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8000000022

第22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佛说变通(1)

【颂】祖域交驰天马驹,化门舒卷不同途,电光石火存机变,堪笑人来捋虎须。

【评】薪尽火传,生命在于转化。只有拥有独到见解的人才能随机应变,判别休咎,辨别黑白;才能观察时节因缘,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将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条条大路通长安,生活并非只有唯一的答案。我们若还在固守自己原来的观念,就是画地为牢,就会使自己被抱怨和痛苦包围,就会使自己失去补充新事物、新思想的源头活水。只有转变观念,揭开生活另一面的神秘面纱,我们才能跨越任何障碍,解决任何困难,在人生长河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囿于“标准答案”

佛说:“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按照“标准答案”顺序而行,一旦自己的做法与其不一致,就会变得诚惶诚恐。其实,这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就是佛所说的困扰我们许久的旧环境。我们如果总是纠结于自己对旧环境的所谓“背叛”,就会心魔丛生,失去原有的快乐与宁静。翠岩令参禅师就曾以眉毛为喻来阐释其中的道理。

翠岩令参禅师是雪峰义存禅师的衣钵传人。有一年夏末,翠岩禅师向弟子们开示说:“我用了整整一个夏天来向你们讲解佛法。请你们各位看一看我的眉毛还在吗?”

保福从展禅师回答:“做贼的人心虚了。”

长庆慧棱禅师回答:“眉毛又生了。”

云门禅师回答:“关。”

眉毛是否还在并不是翠岩禅师要问的重点,他之所以这样问,是想通过这个问题来了解诸位弟子在悟道这件事上是否循规蹈矩。显然,保福、长庆、云门三位禅师的回答会令翠岩禅师满意,因为他们三位理解问题的角度并不雷同,而且各有深意。

就像问题并非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一样,生活中也不是只有一处风景。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自己与权威的意见相左而耿耿于怀。只要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我们就是攻克问题城堡的英雄。如果仍然坚持对权威意见的盲目崇拜,痛苦和焦虑的陷阱就会出现在脚下。

古时,一个地方有两座寺庙,其中一座寺庙的僧人去买菜,一定要经过另一座寺庙。每当此时,这座寺庙的僧人就会出来与买菜的僧人斗法。一天早上,轮到一个小和尚去买菜,刚到这座寺庙门前,庙中就出来一个小和尚拦住了去路。

“你到哪里去?”出来的小和尚问。

“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买菜的小和尚回答。

问话的小和尚无言以对,就回去请教师父。师父面授机宜:“只要问他没有脚怎么办就可以了。”

第二天,提问的小和尚一见到昨天买菜的小和尚就冲了上去,问道:“你到哪里去?”

“风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买菜的小和尚不慌不忙地答道。

提问的小和尚又一次傻了眼,只好又向师父请教。师父教他:“只要问他没有风怎么办就行了。”

第三天,提问的小和尚又见到了之前买菜的小和尚。他兴冲冲地问道:“你到哪里去?”

买菜的小和尚回答:“我到菜场去。”

提问的小和尚再次呆若木鸡。

挑衅的小和尚经过师父两次悉心的指教,为什么还会落败呢?问题并不在师父身上,而在于小和尚自己。虽然小和尚问的问题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回答者的答案一直在发生变化。挑衅的小和尚并没有从变化的情况出发,又因为有了师父的指点而盲目自信,所以每次斗法都是以失败告终。

世间万物变化无常。随着万物的不断变化,生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就连我们自己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怎样做才能适应这不断变化的情况呢?变通是唯一的办法。只有善于变通,我们才可以跨越任何障碍,战胜任何困境,才能在人生长河中立于不败之地。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世间万物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如果执意固守原来的模式,就会进入一条充满痛苦和忧伤的死胡同。学会变通,我们才能不再畏惧困难,安享快乐的生活。

人生如水,随时而转

圣严法师说:“面对生活,要有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对此,我们总是不以为然,因为即使没有什么准备,生活也一直对我们展示出迷人的笑脸。然而,就是那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事将毫无打算的我们困在前进的旅途中,进退两难。若要走出眼前的困境,当务之急就是找到一套恰当的解决方案。

有一次,太傅王延彬到泉州招庆寺去参访。当时,福州报慈院的慧朗上座和明招得谦禅师在煮茶,把茶铫打翻了。王太傅看到之后,就问慧朗上座:“茶炉底下是什么?”

慧朗回答说:“是捧炉神。”

王太傅说:“既然有捧炉神,为什么还会让茶铫打翻了呢?”

慧朗回答:“为官千日,错在一朝。”

王太傅听了慧朗的话,拍拍袖子离开了。

明招禅师说:“慧朗吃掉了招庆寺的饭,却到江外去打枯树的根。”

慧朗问:“和尚的意思怎么样呢?”

