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200000025

第25章 专刊与个案(4)

(二)两家报纸报道的差异性

——有关奥运的报道量不同。奥运会开幕当天(2008年8月8日),《环球时报》推出8个版的“奥运·中国·未来”专刊。奥运期间连续出版每日16版的报纸,周六、日不停刊,每期推出6个版的奥运报道专版,一般8版、9版为“奥运·中国”,10版、11版为“奥运·世界”,12版为“奥运·人物”,13版为“奥运·手记”。此外,在奥运会召开的17天中,头版有16天的报道内容以奥运为主题(8月11日报道格俄战争),其他版面还有16版(要闻)、“新闻背景”、“台湾传真”、“关注中国”、“国际论坛”、“深度报道·记者调查”、“环球财经”等,都刊登了与奥运相关话题的文章若干篇,其中一些版面基本上每天都有奥运话题的文章,少则1篇,多则4—6篇。

《参考消息》于8月9日推出8个版的奥运特刊“奥运魂·中国梦”。奥运期间每日在第6版和第7版安排奥运专版,报纸每天的头版头条都是有关奥运的报道。此外,推出特别策划“世界评说奥运中国”和“聚焦奥运”两个专题,前者用13个版的篇幅加以报道,分6期刊登,后者分为历史篇、趣闻篇、幕后篇、现场篇、随感篇、言论篇、台湾篇(两版)、中印篇、明星篇、巾帼篇、伦敦篇、小国篇、维和篇、经济篇等15个版,分5期刊登。在6期地方版——“北京参考”,共有17个版为“观奥”版,以报道奥运赛事为主。其他版面散见少量与奥运相关话题的文章。

《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都以较多篇幅报道奥运会。其中,《环球时报》的奥运报道占这一时期报纸版面的60%以上,《参考消息》的奥运报道则占本报总量的30%—40%之间。比较而言,《环球时报》信息量更大一些。

《环球时报》的报道更专注于对赛情赛况的报道,以消息为主。细分《环球时报》奥运报道专版,具体报道内容主要有:“奥运·中国”刊载的是个别赛事的报道和预告,其中以中国运动员的参赛动态为主,如“今日看点”。在这一版,同时设有奖牌榜,报告当前排名前几位的国家获得奖牌的状况。“奥运·世界”多报道当前进行的比赛项目以及看点、外国选手的备战和比赛状况以及在中国的生活。“奥运·人物”报道奥运中值得关注的人物,每期三四个。

《参考消息》直接针对比赛的报道所占篇幅较少,更多是对赛事的评价以及奥运相关话题。“精彩瞬间”、“珍贵一刻”、“场内聚焦”等组图,集中展现运动员在比赛中夺冠、领奖的场面和其他妙趣横生的画面。对赛事的动态报道在《参考消息·北京参考》上有所反映,主要是一些项目的夺冠情况,突出报道创历史纪录的项目。此外,还有当日奥运看点、奖牌榜,由“北京参考”版面记者直接采写的。对一些热点、亮点的聚焦,则采用了新华社的电讯稿。

——评论赛事的角度不同。《环球时报》奥运专版直接针对赛事的评论较多。“奥运·手记”多是在京记者的“奥运日记”和随感,以及驻外记者从国外发回的报道或评论,反映世界各地人民对奥运的反响。该版言论较多。

《参考消息》奥运专版转载的都是外国媒体发表的报道和评论,设置“特别关注”、“特别视点”、“经典说法”等栏目。专版文章以述评为主。

通过境外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反映奥运会的社会反响。《环球时报》从海外媒体关注的视角,评说奥运热点话题,是通过驻外记者的采访报道和对所在国媒体及民众对北京奥运态度的综合报道,许多报道是两个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地记者联合报道,也有一些是“关注中国”版上刊登的编译文章。而《参考消息》则是直接转载前一天的外媒报道,或从外媒报道中摘取要点,将围绕同一主题的几篇报道要点组合在一起,拟一个大标题,加以统揽。

虽然两家报纸都比较重视奥运会在海外反响的报道,但在主要关注点上有所不同。《环球时报》重点关注奥运比赛情况的报道和奥运精神的宣传和弘扬,其次是北京奥运在各国的反响和中国在世界上逐渐扩大的影响力;《参考消息》更注重世界对奥运的评价,这也是《参考消息》的一个重要看点,就像人们都很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样。

