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8000000016

第16章 终止内心的暴力——佛说慈悲(2)

【莲心慧语】

圆悟禅师说:“世尊三百余会,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万众牵绊说法,毕竟无二种语。”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心性和智慧,要想存善念,行善行,我们就要从被帮助者自身的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寻找双方交流的契合点。唯有如此,我们期待中的慈悲之花才会怒放。

不委曲求全,不睚眦必报

从儒学最早的经典著作《论语》开始,人们便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生到底该不该以德报怨?可是,千百年来,一致的结论始终没有出现。因为若是赞同以德报怨,又无法找出更好的方法来回报别人的恩德;若是反对,又会陷入冤冤相报的怪圈。那么到底怎样做才是符合慈悲之心的做法呢?《碧岩录》中收录的云门禅师的相关开示或许能为我们带来启迪。

有一天,云门文偃禅师问一位身边的僧人:“你最近是从什么地方回来的?”

僧人回答:“我刚从苏州西禅和尚那里来。”

云门禅师问:“西禅和尚最近说过什么话没有?”

僧人摊开了双手。云门禅师打了僧人一掌。

僧人说:“我有话要说。”

云门禅师却摊开双手。

僧人无言以对。

云门禅师又打了僧人一掌。

众所周知,佛家讲究以心印心。一个人只有既见到自己的本心,又知晓他人契悟的本心,方能得到佛法的真谛。故事中的僧人便是不能知晓他人契悟本心的典型。他只被云门禅师打了一掌之后就急忙大喊“我有话要说”,犯了“瞻前不顾后”的毛病。果然,当云门禅师摊开双手时,他只好默默无言了。

古人常说:“过犹不及。”我们若是像故事中的僧人那样“瞻前不顾后”,就会因为见解不够深入而有失偏颇,违背了慈悲之心的初衷。所以,恰如其分便成为终止人们内心暴力最好的选择。这一点与佛家讲求的不必委曲求全、不必睚眦必报是深深契合的。当他人无法领悟眼前事物饱含的深意时,我们无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迫使他们接受;当对方已经有所省悟时,我们只需及时伸出鼓励之手,帮助他们重返快乐的世界。

不过,想要真正做到不必委曲求全、不必睚眦必报,做事的方法和智慧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我们才能与他人并肩站立在实实在在的大地上。

一位禅师曾对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晚饭后,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踏着月光外出散步了,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的茅屋竟然被小偷光顾了。更凑巧的是,此刻光顾茅屋的小偷正从屋中走出,小声抱怨着主人的贫穷。于是,禅师迅速脱下了自己的外衣。所以,当小偷出现在门口时,一位手拿外衣的禅师映入他的眼中。

方才还胆大如牛的小偷顿时手足无措起来。正在这时,禅师开口了:“谢谢你走这么远的路来看我。夜深了,你穿上这件外衣快点回家吧。”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的身上。

小偷不知如何是好,就低着头溜走了。

看着小偷离去的背影,禅师不禁感叹道:“真是个可怜的人!只盼望他能够踏着我送去的一轮明月下山。”

第二天,禅师一觉醒来,在门口发现了昨天他送给小偷的衣服。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把一轮明月送给他了。”

禅师从一开始就发现了小偷,却并没有揭发他,只是送上一件外衣。这件外衣为小偷留下了充分的余地。第二天,小偷悄悄地将外衣送回就表明了他的改过之心。这样,禅师和小偷都得到了自己的快乐。禅师为了小偷明白自己的慈悲之心而快乐,而小偷则为自己没有辜负禅师的殷殷之心而快乐,是禅师用自己的宽容为小偷送上了一轮照亮前途的明月。

不睚眦必报、不委曲求全,坚持有原则的宽容,这便是人生。只是需要记住的是,宽容并不等同于纵容。纵容带来的快乐只是转瞬即逝的烟花,绽放之后就迅速不见了踪影,而有原则的宽容是一杯陈年的佳酿,时间越久味道就越香醇,直到渗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不要以富贵贫贱论成败得失,只要能尽心尽力来自利利人。”生活中既需要全心全意,也需要量力而行,不委曲求全、不睚眦必报便是照亮我们人生之旅的那盏明灯。正是这有原则的宽容引领人们终止内心的暴力,迈向人生的坦途。

对众生怀有责任感

有一次,一位官员问赵州禅师:“和尚会进地狱吗?”

赵州禅师回答:“我第一个进!”

官员感到很奇怪:“您是得道高僧,修行得非常好,怎么会到地狱去呢?”

赵州禅师回答:“我不下地狱,谁来指引你呢?”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是佛家的著名法理。赵州禅师的回答丝毫没有贬低提问官员的意思,而是在表达一种禅宗的情怀。在佛家看来,洁身自好并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要对众生怀有一份责任感,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帮助他人,直面承担他人所遇到的困难。

不置身事外,不冷眼旁观,勇敢地入世行慈悲,普度众生。当这样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地行善时,我们便达到了佛的境界,便可获得人生的最高道德,否则就会像下面公案中的僧人一样失去当下悟入的根基。

曾经有一位僧人向香严智闲禅师请教:“禅师,什么是国王索取仙陀婆?”

