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7200000041

第41章 勘破无常:云生云灭自在风(1)

人生活于世上,当然要快快乐乐地活着才能懂得生命。不必担心生前的欢喜苦难,不用担心死后种种后事,拥有看透生死的勇气,便能免除一切悲哀,懂得珍重和爱惜生命,自然就能顺应世态、重生乐生。

向死而生,花一开自然会落

每个人必走的一条路便是死亡,这就如同花开花落一样自然。有的人觉得死是很痛苦的,有的人觉得死是灾难,有的人觉得死是自然的状态,还有的人觉得死是一种解脱……同样是死,它带给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唐代高僧保福禅师预感到自己将要辞世,将弟子聚集在一起,对他们交代:“近来我气力不继,我的世缘时限大概快要到了。”

弟子们听后,心中有些难过,也有些不舍,因为多年以来,大家都习惯聆听师父的教诲。于是,大家纷纷发表意见。有的弟子安慰禅师说:“师父的法体仍很健康,离了断世缘还早得很呢!”也有的弟子恋恋不舍地对禅师说:“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师父怎么能抛弃我们呢?您走后我们该怎么办?”还有弟子鼓励禅师说:“师父要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服务众生,不能这么快就离开啊!”

独有一位弟子问:“时限到时,师父是去好,还是留住好?”保福禅师听后以安详、亲切的语气反问:“你说怎样才好呢?”那位弟子安然地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保福禅师听后,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被你偷听去了。”说完,就圆寂了。

故事中的保福禅师能够这样洒脱、了无牵挂地死,不愧是得道高僧。那么人们对死亡究竟该持何种态度呢?不妨把人生看做乘车,车还没到站,强行跳车有违常理;车到站了,却赖在车上不下来,便会错过目的地。所以,乘车时不要想下车的事,到了站就轻轻松松地走下去,这才是最自然的态度。

有人请教大龙禅师:“有形的东西会消失,世上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吗?”大龙禅师答:“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山花开似锦”指的是山上开的花很美,但是转眼便会凋谢。虽然如此,山花仍不停地绽放;“涧水湛如蓝”指的是溪流深处的水,映衬着蓝天的景色,虽然溪面静止不变,但没有丝毫背离。这一对句,隐喻着世界的真理,也同时说明了生命的意义。花开的时间是很短暂的,花开后很快就会谢。而人的生命有一个时间段,过了这个时间也会悄然离去。

花开的本身,注定要凋落,而山花不因要凋谢而不再蓬勃开放,既然花开花落是一种正常现象,那么清清涧水的流动也是如此。因为时间之箭是单向的,所以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更要把握住现在、珍惜今朝,开心地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人们不要忘记自己从哪儿来,也不寻求自己往哪儿去。生活中无论承受什么际遇都欢欢喜喜,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人们对待自然要做到顺应,不要用心智去损害自然,更不可人为去破坏。对待生活也是如此,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好事还是坏事,事情一旦发生了,就不要因为过去而痛苦,应该积极地想办法渡过难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活中,人们对待追求的事物不能太执著。佛曰:“万事皆有缘,人生当随缘。”就像一朵花,你今天看它可能感觉很漂亮、很可爱,可是过了几天,它就会凋谢,你就会觉得它不漂亮、不可爱了,这个时候可能要换另外一朵花了。既然知道事实如此,就不需要对这朵花太执著,因为花开花谢,是自然现象,不需要太多的执著。对待生活也是如此。

红尘禅语:星云大师开示众生,花开花落是顺其自然,但人们需要把握机缘。当万物复出的一刹那,人就已注定一生饱受喜、怒、哀、乐之感,受万物轮回之苦。只有我们学会欣赏冬日的萧条,才能看到春日的万物复苏,了解人生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又会有所得,淡看那些繁华与落寞,巅峰与低谷,才能在坎坎坷坷的人生路上,得到幸福与快乐。

生命如同夜荷花,开放收拢是常态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顺着生命的自然之势来的;年龄大了,到了要死的时候,也是顺着自然之势去的。佛家讲究,勘破无常、生死参透,就能随时随地心安理得、顺其自然,也就不会大悲大喜,弄得身心俱疲。真正的生命不在现象,生是规律,死是必然,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生死交替的轮回,只不过是人不愿面对。只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把死当做另有的去处,就能领悟到禅道的最高修养。

一日,弟子向神山僧密禅师请教:“请师父谈一谈生死之事。”

僧密禅师说:“你什么时候死过?”

弟子说:“我不曾死过,也不会,请师父明示。”

僧密禅师说:“你既不曾死过,又不会,那么只有亲自死一回,方能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

弟子大惊:“难道只有亲历才能知道生死之事吗?”

