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3 勤勉才能使人成为幸运的宠儿
如果你富于天资,勤奋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聪明的犹太人认为,勤勉和成功互为表里,常常有很多人因为勤勉而成功,却很少人发现因懒惰而成功的人。虽然勤劳并不一定能获得成功,但无论如何,人们都要辛勤工作,因为这是获得成功的最基本条件。
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时,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唯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日后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亲改嫁后,家境清寒,但志操高洁,力学不辍。他求学时,“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冰沃面;食不给,至于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上苍不会亏待勤奋的人,他终有所成。
远古人取火,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摩擦木头或石头;要吃果实,就要爬到很高的树上去摘。因此,《圣经》中有两句话:“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流着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
艺术大师齐白石三十二岁那年,家乡来了一位号称是篆刻名家的文人,求他刻印的人很多。齐白石也拿了一方寿山石去求刻名印。过了几天去取,此人退还石章说:“磨平,再拿来刻!”白石见石章光滑平整,但既然这么说,只好磨了再拿去。那人看也没看,随手搁在一边。又过了几天去问,那人仍退还石章,倨傲地叫白石回去再磨。白石气愤之下,收回石章,决心自己学刻印,并当夜用修脚刀刻成一方印。从此他不断向友人请教刻印方法,并参用雕花手艺,慢慢地学起篆刻来。
一次,他看到著名篆刻家黎微刻印,就向他学习,他问黎的弟弟铁安:“我总刻不好,怎么办呢?”铁安对他戏说:“你呀,把南泉冲的楚石,挑一担回去,随刻随磨,刻它三四大盒,都化成石浆,印就能刻好了。”齐白石听后发愤努力,常常弄得东面屋里石浆满地,又搬到西面屋里去刻。正是这样的刻苦,使他后来在篆刻艺术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
由此可见,勤勉是幸福的前奏,是成功的基石。
中国古人曾强调,“大人不化,君子务实”,意为只要务实兴利,不务浮言虚名,方能致福于人,有福于己;而治国者只有做到正德、利用、厚生,才是万民之福,也就是说幸福总是与“造福”的艰辛与勤勉相关联的。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说,当人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他所希望的东西时,单是生活中努力的缺乏就必然使他失去了获得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