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有创新意识,着力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实践表明,真正要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不仅要爱学习、勤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改进学习方法,下苦功学习,挤时间学习,以谦虚的态度和顽强的毅力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要注重学习实效,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不仅要在总结成功经验中获得提高,而且要在汲取失败的教训中获得进步。要强调沟通式学习,克服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和“单兵独战”的做法,把沟通式学习视为一种路径,使得知识不断地得以交流和共享。要充分发扬民主,克服简单灌输式的学习,努力形成探讨式、互动式的宽松的组织学习氛围。
三是高校建设学习党型组织要有管理意识,切实加强学习管理,促进学习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学习型组织潮流是以组织学习的科学管理为其关键内容的。衡量一个组织是不是学习型组织,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学习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学习长效机制。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和本单位实际的科学的学习管理模式,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把传统的学习真正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综合测评制度的创新
——以西华大学发展型学生评价制度为例
王 莉
(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9 )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如何利用与发挥学生综合测评制度的激励、导向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更有效地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综合测评工作的关键。本文以西华大学学生工作实践为例,探讨了在学分制下,创新学生综合测评制度,构建学生评价新模式,学生在新的发展型评价模式的激励下主动地求发展、求创新,最终实现健康全面的成长。
关键词:综合测评 发展型学生评价制度 创新
面对新形势下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和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高教改革逐步深化等特点,高校学生工作只有坚持创新,在弘扬学生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始终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提高工作实效,应对新的挑战,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对学生的综合测评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利用与发挥学生综合测评制度的激励、导向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更有效地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综合测评工作的关键。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作用,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停留在智力上的比重偏高,尤其是以本学科、本专业和课内知识为主,注重评价本专业教学计划内学业完成情况,忽视了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①。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协调、组织等实践能力的评价偏少,使一再强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被视为“不务正业”,不能很好地实现“素质化评价”。
西华大学作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和发展的省属多科性大学,在学生综合测评制度方面,一直在进行积极的创新和改革,建立了发展型学生评价制度,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的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增强发展的自信,开拓创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新的发展型学生评价制度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功能上寻找切人点,坚持全面发展的学生质量观,既评价学科课程的学习,又评价活动课程的表现,既评智力,又评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既激励学生“百尺竿头”,又调动学习困难的学生努力前进的积极性、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评价学生,矫正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西华大学原有的学生评价制度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学分制的全面推行,原有评价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大的局限性。如在原有的评奖体系下,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及功利主义的思想。有些同学为了获取更高等级的奖学金,刻意减少选修课数量,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课程考试成绩上,不愿意参与校院层面的学生活动,对于身边信息漠不关心、缺乏锻炼学业之外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原有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其它一些非智力因素,不能客观地反映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每个学生达到的既定目标,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006年,西华大学进行了学生综合评价制度的改革,根据学校的办学任务和培养目标,结合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了科学的学生发展型评价体系和与此相适应的奖励措施,它是加强西华大学学生的思想教育及行为管理,调动学生学习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新的发展型学生评价体系整合和优化了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科学设置奖励项目,把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对学生的专业成才和个性发展的奖励上,加大了对各类竞赛、学生干部和校园文化精品活动等的奖励力度,既体现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又体现学生群体的发展要求。
新的发展型学生评价制度,在德智体三项内容的评定中,“德”的评定是根据西华大学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的《学生德育综合测评办法》进行量化计算的,涵盖了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在校期间遵守校规校纪的各种情况。“体”是根据《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意见>;的实施办法》而提出的,体育成绩在六十分以上同时体质健康标准等级为良好”以上方可参评。
“智”的测评是三项中考虑最多的一项,如果仅依靠考试成绩折算成学分绩点,则不能摆脱唯成绩论的传统窠臼。结合西华大学实行学分制的现状,“智育”一项的评定内容不仅包含有各门课程考核的平均学分绩点,同时还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发明专利以及在各种学科竞赛中的获奖和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相应加分,以此大力鼓励学生开拓视野,提高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智育考核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以课程考试成绩为主的平均学分绩点,一部分是以学生创新实践为主的附加分,具体方案如下:
1、平均学分绩点:主要依据该生当学期修读的必修、限选课程计算平均学分绩点,选修课、辅修课不纳入计算。平均学分绩点计算表达式:
平均学分绩点=
2、附加分:包括创新学分附加分、选(辅)修课程附加分和学院附加分三项。
(1)创新学分附加分:对于参加校团委或学校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创新学分附加分计算公式:
K*(折算学分值/2)*0.1
其中,折算学分值根据《西华大学学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而来,K为等级系数。国家级奖项:K=4,省部级奖项:K=3,市级奖项:K=2,其它奖项:K=1。创新学分附加分值已计算于附表1,可直接套用 。
(2)选(辅)修课程附加分:对于当学期的选修、辅修课程,可计算选(辅)修课程附加分(上限为0.4分)。
计算公式为:[(Σ合格的选(辅)修课程学分)/4]*0.1
(3)学院附加分:结合“校院两级管理”原则,由学院(直属系)掌握一定的权限,进行加分,学院附加分上限0.3分。各学院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本院“学院附加分”的相关细则(可参考附表2)。
附加分即为以上(1)、(2)、(3)三种情况加分之和。
3、在评审奖学金时,以平均学分绩点与附加分之和作为综合测评分,在“德”和“体”达到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按照综合测评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优秀学生的评定。
新的发展型评价办法仍然包含德智体三方面内容,但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德智体三项是分别计算,每项都必须得到规定分数或等级,才能达到优秀学生评选的基本条件,其中对智育的考核或测评则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发展型评价办法中,新增的附加分综合积分表,鼓励学生在刻苦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科技文体艺术活动。同时,为了防止在附加分积分过程中出现娱乐活动加分膨胀的现象,提高了因学习竞赛获奖的加分值,适当降低了因社会活动或有特长而获奖的加分值。对综合积分与学业积分的权值进行了严格的界定。新的发展型评价制度试点和实施两年来,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由单一学业型向综合全面型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综合评定工作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很好的融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自觉性,还增强了评价工作在学生教育培养方面的导向性。自2006年以来,西华大学学生在“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机器人足球大赛”等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得国际奖2项、国家级奖67项,省级奖129项,参加全国及省市的文化艺术比赛共获奖110项,在国际体育活动赛事中获1项第八名,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取得团体冠军17个,获得140人次个人第一名。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团队。
实践表明,发展型学生评价制度结合了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既重视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了动力。随着这种评价办法的不断完善,它必将成为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一种动力,必将为高校学生工作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彩莲,高校素质教育与学生评价新模式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5)
2、李真,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3、毛军权,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研究,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4、王政书,完全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教育探索,2007(8)
① 郑彩莲《高校素质教育与学生评价新模式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5月第22卷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