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200000005

第5章 诞生与发展(3)

(三)读者感兴趣的话题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公共新闻领域,《环球时报》注重发掘中国人爱看,对中国有价值的内容。那些在国际事务、国际活动中的新闻信息,只要与中国有关、与中国人有关,肯定会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和兴趣。这是新闻价值选择中接近性要素的体现。在《环球时报》驻外记者采访各种世界性的活动中,读者常常可以看到“中国元素”,如国际产品展览会上,介绍中国产品摆放的位置如何、产品是否受到欢迎、成交量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等。

200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在美国举办,《环球时报》以《国际电子展中国企业成配角》为题作了报道。一方面介绍了中国消费电子产业近年来保持了飞速发展势头,并根据美国一家著名的咨询机构预测,说到2008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将有可能跃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报道了在这次展览会上,中国展位偏僻,光顾的人不多的情况。文章指出,中国消费电子业所面临的严峻现实是缺乏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落后、附加值低,认为中国厂商必须注重品牌建设,而不应继续扮演单纯的低成本生产商的角色。

这样的报道还有《中国玩具要追流行趋势》、《朝鲜展览会喜迎各国客人》、《希腊海事展,韩企与我抢订单》等,介绍了在国际展览会上中国产品遇到的挑战,为读者提供了大量足以引发思考的信息。

(四)国外的安全问题

走出国门的中国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环球时报》关注的话题。这方面除了驻外记者发回的报道外,《环球时报》通过越洋电话,采访驻外使馆等办法,报道发生在国外影响居民生活的骚乱新闻。阿尔巴尼亚、刚果(金)发生大规模骚乱时,国内读者最关心的是当地华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情况。报社把越洋电话拨到当地使馆,从使馆官员那里及时准确地得到第一手信息,然后通过报道把当地发生的真实情况告诉读者。这种方法现在已经成为报界普遍采用的做法,但首次采用,则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执行力。

《环球时报》在选题策划上,除了选择与中国国家利益有关、与中国人的兴趣有关的国际新闻,在落实稿件中,非常重视对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海外华人的采访,要求他们从中国人的视角出发,解析纷繁复杂的国际问题。驻外记者采写的国际报道,自然也离不开中国人看世界的视角。

二、以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

《环球时报》以“中国”为参照系,从里往外看,是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由外向里看,则是报道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两种视角,折射出同一个主题:当今中国与世界密不可分。“世界如何看中国”与“中国如何看世界”一样,成为《环球时报》的主要视角。此类报道不局限于年终专刊之类的集中报道,而是贯穿于日常报道的方方面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中国人要认识世界,也要认识自己。知道世界怎样看中国,对中国人更好地认识自己,非常重要。《环球时报》通过各种方式,让中国读者了解当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帮助读者对发展变化中的中国自身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环球时报》主要通过引用外国媒体的报道,驻外记者采访驻在国各阶层人士,国内记者访问在华学习和工作的外籍人士,报道他们对中国的感受和看法。“关注中国”版,就是专门刊登外国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向读者介绍“外国人如何看中国”。

外国人看中国,一般有肯定、否定和中立三种态度。《环球时报》既反映正面报道,也反映负面报道,还反映中立报道。总之,客观地反映世界对中国的各种看法。

(一)关于中国的正面报道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国外媒体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现实,多数是积极评价。

200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环球时报》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反映各国舆论对十七大盛况的热情赞扬,对中国党和政府及其政策的充分肯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高度评价。

2008年5月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国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中国军队在地震中的冲锋陷阵,中国民众团结一心救援灾区的勇气和力量,许多平凡的中国人在生死关头舍己救人的故事,中国媒体对地震报道的公开、透明等,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国外媒体大量报道,《环球时报》大量援引,让读者从中看到各国对中国受灾的同情和对救灾举措的肯定。

