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100000078

第78章 文化产业、市场逻辑与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5)

其次,这种多元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结构建立在对文化传播性质多元化的认识基础之上。信息服务一开始被某些人定位成“全球公共产品”——即去商品化了的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这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公约》中对文化非商业性的承认更为激进。虽然这一概念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霸权语境下看似天方夜谭,在一个积极推进信息商品化的社会是一种“逆反”,事实上,人们在这方面的实践从没停止过。欧洲的公共广播电视制度因其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没有彻底被新自由主义洪流所吞没(在加拿大,原来部分商业化经营的公共广播被成功地非商业化——不再播出广告,从而为听众提供了商业广播之外有实质意义的替代性选择方案)。在新媒体和新技术领域,没有当年的非商业性动机就没有今天的互联网,比如“开放代码软件”运动在商业资本的强大压力下仍持续发展。在内容生产方面,网上资源如维基百科(wikipedia)完全由撰稿人自愿免费编撰,已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这些实践与跨国资本对人类知识的新圈地运动相互对抗,构成了传播民主化运动的重要前沿之一。而且,与上述公民文化传播权利的第四方面相呼应,文化传播的去商品化意味着对公民多重角色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在某些时候人们是文化工业的消费者,但同时也是文化生产者,而且人们参与文化生产的形式和制造意义的层次应该比成为某个大众文化偶像的“粉丝”行动更具有深度和广度。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固守文化精英主义的某些偏见。在美国,微型社区广播在平民区里落根成长;在中国,江西和河南农民自编自导自拍电视连续剧;在巴西,工人党政府把小型的数字媒体制作工具作为文化赋权的必要物质资源发放给各个社区,这些都是威廉斯“文化是普通的”观点的最好注脚。中国的街区公共场地上自娱自乐的“票友”和下棋的退休老人们也是文化生产者,尽管他们的文化生产不属于国民经济统计表上“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对GDP也没有直接贡献,但是,正是他们的活动使生活方式丰富、多样而有意义。

毫无疑问,以上提出的多元化逻辑和多样化文化生产方式需要相应的经济支撑、资助体系与物质条件,包括安全的街角和清洁的公园。这里首先需要澄清两个问题:第一,不是所有的文化活动都需要好莱坞大片的天价成本。实际上,这种天价本身正是资本逻辑过度演绎的结果——包括明星的高额片酬、天价的特技花销以及巨额的公关与广告开支。同样,正是新自由主义市场逻辑的无节制演绎、尤其是国际金融资本的投机行为,导致了本书第7章提到的本世纪初电信网络领域的“能力过剩”,以及《经济学家》所称的近年来最大的资源错置等后果。在一个资本逻辑与其他逻辑相互制衡的文化传播体系里,文化传播生产的成本不应完全依赖于资本无限扩张的逻辑。具有表达能力的人——普通的人——才是文化生产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第二,对补贴的理解要超越某些思维定式。政府财政拨款是一种补贴,企业可以把广告开支当做生产成本,从而减低税款,这也属于一种公共补贴——只是它是隐性的。在新闻传播方面,新闻机构大量使用公关机构准备的新闻稿,这也是一种补贴(Gandy,1982)。在告别了GDP崇拜、消费主义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传播政策有理由考虑适当限制对广告业的隐性补贴,或者以税收的方式为公益性文化传播事业提供定向资金等措施。比如,在美国,早有人提出,对广告商征收1%的广告税就能保证公共广播电视获得一笔可观的补贴资金。在缩小信息鸿沟方面,WSIS上则有人提出通过征收电子芯片制造税或其他刚性方式来筹建“数字团结基金”的建议(Chakravartty,2006)。当然这样实质性的资源重新分配建议遭到了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强烈反对,结果,旨在克服“数字鸿沟”的“数字团结基金”采取了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自愿捐赠的慈善模式。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传播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在科研和教育(宏观意义上的文化体系)中的工作来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在科研、教学以及在北美被统称为“服务”——为学校管理、为国际国内学术界、为社区、为本国和国际社会“服务”——的工作中,我们都作为社会主体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文化传播过程与政策实践。在国际传播研究史上,传播学者以他们不同的政治和学术立场支持了不同的文化传播政策。施拉姆等主流学者与提倡冷战模式的政治文化传播政策的美国政府之间保持着紧密联系;相反,著有文化帝国主义经典文献的作者却同情与支持受压迫群体的解放性事业;当然,保持“中立”、追求“纯学术”也是一种政治。正是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我和一位美国同事以国际媒体和传播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IAMCR)会员的身份参加了2005年突尼斯阶段《公民社会宣言》出台前进行的部分讨论会议。与公民社会其他组成部分一样,学术界参与的不平衡性,以及由兴趣决定的自我选择性使我们注意到,宣言初稿以“教育、研究和实践”为题,其内容相当单薄,没有充分反映教学和研究在信息社会中应该起到的公益性和挑战现有不平等社会权力关系的作用。得益于学术网络,我们把如下一段文字通过电子邮件寄给了一位法国学者,她是公民社会学术界的联系人之一:在接近、管制、多元和效率等问题上,我们需要关注在信息与传播技术政策制定领域和日常应用领域内的权力关系。学术研究应在衡量信息和传播技术是否满足与服务于个人和公众的多元需要和多样利益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这涉及到包括劳工、妇女、移民以及在种族、民族和性别等方面处于弱势的少数群体在内的不同社会角色的需要和利益,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发展不平衡的信息社会中。其次,由于权力关系和社会价值取向往往体现在信息与传播技术最基本的设计本身之中,研究者应该在信息与传播技术的设计中对公众多样和多重的需要保持高度警觉。同样,要为各个层次的教育工作者创造条件,使他们开发的课程不仅有助于培训使用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劳动者和消费者,而且能提供以下方面的培训: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基础科学和工程,社区与专业计算机人员协同的信息与传播技术参与式设计,对信息与传播技术的批判性衡量,信息与传播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体制与社会背景,以及以活跃的公民角色为目的的创造性运用。这一段落被2005年12月18日发表的突尼斯《公民社会宣言》全文采用(Civil Society Statement,2005)。虽然这一文件不可能产生直接的社会效果,作为有条件参与此次会议的学者,我们有义务表明自己的理念,并力求在实际工作中实践这些理念。

