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24800000013

第13章 人身保险合同专题(3)

第一种利益是债权人之利益。自古里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之事,既然黄仁杰积欠袁青山旧债未还,法律应保护袁青山之债权,黄仁杰理当以自己的财产偿还债务。

第二种利益是受益人的利益。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仅因为保险金作为受益人的一项收入被免于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且因为保险金作为财产来自于被保险人所遭受的损失,但这种损失的补偿却给予了被保险人指定的受益人,这种“损己以利人”的做法不仅明示了被保险人愿意将保险赔款给付于受益人本人,而且也说明被保险人仅愿意将这笔赔款给付于受益人,其余人等,即便是被保险人的继承人,被保险人亦不希望其获得赔款,否则被保险人根本不需要指定受益人,其保险金将自动作为遗产直接分配与继承人。更何况受益人之债权人极可能是被保险人根本不认识之人,假如被保险人知道自己的保险金将被受益人之债权人追偿,则多数情况下,被保险人必不会指定该受益人领取保险金。因此,保险金是一笔特殊的财产,领取保险金是受益人的特殊权利,正如美国保险学教授肯尼斯在《人寿保险》一书中所言:“人寿保险能够对抗债权人的主张”,受益人的权益需要特殊保护。

两种利益均需保护,法律究竟应当首先保护何者?抑或有无其他折衷的方法?

在美国,据克劳福德教授在《人寿与健康保险法》一书中介绍,各州成文法分成两派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州的成文法规定,保险金可以免于被受益人之债权人的清算,亦即,受益人之债权人无权领取保险金以偿还其债权。但在另外一些州,其成文法规定,保险金不能免于被受益人之债权人清算,即受益人之债权人有权领取保险金以满足其债权,具体办法是,受益人之债权人向法院提出扣押请求,诉请法院扣押受益人应得之保险金,并最终通过法院获得该保险金。但是,肯尼斯教授在《人寿保险》一书中指出:“大部分的州已制定豁免法以保障人寿保险现金价值与死亡给付对抗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债权人主张。通常,这些豁免额是一限制的合理数额,在某些州,豁免适用于所有的保单,不论保额多少或是保单所有人是否有变更受益人的权益。”据此,我们不难看出,似乎美国人的做法更加偏向于认定保险金的特殊性。一部分州虽然允许受益人之债权人获得保险金,但仍然要为受益人保留一定数额的保险金,另一部分州则完全排斥受益人之债权人获得保险金。前者为折衷之办法,后者则为完全考虑保护受益人利益的办法。

在我国,受益人之债权人应否获得保险金?尽管我国《保险法》没有规定,但依受益制度之理论,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时间应为被保险人死亡之时,也就是说,一俟被保险人死亡,保险金即成为受益人的财产,此种取得以被保险人死亡之事实为依据,不须办理任何手续。保险金既成为受益人之财产,就与受益人之其他财产共同担保受益人的债权,债权人有权以全部保险金满足自己的债权,只是为了防止受益人藏匿或转移保险金,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扣留保险金以清偿债权。因此,从我国之惯常理论分析,受益人之债权人可以取得全部保险金,只要其债权大于保险金数额。此种做法,完全考虑保护债权人之利益。

比较我国与美国之做法,笔者以为,折衷的做法似乎更可取。受益人可获得之保险金,一部分归于其本人,另一部分可用以偿还其债权人之债权,兼顾两者利益,不失为一种好做法。尽管这种做法看起来有些骑墙,但骑墙的办法往往是双方各退一步的解决办法,广泛适用于纠纷的解决之中。不过,折衷的办法也有它的难处,即,究竟应为受益人保留多少保险金?是保留一半?还是将保留数额交给法院依具体情况而确定,颇为考验未来立法者之智慧。

又有读者也许要问,折衷之办法完全不顾被保险人指定受益人之意愿,是否合理?如果被保险人确实想将保险金单独给予被保险人,且不受受益人之债权人追偿,其有何种办法?在美国,通过在保险合同中设立“节俭信托条款”的做法可以保护被保险人的意愿,即,被保险人与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约定,该笔保险金只能给予其指定的受益人,不受受益人之债权人的追偿。此种条款,借鉴了英美法系的信托理论,即,委托人将财产委托于受托人,最终产生之财产完全归于信托受益人,不受信托受益人之债权人追偿的做法,较好地保护了委托人的意愿。如果保险合同中设有“节俭信托条款”,则法律承认此种条款的效力,当将全部保险金交付于受益人。我国不妨借鉴美国之做法,允许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设定“节俭信托条款”,并承认节俭信托条款之约定可优于法律之强制规定得到执行,则可以保护受益人之利益,亦能体现被保险人之意志。