2008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世界一片赞叹。奥运开幕前,一些国外媒体对中国举办奥运会多有挑剔和指责,但在临近开幕的日子,随着各国运动员、游客和记者到达北京,外媒报道发生了变化。8月6日,《环球时报》头版刊登《赞扬北京的声音迅速增多》一文,报道了奥运盛会举办前夕,世界对中国的友好和敬意:美国总统要来北京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尊敬;英国BBC调查表明“英国、美国和印度等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中国人是‘友好’和‘现代’的”;美国广播公司的一位著名主持人说“与自己上个世纪在中国的见闻相比,这已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美国人应当超越眼前所见来理解中国”。《环球时报》及时向读者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世界主流意见都是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的。

奥运会举办期间,从开、闭幕式的精彩纷呈,到运动员的不俗表现;从奥运场馆设施的健全方便,到组织管理和志愿者服务的热情周到;从东道主展现的大国胸怀,到老百姓的掌声笑容;从普通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到奥运后中国经济的前景展望……,外国记者用自己的眼睛近距离观察中国,真切地感受了现代中国的巨大变化。正如一位美国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所感慨的,“2万余名全球记者聚集北京,除了体育赛事外,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连续两个星期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集中‘轰炸’,让包括他在内的美国人发现,中国远比想象的要现代。”

《环球时报》除了用多个报纸版面对奥运体育比赛进行详实报道,还在重要版面以较大篇幅连续传达世界对北京奥运的关注目光,把世界对中国的评价传递到中国,给读者带来以下启示:

——中国人应当更加自信。百年奥运梦想已成为现实,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极大的激发。国外媒体的赞扬声印证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人完全有理由对未来充满自信。

——中国要更好地融入世界。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外接触的巨大平台,国际媒体大篇幅集中报道中国,各国电视台大规模直播中国,众多外国人涌入中国,耳闻目睹感受着一个真实的中国。此前从来没有这样一种机会让世界如此直面中国。为了增加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中国要创造更多机会“走出去”、“请进来”,只有在广泛接触和交流的基础上,中国和世界才能彼此加深了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才能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

——中国要负起更多的国际责任。今天的中国有实力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是几十年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结果。由经济实力、国民意志力、政府组织管理能力等构成的国家综合国力,在这次奥运会上得到集中检验。不仅让世人感到震撼,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思考,他们会对中国提出更多的要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需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奥运热给中国带来了持续效应。北京奥运会“颠覆”了许多外国人和外国媒体对中国的固有印象,这将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新起点。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兴趣不断增加,进而对中国了解的日益深刻,少数西方媒体若想继续戴着有色眼镜进行歪曲报道、丑化中国,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北京奥运会告诉世人:中国前进的航向正确坚定,中国强大的步伐不可阻挡。

《环球时报》正是通过党的“十七大”、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的报道,让读者了解国外媒体对中国持有的积极、肯定的态度,让读者非常自豪地看到了外国人眼里关于中国的正面形象。

(二)关于中国的复杂评说

中国的发展和变化让世界惊奇的同时,也让世界来不及适应。国外媒体一方面称赞中国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对中国充满质疑,其中不乏有意歪曲。《环球时报》将各种复杂的声音一并呈现,并附诸有理有据的说明,让读者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去分辨其中的是非曲直。

2007年上半年《环球时报》头版刊登的世界关注和评议中国的报道有17条,其中有肯定的,也有怀疑的。

1月1日的《世界关注中国歼10战机》,报道了中国歼10战斗机正式解密后引起一些大国的不同反应。多数外国媒体报道了新战机的先进性和不足之处,并分析了其诞生后对于加强中国国防能力的重要意义。但也有一些外国媒体发出了担心的声音。如日本有些军事媒体和网站,对中国具备研制如此先进战机的能力表示惊讶,认为这对日本和其他周边国家的军事构成了威胁,要求日本大力开发或引进新型战斗机进行抗衡。

1月3日的《世界媒体复杂说中国》,大量报道了国外媒体对中国2007年的各种预测。世界关注中国的报道,还有“股市”、“两会”、“造大飞机”、“军工开放”等,都是各有说法,莫衷一是。但无论报道角度如何,如此大规模的媒体聚焦,都是因中国飞速发展对世界带来巨大影响所致。

