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1200000067

第67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17)

包括:

第一,利用学生社团、学生业余党校在大学生中间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讨活动。“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这些社团可根据党团组织的要求,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在学生理论学习上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其它学生社团的作用,如举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如“大学生的荣与辱”、“我与祖国共奋进——学习、研究、践行十七大精神”等吸引各个学科的学生的积极参与。

第二,与党委宣传部、团委、学工部等学生管理部门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服务队,开展多方面的支农活动;组建大学生科技副村长队伍,帮助农村干部发展经济;等等。一方面让学生带着课堂的疑问到现实中去找答案,带着理论学习的成果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另一方面,对社会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给予回答。问卷调查中,在被问及“如果进行实践性教学,您最喜欢去的地方是:A.红色圣地、B.企业厂矿、C.华西村那样的农村、D.军营、E.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F.贫穷落后的农村、G.旅游景点”时,回答的比例数字依序是28.8%、11.8%、17%、10.5%、17%、8.5%、6.5%。可见,“红色圣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进典范,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选择“旅游景点”的比例是最低的,这表明大学生喜欢实践性教学,并非单纯是为了好玩儿,表明他们确实发自内心地希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吸纳营养,去深化或升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以在实践中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与真谛。

第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渗透。如纪念香港回归书法、摄影比赛,“喜迎十七大我看家乡新变化”征文比赛等,以感恩为主题的给父母写一封家信活动,“我们都是好朋友”校内志愿服务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本质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及其精神实质等。这些活动,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培育其健康的人格修养,有利于引导他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第四,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通过电子邮件、博客、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加强同学生的感情沟通与交流,以自己的学养感染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补充。

第五,“请进来”。邀请有关专家、企业家、政府部门负责人、各条战线上的先进模范人物、英雄人物课堂上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介绍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他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经验体会,谈他们学习、工作、人生的体会,鲜活的事实,易引起学生的心灵的强烈震撼和深入思考。

4. 考试评价体系中增强社会实践的比重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在评价方式上,必须变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为重点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创造创新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把学生从被扭曲异化的考试分数中解放出来,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充分给予其自由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使得考试成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和检验的又一方式。问卷调查表明,在被问及“课程学完后,您最希望用哪种方式进行考核: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 C.撰写调研论文D.口试”时,学生回答的比例数字依序是3.3%、37.2%、46%和13.4%。我们进一步调查发现,“撰写论文”、“开卷笔试”受学生欢迎的原因是,这两种方式学生最容易拿到一个“合格”以上的成绩。基于此,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考试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主观卷与客观卷相结合以及论文答辩、撰写读原著心得和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期末考试应占到总成绩的50%;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如获得“挑战杯”等校级以上奖励的学生,获得校级以上优秀社团的骨干组织者占其总成绩的80%等。

注释:

[1]参见《荀子.修身》。

[2]参见朱熹:《朱子语类》卷九。

[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4]参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5页。

[5]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55页。

试论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关于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

广西财经学院思政部 杨勇

【摘 要】相互承认而交往的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本质在于师生基于相关善意的和谐交往而共享知识。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具有交往主体的相互性,交往身份的对等性,交往过程的开放性,交往活动的实践性的四个基本特征。

【关键词】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相互性;对等性;开放性;实践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途径之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感染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本文立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实践,基于主体间性理论架构,通过审视思政课教学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提出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以期推动思政课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并进一步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性活动,这一活动通过师生教学互动的交往实践得以完整表现。从教学活动过程来看,教与学作为教学实践中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双向活动,处于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当中。师生基于共享知识的相互需要分别承载着教与学的主导角色,分担教与学的双向任务,构成一个对等尊重、教学相长、各伸已见的教学共同体。从教学任务分工来看,教师是实施思政课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传授对象,是传承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领悟知识的自我学习主体,以教师为意识对象,是承传知识的领悟者,两者共同构筑起以知识的传授和领悟为交往载体的交往共同体。教学共同体与交往共同体统一于师生互动的师生共同体之中,在此共同体中,教师与学生不是相互独立彼此分离的个体,而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与构建者,相互承认对方的尊严与价值、品质与能力。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独特个性与完整人格的独立个体,个体的个性与人格无法独自生成和实现,它只能通过教学实践的师生交互活动以相互承认而得到实现。因此,基于相互承认而交往的师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双向的教学交往与实践活动生成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师生关系。