明招禅师回答:“捧炉神会找到方便下手的地方乘虚而入。”

后来雪窦禅师提示说:“当时只要踢翻茶炉就没有事了。”

这则公案中,慧朗和王太傅借助捧炉神来切磋各自参禅的境界。在佛家看来,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是参禅的最高境界。慧朗却剑走偏锋,讲出“为官一日,错在一朝”这样充满双关意味的话来。而王太傅听后摆摆袖子,不发一言地离开了。实际上,王太傅是用参禅的最高境界来反击慧朗的诘难,这样,慧朗便失去了回旋的余地,输了法战。所以,明招禅师才会说:“捧炉神会找到方便下手的地方乘虚而入。”

“方便”二字是这则公案的精髓所在,它包含的范围很广,既包括慧朗的剑走偏锋,也包括王太傅的沉默不言。明招禅师这样说就是为了提示慧朗只有观察时节因缘,伺机而动,才能找到转身的出路。

佛说,现在所得的,是过去所造的;未来所得的,是现在所做的。我们今日的痛苦是自己过去没有观察时节因缘、没有伺机而动所致;我们今日纠结于痛苦,不知反思,将会把痛苦带到明日,带到未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欢喜。我们无须羡慕他人,也无须用自己的不如意和不快乐去臆测他人的生活。无论是幸福也好,还是烦恼也好,都是我们自己带来的。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一生中面临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若是不能做到未雨绸缪,我们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窄,我们也会变成只会在生活的夹缝中痛苦挣扎的可怜虫。唯有从自己的本心出发,用自己的澄明之心去真切地感悟生活,了解周围事物的变化,随时而转,我们才能拥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与快乐相伴而行。

【莲心慧语】

星云大师说:“为人处世在遇到困难瓶颈时,要能如水——遇山水转,遇石水转,遇岸水转,无论遇谁,我转!”生命如不系之舟,总是充满变数。当我们能够观察周围的时节因缘且能够随心而转时,我们便可安享圆满的人生。

收放自如,人境俱夺

俗语说:窥一斑而见全豹。佛家也认为可以从一机一境中得知事物全部的内涵。同时,这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一直默默遵循的准则。然而,这条公认的真理却没有带来乐观的效果,那些凝结着人们心血的领悟和心得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毫无章法可言。这与大家收放自如、人境俱夺的初衷相差甚远。

有一天,维摩诘大士问文殊师利菩萨:“什么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回答:“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一切法而言,无须言说,无须示识,也无须问答,这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讲完了,就对维摩诘大士说:“我们把各自的想法都讲出来吧。请问仁者,您是怎样看菩萨入不二法门的?”

维摩诘大士没有回答。

雪窦禅师说:“维摩诘大士要说些什么呢?”稍后,自己又说:“勘破了呀。”

“不二法门”是指佛家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世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在这则公案中,关于对菩萨入不二法门的理解,文殊菩萨采用的是言语表达的方式,即佛家所讲的俗谛或是第二义门,而维摩诘大士以默然相对则是对法门至高境界的最佳理解。所以,雪窦禅师采用“勘破了”来做评点。

其实,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大士的理解并不存在对错的区别,只在于能否做到收放自如、人境俱夺的区别。能够对事物蕴涵的道理参悟透彻,并用不拘一格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便是维摩诘大士最成功之处。

反观我们自己,最大的失误就在于不能将事物蕴涵的道理融会贯通。正因为如此,已经参悟的道理才会像散落的珍珠一样,我们的行为处世才会显得那样没有章法。我们常会对那些可以做到收放自如的人满怀敬意,并想成为与他们具有相同特质的人。可是,一旦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对于熟悉的环境与固有思维模式的依恋则会成为最大的障碍。就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与收放自如、人境俱夺的境界擦肩而过。

然而,就在我们沉溺于熟悉的环境所带来的安全感时,内心逐渐涌起的不快乐的阴影却愈发浓重。为了消除阴影带来的恐慌,我们开始审视自己,但又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检讨的地方。久而久之,原本一片澄明的心境中就会长满迷惑和恐惧的毒蘑菇。

佛眼禅师曾经在《缁门警训》中提出著名的“三自省察”,其中第一项自省就提到人生宝贵而短暂,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生命,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为无聊的事情浪费生命。如果我们整日沉溺在无法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就是一种对生命最大的浪费,不如勇敢地离开熟悉的环境,在不断的磨炼中融合自己体悟的道理,用心找回安全感的原动力。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担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动力。”与其总是对自己无法达到收放自如、人境俱夺的境界心怀愧疚,不如用心去做,不断体会与磨合自己学到的道理。久而久之,我们便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再为自己的安全感忧心忡忡。