针对国外媒体对中国的误解、歪曲,《环球时报》及时予以纠正和揭露,以正视听。2007年3月19日头版《西方记者没读懂中国》指出,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在两会后总理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又一次一览无余地表现出来。西方对中国政治军事题材的报道,基本是两个八股文式的套路:或者顺着中国实力的增长,用中国的经济成就印证“中国威胁论”;或者顺着西方人的老思路,想方设法印证中国的“不民主”。法国《世界报》的记者这样问中国总理:您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经历一百年,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的一百年都不需要民主?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表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政府仍然把达赖视作民族分裂分子?还有美联社的记者,不顾美国自己是世界最强大的武器制造商,竟然质问中国不久前的反卫星试验是“负责任的大国的行为吗”?文章指出,国外媒体参加中国的记者招待会,总有人会提出“刁钻”问题,少数外国驻华记者给人的印象是:他们显然不了解驻在国的基本国情,不了解驻在国人民和政府当前在想什么、干什么。

这类报道还有《西方离谱炒作中国军力》、《有人拿抵制奥运要挟中国》、《杂音难挡中国办好奥运》、《西方歪曲中国军事意图》、《世界不同眼光看中国》等。《环球时报》在转述国外媒体曲解中国言论的同时,也将国外其他媒体对曲解言论持不同意见的观点同时在版面上刊发,形成强烈的对照,然后再请专家予以点评、分析,让读者通过比较,了解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为什么存在偏颇的原因。对那些有失公允的外媒报道,读者通过比较,辨别得非常清楚。

(三)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

《环球时报》所反映的国际舆论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有些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判断,是故意挑剔,甚至是恶意攻击;有些则是善意的规劝和中肯的建议。《环球时报》怎样帮助读者鉴别哪些是有益的、哪些属无聊的。以“关注中国”版为例,试对香港媒体和一些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作些分析。

——从文章数量看,大致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状况。就是说,多数文章持中立态度,比较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明显赞扬和明显批评的文章,都占较小比例。

——从稿件来源看,有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士、芬兰等欧美国家,印度、韩国、新加坡、日本、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中国周边国家,阿联酋等中东地区的国家,一些非洲国家,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

——从所载媒体看,纸质媒体居多。以报纸为主,少量杂志;还有来自通讯社、广播、网站的。这些媒体中,美国媒体的数量位居前列,报纸有《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盐湖城论坛报》、《华尔街日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生意人报》、《今日美国报》、《得梅因纪事报》、《底特律自由报》、詹姆斯顿基金会的《中国简报》等,杂志有《新闻周刊》、《航空与空间技术周刊》、《商业周刊》、《防务新闻》、《华盛顿观察》、《信息周刊》等,网站有《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民族》杂志网站、《全国广播公司》网站、“历史新闻网”等,还有合众社、美国之音等通讯社或广播媒体。其他国家不如美国那么多,但大部分是所在国的权威媒体,如英国《卫报》、英国广播公司、德国之声、日本《朝日新闻》、新加坡《联合早报》等。

——从稿件内容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社会等各方面。其中,有关经济方面的文章所占比重较大。

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媒体的文章,覆盖面广、内容丰富、观点各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008年9月“关注中国”版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文章,共有93篇,其中负面报道19篇,约占版面文章的20%。

同类推荐
  •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本书包括“十五”甘肃省粮食工作回顾、“十一五”甘肃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粮食政策法规选编三部分。
  • 对立战略与电视品牌

    对立战略与电视品牌

    大道至简。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并不复杂,复杂的是缠绕在规律周围的、种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旦把这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及由此产生的干扰、误解逐一消除,规律也就水落石出了。电视品牌决非有些同志想象的那么繁复,电视品牌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一、核心价值的精确定位;二、普通观众对核心价值准确的认知;三、核心价值得以持之以恒的坚持。这是电视品牌对立战略的核心任务。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对话:中国网络电视