总之,从我国现行法理看,本案黄仁杰应得之保险金可由法院扣押后给予袁青山,但这种做法未必是最好的做法,如果法律能够规定,债权人就保险金追偿应留给受益人一定之份额,则可以兼顾被保险人意志、受益人利益、以及债权人利益。如果保险合同中约定有“节俭信托条款”,则为实现被保险人之意志,应将保险金完全交付于受益人,受益人之债权人无权以保险金受偿。

受益人杀害被保险人的法律后果

我国新《保险法》第43条规定:“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其他权利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的,或者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该受益人丧失受益权。”有学者认为,学界对新《保险法》第43条的解释有误,在受益人故意伤害被保险人的情况下,如果保险合同还指定了其他受益人,则保险人不应对其他受益人赔付;如果没有其他受益人,保险人也不应向被保险人的遗产继承人赔付。总之,只要存在受益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的情形,保险人就可以拒绝赔付。这种观点的理由可以归为两条:其一,受益人杀害被保险人,其他受益人仍能获得保险金的规定不能防止道德危险,这样做不当地扩大了保险人的责任;其二,保险人制定的死亡率只是由,也只能由导致死亡的疾病、意外事故等常见因素决定,保险金的诱惑致使被保险人死亡的因素并不应该被考虑在费率的制定中,由于保险人制定费率未考虑受益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的情形,所以此种情形下要求保险人赔付有失公平。

笔者不能同意这种观点,现对这种观点的两条理由进行分析。对第一条理由,诚如这种观点所言,该规定能够在受益人杀害被保险人之前起到控制道德危险的作用,但保险事故已经发生,该制度就不再具有防止道德危险的作用。确实,在事故发生之后,任何规定都不能防止该次事故的发生,但是,该制度能够预先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已经起到了规定应有的作用。至于这样的规定为什么“不当地扩大了保险人的责任”,在本条理由中作者并未阐明,似乎与第二条理由作了合并。

对第二条理由,这种观点认为,保险人的死亡率精算中不包括受益人杀害被保险人的因素,既然没有包括这部分死亡,在发生这样的死亡之后要求保险人赔付,当然有失公平。但是,这种观点可能没有注意,无论在保险合同法制定,还是在法官判决保险案件时,基本不考虑精算因素,更不会考虑到保险公司的“死亡率”包括哪些因素,他们只是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再者,立法者和法官会当然地认为,保险公司确定“死亡率”因素不考虑“受益人杀害被保险人”的情形,乃是保险公司自己的错误,这种错误不能转移给别人承担,只能由保险公司自负责任。

关于新《保险法》第43条,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第一,受益人杀害被保险人后,保险公司能否拒赔。第二,如果保险公司不能拒赔,保险金应当归于何人,是其他受益人?还是被保险人的继承人?

受益人杀害被保险人后,保险公司能否拒赔的问题,其实已经不是一个问题,无论是各国立法例还是我国的主流学理观点,都认为保险人仍应赔付。日本《商法典》第680条第1款规定:“保险人在下列情况下,不负支付保险金额的责任:……应受领保险金额人故意致保险人死亡时。但是在该人应受领一部分保险金额的情形下,保险人不能免除给付余额的责任”。德国《保险合同法》第170条第2款规定“指定第三人为受益人的死亡保险,该第三人故意以非法行为致被保险人死亡者,视为无指定”。亦即,如果受益人杀害被保险人,只能将保险合同视为一个没有指定受益人的合同,并不能否定保险人的赔付,此种情形,可以适用该法关于没有指定受益人的规定。

保险公司不能拒赔,那么,其应将保险金赔付于谁?这个问题又分两个方面,第一,只有一个受益人的情形。第二,存在多个受益人的情形。

在只有一个受益人,而该受益人杀害了被保险人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应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支付保险金。其理由是,我国《保险法》第65条第2款规定,受益人杀害被保险人的未遂的,丧失受益权。可以推知,受益人杀害被保险人既遂,也不应当享有受益权。既然其丧失受益权,则应依照我国《保险法》第64条,将保险金作为遗产支付于被保险人的继承人。