——报道稿件的来源不同。《环球时报》上刊载文章全部是本报记者发稿,如“本报驻外特派记者”、“本报记者”、“本报特约记者”等从北京或驻地发回的报道。

《参考消息》中的报道基本刊载外国报道和港澳台地区的报道,还有少量驻国外记者发回的报道,在《参考消息·北京参考》的奥运赛事报道中,也有本报记者采写的报道和新华社稿件。

因此,《环球时报》的本报新闻源占据了绝对优势,呈现“单新闻源”的特征,而《参考消息》则是典型的“多新闻源”特征。

二、报道特色比较

在奥运报道中,两家报纸均加强策划,精心组织,运用专刊(特刊)、专版、评论、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一)国内与国际两个视角

奥运盛会本来就是世界各国竞技的大赛场,因此,无论是热点赛事报道还是国际舆论对我主办国的反映,都体现了中国和世界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报道中采取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视角,有助于读者深入认识2008北京奥运对中国乃至对世界的意义。

《环球时报》奥运期间头版头条的《奥运拉近中西理解》、《真实中国令世界亲切》、《北京给世界制造欢乐》等多篇报道都体现了中外结合的视角,对北京奥运会的意义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在奥运赛事报道中,环球时报记者在比赛场馆采写的稿件,即使是报道中国选手展现的英姿,也不乏采用了国外媒体的评价。如记者采写的《陈霞摘得中国首金》一稿中,就有美联社、意大利《共和报》、法新社等媒体的评价,称赞运动员的表现几乎完美。还有驻外记者反映国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及观众的评价,如驻美、日记者的报道《外媒热评中国体操男团夺冠》,驻德、法、日记者的报道《外媒给中国观众颁“金牌”》,编译文章《外电感叹女枪王冷静》、《外媒关注北京奥运会上座率》等。这种中外视角的报道还体现在《环球时报》在奥运赛场的记者对国外选手的报道,如《菲尔普斯一亮相就破纪录》;驻国外的记者对驻在国运动员的报道,如驻英特约记者的报道《英国跳水队有个小神童》、驻捷克记者发回的《捷克人拿下北京奥运首金》;以转引国外媒体对本国运动员比赛成绩及其反响为主的报道,如《韩国举国欢庆“梦幻开场”》、《蒙古彻夜狂欢庆夺奥运首金》;国外媒体对其他国家运动员的报道,如路透社报道《希腊女飞人被取消资格》等。通过《环球时报》记者采写的报道,以及精选外电外报对赛事各个方面的报道,为读者看奥运提供了新的视角,让人深切感受奥运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快乐、享受和鼓舞。

《参考消息》主要刊载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更把中国和世界紧密相联。奥运特刊“奥运魂·中国梦”分为总论篇、见证篇、祝福篇、启示篇、经验篇、历程篇、视角篇,在历史的纵向沿革和国际的横向比较坐标体系中,展示中国的奥运与世界的奥运。特别策划“世界评说奥运中国”,以世界的眼光看奥运和中国。“聚焦奥运”的15个系列篇,将奥运大舞台的历史与现实,台前与幕后,中国与世界的广阔天地逐一展现,既有外国媒体的文章,也有《参考消息》驻国外记者在当地采写的报道,还有学者发表的言论,国内国外的视角,兼而有之。

(二)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关于北京奥运报道,两份报纸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现奥运会的精彩。既有对报道思路和报道结构的整体设计,全方位展示奥运会方方面面的情况,包括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也有对各个版面、专栏和稿件的局部构建。

《环球时报》的头版和16版(要闻版),注重宏观把握,揭示普遍规律,传达北京奥运声音,关注世界舆论,体现高屋建瓴的恢弘气势,如《开幕式为中国赢得尊重》、《奥运开幕式,承载的很多》、《80多首脑为奥运干杯》、《世界重新解读奥运中国》;在奥运专版上,则注重微观把握,报道具体事实、场景和细节,除了充分报道精彩的赛事,还讲述赛场内外的故事,如《各国双胞胎携手战奥运》、《美国枪手靶场失意情场得意》、《福原爱北京机场“历险记”》,生动有趣,贴近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参考消息》头版头条的报道,与《环球时报》的头版头条一样,主要揭示北京奥运的宏大意义,如《北京奥运会让中国人自豪》、《奥运让世界全方位审视中国》、《志愿者让世界感受“中国微笑”》,它通常以一个大标题统领几篇小文章,宏观着眼,微观切入。8月12日《布什奥运行带热中美关系话题》的报道在这个大标题下,选取了多家媒体的相关报道,用几个小标题加以概括。《中美“外交探戈”技巧娴熟》(印报文章),《布什感觉“非常振奋”》(美联社、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奥运外交”轻松愉快》(《纽约时报》网站、香港《星岛日报》),《美国舆论高度关注》(中央社、《华尔街日报》)等,从多个侧面烘托奥运对中美关系带来影响的主题。文章可读性强,意义深远。“特别策划”版面也采用了大标题统领多篇文章的做法,凝练和突出主题。