僧密禅师说:“相传六祖慧能禅师弥留之际,众弟子痛哭,依依不舍,大家都将他视为再生父母。六祖气若游丝地说:‘你们不用伤心难过,我另有去处。’”

弟子开悟:“原来,生死只是人生的里程碑!”

禅是勘破生死、看透生死的,只有死过才可谈死,未知生,焉知死?生死的界限又在哪里?

对我们而言,肉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总是惧怕死亡,对死亡过度恐慌。活着为什么紧张?因为生命如流水一样逝去,无可挽回。尘世生命是短暂的,但在禅的眼里,生命是永恒的,生和死是定义肉体生命的。

演员变换了,戏照常进行,浪潮翻腾着,但海洋依旧。事物总是变化莫测,云飘在空中,消失了也不是死,而是化作了雨普洒人间,树叶落下了也不是死,而是化作了春泥,继续滋养新的树叶生长。古语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此美好的诗句恰恰也说明,生与死不是那么遥远,那么疏离,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佛陀教导说:“我们今天就必须进行精修,因为明天太迟了,无法预料。因为死亡是无法预料的,所以不能跟它讨价还价。”这句话说的不就是生死是必然的吗?既然死是必然的,就连佛陀都无法与之抗衡,人又怎么能与之斗争呢?

对于人来说,既然肉体的死亡和毁灭是避免不了的事,既正常又绝对,那么我们又何必安慰自己,费尽心力去阻止死亡呢?

学僧道岫眼看同参中不少人对禅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既不幽默,又不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实在没有资格学禅,便决定做个行脚的苦行僧。临走时,道岫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禅师说:“师父!学僧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领悟都没有,实在辜负您的慈悲。看来我不是学禅的材料,今天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乡。”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去别的地方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地说:“同参的道友一个个都已回归根源,而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但就是因缘不合。现在,我的内心深处已生出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说:“师父!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类似小麻雀看见大鹏鸟时那样的羞愧之情。”

广圄禅师饶有兴趣地问道:“怎么样算大?怎么样算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能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那它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大鹏鸟虽然一展翅就能飞越几百里,但它也无法飞越生死;而一个人却可以借助思考和反省,参透生死之道,并获得解脱。

面对生命,圣贤之辈没有认为活很痛快,也没有认为死很痛苦,因为生死已不存在于他们心中。活着是寄宿,死了是回家。生命如同荷花,开放收拢,不过如此。

红尘禅语:证严法师告诫世人,生死本无鸿沟,全在于人的设定。每一次死去都是一场轮回的开始,有了这种心态,无常的世事又算得了什么呢?人真正需要飞越的不是生死,而是心中划分的不可逾越的生死鸿沟。

活出生命的真意,以平常心看无常事

佛陀手中拈动的那朵花象征着生命,生命正是那朵从未开到怒放,再到凋零的花。佛陀拈着花,告诉大众,生命的意义就在自己手中,自己掌握着自己的生命,并应对它报以欢喜的微笑。只有在对自己的生命报以微笑,对自己的生活报以赞赏的正确观念下,我们才能接纳自己,面对自己的环境和遭遇,实实在在地过现实的生活。

清朝顺治皇帝曾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未出生当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娘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知道自己是谁吗?唯有慢慢长大后才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个“我”的存在,等往生闭上眼后,请问自己又是谁?

在佛教看来,生命由因缘而来,因是生命的根源,缘是生命赖以存续的条件。此“因缘说”非直线,也就意味着生命无始无终,随因缘而变化,如此反复循环。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后都到哪里去了呢?”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

但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提出来,于是佛陀对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哪里去了。”

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来靠近我,让我看见蜡烛的光。”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的面前,还用手遮掩着,生怕火被风吹灭。但佛陀训斥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佛陀就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哪里去了?它的火焰到哪里去了?”弟子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说不出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一样的道理,佛死了,他也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

在佛家看来,死去的只是人的躯壳,真正的生命是绵延不断的。佛虽然死了,但佛法不会死,人世的种种道理也不会死,精神也是不灭的。好的终究有人继承,坏的终究被人抛弃。人有生老病死,而一切天理循环还是在那里。所以,“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这便是佛教对于生死的看法。

不仅如此,对于死亡,佛家讲究一种自如而死,就是说,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生命,要什么时候死就什么时候死。

唐朝普化禅师有一天向人化缘“法衣”,一位施主便发善心用上好的布料制作了一件袈裟送给他,但是普化说这不是他要的“法衣”而拒收。临济禅师知道了这件事,请人送了一口棺材过去。普化看到棺材,很高兴地到街上喊着:“我的法衣来了!我要穿上它去死了!明天上午我要死在东门。”