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以师生个体多样性与差异性需求为前提,强调教学活动的对等尊重和广泛参与;它在承认师生皆是具有合理选择个体生活目标能力的基础上强调双方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自主表达;它在承认师生个体自我反思价值的基础上强调教学活动的自由交流与批判机制;它在承认个人合理自决基础上强调对等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持续合作。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学活动,即对象性实践的关系本质上是一个依赖于其施教对象(学生)的关系;学生领悟知识的对象性活动关系则是一个依赖于其传授对象(教师)的关系。在师生交往共同体中,对等师生双方因教与学的分工需要被置于相互依赖的承认关系之中,以知识为媒介对接起来的师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关系是通过自身对对方的关系得以实现和表现的,这本质上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关系。相互承认而交往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本质在于师生基于相关善意的和谐交往而共享知识;师生在对等尊重、教学互长、各伸已见的教学交往中,通过情感交融、角色转换、协商参与的承认方式不断增进彼此之间包容、互信与合作的交往关系;在和谐交往中,师生之间彼此对等满足相互之间的需求,而不必诉诸压制与顺从的关系。

从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本质内涵来看,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师生交往主体的相互性,二是师生交往过程的对等性,三是师生交往环境的开放性,四是师生交往活动的实践性。

二、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相互性

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相互性是指师生在教学交往中,彼此作为独立的交往主体基于共享知识的需要而相互依存性地交往。在相互承认的师生之间,彼此规范的自我形象皆取决于对方持久而稳定支持的可能性,师生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个体人格在构成意义上对他人承认的依赖。一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1]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双方首先是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与价值体系来观察和评判对方,但是随着师生教学交往逐步深入,师生个体的认知则是由双方共同参与建构。因此,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不是单向的对象性活动而是师生双方都参与的相互支持与持久合作的双向教学活动。

在师生共同体中,任一单向主体都不具有决定性影响师生关系构建和发展的意志与能力。师生双方不仅应将自己而且应将对方置于相互性立场,通过对称性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来换位思考双方的观念与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性是师生互动的内在动因。师生双方都在教与学的实践中不断探寻对方对知识的理解方式、程度与范围,然后将此纳入自己对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当中以实现师生双方共享知识的相互需求。在交往过程中,相互性是教师与学生的作用界面,是动态的变化性与不确定的统一,从而使得师生双方普遍存在着对称性的交往立场和交往行为。在师生交互活动中,当相互性较高时,学生愿意主动与教师、集体互动、信息的流动是双向的;当相互性很高时,师生彼此之间则具有较高的支持意愿,双方都可以在其中获得较深的见识和了解。因此,师生交往的相互性使得双方的交互行为不仅不泯灭各自的独特性,而且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彼此独有的特征和能力。

三、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对等性

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对等性是指师生在教学交往中,彼此双方是作为对等而非压制的交往个体而相互支持、合作与交往。“对等”并非“平等”,对等意蕴交往主体之间同等对待与相互回应,双方以同等的原则、方式与规范对待另一方,强调双方发生互动关系的平衡性。“平等”则是基于普遍化的理念或准则而设定的身份等级的一致性,它是一个普遍性标准或原则,强调个体存在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对等”内含“平等”的意涵,但更强调彼此发生关系与行动的主体资格的相互性。在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中,“对等”不仅意味着双方在同等程度上互相重视,而且意味着每一主体免于被对方所伤害,即每一个体都被给予机会,使其能认识并经验到自我对师生交往共同体的维系与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并根据其品质和能力得到对方对等的承认。对等性以师生双方的人格与个性、品质与能力为基础,在知识的传承与共享过程中,师生双方对共识性的规范的认同与接受是一个交互式的过程,彼此对对方均能感同身受并且能够容忍对方的差异和异议,是同一性与差异性交织的交往过程。

在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体的个体化和独立化主体之间对等重视的师生关系代表着师生合作的必要条件。彼此对等重视是指根据价值互评使对方的能力和特性对共同的交往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在大学生基于多元的自我意识而自主选择日益高涨的时代,每一个体都其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评判标准,当代大学生的根本特点之一就是“分化性”和“非同质性”的同一,在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呈现出相对独立性并敢于追求其各自向往的价值与规范。大学生这一特性使其往往视教学交往的对象——教师为对等的交往伙伴,这一对等的交往伙伴以其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与良好的师德修养而获得学生之尊重,并因此拥有了神圣性的职业权威。这种权威是自愿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是对等性的而不是单向性的,是相互善意的和谐交往的产物,教师对学生不具有任何压迫与宰制的特权因而无法对其施加独断性的个人意志。所以,教师只有主动地关怀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特别是通过教学这一师生相互承认关系得以实现的活动平台的关怀与激励,双方共同的预期目标才有助于实现。如果师生在教学活动的自我现实与自我发展不再自主地引起对等双方的相互承认,那么双方都会感觉到被对方漠视而缺乏交往和行动的动力。

同类推荐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研究力求从一个阔的视角探求社会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的框架,并且运用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研究注重探索构建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框架,注重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的分析论证,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
  • 语文知识小丛书:词与短语