在存在多个受益人的情况下,要看指定受益人时,是否规定了各自的受益份额。如果规定了受益份额,则杀害被保险人之受益人不能领取自己的那一份,该份额由继承人领取,其他受益人领取自己相应的份额。如果没有规定各受益人的受益份额,由其他受益人平均分割保险金,杀害被保险人的受益人不能分得保险金。当然,如果受益人的指定有顺序限定,则依照受益人指定的顺序,坚持杀害被保险人之受益人丧失受益权,结合受益人的顺序分配保险金。

我国新《保险法》第43条的规定非常笼统,从法条来源看,系抄袭台湾保险法第121条而来,而在台湾,学者已对第121条有深刻批判。在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保险法司法解释时,应认真对待第43条的规定。

违反寿险免责条款的处理

黄某于2005年12月在某保险公司投保99鸿福保险,年交保费480元。投保后,黄某每年依约交纳保险费。2008年3月,黄某驾驶无牌无证的摩托车到营销部交保费途中不慎与一辆货车发生碰撞,于抢救过程中死亡,经交警认定,黄某与对方车辆各承担50%的责任。黄某的亲属要求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付,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合同第五款规定:“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无有效执照驾驶或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交通工具”属于保险公司免责范围。但针对该事故,保险公司对赔付问题存在几种看法:一是按照现金价值退还保险费;二是全部退还保险费;三是按责任认定赔付50%保险金额;四是按照保险合同足额赔付。

笔者认为,处理这一案子,应当首先考察《保险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所涉情况是否已有强行性规定,如果没有强行性规定,则应当依照双方当事人在保险合同中约定的内容来处理。关于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导致自己身故这一情况的处理,笔者查阅了《保险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未发现对这种情况的强制性规定,因此,本案应当依照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处理。

由上述情况可知,保险人将这种情况列于保险条款的“责任免除”部分。“责任免除”部分通常规定:“因下列情形导致被保险人身故,本公司不负保险责任”。保险条款的这一规定说明,双方当事人对无牌无证驾驶机动车导致自己身故的处理已有约定,即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所以,应当依照保险条款的规定处理,保险人不负赔付责任。

但是,保险人不予赔偿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已经就责任免除的情形对被保险人予以说明。我国《保险法》第18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因此,如果在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没有履行“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将不能获得赔付”的说明义务,则这一免责条款将是无效条款,被保险人因此身故,保险人仍应承担赔付责任。

然而,保险人不负保险责任,并不等于保险人不须退还任何费用。寿险合同不同于产险合同,产险合同通常只具有保障功能,而寿险合同则兼具储蓄与保障双重功能。违反产险合同的免责条款,保险公司不需退还任何费用;违反寿险合同的免责条款,导致被保险人身故的,保险人可以中止保险合同,同时退还一部分费用。

为什么要退还费用?这主要是寿险本身的储蓄功能决定的。寿险通常都具有储蓄与保障双重功能,特别是生死两全的寿险,更是偏重于储蓄功能,保障的因素较少。也就是说,被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中,除了保障费用之外,还有作为储蓄资金的部分。从理论上说,作为保障费用的部分资金,可能因为被保险人违反免责条款而不予退还,但作为储蓄部分的资金,在保险合同中止时,应当连同利息退还给被保险人,这就如同在银行存款一样,存款合同中止,应当退还本金和利息。

同类推荐
  • 商标显著性研究

    商标显著性研究

    本书为知识产权法中商标权方面的理论著作,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商标显著性的立法地位。第二章是商标显著性的分类及其意义。第三章是商标的固有显著性。第四章是商标的获得显著性。第五章是商标显著性与商标专用权的取得。第六章是商标显著性与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第七章是我国商标显著性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该章在总结上述章节观点的基础上,分别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层面对我国商标显著性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解决实践中涉及商标显著性的相关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立法的同志撰写。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法律文本及条文释义;第二部分,立法文件;第三部分,相关司法解释和行政法规。本书逐条对安全生产法进行了释解,并对实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特别提示。本书适于生产管理者、生产安全监督者、法律实务工作者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热门推荐
  • 龙在乾