同类推荐
  • 一生成就悟《论语》

    一生成就悟《论语》

    《论语》是一部古老的哲学经典,同时也是一部现实生活的指导书,它的许多思想和原則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从古至今,很多人通过研读《论语》获得成功的智慧和方法,宋代开国宰相赵普就曾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本书目的正在于解析《论语》智慧对人们在当今社会成就人生的重要意义。书中以生动的事例和精到的点评,对《论语》中有关如何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把《论语》的智慧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读者更透彻地领悟《论语》,用《论语》的智慧成就事业和人生。
  • 人性奇学

    人性奇学

    孔子曾经说:“我们常常去复习自己过去学过的知识,这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有自己的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抱怨自己不得志,这不是很有修养的君子做法吗?”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中国儒学之精神

    中国儒学之精神

    郭齐勇教授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儒者,数十年来沉浸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研究,《中国儒学之精神》即汇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在大学与民间演讲儒学的成果。全书深入浅出、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论述了儒学的源流、一代宗师、发展轨迹、经典著作;儒家的礼乐文化、社会理想、治国方略、管理智慧、人性学说、核心价值、人生意境;儒家人文精神的特色、当今的意义与价值,经济全球化下的创造转化与应对之道。对学术前沿的课题,如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对话、公与私、公德与私德、亲亲互隐与人权、儒学的宗教性及宗教对话等论域,亦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有拨乱反正之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儒家文化的许多价值理想一直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据。
  •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博大精深的兵书,它从政治、军事、人才等多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战争规律的各种因素,历时两千多年而流传至今。这正反映了这部传世之作的生命力,也体现了我们祖先超人的智慧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灿烂选择。
热门推荐
  • 重生千金:过去的并不遗忘

    重生千金:过去的并不遗忘

    她,曾经是千金大小姐,因为母亲的去世,父亲的出轨,被后母狠狠地扔出了家门。一场无意的车祸,使她重返16岁,她能否改变这场局面,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 蛇从天降撞王子

    蛇从天降撞王子

    人家穿越回去要么是富家公子千金小姐,要么是知府王爷王妃,咱们的女猪脚穿越回去就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一条蛇,而且还是条白蛇!?变白蛇就算了吧,她来到了一个在历史上都莫须有的国家又是肿么个情况?
  • 蛾眉拳谱

    蛾眉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诺倾心:老公大人轻点宠

    一诺倾心:老公大人轻点宠

    腹黑总裁和高冷美人的暖婚情缘就此开始……第一次写可能不太好,但我会努力的。
  • 网游之三国杀传奇

    网游之三国杀传奇

    杀出个三国!历史唯一战略类网游。玩家在这个虚拟世界会成为【主公】,招募武将,建城,招兵买马,冲击关卡,地狱副本,尽在网游三国杀传奇。---------------------------------------------本书根据手游三国杀传奇改编(虚拟版)【阳辰出品】
  • 神师至尊

    神师至尊

    神师,上古时期流传下来尊贵的职业。少年展晨携带神龙魂穿神师世界,观想神龙成为自己的神兽,自小城中崛起;远古巨擘,当代天骄,隐世不出的妖孽,何人敢于其争锋?只有我——展晨。
  • 红袖倾天虞美人

    红袖倾天虞美人

    她是北国女战神,一朝沦陷南朝成了以色侍人的舞伶。他是潇洒不羁,大胆包天的伟岸男子,一夕情动至死不渝。初见时,他被她撞下河,陷些一命呜呼。他说:月黑风高姑娘孤身在外,就不怕遇到歹人?她说:我在逃命。“这么巧?在下也是……”再见时玉笛定情,她身披红妆等着他来娶她,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浩劫……
  • 封魂师:所有爱的执念

    封魂师:所有爱的执念

    “师父!九王爷他占我便宜!”“哦!这个月锦棺坊不给他工钱!”“师父!九王爷他吃我豆腐!”“正好,我也好省一顿饭!”“师父!九王爷他揩我油!”“厨房刚好没油了!”某女欲哭无泪,自己爱慕的师父总是狠心地把自己甩给别人。穿越到东离国,看遍所有至死不渝的爱情,那自己的呢?关注我的微博——云起--雪梦冰晶,一定要关注哦!微博认证,就差你们了!本书群已创建:569300703,敲门砖:本书任意一角色,进群前五名者可以当管理员哦!
  • 我当道士的一生

    我当道士的一生

    几世为完的待续,几世冒险的经历,几世情感的纠缠,三生三世,各不相同。
  • 我干杯,你随意姝璃篇

    我干杯,你随意姝璃篇

    曾经也有一个笑容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可是最后还是如雾般消散,而那个笑容,就成为我心中深深埋藏的一条湍急河流,无法泅渡,那河流的声音,就成为我每日每夜绝望的歌唱。而在这一刻只剩下了:“苏堇年,我爱你。”“顾姝璃,对不起。”『素时景年,一世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