    对话:中国网络电视

    前言在中国,做电视本来是广电系统的独家盛宴。近几年,各方力量都开始进入视频领域,这个领域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短短几年内,我们见证了在这个原本属于广电的视频领域,逐渐融入更多的行业,汇聚成一个“热闹江湖”的过程。我们花费一年时间,对进入视频领域的各方力量的“掌门人”进行了采访。他们的探索、实践、思考,体现了这个行业从萌芽、野蛮生长、混战到逐渐规律发展的过程,是“网络视频”或“网络电视”领域的宝贵财富。我们将这些思想汇集成册,希望能够成为这个行业发展到此阶段的一个见证。在本书的书名中,我们提到“网络电视”这个概念。目前在行业中,出现了很多……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热门推荐
  • 离幸福一微米

    离幸福一微米

    花季少女如同浩潮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本书作者通过对几十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深处的真实的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已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
  • 假装安宁

    假装安宁

    爱情不过是一场你争我夺的游戏。谁输了谁,都没有关系。她曾经害怕自己失去他,直到她失去她最亲近的人。叶梓宁,叶梓安,有人曾祝愿她们一世安宁,可谁又知道,她们的出生与成长,就注定了她只能假装安宁。上一代的恩怨,这一代的情仇,是谁错爱了谁,是谁背叛了谁?
  • 神控王

    神控王

    雪歌公会:“他是《英雄》中的神话,损失了这么一名大将,我们非常后悔!”SK公会:“控制系是什么?一个团队的主心,拥有控场反胜能力的职业,而他就是控制系巅峰存在,神控师!”刀狼公会:“和他成为敌人是很愉快的一件事,因为在对战时,他会教你什么才是控场王!什么才叫完虐!”可乐公会:“能和他在一个团队,是我们的荣幸,因为他让我们从三流玩家,成为神座的争夺者!”《英雄》神座高手陨落,带着不甘和愧疚,他重生了,重生到第十次发号那几天。带着前世的技术和一张《英雄》中唯一一张传奇英雄卡再次踏上神座争夺之旅。PS:不是数据流,不传统,类似与LOL、DOTA、梦三国……等游戏,喜欢这类的朋友请收藏支持一下,谢谢!
  • 穿越之众夫追仙

    穿越之众夫追仙

    她是现代第一杀手雪沫,没想到喝口水竟然噎死了,死就死吧还穿越到古代一个胆小柔弱的废材小姐身上,废材?见过两个指头就弄死人的废材吗?哼,护我之人我必一生回报,害我之人我必灭它满门,哎哎╯﹏╰不就是好心救了你们几个嘛?为毛要跟着我,我跑还不行吗??众美男道娘子别跑啊,此文Np
  •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能娱乐天王

    全能娱乐天王

    一个刚毕业的落魄大学生靠着不知出处的系统强势崛起,歌神:收我为徒吧,报名费你说个数,影帝:千金难求他剧本,主持界:没人能超越他,整个娱乐圈:这不是人,不是神,他是妖孽,是怪物,没他做不到的事,只有他不想做的事!
  • 逍遥影枫

    逍遥影枫

    一个被后世称为传奇的人物,一个自称君子的不羁少年,一个令无数佳人倾倒的旷世情种,一个连老天都不能容忍的绝世纨绔。为了大局,父亲断绝威胁舍弃自己心爱妻子的生命,那一刻成为影枫心中不可磨灭的痕迹,他誓要改变一切,成就一世纨绔。“血泪、无痕”两大杀手组织是他的左膀右臂,“令声一出、万人惊魂,号令大陆,谁敢不从?”
  • 霸道总裁强宠爱

    霸道总裁强宠爱

    (本书暂停)她,橡树周刊当红女记者朱熙熙。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当下炙手可热,手挽狂劲的S集团首席总裁,顾澈。有一种缘,叫误打误撞。有一种罪,叫一眼相中。有一种情,叫若即若离。
  • 超级财付通

    超级财付通

    嫦娥:天宝哥哥,给人家买瓶香水嘛!张天宝:没空!王母娘娘:天宝哥哥,听说你有......张天宝:闭嘴!太白金星:天宝哥哥......张天宝:滚!掌握超级财付通,成为仙界唯一供应商,张天宝的生活很是忙碌。......响应书友号召,聊天打屁群:142206448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