赫伯特·席勒1983年发表在美国《传播学刊》上的一篇有关批判传播研究的文章,曾用这样的话结尾:“最重要的是,传播学的研究议程最终将会由被压迫的民族、阶级、种族、人民的表达需要所决定。在这种情境下,还有什么比对那些为新的、更有人性的社会形式而争斗的人有用而更给人以动力呢?”(H.Schiller,1983:257)今天,许多人大概会对这样的理想主义和毫不掩饰的平民政治立场不以为然。然而,作为文化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多样性正是因为这样的个体努力而得以维持,而这种建立在人类解放性诉求基础上的社会分析正是批判学术研究虽然屡遭曲解和不公正批评,却始终无法被埋没的真正原因。

作为“生活在头号国家”的学者,乔姆斯基和席勒之所以能追求学术的独立性,为学术界的多样化做出贡献,除了他们具有超越了个人功利主义的公共意识与克服了狭隘民族主义的世界主义主体性情怀这些原因外,也受益于终身教授这一对学术自由至关重要的制度性机制,相对体面的基本工资和美国出版业公益性因素的存在,相对开放的公共信息系统,还有那些选择他们课程的有理想、有正义感,也有判断力的学生,包括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学生,这些都是促使他们做出学术发现的有利因素。而这一切都是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反对把教育全面市场化、反对公共信息商品化,以及反对把教育工作者变成教育产业中的计件劳工。从这点上讲,教育工作者对文化传播公益性政策立场的坚持同时也是与其自身职业利益相一致的。说到批判学术的社会影响,就像不能让当年的“文化帝国主义”批判者为第三世界的专制负责一样,我们如今也丝毫没有理由像美国右翼基督教文化势力那样,让《东方主义》的作者萨义德对今天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负责。这种“文化观点”不仅夸大了学术的作用,而且有可能转移目标,通过设立“文明冲突”和现代(美国)生活方式/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反恐战争”的二元对立结构,使人们转移注意力,淡化对产生伊斯兰和其他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关注,并排斥对立的二元结构之外的替代性选择和真正的人类共同体意识,而这正是意识形态作为“维护统治关系的意义”的典型运作方式。