(三)深度与广度有机结合

两家报纸在奥运报道中,都有驻外记者的报道、引用国外媒体的报道、记者的现场采访、权威人士的访谈、专家学者的言论、运用历史资料等,多种渠道的稿源,使奥运报道体现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特点。

《环球时报》的报道在广度上,视野更加宽阔。“奥运·世界”版的设置是其集中体现。在这个专版里,驻外记者的报道发自诸多国家,包括美国、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阿富汗、巴基斯坦、韩国等。《环球时报》在报道其他国家代表团参赛的情况时,注重运用联系和对照的方式,如《南美双雄,都为夺金而来》、《朝韩不会联合入场》等,将渊源关系密切的双方放在一起。在《各国观众看奥运兴趣各异》的文章里,向读者传递这样的信息:体操、田径和游泳是美国最爱,日本更偏爱棒球和柔道,俄罗斯传统优势项目受欢迎,阿富汗有群足球狂热爱好者……,文章在奥运会开幕之际向中国读者传达了世界人民对奥运的关注点和特殊偏好,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可读性,也有一些报道是结合本届奥运会的某个细节,联系历届奥运会上的情况加以回顾和对比,如《经典奥运会点火瞬间回顾》。

在深度报道方面,《环球时报》8月8日由该报记者写的《中国夺金领域还得拓宽》的报道,提出了金牌的多寡甚至有无,虽然不能全部并准确地反映各国和地区开展体育运动的情况,却仍被人们看作重要的参考。看金牌大户,从20多年前的苏联、美国和民主德国的三足鼎立,到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体坛举足轻重的力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奥运会上的成就究竟有哪些因素决定?综合国力、职业化程度乃至人种差异等,都是不应讳言的因素。记者接着提出的比赛项目的分类是影响夺金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在文章中予以充分的论述。这类报道抓住一个问题不放,层层剥笋,深入剖析,充分发挥了深入报道的优势。“国际论坛”版上的本报时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的文章都是独家言论,讲述全新的中国,解答深层次问题,为读者释疑解惑,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参考消息》在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结合得也比较好。《参考消息》转载世界外媒关于奥运的报道,覆盖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媒体;报道范围涉及开闭幕式、比赛赛事、参赛代表团和运动员、奥运志愿者、和谐社会、各国首脑来华观赛情况、海外华人观看奥运的情况、奥运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对中国的评价涉及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各方面,涉猎广泛,又不乏深度。

比较《环球时报》与《参考消息》的信息量及信息来源、报道内容和报道特色,分析他们对奥运期间的报道等情况,可以看出作为同类报纸两者的相近之处和区别所在。《环球时报》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驻有特派、特约记者,能够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新闻资料;而《参考消息》是文摘性报纸,每天选载世界各地通讯社、报刊及因特网等媒体上的最新信息和评论精华加以报道。这种差异是由报纸定位决定的,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高下之分。一张报纸只要满足主要读者群的需要,并赢得他们的喜爱,就是成功的。

创新是报纸永恒的主题。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这两家报纸大显身手。从奥运召开之前,就开始较长时间预热报道,到奥运正式开始,将报道推向高潮,其中不乏突破常规之举,如《参考消息》组织记者对境外媒体评论员和大学教授进行专访,驻外记者则讲述对驻在国掀起奥运热情的直接观察和亲身感受;《环球时报》集天下众多学者对奥运、对中国、对未来的访谈报道,成为奥运报道的一大亮点。从整体上看,《环球时报》奥运报道的力度更大,在报道的数量、规模、形式等方面略胜于《参考消息》。

