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金碧辉:高论文量与低引文量带给我们的思考,见《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3期。
[19].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ECD科学技术与工业概览2002》,257页,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0]. http://www.sts.org.cn/tjbg/zhqk/documents/2003/03kjndbg.htm 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
[21]. 姚健文:我国R&;D产出现状与对策研究,见《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第6期。
[22]. http://www.sts.org.cn/tjbg/zhqk/documents/2003/03kjndbg.htm 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
[23]. http://www.sts.org.cn/tjbg/zhqk/documents/2003/03kjndbg.htm 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
[24]. 姚健文:我国R&;D产出现状与对策研究,见《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第6期。
[25]. 徐冠华:面向21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见《科技与经济》2003年第6期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利益诉求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杜孝军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是人们思想不断得到了解放,思想解放的同时促成或进一步加深了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是一个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渐进过程,人们的利益诉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社会随之发生变化并向前发展。
【关键词】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利益诉求
我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在各个方面影响或者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一生;也改变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国家的发展路径。这种影响和变化还在持续。
社会各界都举办了各种活动对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年来的发展过程,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其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本文认为这三十年的发展是人们思想不断得到了解放,思想解放的同时促成或进一步加深了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是一个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渐进过程,人们的利益诉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社会随之发生变化并向前发展。
一、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是一个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渐进过程
文革结束后,当时中国的现状:政治上,“文化大革命”严重混淆敌我,严重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造成冤假错案堆积如山;经济上,“文化大革命”造成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文化上,这场由文化领域肇始的“大革命”,对教科文的摧残尤其严重。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遭受浩劫,一大批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
由于上述当时中国实际国情,改革需要突破口,改革开放的起点,首先在于对“两个凡是”的批判,1978年5月10日,有多名理论工作者参与写作修改,由胡耀邦同志亲自审定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理论动态》第60期全文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这场思想领域斗争中改革派的一面旗帜。最后以极“左”派失败、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而结束,尤其是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批判了“两个凡是”,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这场思想大解放,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带来全方位的大解放和大发展。
中国由此开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南下,就改革开放中的问题沿途发表谈话。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震动全国,它冲破禁锢人们多年的思想禁区,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改革难题,为思想再次大解放指明了路径。
邓小平南巡谈话后,我国市场经济开始建立,股票这个十分陌生的东西开始在深圳发行,沿海、沿江、沿边开放的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内陆地区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也逐步建立,整个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浪潮迭起的生动局面。整个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浪潮迭起的生动局面。
1997年5月29日,时任党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他准备良久的讲话。江泽民说:“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之后,我们全党,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讲话全文有两个要义,一是高举邓小平旗帜,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姓“公”姓“私”的争论,但针对“左”的批评显而易见。此后,我国在宪法中确立了市场经济和法治。
二、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过程,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中外许多学者探讨中国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各种理论来阐述。笔者认为三十年来的思想解放,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深层次的原因。正如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阐述的新的思想观念会促成新的社会出现,足见思想观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十年来,我国每次思想的解放,从上到下形成共识,推动了改革开放,从而人们的利益意识觉醒。使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合理化、合法化。改变了78年之前的社会利益关系,当长期被压抑的利益意识一旦觉醒,就如洪水决堤一样产生了普遍而强烈的利益饥渴现象。人们开始如饥似渴地追求利益,而且这种追求向各个领域中迅速展开,形成一股巨大的浪潮。43人们的利益诉求,会形成冲破阻碍改革开放的错误思想的动力,这三十年人们的利益诉求首先在经济领域得到了满足。
这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但是,思想的解放伴随着思想的斗争,证明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的混乱,还没有形成社会共同所信仰的价值观。
现代中国社会思想的内涵的权威性的解读是掌握在政府及其具有威信的领导人手中的,这种解读的依据是什么?传统社会的价值观被我们打碎了,我们是在反对现代性(由于现代化理论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理解现代化的基本规范,因此,现代化的过程也经常被理解为资本主义化的过程。发展现代化的,两者都不是依据的来源,所以,我们的政府在每一届领导人执政的时候,会形成各自的一套理论,和西方社会恰恰相反,政府和领袖是在不断实现人民长期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价值观——自由、民主、法治。
当下中国利益追求已经成为社会上人们行为的主要动力。这就使意识形态逐渐退出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从而使社会开始产生了个人生活的领域,并不断扩大。原有的意识形态强控制的状况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的形势。必须以意识形态的淡化来适应之。
思想的解放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当人们在经济利益诉求得到较大满足后,必然会对政治利益等方面有诉求。是否再一次思想解放?
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思想的又一次解放,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次思想解放必将促进我国跨越式发展。
浅析改革开放中价值内涵认识的演化过程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海洋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对价值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深化的演进过程,从真理标准到“三个有利于”,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伴随着的,是由否定价值到初步认识价值的转变,再到对价值主体的肯定,和由片面价值认识到全面价值认识的转化,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对价值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三次飞跃,使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这一演化过程阶段性成果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价值内涵 认识 改革开放 演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近30年,这30年间,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是对价值内涵认识的演化过程,即由否定价值到初步认识价值的转变,由再到对价值主体的肯定,由片面价值认识再到全面价值认识,价值内涵的演化,体现在理论界的研究和讨论中,同样也体现在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对社会发展根本目的和意义的准确认识,不仅使理论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也更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引。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价值论是哲学研究发展到近现代的成果,哲学研究,一般认为经历了从本体论到认识论,从历史观到价值论的研究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内容,又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首次系统确立,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价值论也有丰富的认识。价值论主要研究了价值本质、价值观、价值选择、价值创造、价值类型等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价值本质的问题,最引人注目的是价值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指明了价值本质,也回答了价值观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符合和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效应和属性,反映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这一概念是由经济学进入到哲学当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时代,价值范畴还主要是经济学范畴,价值哲学还未形成为独立的哲学学科。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未将价值问题独立研究。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可以找到对价值的论述:“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1]这段话说明,价值的本质体现在物与人的关系中。19世纪中后期以来,价值哲学开始兴盛,价值的内涵也不断变化。1926年R.H佩里把价值概括为“任何有益的事物”。这个“有益”也恰恰体现了物与人的关系,既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关系。作为价值客体的外界物,它具有客观的属性,但这些属性并不是价值,只有与价值主体发生效用关系,被主体所需要、认识、利用,外界事物才能体现其有用性,这正是价值的本质。
主体通过实践活动,以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影响来进行对客体的评价,形成了价值观。价值论产生于认识论,研究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与认识论不同的是,它集中研究主体对于客体的价值评价,以及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观分为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不同的阶级亦有不同的价值观,社会价值取向代表了居于这个社会统治阶级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观是一个历史范畴,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价值观。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价值观常常围绕着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展开。如孔子强调“仁”的价值。重义轻利也长期成为封建时代价值观的主流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利益,也强调君轻民重,当然也有强调纵欲享乐、及时行乐为人生最高价值的观点。现代西方的价值哲学在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价值观,他们强调了价值的主体感受,把价值看作是某种超现实的、超验的规范或本质,而否定了价值的客观基础,并否认了价值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在价值问题上,马克思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理论之处,就在于它是将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与价值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强调从人现实的生存实践活动出发,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世界,获得自然与历史的发展规律,然后经由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实际地为自己创造一个属人的世界即人类化的社会世界,不断地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本质的统一”,使人类获得充分的自由与发展。
可以这么说,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内涵的认识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纠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