香严禅师说:“请你走到这边来。”

僧人走到香严禅师身边。

香严禅师说:“你的根器真的是太拙劣了!”

后来,这位僧人又去请教赵州禅师同样的问题。

赵州禅师走下禅床,弯着腰双手交叉。

提问的僧人迟迟没有领悟“国王索取仙陀婆”的真意,是因为他不敢直面承担。在他看来,领悟“国王索取仙陀婆”是像香严、赵州这样的高僧才能做到的。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禅僧,不可能领悟到其中的深意。

不敢直面承担是普度众生行动中的大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为他人提供帮助,可只要对自己想要帮助的对象有所了解之后就开始打退堂鼓。究其原因,还是他们的私心吓退了自己。

当问题摆在面前时,很多人都会在做出具体行动之前利用心中的小算盘来计算一下自己的得失,只要计算的结果无法满足预期的打算就会马上鸣金收兵。在他们看来,自己不受损失才是最重要的。正是过重的私心使得他们总是表现出有心无力的样子。若是不能涤荡这种过重的私心,帮助他人将永远是纸上谈兵。

佛家认为,净心不仅要去除怒心、嗔心、淫心,还要从根本上去除私心。去除私心不一定非要标榜自己是如何大仁大义,做足表面文章,而是要从内而外地净化自己的心灵。古人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我们只有真正为他人着想,将他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将他人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才能使自己的心得到彻底的净化。这样,我们心中才能生出无限的大爱,才不会在他人的困难面前裹足不前。

直面承担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敢于承担责任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只顾自己利益而对他人熟视无睹的人。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将最重的担子留给自己;社会生活中,他们总是全力以赴解决所有遇到的困难,从不会推诿或是袖手旁观。《大智度论》有言:“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敢于直面承担他人困难的人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一箴言。

【莲心慧语】

大乘佛法说:“人要勇于担当。要具法眼故,知好赖故,明是非故,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应世入世。”人要勇于直面承担。如果放弃了承担,就意味着自己的心将再次迷失在对自我利益的过度追求中。唯有主动承担,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更好地成就自己。

将心念安置在最欢喜、慈悲处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打断心绪,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进,无法找到继续前进的思路;退,又无法回到原来平和无澜的心境。若是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更加无奈,因为若是不能及时地想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就会将所有的负面情绪传递给他人。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当年,临济禅师曾在黄檗禅师门下参访。在参访的那段时间里,临济禅师种了很多松树。

一天,黄檗禅师问他:“你为什么在深山中种这么多松树?”

临济禅师回答:“我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增添此处的优美景致,二是为了给后来者做个榜样。“说完,临济禅师又掘了一下地。

黄檗禅师说:“虽然是这样,你已经被我打了二十棒。”

临济禅师又掘了一下地,说道:“嘘!嘘!”

黄檗禅师说:“当你成为禅宗的传承者的时候,禅宗一定会在世上大大弘扬。”

后来,大沩慕哲禅师说:“像临济禅师那样像大地一样沉平还能够临危不乱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临济禅师深受黄檗、大沩两位禅师的赞赏,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与黄檗禅师的问答极为精彩,更因为他遇事能够心底沉稳,临危不乱。大沩禅师认为,只有像临济禅师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也只有这样的大丈夫,才能做到真正的慈悲。

慧律法师说:“欲行平坦路,先令平其心。”真正的慈悲不仅是用爱的力量去感化他人,还要有临危不乱的心态去安定他人不安的心。

一位禅师发心去南海朝圣。一日,禅师所坐的船在途中遇到狂风,船舱因舱中重量超载而进水。众人一片忙乱。有人建议由船上的道士作法来止住风浪,可是道士的符咒已经被水浸湿无法发挥作用;有人建议由几个人乘小船先去附近的村落求救,可是小船一放下水就被大浪吞没,不见踪影……几次尝试失败,局面变得更加混乱。

这时,禅师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众位施主,不要惊慌。只要按照老僧的办法做,我们大家一定能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禅师说话时声音洪亮,目光坚定。看着禅师胸有成竹的样子,大家都愿意听从禅师的安排。

禅师将船上众人分成几组:一组负责清点舱中的货物,将一些笨重的东西抛入海中;一组负责利用船舱中的布匹堵住进水的地方;一组负责集中船上有鲜艳颜色的衣服做成船帆,以便引起过往船只或是附近居民的注意;一组负责集中分配船上的干粮,以便保持大家的体力。分配完毕之后,大家按照禅师的吩咐各司其职,禅师则一边细心地检查各组的工作,一边不断地为大家鼓劲。

