征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是,受中国的网络覆盖率、人们的知识更新程度、对网络的认识观念以及网络自身的负面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互联网还没有完全走入每个人的生活,社会还处于从印刷秩序、模拟技术向数字秩序、电脑技术的转变和过渡阶段。因此,构建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应考虑到这些现实因素的存在,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兼顾媒介技术发展的现状,把现实和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所构建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能够指导当前的广播电视艺术创作工作实践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活动。

(四)预见性原则。21世纪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新的媒介技术不断涌现,作为与技术发展紧密相关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艺术学势必随之发展;但是,作为学科发展的结果,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框架却不应当随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经常性的位移和变更。因此。在构建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时,必须具有预见性地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发展预留出适当的空间,当然这种预留是建立在科学预见和对未来的观测的基础上,而不是毫无根据地胡乱猜测。

基于这种思路,综观当代广播电视艺术实践和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本课题组经过认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学科研究领域,基本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五个部分。这五个研究领域之间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虽然研究工作可以集中在其中的某一个领域,但也需要熟知其他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具体说来,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研究的内容可以做如下表述:

第一部分阐述广播电视艺术学最基本的理论,包括对“广播电视艺术学”概念涵义的表述,对广播电视艺术学基本属性及功能的揭示,对广播电视艺术构成要素的分析,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框定并对广播电视艺术学一系列范畴与概念进行界定。张凤铸老师和施旭升老师等合作撰写的《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总论)》、张文娟老师撰写的《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反映了目前国内对广播电视艺术学基础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描述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历史以及广播电视艺术在当代中国的现状。关玲老师的《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史》对电视艺术产生、发展的过程做了历史的梳理,杨燕老师的《中国电视戏曲发展史》对电视戏曲的发展过程、条件、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等就属于这一领域。

第三部分对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广播电视文化传播在整个现代媒介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现代电子影像文化正逐渐取代传统印刷文化的中心位置,成为主导性的文化样式。对此,蒲剑老师等撰写的《电视文艺传播研究》,利用传播学的观点、方法对电视文艺进行研究,对电视文艺传播的历史、现状、传播的环境、传播效果、受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何晓兵老师的《从中心到相对———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将传播学与音乐学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

第四部分着重研究广播电视艺术创作方法,特别是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创作实践进行全新的理论总结。施旭升老师的《电视叙事艺术论》、王雪梅老师的《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对广播电视艺术创作的各个层面进行了新的阐发和总结。

第五部分是运用前几个部分阐述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广播电视艺术传播与表现的类型研究。关玲老师的《中国电视综艺文化》、杨燕老师的《电视戏曲文化名家纵横谈》、王雪梅老师的《广播剧史论》、何晓兵老师的《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类型研究》等就是对不同类型的广播电视艺术进行了“从一般到个别”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分析。

进而言之,在上述这个学科体系中,第一部分着重解决“广播电视艺术是什么”的问题;第二部分充分认识广播电视艺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第三部分则注重回答广播电视艺术创作“谁来干”、“对谁干”;第四部分是让人了解“干什么”、“怎么干”;第五部分对不同类型的广播电视艺术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整个学科体系的研究内容丰富完整、逻辑严密、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探索性,基本上澄清了广播电视艺术的基础理论与方式方法,同时,也使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独立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研究关系到该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对艺术创作实践的指导范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以及传媒全球化的进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蕴涵着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将向成熟和完备的方向不断发展。这套研究丛书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特点,希望能够为今后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和有效的借鉴。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离体系完善还有很长的距离,任重而道远,中国的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工作者应有广阔胸襟、恢弘气度、大家风范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把中国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达到日臻完善、完美的程度!

是为序。

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研究

1.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层次结构

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由多个层次组成,各层次之间存在着分支关系,各种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1)研究的方面———学科体系的第一层次

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互相独立,又有密切的联系。

(2)研究的内容———学科体系的第二层次

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的内容是广播电视艺术理论与创作。艺术理论、媒介理论、创作理论以及经营管理理论是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为了有效地对广播电视艺术理论与艺术创作过程进行深入研究,需要依据一定的理论、方法以及优化的组织结构。所以,学科的基础和学科本身的建设同样是理论方面研究的对象。

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实践领域包括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新媒介。

(3)研究的范畴———学科体系的第三层次

不同的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的研究范畴。艺术理论包括对文化、美学以及文艺理论的研究;媒介理论包括传播研究和媒介技术研究;创作理论包括编导艺术和类型研究。另外,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基础包括哲学基础、方法论基础,学科建设包括对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的研究以及艺术研究方法的探讨。

在实践方面,广播电视艺术在广播、电视、新媒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节目策划、编导、制作、主持等环节。

同类推荐
  •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问题研究中的一部分,本书纵观宋代私学发展的整体状况,从宋代私学整体发展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 运用系统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宋代私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办学人员和学生来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地域性差异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揭示宋代私学对宋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私学发展的影响。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记录南广