同类推荐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将中国史学放在世界现代化运动的背景中加以考察,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四段进程”与“三大流派”,论述了史学与经学的关系,东西文化交融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以及文化经世致用、抑制主义、民族史学的形成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全书论点鲜明、脉络清楚,视野独特,集中了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历史系多位著名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不愧为“211工程”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 重构文学场

    重构文学场

    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与文艺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结合当代文学情境和文化实践,探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人来视往

    人来视往

    沈德新,1971年3月生于中国景德镇,百年老字号程协泰窑的第四代继承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本土派研究人,著有《人来视往》等。《人来视往》,作者沈德新随笔集。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举措,国家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等。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热门推荐
  • 愈稔愈陌

    愈稔愈陌

    一个优秀女孩遭变故,颓废而迷离,用一辈子,只换个真相。一个法学硕士迷失于金钱,丧失原则,良心被逐渐埋没。一个风光无限的影视花旦,堵上名誉辉煌,义无反顾。一个痴情的男孩,始终如一,用最后一口气,去爱。一个金融大鳄,崩溃徘徊,难过情关。复杂交错的青春,张扬的个性,不羁的放纵;城府,怀疑,利益,五人直至互相利用,彼此伤害,最后陌路再难逢
  • 恋上我的霸道未婚夫

    恋上我的霸道未婚夫

    “什么?!”一大清早,别墅里传来我们女猪脚夏诺惜的惨叫声。“我不要嫁给一个我不认识的人!我还没见过他啊!万一他是一个半身不遂的残疾人怎么办?哎呀,我怎么摊上了这么对父母呀!呜呜呜…………如果哪里有写的不好的话可以加我的QQ:1942542776
  • 魔兽之狩猎天下

    魔兽之狩猎天下

    装X版简介:我号令万兽,我的箭矢可以射破苍穹!我就是猎人们心中活着的神祗。吾名:刘叶!真实情况其实就是一个没节操的猎人带着他同样没节操宠物在艾泽拉斯到处打秋风,偶尔拯救一下世界的故事~~~~~PS:新人新书,求指导,求批评,希望各位读者大大在读书时发现土匪哪里写的不好就指出来,土匪一定会改正的!拜谢~~~~~
  • 公主不是萌淑女

    公主不是萌淑女

    红色的天空.是为我哭泣么纷繁的花瓣.是为我落下么绞杀藤上的花朵.是为我而默哀么就像是很久以前那样...很久很久以前.指尖一丝冰凉,划过夜空的一瞬谁记得它的陨落.青史已成灰.何况刹那芳华笙歌尽时会有人记得曾经的歌舞升平么烟花落时会有人记得曾经的绚丽多彩么当我死去时...会有人想起我么.试试看好了我离开以后.谁为我送葬.谁为我守灵.谁为我懊悔.谁为我不值谁亲眼见证我的灵魂沉入海底,永世安眠谁为我能够留下一滴泪水,慰藉我的亡灵谁愿意为我孤独一生,忏悔他的罪孽我以发为绳结,捆绑着的罂粟花其实我,也想要有人怜惜啊……
  • 无限之地球战场

    无限之地球战场

    主神坠落,各类怪物入侵地球。覆灭就在眼前,生在地球,长在地球,哪还有退路!大好男儿,一腔热血,顶天立地。战!战!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 简·爱(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简·爱(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魁拔外传之天下我有

    魁拔外传之天下我有

    一点也不娘与奇怪的福尔摩奇组合回来了!我相信他们的经历一定会让你爱上当侦探的!
  • 花千骨之重生于现代

    花千骨之重生于现代

    花千骨和仙界众人来到现代,他们会发生什么竞情期待(有神界)
  • 全职修真系统

    全职修真系统

    一个受尽各种讽刺的少年死了,然而,从21世纪带着他的修真系统称霸修真界,仙界。他的名字叫做龙天下!
  • 爱你,可否有来生

    爱你,可否有来生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一场繁华终将落幕,像梦一样的激情最终还要归于平淡,爱情是否还要寄予来世?其实,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最要命的当是一个“情”字,一旦陷入其中,宁为知己者死也是可能的。纵然死去,还会念念不忘,化为一缕清魂来找,然而曾经温柔遣眷的床上竟已物是人非了。这魂灵可否能够原谅自己曾经心心相印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