一个时辰之后,几艘渔船发现了禅师所在的船。大家终于得救了。

船只遇险使得众人手忙脚乱,人心惶惶。正是禅师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才使慌乱的人恢复平静,积极投身抢险工作中。最终,大家在几艘渔船的帮助下脱险获救。

海涛法师说:“心念有强大的力量,所以才有必要把心念拿来念佛,把我们的心念安置在最高能量,最欢喜、清净、慈悲的状态。”遇到突发情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突发情况来临时自己先慌了阵脚。只有处变不惊、冷静应对,我们才能生出慈悲、欢喜之心,才能帮助他人走出困境。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能够心悦诚服、欢欢喜喜、平平静静地面对它、解决它,当下即得解脱。”在为他人提供帮助时出现突发情况千万不要惊慌,唯有心底沉稳,临危不乱,我们才能最终解决问题,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本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1辑,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Days with Sir Roger de Coverley

    Days with Sir Roger de Cover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洛丹伦

    我的洛丹伦

    穿越到魔兽世界进行的一番闯荡,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武盲到称霸整个魔兽世界的王者,强大的魔法,奇异的故事,险恶的战争,同时,也有他的感情纠纷,痛苦与快乐。本书并不按照魔兽原剧情出发,而是在原剧情的基础上的写作,如果有什么错误之处,希望大家指正谢谢!
  • 万古灵神

    万古灵神

    古老的大陆,因为有了灵者的出现而更名为灵者大陆。灵者大陆广阔无边,拥有数之不尽的国家,宗门,家族。在这混乱不已的大陆上,一个全国仅有几十万人口的弱小王国的将军府上诞生了一个奇怪的婴儿。他会给这片大陆带来什么!!
  • 武皇校园行

    武皇校园行

    他本遭车祸脑死亡,却被千年前的灵魂附身,复活后开始了逍遥惬意的校园生活,并涉足不为人知的江湖世界,介入错综复杂的武林世家,还和力量强悍的异能组织打上了交道,并一步步登上能量巅峰,成为校园武皇!
  • 佛说业报差别经

    佛说业报差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你只可以是我的

    王俊凯,你只可以是我的

    "糖糖,你这五年过的好吗?""好?在被你刺伤,不得不去韩国治疗后,你觉得我能好到哪去?""糖糖,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受到了这么多苦,我喜欢的是你,不是她,你为什么不肯原谅我?""原谅,呵呵,王俊凯,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谈原谅,你口口声声说爱我,那在我受伤不得不去韩国时你在哪?在我孤独害怕的面对冰冷的手术刀时,你在哪?在我的爸爸妈妈被董小戚陷害入狱时,你在哪?在我人生中的低谷,我差点自杀,你又在哪?“糖糖甩开王俊凯的手,”糖糖,你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你变成了这样?“王俊凯看着糖糖的背影呢喃。
  • 沙场秋点兵

    沙场秋点兵

    南宋繁华,货通宇内,富甲天下;奈何徒拥恢复之志,难觅奋进之卒。狼牙利箭寒光烁,谁人挽雕弓?大金骄悍,将勇兵蛮,铁蹄无双;奈何固步自封,志得意满于南北贡奉的无限荣耀之上,在骄奢淫逸中深陷在皇权更迭的内乱之中。是静待蒙元铁蹄当头踏下,还是借天下微澜搅起漫天巨浪,借势撑开那满载铁血与荣耀的雕弓?
  • 符录神师

    符录神师

    符术师是华夏大国自古流传下来的神秘职业,不仅抵御着华夏大陆各大妖族、魔族的侵袭,还时刻守护着华夏大陆不受周边其他种族的入侵。虽然现代科技发达,妖魔一族没落,但仍然有一些强大的存在时刻影响着大陆的安危,大陆发生的人口失踪案,大部分都是妖魔残孽所做;在周边国家,也有其他种类的威胁,而且还存在半人半妖血统混在人群之中。
  • 大明为道

    大明为道

    测人凶吉,择阴阳宅,天眼可见摸骨算命,姻缘财富,掐指算得一把铜钱剑,一把桃木杖,一张招牌写了四个字:天机神算魑魅魍魉,妖魔鬼怪,怎就这么多,还是进了贫道这葫芦来!
  • 废材小姐惊天下

    废材小姐惊天下

    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因为意外穿越到异世大陆,亲眼见证母亲惨遭侮辱致死,弟弟被阉,侍女被卖青楼,而她却无能为力,她发誓,若有一次机会,她一定要让自己变强,五年之后,她浴火重生归来,冷眼将宅门中所害她们之人,用尽残酷手段致死,而这一切都只是利息,她从骷髅堆积的山之巅迎风而站,红衣如血,白发似雪,举剑发誓:她要做那逆天之事,救那所爱之人,而她无论变成什么样子,那个男人依然在她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