同类推荐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是散文集《仙境罗浮》的姊妹篇。 《诗意罗浮》由22篇散文组成,以记叙、游记等手法,记录了罗浮山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养生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和生态文化。本书以罗浮山人文景观为线索,串起一系列传说、历史事件,以小见大,由景及人,叙事说理,每一篇都充满了对罗浮山的深情,对罗浮山的厚爱,对罗浮山的感悟。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热门推荐
  • 凰起天阑:绝色收魂师

    凰起天阑:绝色收魂师

    世人皆知,天阑少宫主荏弱无能。然而没人料到,这层怯弱的皮囊下,早已换了个狠戾决绝的灵魂。“谁伤我一寸,我定要他连皮带骨还回来!”他神情危险,掌心蹿起簇赤红火苗,唇角却挂着抹懒洋洋的笑。“无忧这身皮肉,细润如脂,本座可是爱惜得紧,怎么会伤它呢?”当果敢决断的收魂师,对上生杀予夺的君王。强强相斗,且看谁能降服了谁?
  • 星光重生:冷面阎王太凶猛

    星光重生:冷面阎王太凶猛

    因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外加合乎某阎王的眼缘,直接让她重生在异时空,重生后木霭的小日子过得真不错,虽没有金手指但姐有、才、华、就、任、性~娱乐圈里呼风唤雨,姐明明有实力但就要靠颜值吃饭!但那个乱入的某冷面阎王:“姐的男主呢?姐的桃花呢?(`へ?)”某阎王:“只是一不小心把他们都打入了十九地狱而已(╯▽╰)”“这年头地狱也升级了?”“嗯哼,把你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所有的桃花全都关进去。”“那姐的桃花怎么办?”“放心吧,你以后所有的桃花都被我承包了!”
  • 先婚后爱:老公轻点宠

    先婚后爱:老公轻点宠

    她以为离婚成功,收拾包袱潇洒拜拜,谁知转眼他就来敲门。第一次,他一脸淡定:“老婆,宝宝饿了!”第二次,他死皮赖脸:“老婆,我也饿了!”第三次,他直接扑倒:“老婆,好冷,来动一动!”前夫的夺情索爱,她无力反抗,步步惊情。“我们已经离婚了!”她终于忍无可忍。他决然的把小包子塞过来:“喏,一个不够,再添两个拖油瓶!”
  • 前世有约之半梦浮生

    前世有约之半梦浮生

    蓝幽芫是半月教的少主,在她十三岁时,与父母一起去五神庙为半月教举行祭祀大典,归途中遇见杀手,慌乱之中,被打成重伤,坠落山崖。而后被初黎所救,昏迷数月,在初黎精心照料下终于醒来,却发现半月教早已被控制,妹妹也时日无多,初黎与纪薄飞帮她一步步夺回半月教教主之位的同时,又帮她寻遍世间灵药。她逐步查明真相并在复仇的过程中竟然意外发现自己的另外一重身份。一切所谓的偶然竟然都是别人的精心安排,她所认识的人也都与她记忆中有着天壤之别,她在接受着一个又一个惊天秘密的同时,自己的感情又将归往何方...
  • 爱上绝色校草

    爱上绝色校草

    花痴富家女林乐珊偶遇享有全港最年轻的小提琴王子兼星海学院绝色校草苏潇并迅速被迷倒,她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接近自己的王子,不惜女扮男装,可是小提琴王子感情已有所属,花痴富家女迷糊,可爱,无厘头的努力最终能否感动王子?
  • 伊人录

    伊人录

    人要体现出好与不好才接近生活,女主非傻白甜脾气有点骄傲有点不羁有点所以情节有时候也气死人,又爱又恨的类型。男主的话,正常类型。关于长时间相处最重要的除了包容与理解,再无其他。
  • EXO之忘掉的爱情

    EXO之忘掉的爱情

    一个忘掉所有事情的人,不是她忘掉了,而是藏在了心底,而你,只有在这一层层迷雾下,才看得见。在恩,我们丢了你,对不起,明明说好不分离。——EXO在这里面,在恩,我一直在。——郑秀晶
  • 魔掌王

    魔掌王

    十年修行,刘江龙被迫下山,探秘帝陵,追寻远古传承;武道之巅,碧血化龙,他于国术顶峰,打破桎梏,凭一双魔掌,镇压山河
  • 子临天下

    子临天下

    看繁世韶华,又诉谁如故风华。他举杯煮酒论天下,他放手为何而牵挂;他笑看存亡与厮杀,他乘奔为谁去争霸?看江山如画,子恣临天下。——《子临天下》题记
  • 一念执剑

    一念执剑

    这是一位少年与他手中剑的故事,凭着对于剑道的执念,踏上了追寻至强的道路,旅途中,红颜知己,分离,磨难,痛苦,患难兄弟逐渐成就了他无上的剑道