    龙在乾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龙乾,今年31岁,AH人士,毕业于BJ大学历史系,酷爱古代历史与文学,在大学期间拿到过双学位,不过为人清冷,性格内向,朋友不多。虽“年事已高”,但至今单身。一心投入研究的他莫明其妙的他来到了大乾王朝,并成为皇室的一员……他发现,大乾是另一个平行时空,在历史上和明朝差不多。拥有现代思想的他将怎样夺得皇位?怎样统一国家?怎样征服世界改变未来?怎样携红颜笑傲江湖?敬请期待……
  • 最终混沌世界

    最终混沌世界

    残酷的现实世界给他带来一段心碎的恋情!如果风能悄悄的带走我的痛苦,我会爱上风扶面而过的的感觉。
  • 少年终将称王

    少年终将称王

    高歌兮,以吾之国心壮卒心悲欢兮,以吾之眼救国民兮敌焚我城,我救敌人,心怀天下以为君此处我为君!天下!我仍为君!
  • 我是一名研究生

    我是一名研究生

    那天,我发了一篇东西给她看,三分钟后她说,我的风格像某个作家,我很开心。她还说,如果我出书了,要送你一本。于是,我以她和我(黄红蓝)在研究生阶段发生的故事写了一本。从两个人的意外相遇的离别的故事。送给她。
  • 替嫁,盛宠第一王妃

    替嫁,盛宠第一王妃

    夏的完结文:《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http://novel.hongxiu.com/a/892265/*她是现代孤儿,一朝穿越下嫁与三王爷。侧妃次次陷害,逼她以命相赌换取休书。「明月,我来带你离开。」性命垂危时,男子如神邸一样降临,向她伸出命运之手。在世人眼里,他是诡异的王爷。而在她眼里,他却是此生唯一的信仰。他宠她,不顾旁人眼光宠上了天,令她卑微小心的爱上。原以为,只要足够时间,终有一天可以跟上他的脚步,直至后来才明白:他们之间这份爱虽然倾城,但从一开始就注定夭折。*当皇位之争落幕,当许下誓言落空。她方知,死才是他给予的最终归宿。悬崖上,一把利剑终是冰冷穿透身子,白衫被鲜血染红。「你是世上最温柔之人,亦是最残忍之人,我努力了这么久,一直以为是懂你的,可到如今才发现,我从来不曾进过你的心底......陌上尘,我们至死不见!」她用匕首划伤容颜,用手毁去双眼,转身朝着崖下决绝一跳。来世,我不求荣华富贵,不求事业有成,甚至不求婚姻美满......但求,再也不会与你相遇。*【皇甫御】:一段幼时记忆情牵多年,殊不知自己一直苦苦寻觅的缘分早已从身边悄然走过。【陌上尘】:淡漠看着世间生死因果,奈何那个故去的女子竟成为用尽一生也走不出的魔障。【花千夜】:三千年花开他修得人形,三千年花落他修得情根,却在她回首那一刹沉沦芳华。
  • 风花雪月情难枕

    风花雪月情难枕

    他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为了这只羔羊,曾经含情脉脉,当吃定她时,就丢弃了全部伪装,一任她救命的声音在自己的心灵山谷回响,他却快意地为爱在荒原嚎叫,将如花的羔羊以爱的名义搂在怀里,填进嘴里,肆意地啃噬,也许只有血液交融在一起,他才能确定他的猎物不再逃跑,会乖乖地待在他的领地。
  • 麻辣香国

    麻辣香国

    欢乐至上,三蛋小说,一个二货的传奇一生……【勇猛】拿着菜刀砍电线,一路花火带闪电【智慧】你才是鸡,你们全家都是鸡,你妈是鸡妈,你爸是鸡……【大气】都拿去,不用找了,什么?还差十两……【善良】抄家伙,砍他全家去,哪有在大街上踩人脚的……【霸气】大哥,商量下,能不打脸么……【幽默】妹子,你长得特像我媳妇……什么眼神,我特么是男的!我知道你是男的啊!你……——————————————————————————三蛋新书,还请各位老板多多支持!给个收藏、推荐哦!
  • 长生秘录

    长生秘录

    我这一生,都在寻找长生的路。何谓长生,长生乃不死,长生是永存!但大道无情,世间众人,究竟该如何才能踏上长生之路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你好,我是大学生

    你好,我是大学生

    并非小说,有趣的吐槽文,有时犀利幽默,有时温暖人心。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未来的或者过去的影子。抛却杂念,驻足下来看看笑笑骂骂。请放松,为你展示一个二流大学大学生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