同类推荐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热门推荐
  • 与魔共舞

    与魔共舞

    万古事悠悠,此间梦几何。年华作尘埃,逆风闻几多。昨日残阳落,夕辰坠海河。不见诸天道,神诡佛陀魔。我欲从头复,路崎魍魉多。骨枯功不成,大道难纵我。逆耳听此道,天涯亡路坡。血染长衫湿,天泣尤可歌。回首向来处,潇潇红雨泼。************敬请期待------------一笑采蘑菇作品《与魔共舞》。------------长篇待续----
  • 绝版花美男贩卖店

    绝版花美男贩卖店

    【Moon】“欢迎光临EMIG恋爱游戏店”他们神秘疯狂帅气多金!他们妖冶迷人完美多变!白痴+花痴的舞苏苏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进入了如此诡异的一家店!温文尔雅冷漠男!迷人腹黑双胞胎!冷酷狡黠眼镜男!冷枭火爆花美男!四种超绝版花美男!四种超限量滴水美男!时而恶魔,时而天使,时而霸道,时而温柔……你相不相信这样的他们会对你深情告白!会和你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华丽恋爱?舞苏苏掐了掐手臂——妈呀,不是做梦,她的身边都是美男!而且……还都不是人!“从今天起,你的人生将开始一场神秘的华丽转折……这,就是我们EMIG店为你量身定做的一场……超绝版……恋爱游戏!”当一切都被发现,却没想到一切以及自己的身份居然是………
  • 红尘天骄

    红尘天骄

    本文简介就一个字---爽!两个字就是---超爽!讲述的就是一个修仙者在红尘都市学校中各种爽翻天的故事!喜欢的,就支持一下吧!==========================================小桔子已完本百万字小说《重生校花爱上我》,从无断更记录,人品有保证,请各位放心跟读!新书期间,每天两章,早上九点跟晚上八点左右各一章,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 第一宠婚:墨少的头号娇妻

    第一宠婚:墨少的头号娇妻

    她本是豪门第一千金,家道中落,渣男劈腿,闺蜜陷害,屡遭迫害却越挫越勇。从此,虐渣男,斗渣女,倾男神,迷蓝颜,坐拥亿万身家。雨中,他与她相遇,她以为,这只是一个偶然,殊不知是他早有预谋,他们早已情定十年,只是那一遇她把他忘记,他却将她牢记。
  • 圣樱校草vs绝美校花

    圣樱校草vs绝美校花

    “喂你谁?”“你管我是谁,真是的多管闲事,真是的。”夏凝烟二话没说就走了,简洛轩蛮不在乎。………………………………………………~~~~~期待下面的文章。作者qq3098906008
  • 末日侵袭之被隐藏的秘密

    末日侵袭之被隐藏的秘密

    你永远不会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就像我也同样不会知道,一路走来,会是这样的结果,原本平淡的生活天翻地覆……
  • 对对对,我是鲛妹

    对对对,我是鲛妹

    大幕已拉开,敌人在逼近。两个世界从此共同进退。总有一天,我要撕碎这满是黑幕的星空。这是一个死宅美人鱼(主角:别用这个娘炮的名字!!!用鲛人!!!听起来好多了!!!),额,好吧,鲛人妹子(主角:。。。你是不是故意的)的日常生活(你确定?)故事。星之守护者(马猴烧酒)篇正式开启。无聊建了个群:581664757欢迎来戳。
  • 人生导师

    人生导师

    这个故事涉及到一些平行世界的观念,机器人女导师趋利避害,帮助扭转人生败局,可不是让人飞天遁地,无所不能,而是你在某一个行为上的细微选择差异,比如是买盒中南海,还是买盒长白山,由于蝴蝶效应,却导致结局大不同。当然主人公的命运会有改善,可蝴蝶翅膀一扇,你多挣了两块钱,另一边却死了人,你拿这两块钱的时候还知道了,又该怎么办?
  • 鼠探

    鼠探

    纵横世界各地的江洋大盗遭人下药陷害,变成货真价实的小白鼠。为恢复自己原来的身体,被迫与慵懒男孩李毅林一同前往孤岛旅馆完成下药人“L先生”所要求的游戏。慵懒男孩万万没有想到美丽闲适的孤岛旅馆上完成的游戏,竟是破解杀人恶魔掩盖真相的诡计,三天两夜,孤岛旅馆究竟会有多少人成为杀人恶魔的祭品,侦探又能否揭开迷雾,揭示杀人魔伪善的面纱...................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