    记录南广

    钟灵毓秀,虎踞龙蟠。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天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为创建南广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地利:“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为南广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人和: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为南广学院的创立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从“南广”构想的提出,到选址南京江宁方山脚下;从第一栋建筑破土动工到四季芳香的美丽校园;从800学子入学江宁高中的租借校园到万人大学目标的实现,南广学院为中国民办大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幽灵代言人

    幽灵代言人

    身在异乡的异能姑娘姬小小在一件一件的怪事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幽灵代言人是他给她的外号,没想到却成为两个人的未来以及永远……
  • 仙魔泪

    仙魔泪

    仙路漫漫,历九千劫难,成就无上仙道,仙魔亦有哀殇,天地亦有血泪,仙魔流泪汇聚成河,哀也罢。殇也罢。一次意外旅行,沈枫被强行收徒,“什么?你说你是神仙?”“什么?封印的异族”突如其来的师傅,打断了原本平淡的少年。原来这个世界是这样的。。。。。。。
  • 盛世天娇

    盛世天娇

    钟遥一直以来都是明月宗的废柴,但是因为其特殊的身份总是有很多人来挑衅她。于是钟遥爆发了。从此走上了天骄之路。事实告诉钟遥,很多时候暴力能够解决一切:“再废话,宰了你!”
  • 救赎之战

    救赎之战

    世界从来不缺少和平,世界也从来不曾拥有真正的和平。我并不否定神明的存在。但,未来需要我们自己创造,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我想要建立一个和平的国度,哪怕耗尽我的一生也无法做到,但我愿意,穷尽一生,去寻找,去创造。这,便是我唯一的信仰,也是我唯一的救赎。
  • exo之呆萌甜心不要跑

    exo之呆萌甜心不要跑

    一个傻白甜白富美呆萌纯的女孩从小与他们定下婚约,却从未见过面。十二年后,相遇在同一所皇家学院,拥有超常能力,美貌与呆傻集于一身的她闯入他们的视线,她留给他们的印象是霸气!当她公布自己未婚妻身份时,他们心里竟非常开心,可她又跟同学们说不会争夺他们,还真是一个呆傻的女孩。我们缘分就此开始,准备好,未婚夫们!等着我的华丽来临。
  • 翻不过军人那座山

    翻不过军人那座山

    爱情,亘古不衰的话题军人,中国社会的特殊群体当军人变成一座关于爱情的山有人就再也没有爬过去……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对爱情保有着最纯粹热情的人们并真诚的祝愿他们快乐、开心拥有真正的幸福……说到大韦,郑源禁不住笑了。大韦也姓郑,身高183厘米,体重80公斤,绝对是个坦克级的人物。他和许凯峰的关系非常好,两个人经常开玩笑说,除了老婆什么都可以共用,连团里的领导都知道他们俩是黄金搭档。当然,这也要得益于大韦的另外一个身份——老团长的未来女婿。
  • 总裁太霸道

    总裁太霸道

    她是被他用千万价买下的宠物,从此养在他身边他是高高在上,神秘莫测,从不沾染桃色绯闻的帝少,但是偏偏身边就只围绕着她一个转。没貌,没料,自称连智商都没有的平凡普通的她凭什么以千万价被买下,陪在他的身边?他却是说她最特殊!她到底哪点特殊,让他强行介入她的生活,用一千万买断她的人生。从此她被他养着,陪他吃,陪他睡,陪他混,仰望他,服侍他。原以为宠物是混吃等死,就等着他有天会玩腻了,一脚踹开,但是偏偏他却是说要她一辈子,永不放手!他用深情宠溺将她和他捆绑在一起,让她无法逃开。
  • 仙界网店

    仙界网店

    陆凡研究了个购物APP,被人看作是一文不值的垃圾,偶然间却收到了来自仙界的买断APP短信,成了仙界网购平台的后台运营人。获得仙界购物青铜VIP购物权限的陆凡,有了购买仙品的机会,摇身一变成了人间‘陆半仙’。叮咚!‘哮天犬私生狗崽子购买成功;朝霞仙子的上门特殊服务购买成功;地藏王菩萨的还魂丹购买成功,赠送地狱阴曹七日游哦亲......’一句话,陆凡的生活翻天覆地,开始了精彩无限的奇妙生活。<欢迎添加打尖读者微信号:dajian91><一起添置剧情,欢乐吐槽,不定时还有红包相送哦!><内签已过,稳定更新,动动手指,来个收藏,再有个推荐票什么哒就更好了!>
  • 独家霸道爱:调教薄情小女人

    独家霸道爱:调教薄情小女人

    “女人,值不值二百万,先验货,后给钱,你说,怎样?”男人轻轻的环住了她的腰,说完这句话,猛然的收力,把她拉近了怀里,八年后,再一次相遇,同时,还带回来一个天才儿子,机场贵宾室里,就认出来了彼此,只是她,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女人了。
  • 依兮

    依兮

    思绪涌动,不知源头,但想找个出处,这是我给自己灵魂暂歇之地,也希望可以让在压力之下的年轻人们在闲暇时刻可以思绪飞扬,想象着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该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