    语文知识小丛书:词与短语

    我们说话是一句一句地说,为的是一句话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一句话又常常是由几个小单位组成的,每一个小单位能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这样的小单位便称作“词”。
  •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6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紧实施“十一五”规划,按照省委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和改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解决关系民生的实际问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重要经济指标实现新的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物价比较低、群众得实惠比较多的良好态势。
  •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青春会散场,时间会变成流水,流水会带走记忆。即使无法牵手走遍世界的角角落落,却很庆幸,我们曾经拥有同一段青春。
热门推荐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是 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颠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本书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一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
  • 故乡风云

    故乡风云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呦,别再四处漂泊,踏着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的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呦,我已厌倦漂泊……
  • 神座上的囚徒

    神座上的囚徒

    这里有天才汇聚之所;那远方的孤儿院。这里有群魔乱舞之地;那幽暗的地下城。这里有分崩离析的人类诸国:瞧那统治北国的红袍法师、那水晶湖畔的贤者之塔、那耳语双峰的绝世身影、那剥皮山上的恐怖家族、还有那南方至高的评议会。———绯月之歌一个从小镇中被带走的少年,看似与命运无关,却巧合跌进了命运的洪流之中。是人为的操控?还是命运的玩笑?且看他如何在充满迷雾与荆棘的道路上奋力抗争。
  • 情动九天之凤凰虞央

    情动九天之凤凰虞央

    五百年前神魔大战,她舍弃原丹、舍弃神界之宝天枢经,以凡人身份一切从头。而今战火再起,唯一能解开天枢经的方法是要用她的命。从九重帝天到锁妖塔底,她从充满希望到绝望,从活泼灵动到沉寂淡漠,经历了这世间最邪恶的地方,得到了最无法预料的结果。
  • 暖男成神记

    暖男成神记

    一个从小被当成战士培养的风水双系法师在得知自己有法师天赋的时候悲催地发现,自己的风水双系是暖水和暖风!既然如此,我就是暖男,暖男就是我!看我撰写暖男成神的历史新篇章!
  • 总裁大人娶我吧

    总裁大人娶我吧

    他与她初次相遇就大打出手,原以为他们再无交集,谁曾想命运又安排他们再次相遇,他以为她是公关,她误认他是牛郎,一夜过后又该何去何从?两人能否擦出爱的火花…………
  • 我是一个NPC

    我是一个NPC

    重生到虚拟游戏世界成为一段数据NPC的白逸,为了挣脱网络世界的枷锁回到现实,开始励志成为游戏内的管理员而奋斗!宠物合成后其他宠物真的永远消失了吗?那些氪金活动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在玩家下线之后,NPC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15的传奇武器是幸运女神的眷顾还是游戏的黑幕?游戏中的灵异事件到底是数据的错误还是NPC的恶意行为?请跟随主角的脚步,带你走进不一样的NPC世界!
  • 七年的等待虐恋

    七年的等待虐恋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青春期暗恋的故事,校花和一个普通学生的虐恋故事,男主角的经历很崎岖,但女主还是一直喜欢着他,他们一直都互相喜欢,但就是不肯说,最后的结局是会以悲剧收场还是在一起了呢?
  • 绝世萌宝废柴狐妃

    绝世萌宝废柴狐妃

    永坠爱恨轮回相思劫难道违背天命会天各一边容颜苍白如雪泯灭最后一眼临界望穿明月看一场雪誓言永恒不灭刻在心间苦苦守候了三世情缘夙愿一切如云烟度过千年,只为你寻找轮回之镜。哇呀!被闺蜜残忍杀害,轮回千年,第一次学会依靠人。但是,为什么,你会这么残忍,丢弃我一个人,我愿为你,寻找轮回之镜。
  • 寻墓殇

    寻墓殇

    主角欧阳亦翔因自己的“中二”梦想,四处寻集伙伴,一群大学生各施所能,地理、天气、医学、情报、金融、风水各显神通,借考古之名圆梦,神秘的凤凰古墓墓主人原来另有身份,暗影银龙戒竟然另有秘辛!亦翔原本简单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随着身世之谜一环一环地解开,阻碍随着增多,待真相大白之日,身世之谜解开,古墓一环接一环,亦翔寻墓探秘,挖得古墓真相,启蒙老师死得蹊跷,十大世家,复姓居然早有隐秘,谁人之谋?十个伙伴名字竟隐含线索……墓殇之歌奏起,朝代更替英雄冢,考古探秘流言走,密辛终将大白于天地,墓冢遍布,英雄烈济,帝皇替,大臣逝,哀歌豪戾,越险揭秘,只为找寻时代印记,古墓已殇矣,何人愿与我一同寻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